[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季羨林在北大
    該商品所屬分類:文學 -> 紀實文學
    【市場價】
    462-670
    【優惠價】
    289-419
    【介質】 book
    【ISBN】978753966053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安徽文藝
    • ISBN:9787539660530
    • 作者:胡光利
    • 出版日期:2017-07-01
    • 印刷日期:2017-07-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胡光利著的這本《季羨林在北大》詳細介紹季羨林先生留學回國後,在北大五十餘年(1946-1999)的教學、科研經歷,以及人生路上的坎坷不平,反映出他教書育人和對中國20世紀學術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從而激勵人們向學術大師學習,從其學品和人品、理想和信念中獲取精神鼓舞力量。季羨林的這段經歷,勾畫出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普遍具有的人生軌跡,那就是超乎尋常的艱辛、超乎尋常的刻苦、超乎尋常的成就。
    • 回眸五十年(代序) 季羨林
      前言 胡光利
      紅樓篇
      第一章 紅樓暖意
      沐浴和煦的春風
      東語繫的輝煌
      工會**和人大代表
      一次難忘的遠遊
      難盡如人意的學術研究成果與一級教授
      燕園篇
      第二章 燕園風雲(一)
      從紅樓到燕園
      為靈魂中的“原罪”付出代價
      大批判中的良心發現
      自謙與自嘆:五年學術研究成果竟是“零”
      正當春風得意時
      第三章 燕園風雲(二)
      躲過一劫
      狂熱的夢
      《春滿燕園》:一隻報春的燕子
      朗潤園的家
      十年學術研究成果來之不易
      為何“*斃”三篇文章
      “**”篇
      第四章 墜入煉獄
      從“社教”到“**”
      舍得一身剮
      被打成“反革命”
      以死抗爭
      血的洗禮
      從煤場到太平莊
      “牛棚”煉獄
      第五章 十年一夢
      “桃花源”中譯史詩
      重執教鞭
      插曲和鬧劇
      官莊之行
      恢復黨組織生活始末
      新生篇
      第六章 季副校長
      公元1978年
      不薄西方愛東方
      學(協)會種種
      生存狀態
      中國文化書院
      與胡喬木談話
      論北大傳統
      清塘季荷
      第七章 天竺情緣
      《羅摩衍那》研究
      四訪天竺
      治印度史
      翻譯《家庭中的泰戈爾》
      第八章 學者讀佛
      佛教梵語研究
      佛學研究
      來到天山下
      把心留在敦煌
      重返哥廷根
      三下瀛洲
      衝刺篇
      第九章 古卷生輝
      一張殘卷引出一部巨著
      《彌勒會見記劇本》譯釋
      校注玄奘《大唐西域記》
      關於《中國紀行》
      編纂大百科全書
      古籍整理
      第十章 文化思考
      重建比較文學學科
      從考據到兼顧義理
      “河東河西”論
      “天人合一”新論
      “拿來”與“送去”
      國學熱燕園
      “怪論”:石破天驚的學術主張
      第十一章 家遭變故
      八十述懷
      悲歡二月蘭
      第十二章 百年上庠
      百年校慶
      寫作《牛棚雜憶》的前前後後
      學術道德
      散文名家
      成功三要素
      坐擁書城
      “閱讀挑戰”:*喜歡的十本書
      布衣泰鬥
      長壽之道
      第十三章 世紀之交
      米壽
      寶島行
      中國使館遇襲
      印度文學院名譽院士
      結識石景宜
      鏗鏘鳳鳴
      “大師論”
      世紀鐘聲
      九十大壽
      回鄉掃墓
      病榻篇
      第十四章 “301編外”
      “癬疥”之疾
      初進301
      再進301
      回家
      三進301
      四進301
      301印像
      第十五章 病房瑣記
      “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病房裡的歡笑
      *高的老師
      對聯情
      漢字緣
      《病房雜憶》和《我的美人觀》
      呼喚公德
      第十六章 笑著離去
      遲到的親情
      *後的除夕
      七月風悲
      告別
      魂歸故裡
    • 20世紀80年代初,筆者在北大進修住在北大北招 待所,離季家近在咫尺。每天早晨,筆者站在窗前都 會看見季羨林夫人手拿一個布口袋,到“一體”附近 的校門外采購食品。老人家有時走累了,就坐在後湖 邊的石凳上歇一會兒。筆者心想:這樣的活兒季羨林 能做嗎?有一次,筆者到季家閑坐,親眼看到飯後夫 人給他端來一杯熱茶。筆者心想:季羨林有這樣的夫 人,應該知足呀!那時,我聽說季羨林每日起得很早 ,伏案寫作,有一次便起早來到他的屋前,果然看見 裡面亮著燈光。正如張光磷在《季羨林先生》一書中 描寫道:“他工作三四個小時之後,窗外漸漸亮了起 來,黎明來了。他抬起頭來,透過玻璃窗,往遠處望 去,東方的天空已是一片青白,朝霞正在慢慢地散開 ,博雅塔的身影清晰可見。往近處看,窗前的白玉蘭 正含苞欲放,湖岸柳枝搖曳,湖中碧波蕩漾。問或有 散步的老人從窗前走過,或者晨練的年輕人跑過,傳 來咚咚的腳步聲。這時,房門輕輕地打開了,老伴來 招呼他,早飯已經做好。於是,他放下筆,來到隔壁 的大屋,坐在八仙桌前喫早飯。早飯極簡單:一杯熱 茶,幾片烤饅頭片,一碟炸花生米。喫完早飯,他便 提著那個用了幾十年的人造革書包,走出家門,沿著 西側的一條小路,向外文樓走去。”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老伴,季羨林纔能“飯來張口 ,衣來伸手”,一頭扎在書堆裡,專心致志、全神貫 注地搞他的那套玩意兒。再說,還是再說,凡是到過 季家的人都知道,幾近半個世紀,那屋子從來也沒裝 修過,所有家具一仍舊貫。想想看,那是一級教授呀 ,即使季羨林不是那種追求時髦的人,那他夫人呢? 筆者心想:要是擱別人,屋子不知要裝修多少次,家 具不知要換多少回了!尤其,在生死攸關的“**” 中,季羨林的夫人又給他多少精神安慰和生活關心啊 !這是其他人無法替代的。當然,季羨林把節省下的 時間用於教學和科研上,把分內的事做好,這就是他 對家庭的*大的擔當,他的家人對此也會感到理解和 欣慰。
      總之,季羨林應該為有這樣溫柔而賢惠的夫人感 到幸福,應該為有這樣溫馨而和諧的家庭感到滿足。
      說到這兒,有人似乎會提出這樣的問題:既然如 此,季羨林何不早點兒將夫人接來北京呢? 季羨林逝世後,社會上對他的“夫妻感情”“家 庭情結”有種種猜測、疑問和議論,筆者覺得這是很 正常的;同時發現很多人對此能夠做出入情入理的評 判,這正好應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這句話。筆 者認為,對季羨林生前這方面的議論,應該采取全面 的、客觀的、寬容的態度,否則就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了。
      季羨林遲遲沒有將濟南的家人接來北京,筆者認 為: 首先,季羨林回國後躊躇滿志,雄心勃勃,他的 精力**用在工作上。十年留德,獨闖天涯,他已經 鍛煉出獨立生活的能力,習慣於自由自在獨來獨往地 搞學問的環境。他的想法是,隻要按時給家裡寄錢, 假期裡回去看看,就算盡到了責任和義務,也心安理 得了。季羨林的祖父1955年去世,在此之前他是不可 能將祖父接來北京的,因為他與祖父的脾氣不相投合 ,雖有養育之恩,但有齟齬之嫌。還有,1951年和 1952年季羨林的女兒和兒子分別考到天津和北京上大 學,直到1955年下半年纔畢業從事工作。據季承說: “那時父親雖然已經是大學正教授,但工資也不過 100多元。”可能是季羨林從1956年第二次評工資後 待遇纔漲上去,而在此前擔負養家糊口和培養孩子讀 書,使他在經濟上感到喫緊,生活並非富足,倒不如 這樣兩地生活下去,暫時維持,到時候再說吧。所以 ,季羨林遲遲沒有讓家人來京,自然有他個人的種種 考慮,也就是說,不接有不接的理由。
      其次,新中國成立後一個接著一個的政治運動, 也使季羨林不想讓家人跟他一起遭罪。眼不見為淨, 到時候隻要向他們報個平安,也就不會太惦記了。那 時他還年輕,小時的經歷,異邦的磨練,已鍛煉出他 喫苦的能力,有困難咬咬牙就過去了,與其全家喫苦 ,不如一個人撐著。20世紀50年代,他的兒子、女兒 和外甥女都來京親眼看見他在中關村公寓過著的那種 形單影隻的生活,真就是糊弄著過日子,但他仍然堅 持著。說他們夫妻感情不和,不願意走到一起去,筆 者無權做這種猜測,毋寧相信季羨林自己反復說的, 他也是一個性情中人,有七情六欲,甚至感情超過了 需要。
      P82-83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