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禮記孝經
該商品所屬分類:少兒 -> 中國兒童文學
【市場價】
347-504
【優惠價】
217-315
【介質】 book
【ISBN】978750864400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信
  • ISBN:9787508644004
  • 作者:校注:劉志輝//胡平生//陳美蘭
  • 頁數:323
  • 出版日期:2014-02-01
  • 印刷日期:2014-02-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50千字
  • 香港中華書局百年典藏,全套50冊;跨越經典**、**國學變革!
    ***的**創作團隊,國學泰鬥饒宗頤名譽主編,集結兩岸三地**陣容,**漢學界的**學者傾力打造!
    深具**視野,展現中西文明的踫撞與交融,以現代眼光、世界眼光、未來眼光來撫慰人心的摩登新國學!
    貼近當代社會的解讀,挖掘古代國學經典的當代意義,浮躁社會的醒世箴言,迷茫心靈的治愈良藥!
    老少皆宜,修身**、學習**,導讀、原典、注釋、譯文、賞析與點評、名句索引、插圖等一應俱全,解讀全面專業**。真正讀懂偉大思想、受益一生!
    詩書傳家久,國學繼世長,雙色印刷,裝幀典雅,用紙考究,附全彩閱讀指南,饋贈佳品、傳世國學典藏!
    《禮記孝經》(作者劉志輝、胡平生、陳美蘭)是一部以儒家禮論為主的論文彙編。
  • 《禮記孝經》是一部以儒家禮論為主的論文彙編 。今本《禮記》共四十九篇,其中《曲禮》、《檀弓 》、《雜記》三篇因篇幅較長而分上下篇,實際為四 十六篇,闡釋禮經意涵,可指引後人閱讀禮經的思考 方向。 孝道,是“中國固有文化的精華”,以“尊老, 敬老、養老、送老”為基本內涵;而《孝經》一書, 涉及孝道,說到了一些行孝的具體事項,其核心是以 “孝”勸“忠”。一些內容在今天,仍是新社會的倫 理道德的一個組成部分。 《禮記孝經》的作者是劉志輝、胡平生、陳美蘭 。
  • 禮記
    《禮記》導讀
    曲禮
    檀弓
    王制
    禮運
    學記
    樂記
    祭法
    祭義
    經解
    仲尼燕居
    冠義
    昏義

    孝經
    《孝經》導讀
    開宗明義章**
    天子章第二
    諸侯章第三
    卿大夫章第四
    士章第五
    庶人章第六
    三纔章第七
    孝治章第八
    聖治章第九
    紀孝行章第十
    五刑章第十一
    廣要道章第十二
    廣至德章第十三
    廣揚名章第十四
    諫諍章第十五
    感應章第十六
    事君章第十七
    喪親章第十八
    名句索引
  • 譯文 曾子說:“諸如愛親、敬親、安親、揚名於後世 等 等,已昕過了老師的教誨,現在我想請教的是, 做兒子的能夠聽從父親的命令,這可不可以稱為 孝呢?” 孔子說:“這算是什麼話呢!這算是什麼話呢! 從 前,天子身邊有敢於直言勸諫的大臣七人,天子雖 然無道,還是不至於失去天下;諸侯身邊有敢於直 言勸諫的大臣五人,諸侯雖然無道,還是不至於亡 國;大夫身邊有敢於直言勸諫的家臣三人,大夫雖 然無道,還是不至於丟掉封邑;士身邊有敢於直言 勸諫的朋友,那麼他就能保持美好的名聲;父親身 邊有敢於直言勸諫的兒子,那麼他就不會陷入錯誤 之中,干出不義的事情。所以,如果父親有不義的 行為,做兒子的不能夠不去勸諫;如果君王有不義 的行為,做臣僚的不能夠不去勸諫;面對不義的行 為,一定要勸諫。做兒子的能夠聽從父親的命令, 又哪裡能算得上是孝呢!” 本章主旨是“爭”。“爭”,就是“諍”的意思 。在古時候的中國,“諫 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西漢劉向在《說苑·臣術 》說:“有能諫言於君,用 則留之,不用則去之,謂之諫;用則可生,不用則死 ,謂之諍。”由此可見,臣 下勸諫君主隨時會丟官,甚或會喪命。**,我們不 用面對專權的君主,不用怕 丟官喪命,但當面對上司抑或父母做一些“不義之事 ”時,又能否做一位敢於 “爭”的人?一直以來,中國社會都是講關繫和講人 情的,不要說是父母和上 司,就是對朋友提出規勸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 “忠言逆耳”,一旦“忠 言”出口,弄得不好便會破壞大家的“關繫”。若大 家處於“平行”的位置還 好,但如果雙方處於“從屬關繫”就*令人為難了。
    然而,孔子強調“故當不義 則爭之”,一方面,要我們明白“義”比“情”重要 ;另一方面,要說明堅守 “道德責任”,是我們行孝時不可或缺的一環。
    “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有時候,中國人 總愛子女對自己唯唯諾諾, 但我們也要明白子女的“不從父令”,未必一定是壞 事。特別是被子女進“忠 言”的時候,父母也想一想自己是否真的出了問題。
    當然,子女規勸父母的態度 也必須恰如其分。
    1“明王事父孝”句:明王能夠孝順地侍奉父 親,也就能夠虔敬地侍奉天帝,祭祀天帝,天帝 能夠感受,能夠明了孝子的敬愛之心。
    2“事母孝”二句:明王能夠孝順地侍奉母親, 也 就能夠虔敬地侍奉地神,祭祀地神,地神能夠感 受,能夠清楚孝子的敬愛之心。
    3上下治:指社會上尊卑上下的關繫都處理得很 好。
    4著:一說昭著之意,指神靈顯著彰明。
    一說,就位、附著之意。指鬼魂歸附宗 廟,不為兇厲,從而佑護後人。
    5光:通“橫”,充滿,塞滿的意思。
    6“自西自東”兩句:語出《詩經·大雅·文王 有 聲》。思,語氣詞,無義。不服,不服從。
    孔子說:“從前,聖明的天子,侍奉父親**孝 順,所以也能虔敬地奉祀天帝,而天帝也能明了他 的孝敬之心;他侍奉母親**孝順,所以也能虔敬 地奉祀地神,而地神也能洞察他的孝敬之心;他能 夠使長輩與晚輩的關繫和順融洽,所以上上下下太 平無事。天地之神明察天子的孝行,就會顯現神 靈,降下福佑。雖然天子地位尊貴,但是必定還有 尊於他的人,那就是他的父輩;必定還有長於他的 人,那就是他的兄輩。在宗廟舉行祭祀,充分地表 達對先祖的崇高敬意,這是表示永不忘記先人的恩 情。重視修養道德,行為謹慎小心,這是害怕自己 出現過錯,玷辱先祖的榮譽。在宗廟祭祀時充分地 表達出對先人的至誠敬意,先祖的靈魂就會來到廟堂 ,享用祭奠,顯靈賜福。真 正能夠把孝敬父母、順從兄長之道做得盡善盡美,就 會感動天地之神;這偉大的 孝道,將充塞於天下,磅礡於四海,沒有任何一個地 方它不能達到,沒有任何一個 問題它不能解決。《詩經》裡說:‘從西、從東、從 南、從北,東南西北,四面八 方,沒有人不肯歸順、服從!’” 本章從“天人感應”和“政治效益”的關繫出發 ,勸說君主要謹慎修德, 恪守孝悌之道,遵行以“孝治天下”的理念。如前章 而言,“孝治天下”不僅要 求在下位者對上位者的“敬順”,同時上位者也要心 存“愛”與“敬”來治國理 民。然而,在君主專制的時代,一國之君身居權力之 **,我們很難要求君主必 須履行以“孝治天下”。所以漢代的儒家就利用“天 人感應”之說,企圖限制 無上的君主權力。**,我們已經可以通過憲法、議 會和選學制度制約施政者。
    “天人感應”之說看似無稽,甚至已經成為“笑話” 。其實,“天人感應”之說 乃是緣自先秦時代“同類相應”的思想。《周易:中 孚》說:“鳴鶴在蔭,其子 和之。”意思是鶴在林蔭深處嗚叫,它的兒子聽到叫 聲便會和應。古人相信“同 聲相應,同氣相求”(《周易·干》)所以,“天人感 應”之所以成立,是因為 “天”(包括上天、下地、宇宙萬物)和“人”是“同 類”。在中國醫學的理論 裡,特別注意季節變化與身體健康的關繫,那就是“ 同類相應”思想的體現。如 今,我們當然不會把大雨、冰雹、風暴、地震,與人 的行為掛鉤,但我們要明 白,在“天人感應”的背後,既包含“同類相應”思 想,而在“同類相應”裡, 則蘊含天與人“血脈相連”的“隋”。所以“天人感 應”的意義,不再是災難和 異常事件對人類的警惕,而是讓我們重新體味“天” 和“人”的“血脈之情”。
    “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
    ”在傳統的中國社會,“孝 行”時常會得到褒揚,而“孝感動天”*是*高的榮 譽。若撇開迷信的一面, “孝感動天”實際上是賦予“孝行”神聖的意義。
    “孝行”之所以神聖,是因為 個人在實踐孝道至極的同時,赤是把人性光輝的一面 作暈大的發揮,那樣儒家的 理摁人格便得以成就。P306-310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