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季風吹拂的土地邁克爾·提裘提斯上海人民出版社9787208169555 社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各出版社圖書
    【市場價】
    486-704
    【優惠價】
    304-440
    【作者】 邁克爾·提裘提斯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6955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69555
    商品編碼:10033893420091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21-05-01

    頁數:339
    字數:null
    代碼:59

    作者:邁克爾·提裘提斯

        
        
    "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季風吹拂的土地
    作者:[英]邁克爾·提裘提斯
    代碼:59.0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05-01
    ISBN:9787208169555
    印次:1
    版次:1
    裝幀: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
    說起東南亞,你會想到什麼?
    海島、沙灘、購物中心、度假酒店,還是、腐敗、軍事政變、衝突?
    一面是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物質富足,一面是民主狀態的反復和集權的冷酷。與並存,閑適與壓抑同在。
    《季風吹拂的土地:現代東南亞的碎裂與重生》是一部關於東南亞現代程及其面臨問題的反思和剖析。作者邁克爾?瓦提裘提斯先後擔任BBC記者、《遠東經濟評論》編輯、調解衝突的中間人,在東南亞工作、生四十年。基於其研究者、觀察者、參與者的三種身份,瓦提裘提斯從東南亞的社會癥結與歷史重負出發,輔以細膩動人的個人經驗,追溯經濟與文化、殖民背景與歷史遺產,內部分歧與外部滲透,深度解析地區衝突的背後原因,及其對於國際局勢的影響。

      目錄
    序言

    部 權力

    章 深入東南亞核心

    章 季風吹拂的土地

    第三章 神與邪惡侯

    第四章 大像與長

    第五章 不再追憶過去

    第六章 逐步開放

    第七章 民主的假像

    第八章 貪腐、受賄與三角地帶

    部 衝突

    第九章 小規模戰爭與備受爭議的身份認同

    第十章 信仰衝突

    第十一章 出雲之龍

    第十二章 前方的道路

    鳴謝

    參考資料

      媒體評論
    說起東南亞,你會想到什麼?

    海島、沙灘、購物中心、度假酒店,還是、腐敗、軍事政變、衝突?

    一面是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物質富足,一面是民主狀態的反復和集權的冷酷。與並存,閑適與壓抑同在。作者邁克爾·瓦提裘提斯曾任BBC記者、《遠東經濟評論》編輯,在東南亞工作、生四十年,經歷豐富。基於其親身經歷和專業背景,瓦提裘提斯從東南亞當下的政治和社會局面出發,追溯經濟與文化、殖民背景與歷史遺產,內部分歧與外部滲透,解析地區衝突的背後原因,及其對於國際局勢的影響。



    一本野心勃勃而又時機剛好的書。——《經濟學人》


    瓦提裘提斯的見解流暢又有說服力,他的寫作彌漫著對東南亞和東南亞人的深度觀察和喜愛。——《文學評論》


    瓦提裘提斯提供了對東南亞政治、人和衝突的生動而深刻的導覽,正是它們塑造了如今的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緬甸等眾多國家。——《金融時報》


    瓦提裘提斯為這片迷人的地區繪制了一幅清晰的圖解,既帶有學生般的好奇與求知,又具備新聞記者執著於解釋現實的質疑與勤勉,以及衝突調停者對弱勢群體的同情。——《南華早報》


    迷人的、多層次的東南亞肖像,充斥著各色人物、洞見和趣聞。《季風吹拂的土地》有豐滿的層次和具體而微的內容,隻有像邁克爾·瓦提裘提斯一樣對該地區有實際體驗和長期觀察的學者纔能完成這樣的作品。——吳丹敏,《大河迷失的腳步》作者

      前言
    瞧這片終年潮濕、林相稠密、天氣溽熱的土地,再看人的影響——居民對這片土地的抵抗將環境打造得適宜人居且肥沃豐饒。這裡地坦、耕作興盛,維護良好的零散土墩圍繞著人們賴以維生的水稻原上翠綠植被層層交疊,外圍是坡度緩升的山丘,一路延伸到海岸,與布滿柔細白珊瑚沙的遼闊沙灘相連,一旁有隨風搖曳的椰子樹遮蔽,再往外便靜而波光粼粼的碧藍大海。這是典型的東南亞景致:世界上很少有風景如此動人,生命力又如此豐沛的地方。\u0007 每當我對歐洲朋友提起自己住在東南亞,他說我何其幸運,能夠享受溫暖的熱帶氣候、生氣蓬勃的文化與異國風味的食物。西方人一向對亞洲懷抱著浪漫憧憬,而這樣的想像源自早期的旅人,他們整日與粗織羊毛為伍,還必須恪守嚴謹的戒律,因此初次在遠東見識到色彩鮮艷的絲綢及開放的社會風氣時,敬畏之情油然而生。這種觀感帶來廣泛的影響,從“東方”與文化對歐洲18世紀啟蒙運動的影響,到現代曼谷或華麗或花哨的惹眼之處對觀光客的直覺刺激。“西方什麼都小,”法國歷史學家儒勒·米什萊”(1ules Michelet)曾如此寫道,“希臘的土地小到令我窒息;猶地亞(1udea)的氣候干燥到讓我喘不過氣。於是我將目光轉到高傲的亞洲,魅力無窮的東方。”\u0007 但對我而言,出走東南亞並不浪漫。起初我以,嚴時期,以及同一時期泰國當局對抗議學生的,當然括1975年之後柬埔寨紅色高棉(Khmer Rouge)發起的大屠殺。不公不義與免責的傷痕揮之不去,持續影響著政治轉變與遲滯的現代趨勢。書中不斷出現的另一個主題,和多所受的威脅。東南亞社會的,是數世紀以來支持著穩定局勢的,不同與的人們能夠和諧共存,代表這個社會整體上避免了歐洲與中東的偏執分裂現像。現代化與隨之而來的等,危及這種共存的社會模式,而歷也首度出現分裂不同與的量,讓穩定的社會岌岌可危。\u0007 西方奮力維持其亞洲勢力的同時,也必須了解勢力的分布及社會的壓力點。同樣地,倘若決策者依舊困在帝國框架中堅守狹隘眼光,將可能與中國新制定的“大國”政策發生衝突。由於四十年來在東南亞先任記者、後擔任調停者的經歷,我大多以勢力、特權與衝突作為論述的架構。我從未在當地經營公司、興建難民營或在學校任教,而是埋首研究多彩多姿又錯綜復雜的政治,因此得距離見證權力的更迭,以及這個動態經常對社會其他層面造成的危害。\u0007 寫作本書期間,我一直受到許多朋友與同事的敦促、勸勉與鼓勵。這是一段漫長的過程,執筆心境誠惶誠恐:對於過去三十年來我一直視為家的東南亞,我學到的,為了爭奪貿易資源和保存食物的香料兵戎相見。這些商貿活動深深影響了東南亞。在美洲或非洲仍鮮為人知的時代,貿易幫助塑造了這些國與的地區。但來,這樣衡遭到破壞。中東經由南亞散播的保守伊斯蘭的狹隘理念憑借等與絕望而壯大,並且灌輸人們偏見與仇恨的價值觀,即便隻影響少數群眾,也受到有心人士的利用與渲染以達其政治目的。正當非洲穆斯林多數地區(是遊牧區域)長久遵循的共存模式為衝突所侵擾時,東南亞也出現逐漸取代傳統共處模式的偏執傾向。\u0007 正因如此,當地的穩定局勢遲遲未竟,政治動向變幻莫測,社會不斷變動。若想深人探究全球經濟為何日益趨向亞洲,倚賴東南亞貿易及有利消費導向經濟急速增長的投資或制造產業,必須了解東南亞政治為何如此變化無常與裹足不前。\u0007 本書檢視東南亞的勢力動向與令人困惑的衝突事件,我也針對這個如此吸引人又具戰略意義的區域局勢提出個人見解。除了滿足自己回顧過往經驗的欲望之外,我也希望那些數世紀來無論以何種方式從東南亞豐沛資源獲利的強權(無論是攝政者、迫害者或仁慈的封),都能夠從本書汲取一些洞見。本書將不斷回溯東南亞現代影響社會甚巨與阻礙政展的衝突起點:1965年印度尼西亞的大屠殺、1970年代初菲律賓的戒,件事是以謹慎的態度去解釋事情。若是過於率地解釋特定的趨勢或現像,便會忽略了伺機而動的反例,誤將改變視為永無止境,以及錯把發現當的現像。從局外人的角度出發,可能會誤導他人,或是被誤導。身為“洋鬼子”與常駐東南亞的田野記者,我深刻意識到以適當懷疑態度調和尖銳分析的必要。因此,入本書之前,我認為適合借用已故的澳大利亞田野記者理查德·休斯(Richard Hughes)所說的話來破題。他在《遠東經濟評論》(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s)寫過多篇備受尊崇的專欄,其中某一篇的序言寫道:“英勇與愚昧是本周探討的相對主題。”,學生的身份來此,後來則是專業人士。隨著時間流逝,我認識到現代東南亞的表裡不一:一種面貌投射出驚人的社會與物質發展,即旅遊宣傳中“真實的亞洲風貌”含五的購物中心與添加當地香料的美食,加上永遠禮貌地面帶微笑、英語流利且衣著時髦的人們;另一種內向的面貌則是冷酷無情的集權主義,不顧因爭權奪利的亂局而被舍棄的人民。考慮賺取的收入與提供的感,那些幸福笑容面具的重要難以估量:盡管泰國軍抗勢力並阻攔選舉,仍有數百萬名觀光客蜂擁而至;新加坡嚴格執行限制言論的法律並據此逮捕了少數博主,但大型國際銀行仍紛駐的商業重鎮,樟宜機場(Changi Airport)也依然是全球繁忙的機場之一,每日旅客人數高達20萬;緬甸回歸軍政,部分地區抗爭不斷,卻絲毫澆熄不了大批歐美觀光客在豪華郵輪上一邊啜飲雞尾酒,一邊欣賞伊洛瓦底江(Irrawy River)的欲望。\u0007 熱帶地區資源富饒的微笑面具背後,潛藏著穩定與生存長期飽受威脅的現實,由於人民的社會與經濟地位日益等,西方一向(或至少曾經)視為理所當然的公權力與法治逐漸消失,這樣的處境越發嚴重。印度尼西亞農民成了貸款與氣候變遷的受害者;柬埔寨少年在泰國漁船上做牛做馬;來自緬甸的羅興亞(Rohingya)挨餓受虐,被人口販子丟棄在泰緬邊境等死;無,數的婦女與女孩被迫;衝突區的無辜家庭陷在反叛軍與軍隊之間,生活岌岌可危。本書希望能破除這個熱帶世外桃源的表面神話,此,意指媒體過度簡化人民奮力對抗令人難以忍受的權的事實。接下來的章節,我希望根據自己數十年在東南亞地區的專業與個人經驗,精要提出對當地國家與社會的了解。當中的論點雖然往往過於嚴苛,卻發自內心。身為旅居東南亞四個主要城市與十個國家的旅人、作家及專業人士,我希望能與讀者更而淺白地探討,這個世界上多姿多彩的地區之一,為何能夠生生不息。\u0007 本書是一段探索東南亞的旅程,但並不是以隨興旅人的傳統角度出發。這是一段漫長的觀察經歷:四十年來,我當過學生、記者、作家,然後是力圖終結武裝衝突的調停者。這段旅程旨在解開疑惑,深入此地區國家與社會的歷史根源、現代國家主權的構成影響,接著檢視國家地位如何影響當代政治潮流,並長期引發激烈的人民抗爭與衝突。\u0007 東南亞位處亞洲核心,而目前亞洲的私人財富規模與投資規模代歷了歐洲。該區十個國家的面320方公裡、人口6.26億,涵蓋類型繁多、復雜度高且歷史意義的文化與人種。在中世紀的某段時期,大部分的文明世界憑借東南亞豐富的自然資源獲取財富。中國商口織物與稻米;阿拉伯人、印度人與歐洲人

      作者簡介
    邁克爾·瓦提裘提斯(Michael Vatikiotis),英國作家、記者、評論家,曾讀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於牛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曾在東南亞生40年,任BBC和《遠東經濟評論》記者,輾轉於印尼、馬來西亞、泰國、香港、新加坡等地。現為人道主義對話中心亞洲區主任。著有《修剪榕樹:東南亞的政治變革》《香料花園》《靈魂迷失的畫家》等。

    張馨方,臺灣政治大學外國語文學院畢業,英國愛丁堡大學翻譯研究碩士,現為自由譯者。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