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讀書》十年揚之水百花文藝出版社9787530673393 文化書籍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各出版社圖書
    【市場價】
    1457-2112
    【優惠價】
    911-1320
    【作者】 揚之水 
    【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 
    【ISBN】978753067339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
    ISBN:9787530673393
    商品編碼:10060682858674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19-08-01

    頁數:1600
    字數:null
    代碼:245

    作者:揚之水

        
        
    "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讀書》十年
    作者:揚之水
    代碼:245.0
    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
    出版日期:19-08-01
    ISBN:9787530673393
    印次:2
    版次:第1版
    裝幀: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
    《<讀書>十年》是根據揚之入《讀書》期刊工作的十年間所記錄的日記整理而成的一部書稿。本書稿通過揚之水的個人記錄,詳實的反應了1986年到1996年,揚之水本人的所思所想,《讀書》編輯部的運作模式,揚之水與徐梵澄、金克木、張中行等名家相與還的情境。是讀者了解和研究那十年間文化界讀書界的寶貴文獻資料。在日記部分之後,我們又精心整理了吳小如、辛豐年等二十餘位文化界名家與揚之水之間的一百五十餘封書信,詳實的反應了揚之水與這些大家之間或親密、或敬重、或玩笑、或嚴謹的交往,是的手資料。

      目錄
    十年日記百科全書(楊早)
    舊版序一(瀋昌文)
    舊版序二(吳彬)

    一九八六年
    一九八七年
    一九八八年
    一九八九年
    第二冊
    一九九〇年
    一九九一年
    一九九二年
    第三冊
    一九九三年
    一九九四年
    第四冊
    一九九五年
    一九九六年
    附錄
    “不三不四”的《讀書》
    營造文化閣樓——再說“不三不四”的《讀書》
    舊版後記一
    舊版後記二
    舊版後記三
    人名索引
    第五冊
    友朋書札

      媒體
    《十年》一書中除了記載揚之水經手編輯的書稿和文章之外,還詳盡的記錄了揚之水十年間所讀、所買、所收、所贈的書籍,對其中大部分著作都有十分懇切的評價和真知灼見。在讀書之外,還反應了許多名家的小故事,從側面了解到上一代學術前輩的生活狀態和思想情趣。書稿也詳細的記載了1986年到1996年飯店菜譜菜價和書店書價的變化,亦莊亦諧的見證了那十年間的生活歷史。

      前言
    我們至少可以還原出一部可信的生活實錄,一輯精準的人物剪影,一冊雅致的美文短章。\u0007 難怪黃裳看過部分日記內容後曾致信作者稱:“因嘆尊藏日記皆逸人韻事,可輯為一冊,可驚俗目,又知足下為編輯時,辛勤周至,無怪為作者所勝贊,如此編者今無之矣。”\u0007 此次《〈讀書〉十年》,又增入了“友朋書札”一輯,收二十七位師友信札計一百五十八封。這些師友,多為《讀書》及《書趣文叢》的作者。除編著往來、書稿討論等事務性內容外,各位師友點撥學問章人物,以至感慨時局,自書身世,長書短簡,均能見出各人面目性情。這些信札,與十年的日記對讀,更能見出“編輯”與“作者”之間肝膽相照、放言無忌的難得氛圍。\u0007 可以說,這套日記括那些映照對讀的書札,將是多年後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社會研究者的福音。我們有幸作為同代人先睹為快,也是一種難得的緣分。\u0007 這些年,由於社群固化與學派分裂日益加劇,“知識界共識”成為某種可望不可及的理想,因此上一個“共識年代”(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被書寫成某種神話,追憶之作也紛紛浮現,但回憶是那樣的靠不住,而有資格回憶者又集中於當日的領風騷者,當年普通的精神生活與日常記憶反而隱沒入黑暗中。《〈讀書〉十年》則以無可質疑的忠實與復雜,地復原了八十年代的知識生活。由於這套日記表面的瑣碎與個人化,它出版後並未受到許多還沉浸於往日傳奇的讀者足夠的重視。隨著時間逝去的洗禮,回憶, 十年日記 百科全書\u0007 楊早\u0007 《〈讀書〉十年》是一本奇書。盡管看上去,它隻是記錄一位學者編輯生涯的日記選。\u0007 《〈讀書〉十年》是揚之水1986至1996年間的日記選本,而本名趙麗雅的揚之水,正是當年“《讀書》五朵金花”之一,稍明《讀書》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文化界位置的人,都知道這套日記的重要性,它還原了“可信的”那個年代。\u0007 日記內容無非是記事與記感兩類。而自古得能流傳的日記,不隻能見出作者、性情,還要能從中看出交遊、藝文、時事、世情,堪稱一部“全書”。傳不衰的如《越縵堂日記》《緣督廬日記》《湘綺樓日記》都有這種特點。反之,流水賬式的《魯迅日記》就不夠自足,需要讀者、研究者以大量史料與想像來腦補。\u0007 自然,日記作者名氣愈大,地位愈高,而愈易流布。但好的日記還要滿足兩條:一是作者並未自覺日記的傳世可能,寫作時不隱惡,不諱飾,不矯情。二是公布的版本也能少刪、不增,盡量留其原貌。因此,日記之真偽與作者入世之深淺,有時恰成反比。史界重視的《忘山廬日記》《退想齋日記》,研究價值不輸於名家手札。\u0007 再來就說到文筆。魯迅在答太炎師問“文、學之辨”時嘗言:“學以啟人思,文以增人感。”將日記當小品寫,原是古時常事代以還,私人能性增加而審美性趨弱,往往隻適合研究者爬梳史料,而無法諷誦詠讀。世人亦不以美文視日,與傳奇會漸漸褪色,真能留下的,怕還是這一部個人的真實記錄。\u0007 二〇一九年六月,記,然而日記的文學價值,無疑也是這份日記是否適於公共閱讀、是否成為審美教育範本的一大標準。\u0007 全面、真實、文采,這些優點,《〈讀書〉十年》俱全。作者有言:“當天的紀事還可以信賴(整理過程中,隻有減法,加法;極個別的字句之外,絕少改動),至少能夠提供一點還原現場的線索。”這是真實。\u0007 說到全面,篇中片段,可作回憶錄看,可作遊記讀,也可作精神生活史材料研究。如一九九〇年一月十一日的日記,便極見當時社會的精神生活狀況:\u0007 “文學所的靳大成和許明拿來二百塊錢,請《讀書》出面邀請幾個人,一起聊一聊,談話題目是八十年代學術歷程回顧。今天上午來了十四位,圍繞論題討論了一上午。午間我與吳方買來肯德基炸雞,一人一份,算是午餐。飯後老瀋來,大訴出版界苦經,於是上午大家所說的要走鑽研學術一徑,似乎也很難了。”(下劃線為引者所加)\u0007 小小一段,三十年後再看,饒有趣味之處,非隻一端。八十年代的終結與抱憾,九十年啟與彷徨,“出版界苦經”仍在訴著,“鑽研學術一徑”似乎越來越窄也還有人在走。而配上“肯德基炸雞”,實事又像是某種隱喻,短短百餘字,時代的風味浸潤其間,至今不散。\u0007 時代是小炒,生活仍是主食,構成整部日記的煙火氣息。一九八九年四月廿一日一則由聽吳彬說香椿芽兒剛上市一斤,這兩天也得三四塊錢(物價史材料!),憶起時喫香椿,:\u0007 “更憶起時節在會青澗,春日裡沒一點兒油水菜蔬,隻望著莊稼地裡零星長著的幾棵香椿樹,每是我夠下芽兒來,切成細段開水焯了,撒上鹽,就是極香極香的好菜兒。有一回,幾個人湊了一塊錢,找著上頭的老顛兒嬸,換了十個雞蛋,喫了一頓香椿炒雞蛋,真是美死了。這也不過是幾日裡的事,過了這時節,更哪裡尋一點點牙祭!”\u0007 這卻是明末小品的風味。類似短章,日記中亦極多。\u0007 而《〈讀書〉十年》更為讀者稱許之處,卻在記“書”與“人”兩層。作者彼時供職《讀書》,又是痴迷閱讀之輩,日記中購書借書讀書談書的記錄,幾乎到了無日無之的地步。有人說,將日記中提到的書名輯錄出來,就是一部《八十年代京城精神生活提要》。\u0007 而“人”就更為豐富繁雜了。編輯、作者、朋友、師長、讀者、親人,北京的、外地的、國外的,一個個都在尋常日腳中凸顯出來。其中尤以金克木、徐梵澄、錢鍾書等時時請益的前輩,瀋昌文、吳彬等日日相處的同事,面目為生動。\u0007 作者曾於一九十六日日記中自言:“《讀書》這個‘小氣候’是極為難得的,必當珍愛它。也許若干年後,我會寫下關於《讀書》的回憶錄,那時想想這些小曲折,一定更會覺得有意思。”其實,《〈讀書〉十年》已是的回憶錄,從中不僅可以窺見各路學者的側面音容,更有各飯館的菜色,有日日經手的書單,也有車票點心唱片的價格。從《〈讀書〉十年》中,

      作者簡介
    作者揚之水,出生於1954年,浙江諸暨人,原名趙麗雅。1986年至1996年擔任《讀書》期刊編輯。1996年入文學工作,開始深入研究文物考古,用考古學的成果反向觀照研究文學作品,著作有《詩經名物新證》《詩經別裁》《脂麻通鋻》《先秦詩文史》《中國古代金銀首飾》《物中看畫》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