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2冊 自愈力的真相+醫生想讓你讀的書 提升醫患溝通效率 降低誤診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各出版社圖書
    【市場價】
    828-1200
    【優惠價】
    518-750
    【作者】 傑爾姆·格羅普曼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08933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089336
    商品編碼:10026270016868

    包裝:平裝
    開本:16
    出版時間:2018-09-30

    代碼:142
    作者:傑爾姆·格羅普曼

        
        
    "

    編輯

    ● 一本適合醫患共讀的醫學人文類圖書。

    ● 一本剖析思維錯誤的警示性大作,21世紀醫生的“思考*”,探究醫生診治背後的動力與思維過程,揭示造成誤診的10種常見思維誤區。

    ● 一本引導患者向醫生主動發問和質疑的書。通過了解醫生的思維過程,患者可以學習如何提問,知道如何表達纔能幫助醫生更好地做出判斷,遠離被誤診。

    ● 鮮活的案例,涉及急診科、兒科、外科、內科、婦產科、科等10大科室。解決醫患診治存在的核心痛點和難點:誤診、過度、過度依賴設備、結果的不確定性、醫患溝通不暢、醫生對患者的心理疏漏等。

    ● 《紐約時報》書,出版界“奧斯卡”鵝毛筆獎健康類*圖書。

    ● 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王一方作序,健康界傳媒總裁趙紅、北醫三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趙威,《魔鬼經濟學》作者史蒂芬·列維特、史蒂芬·都伯納,《漢密爾頓傳》作者羅恩 徹諾,聯合!

    ● 湛廬文化出品。


    內容簡介

    ● 在通常情況下,醫生會在18秒內打斷患者對自己病癥的描述。高強度的問診量,要求醫生須在短時間內快速做出正確的診斷。我們通常認為醫生診斷的正確率,大多依托於經驗、醫學知識掌握程度。但一項針對100例誤診的研究表明,隻有4例誤診是由於醫生醫學知識不足造成的。另一項針對患者嚴重傷害的誤診研究發現,醫生出錯的原因大約有80%是掉入了認知誤區。

    ● 醫生在看病的時候,是如何思考的?作為醫生,如何避免陷入常見思維誤區?作為患者,如何跟醫生溝通,纔能更準確地描述病癥?《醫生*想讓你讀的書》通過眾多發生在醫院的鮮活案例,探究了醫生作出診斷背後的動力與思維過程,指出了造成醫生誤診的10大常見思維誤區。

    ● 本書是了解醫生思維的一扇窗戶,也是普通大眾對醫學這門科學的一次深入體悟。看過這本書,醫生能夠審視自己的診斷過程,時時提醒自己避免陷入這些思維誤區;患者可以學習如何提問,學習像醫生那樣思考,知道如何表達纔能幫助醫生更好地做出判斷。提升醫患溝通效率,降低誤診概率,從這本書開始。


    作者簡介

    傑爾姆 格羅普曼 (Jerome Groopman)

    ● 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美國貝斯以色列女執事中心主任。

    ● 美國國家科學院醫學研究所院士、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被稱為“醫生中的醫生”。他是艾滋病老,參與了洛杉磯和紐約批艾滋病患者的診治,見證了艾滋病和科研領域每一次重大進步的發生。

    ● 格羅普曼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後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丹娜法伯癌癥研究中心深造,他在癌癥領域同樣處於重要地位。


    精彩書評

    趙紅 健康界傳媒總裁

    技術越來越高精尖,並成功攻克了很多頑癥,而一些技術成熟、作簡單的方法卻並未達到治愈病患的目的,反而給患者及其家屬帶來傷痛。研究顯示,大多數錯誤源自醫生的思維缺陷,而非技術失誤。因此,無論對大眾還是醫生,本書對了解醫生診治時是如何思考的,以及如何纔能更好地思考,都很有幫助。本書既是醫生的利器,又是患者的福音。

    趙威 北醫三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

    這是一本所有人都該讀的書。醫生讀到某個片段時會莞爾,並憶起職業生涯中的難忘瞬間,深知醫學從來不是單純的自然科學,每一次成功救治,除了精湛的醫術,還離不開人性的光芒。患者讀罷會有全新的體悟:醫生以幫助患者對抗病魔為職業,居然需要患者的幫助;有時醫生沉迷於技巧,暫時忘了幫助患者是後目的,但這恰是患者出手相助之時,畢竟守護健康,是醫患共同的追求。

    史蒂芬·列維特、史蒂芬·都伯納 《魔鬼經濟學》作者

    這是一部觀點、文筆精彩、充滿哲學思考的作品!本書揭示了現代生活的一個悖論:盡管疾病診斷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但患者總希望醫生給出科學而確定的答案。格羅普曼教授以理性主義者的眼光審視了醫生的思維過程,對醫生在診治過程中缺乏思考也給予了批判……讀完本書,你看待醫生的眼光從此將會不同。

    羅恩·徹諾 《漢密爾頓傳》《洛克菲勒》作者

    格羅普曼醫生揭示了中誤診普遍性這一禁忌話題,並用豐富的臨床案例指出了醫生的很多誤區,如診斷時過於倉促、對患者有刻板印像、過早下結論等,而這些都影響了醫生的決策和視野。本書內容精彩,觀點富有啟發性,醫生和普通讀者都能從中獲得建設性的意見,對改善醫患關繫大有裨益。


    目錄

    序醫學不等式與臨床萬花筒

    導 言破解思維的魔盒

    1 除了技術,醫學新手和專家大差距在思維能力

    年輕不等於不靠譜,思維決定高度

    書面病例,僅作參考

    啟發法是培養思維的基石

    內在情感是導致思維錯誤的推手

    2 醫生對你的喜好會影響決策力

    醫生的刻板印像讓你“被誤診”

    醫生的偏愛會害人

    控制好情感,成就好醫生

    3 遠離被誤診,你和醫生都該養成的思維模式

    一,醫學結果具有不確定性

    二,病情具有個體差異性

    三,醫生不能過度依賴既往經驗

    四,患者的回答能引導醫生遠離思維誤區

    4 醫生如何提升初級思維能力

    不忽視任何可能的生理問題

    數據有效,決策合理

    把握工作節奏,避免認知錯誤

    全面考慮患者背景,會溝通是門技術語

    治“病人”而非治“病”

    5 你的思維模式也能影響醫生診斷

    不能隻做被動者

    質疑醫生,莫失理性

    非看法幫醫生填補思維漏洞

    6 疾病千面,開放性思維開啟正確的之旅

    臨床即興發揮是一種本事

    老師怎麼教很可貴,醫生能否變通更重要

    別讓“主要”因素成為診斷的絆腳石

    關注不確定性有助於提高診果

    7 醫生承認自己不知道有多難

    “無中生有”是醫生大忌

    動腦子比“動手”重要

    普通醫生常承諾,高明醫生重坦誠

    好醫生懂得“利用”患者

    8 醫學技術:用對能救人,過猶則不及

    當心兩大失誤:假陽性與假陰性

    過度解讀和過於謹慎都不可取

    不做醫學技術的傀儡

    機器不能取代醫生的思考

    9 當醫學遇見商業,如何突破“潛規則”

    制藥業:魔法還是魔咒

    醫生要避免迷失在醫學文獻中

    不能任由營銷牽著鼻子走

    治病沒有“專營權”

    知情選擇比知情同意更重要

    10 好的醫術是技術與思維的結合

    心中有“數”還不夠,用對用好很關鍵

    疾病沒有“好”“壞”之分

    “重視”副作用,弊大於利

    “趣味相投”的醫生更適合你

    好醫生勝過好醫院

    後 記 臨床決策與思維是醫生的私事嗎

    致 謝

    譯者後記


    精彩書摘

    醫生都會犯錯,思維方式是突破口

    我喜歡用傳統的方法來查房。一位實習生或醫生先陳述病例的顯著特征,然後我們一群人來到病床邊,和患者聊一聊,做些檢查,接下來我們返回會議室進行討論。在討論中我會采用蘇格拉底式的方法,即鼓勵學生和住院醫師互相質疑,甚至對我的看法提出疑問。然而,在9 月那個上午查房結束時,我感到深深的不安:不隻擔心受訓者之間缺乏爭論,更對作為老師的自己感到失望。我發現這些聰明友善的醫學院學生、實習醫生和住院醫師常常不能提出貼切的問題,不能認真傾聽,也不能進行敏銳的觀察。他們沒有深入思考患者的癥狀,在學習如何解決臨床難題和治病救人上,他們大錯特錯。

    你應該聽過這類批評——新一代的醫生不如他們的前輩富有洞察力,或者不如他們的前輩能干。老一輩的醫生常常會這樣說:“30 年前,在我學醫那會兒,那纔叫嚴格呢,我們須學透記牢。現如今,唉……”這些憂心忡忡的老醫生說得好像把他們變成技藝高的臨床醫生的魔法已經消失了。我猜想,懷舊之情扭曲了老一代的看法,讓他們總認為過去比好。直到近我纔承認,我也變得懷舊了。不過,經過更深入的反思之後,我發現我自己的學醫過程也存在著嚴重的瑕疵。我的學醫過程和年青一代的區別在於缺陷的性質、瑕疵的類型。

    我們那一代醫生從來不會被明確地教導臨床醫生該如何思考。我們自由地、無計劃地學習從醫之道。實習醫生通過觀察醫生作來學習,就像中世紀的學徒觀察老師傅那樣。大家認為初學者由此應該能學會前輩的診治方法。主治醫生很少會解釋自己是如何思考並做出後決定的。在過去幾年裡,這種自由的、無計劃的教學方法受到了強烈反對。為了讓學醫的過程更有組織、更有計劃,醫學院的學生和住院醫師學會了遵循預設的算法和決策樹形式的實踐指南。這種方法還被某些管理者兜售給了美國和歐洲很多醫院的高層。保險公司發現,這種方法在決定是否批準使用某種診斷檢查或方法上有吸引力。

    臨床決策樹的“樹干”是患者的主要癥狀或檢查結果,填寫在一個方框裡。箭頭從個方框指向其他方框。例如,以“喉嚨痛”這種常見癥狀作為開端,“樹枝”會伸向一繫列和癥狀有關的是非問題:患者是否發燒?淋巴結腫大是否與喉嚨痛有關?患者的家庭成員是否有相同的癥狀?類似地,“樹干”會進一步延伸,從“是”或“否”的回答分支延伸到咽喉部細菌培養實驗室檢查結果,樹干的末端應該是正確的診斷和。

    臨床算法對一般的診治確實有幫助,比如分辨膿毒性咽喉炎和病毒性咽炎。然而,當醫生需要跳出固有的思維模式時,當患者癥狀多樣或不明確時,或者當檢查結果不準確時,這種方法就會失效。在需要醫生明察明斷的病例中,這種算法會妨礙他們進行獨立而有創造性的思考,非但不能擴展醫生的思維,而且會造成局限。

    與之類似,一場將決策嚴格建立在統計數據上的運動正在進行。這就是所謂的“循證醫學”,它很快成了很多醫院的準則。未經統計驗證的是被禁止的,除非臨床試驗能產生充足的數據。當然,每位醫生在選擇方法時應該把醫學研究納入考慮之中,但如今的醫生死板地依賴循證醫學有可能使他們做出被動的選擇,依賴數據。統計數字無法替代面前的患者,隻體現了平均水平,不能代表個體。數字隻能作為醫生知識和經驗的補充,幫助他們判斷臨床試驗中獲得的“佳”療法是否能滿足患者的特定需求,符合他們的特定利益。

    每天上午查房時,我看到學生和住院醫師會查看他們的算法,然後調用新研究中的統計結果。我想下一代醫生會被訓練得像設定好程序的電腦,在嚴格的二進制框架中運行。之後的幾個星期,學生和住院醫師過度依賴算法和循證的做法讓我憂慮不安,同樣讓我不安的還有我不知道如何拓展他們的視角,讓他們看到其他可能性。我向自己提出了一個簡單的問題:醫生該如何思考?

    ^_^:42e99925f0f87e71b26cfcea54dee3ab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