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在銀幕遇見中國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297-432
    【優惠價】
    186-270
    【作者】 謝曉霞著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12441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124416
    商品編碼:11550412795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16-12-01
    代碼:53

    作者:謝曉霞著

        
        
    "



    作  者:謝曉霞 著 著
    /
    定  價:53
    /
    出 版 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
    頁  數:294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100124416
    /
    目錄
    ●緒論
    一、農民何為
    二、被改寫和被遮蔽的:現代化進程中農民影像的書寫
    三、比較視野下的銀幕農民形像
    四、遇見:從銀幕農民形像想像中國
    五、關於本書的寫作:現代性視野下銀幕農民形像的審視
    第一章 鄉土中國的“病農民”與“療救者”:啟蒙視線下的農民形像
    一、沉重的肉身:傳統負荷下的農民
    二、底層的力量:民間視線下的農民
    三、迷茫的啟蒙
    第二章 動員、共同體與詢喚:意識形態視野下的農民形像
    一、共同體的想像與失落――趙煥章電影重讀
    二、英模電影中的農民形像――以Ⅸ焦裕祿》《孔繁森》《第一書記》為例
    三、回歸土地、村莊、人――以《馬背上的法庭》《香巴拉信使》為例
    第三章 “原鄉人”、消費對像與山村特別生存的影像再現
    一、原鄉情結觀照下的農民
    二、被放逐地的見證者
    三、消費視線下的銀幕農民形像
    四、無言的山丘:山村生存的很好――以《盲山》《光棍兒》為例
    第四章 電影裡的農民工:現代化進程中中國的想像
    一、獨立電影中的農民工形像
    二、喜劇性生存――商業片中的農民工
    三、意識形態敘事下的符號化生存――主旋律電影中的農民工
    第五章 救贖·奇觀·身份――少數民族農民的銀幕想像
    一、作為救贖想像的少數民族農民
    二、被展示的奇觀
    三、全球化時代的身份確證與迷失
    參考文獻
    後記
    內容簡介
    由謝曉霞著的《在銀幕遇見中國(新時期農民形像的流變)》借助歷史學、社會學、文化學等學科背景,以現代性為主要理論工具,從啟蒙、意識形態、消費主義三種角度切入;縱向上繫統、全方位梳理分析新時期電影中農民形像的演變,橫向上解剖社會、文化等宏觀因素如何通過創作團隊的中介,形成電影中的微觀農民形像;以別樣方式讓農村題材電影曾經的黃金時代重現於讀者腦海,對當下浮躁高調的商業電影,也有讓創作回到民間、親吻大地的努力。
    作者簡介
    謝曉霞 著 著
    謝曉霞,重慶人,博士,雲南師範大學傳媒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影視藝術、新聞傳播領域的研究及教學,已出版專著《當代電影底層形像研究》,發表文章多篇。
    摘要
    一、農民何為作為語詞的“農民”在當下生活中隨處可見:“你真是個農民”中名詞“農民”作傻瓜講;“你很農民”中形容詞“農民”作土氣講;“我們農民了一回”中動詞“農民”意味做傻事、裝憨……一個中性、標識身份和職業的名詞演化為語言暴力所指或其征用的工具。眾聲喧嘩的時代,古老的農民和摩登的電影似乎隔著鴻溝,將農民和電影連在一起,也有“混搭”之效,鴻溝的存在及加大趨勢有多方面的原因,大至社會文化,小至個人言行。在邁向現代化、全球化的征途上,“農民”逐漸成為帶有幾分灰色、幾分扭曲、幾分尷尬、幾分悲愴的所指。本書從梳理農民概念開始。早在春秋時期,古代學人就將人群分為四種:“有士民、有商民、有農民、有工民。” 《漢書·食貨志》進一步解釋:“士農工商,四民有業:學以居位曰士,闢土殖谷曰農,作巧成器曰工,通財鬻貨曰商” 。農民是封建社會的基石,重農抑商的策略使農民的地位僅次於“士”,歷史上的開明王朝、清官無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