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害怕陌生人 圖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342-496
【優惠價】
214-310
【作者】 克裡斯托夫·安德烈帕特裡克·萊熱隆 
【出版社】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80768339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807683391
商品編碼:10051983640429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22-03-01
代碼:58

作者:克裡斯托夫·安德烈,帕特裡克·萊熱隆

    
    
"
作  者:(法)克裡斯托夫·安德烈,(法)帕特裡克·萊熱隆 著 聶雲梅 譯
/
定  價:58
/
出 版 社: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2年03月01日
/
頁  數:340
/
裝  幀:精裝
/
ISBN:9787807683391
/
主編推薦
不再受困於社交焦慮,有賴於人們在人際交往中能更加誠實坦率地表達和展示自己。
目錄
●第一部分 我們的社交恐懼及其表現形式
第一章 人和場景
擾亂人心的社會場景
古老的故事
有爭議的場景
焦慮的表現
與人交流、交往的場景
需要表達自己的場合
他者的目光
我們社交恐懼的等級
共同機制
第二章 身體的紊亂
與焦慮有關的詞語
普萊維爾式的清單
感覺到恐懼的人和感覺不到恐懼的人
身體的背叛
你臉紅了
敏感的生理反應有何意義
第三章 行為的紊亂
慌亂的極限
鼓起勇氣逃跑吧
難以接近和奴顏婢膝的人
隱形鏈
第四章 頭腦風暴
負面想法的排行榜
對自己的負面評價
害怕他人的評價
害怕他人的反應
焦慮預感,或者說如何在一天中給自己講述災難電影
永遠的焦慮癥
當懼怕對真相產生作用的時候
第二部分 害怕:從正常到反常
第五章 害怕和恐懼
害怕還是當眾發言恐懼癥
告訴我讓你難堪的事情
我和你有約
第六章 膽怯
膽怯是什麼
膽小的人害怕什麼
膽怯如何表現
膽怯之人的優點
膽怯的痛苦
全世界的膽小鬼,團結起來
第七章 逃避型人格
絕對是一種病
控制下的生活
殘忍、不公的世界
第八章 社交恐懼癥
最嚴重的社交焦慮癥
社交恐懼癥患者是如何患病的
陷阱重重的日常
逃避的借口
掩飾和誤解
需要治療的疾病
需要治療的疾病
第三部分 我們為什麼會害怕他人
第九章 心理機制
計算機大腦
頭腦中的認知
雙重評估
邏輯的錯誤
強迫沉默
自身形像及取悅於人的意願
特別及痛苦的自我意識
第十章 原因
一個問題,幾種原因
先天和後天
人類及其恐懼癥
逐漸形成的焦慮癥
性別的不平等
家庭環境
給膽小孩子家長的幾點建議
標記性事件
不均衡蔓延的全球通病
從社交要求到社交焦慮癥
第四部分 怎樣克服對他人的懼怕
第十一章 藥物治療還是心理療法
精神藥物的優勢
β-受體阻滯藥
鎮靜劑
抗抑郁劑
認知行為治療
我們能將心理療法和藥物治療合二為一嗎
如何真正進行認知行為治療
第十二章 不再逃避
具體化
面對
阿蘭的懼怕
了解更多的面對技巧
第十三章 更好地溝通
培養社交能力
自我肯定
阿妮塔的尷尬
第十四章 換個角度看問題
治療醫生如何為患者開展治療工作
菲利普的疑惑
對話
記住患者的想法
改變患者的想法
第十五章 必須要治愈社交恐懼癥患者嗎
讓·米歇爾的害怕
帕特裡夏的臉紅
需要處理“小”問題嗎?怎麼處理
選擇有效療法還是傳統療法
實用療法
針對個人表現的心理療法
結論 “想像你自己赤身裸體……”
附錄
評估你對他人的懼怕
社交恐懼癥的診斷標準
逃避型人格障礙的診斷標準
你需要了解的社交恐懼癥
你需要了解如何克服日常生活中的社交恐懼癥
內容簡介
不喜歡人多的地方,害怕和人打招呼,能發消息絕不打電話,寧願在家待著也不想出門,出門必須戴耳機……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會頻繁出現以上場景?這本書是專為社恐患者寫的自救指南。書中兩位作者借助多個具體案例,結合其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思考,描述了長久以來不計其數的人們難以言喻的痛苦。他們以一貫的教學原則及專業態度,為不同人群提供幫助,試圖對他們恐懼的原因及其基本原理做出解釋,同時也為每個人走出社交恐懼癥指明方向。
作者簡介
(法)克裡斯托夫·安德烈,(法)帕特裡克·萊熱隆 著 聶雲梅 譯
克裡斯托夫·安德烈(Christophe André)法國有名心理學家、暢銷書作家、巴黎聖安娜精神院醫生。著有《恰如其分的自尊》《我們與生俱來的七情》《無處不在的人格》《幸福生活的秘密》。 帕特裡克·萊熱隆 (Patrick Légeron)巴黎聖安娜精神院醫生,同時任教於巴黎第五大學和巴黎政治學院,並創辦了一家專門為企業提供心理咨詢服務的診所。著有《工作壓力》等書。
精彩內容
     日常語言中,“焦慮”一詞的運用隨處可見。這是每個人都能體會到的感受。在我們所經歷、所懼怕的各類事件中,它有著不同的含義。在某些人眼裡,它是一劑濃烈的興奮劑,有益身心,且對我們行為、思維及創意的形成必不可少;而在另一些人眼裡或是不同場合下,卻恰恰相反,它表達了約束的含義,使人麻痺,造成了人們主觀上的痛苦,日常生活中的人們無法頻頻承受此番痛苦滋味。如何劃分焦慮正常與不正常的標準,當前的學者持有許多截然不同的觀點。然而,大多數觀點傾向於認為,人在面臨困境時,其身體機能或思維無法保持良好狀態;當事件遠遠超出個人承受能力時,我們的狀況就已不屬於正常、合乎情理的焦慮了,我們隻能這樣解釋。所以,“焦慮”的普通含義無非是諸多更具情節性的行為表現以及本質不同於往常的表現同時存在於個體身上。焦慮往往與復雜的生理特征為伴,輔以不合時宜的行為。某些人甚至會因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