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債:5000年債務史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784-1136
    【優惠價】
    490-71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1426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14265
    商品編碼:10027750195885

    出版時間:2020-10-20
    審圖號:9787521714265
    代碼:99


        
        
    "
    內容介紹

    這是一本由人類學家回應2008年以來金融危機和債務危機的著作。在書中,作者通過“債”這個切入點,以人類學、歷史學、社會學的視角揭示5000年來(從文明的初始到quanqiu負債時代)人類的行動規律,債、貨幣、工作、信用、增長和經濟概念本身都是我們開始重新想像的基石。

    傳統經濟學認為,人類從以物易物開始,繼而出現貨幣,貨幣讓人類生活變得更加方便,然後發展出信用體繫。大衛·格雷伯對此發起了挑戰,分別從貨幣產生的原因、順序、目的進行了反常識的思考:貨幣並不是以“易物”替代者的形式出現的,而是埃及或蘇美爾的神職人員為更有效地收稅或計算財富而創造出來的。他認為,人類在5000年前已經使用復雜的信用體繫而不僅是物物交換來進行商品交易。是金錢讓責任和義務變成債務,價格概念和冷漠的市場吞噬了人類彼此關愛的本性。

    格雷伯推翻了很多債務領域的經典預設,將5000年的債務史劃分出五個階段:早期的農業帝前350前800年)、軸心時前800—600年)、中世紀(600—1450年)、資本主義帝國時期(1450—1971年)和D今的金融SJ(1971年—)。在這些不同的時期,格雷伯認為虛擬貨幣重復著“出現、消失、再出現、再消失”的狀態。

    格雷伯認為,一旦我們從道德層面理解了債務的社會起源,J會從多角度處理債務問題,如抵押貸款、信用卡債務、學生貸款,還有國家的債務。作者提出了批判性的解決方案:免除所有GJ間的和消費者的債務,並提醒人們還債並非道德核心。富人之間或者國家之間的債務常常會通過重新談判解決,這幾乎貫穿整個SJ史。



    作者介紹

    美國ZM人類學家和無政府主義者,倫敦大學戈德史密斯學院GJ講師。他曾為《哈珀斯》、《國家》、Mute雜志、《新左派評論》等國家媒體供稿。大衛·格雷伯是倫敦經濟學院2006年度馬林諾夫斯基紀念講座主講人。該講座為向重塑研究文化的傑出人類學家致敬而設,每年舉辦一次。



    目錄

    01 基於道德困惑的經驗

    本書從債務的角度出發,提出以下問題:什麼是人類和人類社會,它們如何演變——每個人究竟虧欠彼此什麼,提出這個問題究竟有何意義。

    同時揭示一繫列謬論所掩蓋的真相:以物易物的謬論,原始的對神或者國家的債務的謬誤等。

    不平等的債務

    被債務定義的人類關繫

    債務是需要償還金錢的責任

    債務的D下價值

    從債務史洞悉人類社會

    本書梗概


    02挑戰經典經濟學:以物易物的謬誤

    人類並不是從以物易物開始,然後發現了貨幣,Z終發展出信貸體繫。

    實際情況是:1先出現的是虛擬貨幣,很久以後纔出現硬幣,硬幣的普及程度FC不穩定,從未能夠WQ取代信貸體繫。

    物易物似乎是人們在使用硬幣或紙質貨幣的過程中意外誕生的副產品。

    被誤解的鑄幣史

    以物易物的陷阱

    顛覆認知的貨幣史


    03原始債務

    20 世紀的一個巨大的陷阱:一面是市場的邏輯,我們願意把自己看作D立的個體;另一面是國家的邏輯,每個人都帶有永遠還不清的債務。

    我們被告知,國家和市場是對立的。這是錯誤的。國家創造了市場,市場需要國家,離開了彼此,兩者都無法維繫。

    傳統經濟學中的貨幣與市場

    國家及貨幣信用理論

    原始債務溯源

    創造謬論

    社會與債務


    04暴行與救贖

    D債務危機發生時,許多人變得FC憤怒。實際上,憤怒的人數是如此之多,以至於我們用以談論社會公正的現代語言,我們談論人類受奴役和解放的方式,仍然是古代關於債務爭論的回音。

    典型貨幣形式(94)

    債務催生出的人類道德

    救贖與債務


    05經濟關繫中的道德基礎

    作為經濟關繫形成的基礎,提出三個主要的道德原則,任意一個人類社會中,這三個原則都會出現,我稱之為:gczy、交換、階層。

    社會互動關繫中的債務

    gczy

    交換:禮物經濟

    階層

    道德模式的轉換

    債務:尚未完成的交換


    06性與死亡的遊戲

    “社會貨幣”是用在創建、維持和重新組織人們之間的關繫上:安排婚姻、確定孩子的生父、防止結下世仇、在葬禮上安慰送葬者、犯罪後尋求寬恕、談判條約、贏得追隨者。

    “人性經濟”考慮的1要問題並不是積累財富,而是創造、摧毀、重新安排體繫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繫。

    “社會貨幣”與“人性經濟”

    聘禮:錢無法解決的債務

    賠償金:欠下比錢更珍貴的債務

    血債(萊利人)

    人肉債(蒂夫人)

    奴隸交易

    反思暴力


    07榮譽與降級:D代文明的基礎

    貨幣隻出於社會目的使用,因此纔有可能創造如此復雜精妙的體繫,不僅能夠衡量人類的尊嚴,而且還能為人類尊嚴增加或減少具體的數量—這種做法,為我們打開了一扇D特的窗戶,讓我們能看到榮譽真正的本質。

    “人性經濟”中的榮譽

        榮譽與債務

        榮譽降級與債務危機

    自由對奴隸制的反擊

    結論


    08信用貨幣與金銀貨幣:歷史周期的循環

    在社會相對平和的時期,或在信任網絡之中,往往以信用體繫為主。而在戰爭和掠奪十分普遍的時期,信用體繫往往會被貴金屬替代。

    歷史周期始於Z早的農業帝國時代,此時虛擬信用貨幣居於ZD地位。

    虛擬與金屬貨幣交替的歷史周期

    美索不達米前3500前800年)

    埃前265前716年)

    中前220前771年)


    09軸心時前800年—600年)

    我們隨處可見軍事—鑄幣—奴隸制合成體的出現,也看到了W物論哲學的誕生。一者,它們將SJ看作由物質力量而非神聖力量組成的;

    二者,它們將人類存在的ZJ目標看作積累物質財富,道德和正義的理想被重構成設計用來滿足民眾的工具。

    鑄幣與軍事力量的隱秘聯繫

    W物論1:追逐利潤

    W物論2:物質

    結論


    10 中世紀(600年—1450年)

    中世紀貨幣擁有如此抽像、虛擬的形式(支票、符木、紙幣),這意味著“說貨幣是一種像征是什麼意思?”這類問題切入了D時哲學議題的核心。

    “像征”一詞本身的歷史Z好地體現了這一點。這裡我們發現了貨幣形式與哲學討論之間出奇的平行性,我們隻能用“驚人”來形容。

    中世紀印度(走向等級制度)

    中國:佛教與無限債務經濟

    近東伊斯蘭(信用是資本)

    歐洲:教會崛起、高利貸與商人冒險家

    精神化的中世紀:貨幣形式背後的道德哲學


    11大資本主義帝國時代(1450—1971年)

    資本主義體繫與其他體繫不同的是,它把賭徒D作其運作的核心部分供奉起來;而與此同時,資本主義又有一個D有的特點,它似乎無力構想出自己的來世。

    quanqiu流動的金銀

    貪婪之惡:恐怖的征服者與憤怒的負債者

    信用經濟轉向利息經濟

    新信用形式的興起

    資本主義的本質

    結論


    12不確定的時代(1971—)

    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D特的歷史轉折點上。信用危機已經為我們鮮活地展示了:資本主義不能真正地在一個人們都相信它能永遠運作下去的SJ中運作。

    債務貨幣化對SJ經濟體繫的深遠影響 

    債與新歷史周期的踫撞

    結論

    後記

    注釋

    參考文獻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