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大地的招魂:莫言與中國百年鄉土文學敘事新變 張細珍 著 文學 文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651-944
    【優惠價】
    407-590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2121584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21215847
    商品編碼:10042846615406

    代碼:78

        
        
    "

    內容簡介

    本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緒論梳理了莫言研究的現狀,確定寫作的切入點。第二部分分三編八章從敘事方式、敘事主體、敘事立場的衍變,考察鄉土敘事在在百年鄉土小說發展史中的位置,有何繼承與反駁,有何衍化與新質,思考他如何用中國方式講述中國故事,從而以點帶面地探析中國百年鄉土敘事的創新變革之路。結語部分指出:中國鄉土作家不斷追問鄉村貧窮、落後、愚昧的根源,不斷超越城對立的價值拘囿,打破文明/愚昧的思維定勢,思考全球資本一體化時代,傳統農耕文明日漸崩潰後,如何書寫並重建鄉村生態文明。一直以獨立、平的姿態,建構本土性與世界性同構的鄉土中國形像,彰顯文化自信力。


    作者簡介

    張細珍(1981—),江西九江瑞昌人,文學博士,江西財經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已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文藝爭鳴》《文藝報》等CSSCI期刊發表論文近30篇,出版《過程美學——史鐵生創作論》學術專著1部。獨立主持省級課題2項,參與國家重大招標項目、教育部課題多項。


    目錄

    導?論

    第一編?百年鄉土敘事方式的衍變與莫言敘事文體的創化

    第一章?百年鄉土及物敘事與不及物敘事

    第二章?莫言自在自洽的不及物敘事

    第三章?莫言的文體創化

    第二編?百年鄉土敘事主體的衍變與莫言敘事身份的自覺

    第四章?百年鄉土敘事“地之子”的身份衍變

    第五章?莫言視角:“身體—大地”的招魂

    第六章?莫言“天之子”的身份自覺

    第三編?百年鄉土敘事立場的衍變與莫言敘事語法的新構

    第七章?知識分子/農民書寫關繫的衍變

    第八章?城/鄉修辭結構的變遷

    結?語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導?論

    一、作為政治、倫理與審美結構的百年中國鄉土
    ??????敘事

    小說就是講故事,“講故事需要一種運用語言表達對生命中的微妙音色的感受、突破生活的表征言語織體的能力。生活在言語中,人人都在言語中生活。敘事家是那種能夠反向運用語言、進入形而上的文字世界的人。”作家的特質之一在於講故事的能力,或審美轉化能力。審美轉化是作家運用個性化的語言,穿透生活表層的浮藻,將內裡的幽微音色,編織成故事敘述出來,形成意義的召喚結構。“敘事首先是一個人的對生活的理解問題。”小說敘事是作家用感覺或身體,而不是理論或學說去表達對存在的獨特思考,建構自成一界又自由無界的審美世界。文學的虛構敘事是一種政治、倫理與審美結構,借以對抗或整飭現實世界的思想框架、道德秩序和意義結構。

    工業時代,科技理性褫奪了人與自然的原初聯繫。人與大地的整體性、生存性關聯被切斷,人成了碎片化、原子式、工具性的存在。從世界文學的發展視域看,鄉土文學作為抵抗現代工業化進程對鄉土社會的入侵而產生的一種文學類型,為人類文學提供了獨特的母題主旨、敘事範式與美學形態。鄉土小說以敘事的方式召喚工業資本時代日漸退隱的大地詩性與神性想像,還原大地的肉身,讓人回歸自然、完整的存在。

    幾千年來,中國是個鄉土社會。二十世紀中國在革命與啟蒙、救亡與改革的交響變奏中,逐漸由傳統農耕文明向現代工業文明轉型。現代化日漸成為中國思想與話語。中國百年鄉土敘事是二十世紀現代化思想方案的審美實踐與文學表征,是一種政治、倫理與審美結構。巴爾扎克認為,小說是一個民族的秘史。小說者,微言大義。王德威說:“小說中國是我們未來思考文學與國家、神話與史話互動的起點之一。”鄉土小說更是如此,因為“‘故鄉’的召喚也極可視為一有效的政治文化神話,不斷激蕩左右著我們的文學想像”。百年鄉土小說是研究鄉土中國的一種方法。鄉土敘事模式是作家想像、書寫、參與中國現代化進程的一種方式。鄉土小說敘述、想像中國的未來與可能,以此建構現代“中國形像”。

    鄉土中國如何被敘述,與百年現代化進程息息相關。“鄉土文學”的概念內涵也隨著現代化進程、時代思潮、社會風尚、政治環境的變遷而衍變。五四時期出現了“鄉土文學”“鄉土藝術”“農民藝術”“農民文藝”“農民文學”“鄉土小說”等概念。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周作人較早在《地方與文藝》(1923)、《(舊夢)序》(1923) 中引介、倡導“鄉土文學”。周作人闡析鄉土文學,提出風土之力是培養個性的土之力,要寫出地之子的土氣息、泥滋味,強調“風土”特性成就文學個性;地方趣味是走向世界文學素,要寫出國民性、地方性與個性,強調“地方趣味”成就世界性。三十年代中期,魯迅和茅盾正式界定和使用“鄉土文學”概念。1935年魯迅在《中國新文學大繫·小說二集》序言中指出鄉土文學寄寓僑寓都市與鄉間的知識分子,具有還鄉與漂泊的鄉愁與異域情調。因為身居異地,作家眼中的鄉土具有了地方色彩與鄉土風情。1936年茅盾在《關於鄉土文學》中強調鄉土文學在特殊的風土人情之外,應當還有普遍性的與我們共同的對於命運的掙扎。

    三十年代左翼革命鄉土文學、社會剖析派鄉土文學開始把重心放在對農民命運掙扎的書寫上,即農民階級意識的覺醒與農民運動的高漲,認為寫作的成功與否和作者的世界觀、人生觀息息相關。四十年代的“農村文學”“農民文學”,“十七年”、“文革”時期的“農村題材文學”書寫的是社會政治學意義上的階級鄉土。“反映論”“工具論”的文學觀甚囂塵上,即文學主要是或僅僅是一定時期農村社會政治生活、階級鬥爭歷史的形像“反映”和服務“工具”。

    j入新時期,“鄉土文學”再次被使用,日益演變為具有世界主義視野的生態鄉土,如莫言、張煒、阿來、劉亮程筆下的鄉野世界,具有形而上的大地詩學意味。與五四時期的鄉土文學相比,新時期的鄉土文學“更多地關注‘鄉土’的形而上的內涵,更多地關注20世紀中國社會現代歷史轉型中,處在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文化衝突中的‘鄉村’,關注作為人類詩意棲居的‘大地’的鄉土。同一個批評概念,在其內涵上螺旋地上升了一個層面”。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