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七發-大家讀大家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276-400
    【優惠價】
    173-250
    【作者】 田曉菲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7765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77650
    商品編碼:62007861090

    品牌:鳳凰新華(PHOENIX
    出版時間:1900-01-01
    代碼:46

    作者:田曉菲

        
        
    "
    內容介紹

    漢代辭賦家枚乘以《七發》寫七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繫教授田曉菲披沙揀金,同以《七發》為題,解讀陶淵明、蕭綱、謝靈運、湯顯祖、郁達夫等七位作家及其經典作品,兼顧不同題材,連接不同時代——從詩歌、戲曲到小說,從六朝文學至現代文學,精華迭出,識見深邃。

    關聯推薦

    《七發》收入叢書“大家讀大家”(D二輯),該叢書邀請D今人文大家深入淺出地解讀中外名家名作,讓普通讀者也能從刪繁J簡的閱讀引導中走進文學的殿堂。漢代辭賦家枚乘以《七發》寫七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繫教授田曉菲披沙揀金,同以《七發》為題,解讀陶淵明、蕭綱、謝靈運、湯顯祖、郁達夫等七位作家及其經典作品,兼顧不同題材,連接不同時代——從詩歌、戲曲到小說,從六朝文學至現代文學,精華迭出,識見深邃。
     
    目錄

    談陶淵明與寫本文化 談謝靈運與六朝行旅寫作 談蕭綱與宮體詩 談庾信與南朝宮廷文學之嬗變 談湯顯祖 談《金瓶梅》 談郁達夫 後記

    在線試讀

    手抄一本書,對絕大多數現代人來說,大概是相D陌生的體驗了,但是,在手抄本文化時代,這是Z重要的,也幾乎是W一的傳播知識和信息的途徑。一本印刷書籍,和上千冊同版印刷的書籍一模一樣;手抄本則不然。每一部手抄本,都是D一無二的。用西班牙古典文學學者約翰?達格奈斯(John Dagenais)的話來說,一部手抄本“具有口頭表演的品質”。換句話說,口頭表演雖然可以重復使用相同的材料,但是因為時間、地點、觀眾、演員身心狀態的不同,每次表演都和其他表演截然不同。同理,每一部手抄本都具有D特性,而且,抄寫一部書也總是在一個特殊場合之下發生的。口頭流傳的詩歌,我們往往不知道它的作者、它產生的具體時間和地點;一部手抄本也許有作者,但是我們常常不再擁有作者本人手寫的原本。這種情形,在中國手抄本文化中尤其普遍,因為我們的手抄本使用的媒介是紙,比起歐洲中世紀手抄本使用的羊皮或者小牛皮來說,紙FC脆弱,容易銷毀。D我們不再擁有作者原本的時候,留給我們的隻是無數抄本和一個不復存在的、虛幻的原本。被愛者是缺席的:我們擁有的無非是對他或她的描述,而這些描述不能為我們充分地傳達被愛者的全貌。這樣一種思考手抄本文化的方式,似乎很符合基督教的宗教模型:我們在墮落SJ裡看到的,無非是神明不完美的顯現。不過,雖然中國本土文化傳統並不存在這樣一種宗教模型,人們對W一的“原本”所抱有的巨大熱情卻絲毫不減,這種熱情促使學者們對恢復“被愛者的原貌”進行不懈的尋訪和探求。但是,我們必須認清一個基本的事實:既然原本已經不復存在,任何尋訪“原本”或“真本”的努力,不僅徒勞無益,而且從根本上來說,是沒有意義的。Z終,我們會發現,被愛者隻是一種想像,隻存在於他人的描述之中。伊本 ? 哈贊和中國詩人蘇軾是同時代人。在蘇軾生活的北宋王朝,印刷術日益普及,逐漸代替了抄寫,成為知識傳播的主要渠道——雖然在古代中國,無論印刷文化多麼發達,手抄本文化一直與印刷文化同時並存,從未銷聲匿跡。我們可以肯定伊本 ? 哈贊和蘇軾從來沒有聽說過彼此的名字,但是,蘇軾的確曾在手抄本裡尋找他的所愛:一位前輩詩人的作品,經由很多不同的手抄本保存下來,傳到蘇軾手中。蘇軾以為自己找到了心愛的詩人真正的原本,他為這一發現激動不已。他痛責那些粗心、淺薄、庸俗的抄寫者,認為他們五百年來一直都在扭曲和破壞被愛者的形像,直到JT,他,蘇軾,重新恢復了被愛者的“本來面目”。蘇軾相信自己知道這位心愛的詩人是“何等樣人”,而且,他以為這種知識賦予他一種特別的QW,使他能夠準確地詮釋這位詩人的作品,並指出那些粗心大意的抄寫者所犯的“錯誤”。這裡,隻存在一個問題:蘇軾對前輩詩人究竟為何等樣人的理解隻能來自那些訛誤重重的抄本;而要想達到前輩詩人沒有遭到破壞的“本來面目”,蘇軾必須本著他從這些不完美的抄本中得到的理解,反過來對抄本進行修正。細思之,這裡存在著某種反諷。J好像葡萄牙作家薩拉馬戈在《裡斯本圍城史》中所說的:“要是還沒有達到真理,你J不能開始修訂;然而,要是你不修訂,你J無法達到真理。”熟悉中國文學史的人都知道,蘇軾心愛的前輩詩人陶淵明是中國Z偉大的詩人之一,也是受到誤解Z多的詩人之一。如果陶淵明被誤解,那是因為後人把他視為一個YJ不變的存在,而沒有注意陶淵明的作品經過了手抄本文化的強大力量以及後代編者的塑造。陶淵明的形像,J存留於這些被中介過的文本中。陶淵明生活在東晉末年。他的曾祖父陶侃是東晉初期Z有權力的政治和軍事人物之一。陶淵明出生時,家族已經日趨沒落,不過在朝廷裡仍然保持著一定的政治地位,也顯然被時人視為南方本土的“洪族”。陶淵明一生數次從宦,但是從未擔任過顯職。他Z後一次做官,是由於族人的提攜,在離家鄉尋陽(今屬江西九江)不遠的彭澤擔任縣令,不久即棄職歸裡,隱居田園。他所交往的人,有其他隱士,也有地方及朝廷的官吏,五世紀前期ZZM的文人之一——顏延之。陶淵明去世之後,顏延之為他作了一篇誄文。陶淵明的詩文在他生前即已流傳,至少在他的朋友圈子之內。在陶淵明去世之後的一百多年間,有幾種陶集抄本行於世,包括一種六卷本,兩種八卷本。我們所知道的陶集Z早的編定者是梁朝的昭明太子蕭統。蕭統和他的弟弟梁簡文帝蕭綱都是陶淵明詩文的愛好者。在唐代,陶淵明以“飲/隱者”聞名,雖然有一些詩人如王績、王維、韋應物等顯然受到陶淵明的影響,但陶淵明僅僅是六朝眾多的ZM詩人之一;他作為“W一”偉大的六朝詩人的地位,是蘇軾及其追隨者們在陶淵明逝世五個多世紀之後建立起來的。《塵幾錄》起源於一個簡單的觀察。二○○○年春天,我在康奈爾大學東亞繫任教。在為一個研究生班備課的過程中,我重讀了陶淵明的詩。D時我使用的現代版本之一是ZM的山東學者逯欽立編輯校注的《陶淵明集》。這個版本的好處,在於收錄了大量異文。一般來說,這些異文沒有受到古往今來的學者們太多的重視(W一的例外J是“悠然見南山”的“見”字,它是陶集中曝光Z多的異文,被蘇軾及其追隨者們視為淺陋的抄寫者使一部抄本“全然改觀”的ZJ例證)。很多現代版本往往並不收錄異文,大概覺得這些異文無關大體;或者隻是選擇性地收錄部分異文而已。逯本參校了一繫列富於校勘價值的陶集版本,而且把陶淵明作品的異文用小字一一開列在原文之下,令讀者一目了然。在閱讀的時候,我偶然注意到,在不止一次的情況下,采取異文而不是采取普遍接受的正文,不僅會改變整行詩句的意義,甚至可以使整1詩篇截然改觀。隨著這一發現,許多問題接踵而來:既然作者親自校訂的原本已不可復得,那麼,是什麼促使一位編者選擇某一異文而拒絕另一異文?這樣的決定,基於什麼樣的知識背景,對東晉文學與文化什麼樣的了解,什麼樣的編輯方針,什麼樣的意識形態基礎?對那些時代較後的異文,我們D然可以不予考慮,但是陶集的現存異文大多來自宋版陶集,它們是現代陶集版本的基礎。從晉到宋的五六百年之間,多少異文由於抄寫者和編者無心的忽略與有意的排除而失落?而開始提出和思考這些問題,究竟意味著什麼?至少有一點十分清楚:在文本平滑穩定的表面之下,律動著一個混亂的、變動不居的SJ。這J是手抄本文化的SJ。這個SJ,一般讀者無緣知曉,因為它隻在少數殘存的早期異文中留下些許痕跡,而J連這些痕跡,也常常遭到編者無情地刪除。 顯示全部信息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