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地平線 [法]帕特裡克·莫迪亞諾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 用喬治西莫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220-320
    【優惠價】
    138-200
    【作者】 莫迪亞諾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5563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55639
    商品編碼:65364056870

    品牌:鳳凰新華(PHOENIX
    出版時間:2012-06-01
    審圖號:9787532755639

    代碼:26
    作者:莫迪亞諾

        
        
    "


    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者帕特裡克·莫迪亞諾作品

    海報:src="https://misc.360buyimg.com/lib/img/e/blank.gif"


    偶然的一天,讓想起了他在60年代認識的一個的女孩,她叫瑪格麗特·勒高。那段時間,他倆常常出雙入對,因為兩人有共同的感受,都被人跟蹤。瑪格麗特是被一個名叫波雅瓦勒的男人,而讓是被他的母親。瑪格麗特是在一家在咖啡館內認識波雅瓦勒的,後者馬上開始對她死纏爛打。為了擺脫這個人,瑪格麗特逃到瑞士,但波雅瓦勒卻又陰魂不散地追至洛桑。回到現在的生活發現瑪格麗特在為一對夫妻看孩子。但後來這對夫妻被捕入獄,瑪格麗特不得不再次逃亡。四年後,讓又一次在網絡上找到了她。他前往柏林,再次找尋這個神秘的女人。


    帕特裡克·莫迪亞諾,獲得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法國當代著名作家,是當今仍活躍於法國文壇並深受讀者喜愛的著名作家之一。帕特裡克·莫迪亞諾,1945年7月30日出生於巴黎西南郊布洛涅——比揚古的一個富商家庭。父親是猶太人,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從事走私活動,戰後在金融界工作,其母為比利時籍演員,他有個哥哥呂迪,但不幸早逝。莫迪亞諾自幼喜愛文學,10歲寫詩,十四五歲便對小說創作表現出濃厚的興趣。1965年他在巴黎亨利四世中學畢業,後入巴黎索邦大學學習,一年後輟學,專事文學創作。一九六八年莫迪亞諾在伽利瑪出版社出版處女作《星形廣場》一舉成名。一九七二年的《環城大道》獲法蘭西學院小說大獎,一九七八年的《暗店街》獲得龔古爾獎,一九九六年,莫迪亞諾獲得法國國家文學獎。帕特裡克·莫迪亞諾已發表了近20部小說,而且從小說《星形廣場》(1968獲得當年的羅歇·尼米埃獎)開始,連續獲得了包括龔古爾獎和法蘭西學院小說大獎在內的多種文學獎,他和路易·馬爾合作的電影劇本《拉孔布·呂西安》(1975)搬上銀幕後甚至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從而在當代法國文壇上為莫迪亞諾奠定了當之無愧的一流作家的地位。他的作品曾多次被翻譯成中文,代表作有:《暗鋪街》(譯林出版社1994年版)、《八月的星期天》(今日中國出版社1994年版)、《青春咖啡館》(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版)、《地平線》(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年版)。莫迪亞諾的小說常常通過尋找、調查、回憶和探索,將視野轉回到從前的歲月,描寫“消逝”的過去;也善於運用像征手法,通過某一形像表現出深遠的含義。二〇〇七年出版的《青春咖啡館》是莫迪亞諾創作的第二十五部作品,出版兩周銷量即突破十萬冊。

    精彩書評

    ★ 莫迪亞諾孜孜不倦地在小說中構建一個奇妙的世界。形形色色的人名、千奇百怪的地址,被瘋狂的社會糾纏窒息的男男女女,這就是巴黎的秘密,彌散在半明半暗的街頭,淺唱低吟。從某種意義上說,莫迪亞諾是一個政治作家,但他的手法更婉轉,更柔和。——菲利普·索萊爾斯★ 雖然莫迪亞諾還沒能在先賢祠獲得一個靈位,但他已經贏得了超凡的地位,他創造了一個新詞,“莫迪亞諾式的”。他在用寫作這個方式,和“遺忘”進行著悲壯的鬥爭。——皮埃爾·阿蘇利納(《世界報》書評人)

    精彩書摘

    一個姑娘推著童車在博斯曼斯前面走著,她的背影跟瑪格麗特完全一樣。他不知道這個公園,公園以前是貝爾西的倉庫。那裡,在塞納河另一邊,在不再稱為泊船站的碼頭上建有一座座摩天大廈。他第一次看到這些大廈。這是另一個巴黎,不是他從童年時代起就熟悉的巴黎,他想要探測那裡的條條街道。這前面的姑娘確實像瑪格麗特。他尾隨著她,並跟她保持同樣的距離。她一隻手推的童車裡沒有孩子。他穿過公園時眼睛盯著她看,最終確信她是瑪格麗特。他在前一天看了一本科幻小說,名叫《時間的走廊》。一些人在青年時代是朋友,但有些人不會變老,他們在四十年後跟其他人迎面相遇,就再也認不出那些人。另外,他們之間也不可能再有任何接觸:他們往往是並排待著,但每個人都在一條不同的時間走廊裡。他們即使想相互說話,也不會聽到對方的聲音,如同兩個人被魚缸玻璃隔開那樣。他停下腳步,看著她朝塞納河那邊遠去。他追上她毫無用處,博斯曼斯心裡在想。她是不會認出我的。但有朝一日,我們會出乎意料地走在同一條走廊裡。對於我們二人,一切都會在這新的街區重新開始。


    他被解雇後,拿著裝滿書的布袋永遠離開了呂西安?霍恩巴赫以前的辦公室,從此之後,他常常做同樣的夢。電話鈴聲在空無一人的辦公室裡響了很長時間,他在遠處聽到這鈴聲,卻無法找到通往書店的路,他在巴黎一個街區迷宮般的條條小街裡迷了路,他不知道這個街區,醒來後在地圖上找也無法找到。不久之後,他在夢中不再聽到電話鈴聲。沙漏書店的地址已不復存在,從漢堡或柏林寄來的信決不會送到那裡。瑪格麗特的臉最終遠去,消失在地平線上,如同晚上在北站時,火車啟動之後,她在車窗上面俯下身子,還幾次對他招手。而在其後那些模糊不清的年代裡,他自己曾多次乘坐夜裡的火車……


    ……


    前言/序言

    src="https://img10.360buyimg.com/bookDetail/jfs/t3184/286/705981210/139927/2449fc0e/57bd586cN0757bccf.jpg"

    《地平線》也許是莫迪亞諾的小說中玄學色彩的小說。它把他以前作品的全部內容壓縮為一個哲學問題:生活該把時間及時間的流逝變成什麼?對於博斯曼斯來說,他跟瑪格麗特相戀以及這姑娘突然消失之後,四十年已經過去,但這四十年顯得微不足道,重要的是這幸福的一年,這一年在記憶中難以磨滅,是因為永遠無法找到解開其秘密的鑰匙。博斯曼斯認為:我們一天天看到的事物,都帶有現時不確定的印記。[……]但在遙遠的過去,又相隔這麼多年,你當時感到的捉摸不定和懼怕,現已消失得一干二淨,如同使你無法聽到廣播裡清脆音樂的無線電干擾。小說中咖啡館裡的哲學家也說:“現時總是充滿不確定的因素。”由此可見,作者是想超越過去和現在的對立,以創造一種固定不變的時間,即永久的現在。在這部小說中,莫迪亞諾的故事首次有了充滿希望的結尾,書名也比《夜半撞車》和《迷惘青春咖啡館》來得樂觀。對此,莫迪亞諾回答說:“年輕時,你對事情的看法會更加悲觀,後來,時間一年年過去,你會看到事情不是那樣一清二楚。過去使你感到痛苦的事情,你有時會覺得微不足道 。”


    這部小說使用倒敘故事的閃回手法,時間在其中占據主要地位。時間讓人物分離,隨心所欲地把他們驅散。在這方面,莫迪亞諾有所創新。在他看來,時間分隔成一條條管狀的密封“走廊”,如同蓬皮杜中心的自動扶梯。人們可以生活在同一個現在,卻無法跟被命運投入另一自動扶梯的人交流。相反,因處於同一條“走廊”,人們就能跟現已消失或去世的朋友交流。這“時間走廊”的想法如何產生?莫迪亞諾回答說:“我產生這個想法,是一天在巴黎一個新街區散步的時候。我有了一種感覺,似乎出自科幻小說或影片:這個街區高樓林立,我已認不出以前的街道,我感到也許有一種平行的生活,人在過這種生活時會跟以前一樣。仿佛存在著時間的走廊,人在那裡,跟你在40年前看到他們時一模一樣。我想起曾看過一部科幻小說集,其中幾篇關於時間的小說令人驚訝。這使我著迷。我寫不出科幻小說,但對涉及這個世界的一切事情,我向來感到興趣。我想到巴黎可能會有一些地方,你年輕時認識的那些人,譬如在1967年,仍然過著他們以前的那種生活,這種時間不變的古怪想法使我著迷。我想起曾在聖米歇爾大道那邊再次見到一個人,這個人75歲,卻仍然像個大學生!我心裡在想,時間的這種停頓,這種跟時代不符的現像,真是非同尋常。這幾乎是科學幻想:這個人跟在1967年時一模一樣,但年齡大了40歲,他顯然沒有變老……這次跟他相遇,無疑是《地平線》的無意識起點之一。”書中的博斯曼斯也一直在想:“他會在某些街區看到他青年時代遇到過的那些人,他們的年齡和模樣仍跟以前一樣。他們在那裡過著同樣的生活,絲毫不受時間流逝的影響……”由此可見,一個世界已經消失卻又近在眼前,其陰影總是在眼前晃動,這就是莫迪亞諾一直在尋找的世界。


    在莫迪亞諾的這部小說中,仿佛有兩位藝術家同時在進行寫作。一位是含糊其詞的高手,負責用迷霧籠罩景色,在其中注入暗物質,設置大量謎團。這位藝術家喜歡輪廓模糊的描繪和遊移不定的氣氛。他使用憂郁的色彩和難以界定的詞語,這在小說的開頭部分就已數量眾多,如“懸浮”,“忘卻的往事”,“暈頭轉向”,“片斷”,“短暫的相遇”,“遙遠的”,“陌生的地方”等。第二位藝術家喜歡調查,講求細節,極力在模糊不清的畫面上加上十分確切的基準點,這些基準點又將在其中加入眾多細節,如條條街道的真實名稱,開胃酒的商標,布亞瓦爾、巴蓋裡安等奇特的姓,以彌補第一位藝術家模糊不清的手法。最後,看到的畫面既模糊不清,又十分真實。一邊是透納的黃昏畫,另一邊則是地鐵線路圖,因此展現了兩種不同的氛圍,也形成了莫迪亞諾相當迷人的文體風格。


    在莫迪亞諾的小說中,起點總是一件十分確切、並非虛構的事,是一個細節,一個場景,即現實中確實發生過的事。然後,作者把現實的這些碎片和它們可能會有的結果混雜在一起。這樣就成了一種虛構作品。《地平線》也是這樣產生的:最初的場景是作者看到一個人在另一人下班時等他出來。在書中則是博斯曼斯在瑪格麗特下班時來接她。故事的情並不重要,不如說是來自某個被淹沒的大地的呼叫。但有些片斷也確實像驚險小說那樣扣人心弦,如瑪格麗特在洛桑躲避布亞瓦爾的追逐,她在普特雷爾被捕後倉皇出逃等。


    莫迪亞諾喜歡西默農的偵探小說,他小說中人物尋找過去的蹤跡如同偵探一般,而且有些人物本身就是私人偵探,如《暗鋪街》中的居伊?羅朗,《迷惘青春咖啡館》裡的皮埃爾?凱斯萊,但他們的“偵探”很少會有結果。《地平線》的敘述者雖說最終找到瑪格麗特的蹤跡,書中卻並未出現大團圓的結尾。這是否想表明小說家的無能?不錯。莫迪亞諾認為,這樣也許更符合實際情況。“這就像音樂家,會在一首樂曲裡留下一個空白,使人產生更加強烈和準確的感覺……用沉默會產生沒有結束的感覺,並在小說中打開一條地平線……”這就像博斯曼斯在修改他第一部小說的打字稿時,感到“走到一生中的一個十字路口,或者不如說是一個邊界,他在那裡可以衝向未來。他腦子裡第一次想到“未來”這個詞,以及另一個詞:地平線。那些晚上,這個街區的條條街道上空無一人,十分安靜,這是一條條逃逸線,全都通向未來和地平線”。



    譯後記節選


    徐和瑾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