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西遊記 上下繡像珍藏本 吳承恩著典藏館古典繫列中國經典四大名著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364-528
    【優惠價】
    228-330
    【出版社】嶽麓書社 
    【ISBN】978755380399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嶽麓書社
    ISBN:9787553803999
    商品編碼:12742794307

    品牌:鳳凰新華(PHOENIX
    代碼:46

        
        
    "

    內容簡介

    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百回。描寫了唐僧師徒四人歷經磨難前往西天取經的故事,塑造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牛魔王等一繫列兼具人性、神性和動物性的藝術形像,大膽、豐富,富有浪漫色彩,是中國古代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

    作者簡介

    吳承恩(約1500—約1582),明代文學家。字汝忠,號射陽山人。天啟《淮安府志》評價他“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清雅流麗,有秦少遊之風。復善諧謔,所著雜記幾種,名震一時”。一生創作豐富,但是作品多散佚。志怪小說集《禹鼎志》已佚,隻有《射陽先生存稿》傳世。明末《淮安府志》、清初《千頃堂書目》皆著錄其撰有《西遊記》,故後世多以其為長篇小說《西遊記》的作者。

    精彩書評

    故雖述變幻恍惚之事,亦每雜解頤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


    ——魯迅




    今世通行之《西遊記》小說,在唐三藏車遲國鬥法事,固與舍利弗降服六師事同。又所述三藏弟子孫行者豬八戒等,各矜智能諸事,與舍利弗目犍連較力事,或亦不無類似之處。


    ——陳寅恪


    目錄

    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 001


    第二回 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神 / 010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 / 019


    第四回 官封弼馬心何足 名注齊天意未寧 / 029


    第五回 亂蟠桃大聖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 / 039


    第六回 觀音赴會問原因 小聖施威降大聖 / 049


    第七回 八卦爐中逃大聖 五行山下定心猿 / 057


    第八回 我佛造經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 / 064


    附 錄 陳光蕊赴任逢災 江流僧復仇報本 / 073


    第九回 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 / 082


    第十回 二將軍宮門鎮鬼 唐太宗地府還魂 / 090


    第十一回 還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蕭瑀正空門 / 099


    第十二回 玄奘秉誠建大會 觀音顯像化金蟬 / 108


    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阨 雙叉嶺伯欽留僧 / 116


    第十四回 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 / 124


    第十五回 蛇盤山諸神暗佑 鷹愁澗意馬收韁 /


    136第十六回 觀音院僧謀寶貝 黑風山怪竊袈裟 / 145


    第十七回 孫行者大鬧黑風山 觀世音收伏熊羆怪 / 155


    第十八回 觀音院唐僧脫難 高老莊行者降魔 / 166


    第十九回 雲棧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經 / 173


    第二十回 黃風嶺唐僧有難 半山中八戒爭先 / 183


    第二十一回 護法設莊留大聖 須彌靈吉定風魔 / 192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戰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淨 / 200


    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聖試禪心 / 210


    第二十四回 萬壽山大仙留故友 五莊觀行者竊人參 / 219


    第二十五仙趕捉取經僧 孫行者大鬧五莊觀 / 228


    第二十六回 孫悟空三島求方 觀世音甘泉活樹 / 239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 / 247


    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群妖聚義 黑松林三藏逢魔 / 257


    第二十九回 脫難江流來國土 承恩八戒轉山林 / 265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馬憶心猿 / 273


    第三十一回 豬八戒義激猴王 孫行者智降妖怪 / 284


    第三十二回 平頂山功曹傳信 蓮花洞木母逢災 / 295


    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神助本心 / 306


    第三十四回 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聖騰那騙寶貝 / 316


    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獲寶伏邪魔 / 327


    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處諸緣伏 劈破旁門見月明 / 336


    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謁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嬰兒 / 346


    第三十八回 嬰兒問母知邪正 金木參玄見假真 / 356


    第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間生 / 365


    第四十回 嬰兒戲化禪心亂 猿馬刀歸木母空 / 376


    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敗 木母被魔擒 / 385


    第四十二回 大聖殷勤拜南海 觀音慈善縛紅孩 / 396


    第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龍子捉鼉回 / 406


    第四十四回運逢車力 心正妖邪度脊關 / 417


    第四十五回 三清觀大聖留名 車遲國猴王顯法 / 427


    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強欺正法 心猿顯聖滅諸邪 / 437


    第四十七回 聖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 447


    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風飄大雪 僧思拜佛履層冰 / 457


    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災沉水宅 觀音救難現魚籃 / 465


    第五十回 情亂性從因愛欲 神昏心動遇魔頭 / 475


    第五十一回 心猿空用千般計 水火無功難煉魔 / 484


    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鬧金洞 如來暗示主人公 / 492


    第五十三回 禪主吞餐懷鬼孕 黃婆運水解邪胎 / 503


    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來逢女國 心猿定計脫煙花 / 512


    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戲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壞身 / 521


    第五十六回 神狂誅草寇 道昧放心猿 / 531


    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 / 540


    第五十八回 二心攪亂大乾坤 一體難修真寂滅 / 550


    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孫行者一調芭蕉扇 / 558


    第六十回 牛魔王罷戰赴華筵 孫行者二調芭蕉扇 / 568


    第六十一回 豬八戒助力敗魔王 孫行者三調芭蕉扇 / 577


    第六十二回 滌垢洗心惟掃塔 縛魔歸正乃修身 / 588


    第六十三回 二僧蕩怪鬧龍宮 群聖除邪獲寶貝 / 596


    第六十四回 荊棘嶺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談詩 / 605


    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設小雷音 四眾皆遭大阨難 / 614


    第六十六回 諸神遭毒手 彌勒縛妖魔 / 622


    第六十七回 拯救駝羅禪性穩 脫離穢污道心清 / 631


    第六十八回 朱紫國唐僧論前世 孫行者施為三折肱 / 640


    第六十九回 心主夜間修藥物 君王筵上論妖邪 / 6494 5


    目 錄


    第七十回 妖魔寶放煙沙火 悟空計盜紫金鈴 / 658


    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觀音現像伏妖王 / 669


    第七十二回 盤絲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 / 678


    第七十三回 情因舊恨生災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 / 688


    第七十四回 長庚傳報魔頭狠 行者施為變化能 / 698


    第七十五回 心猿鑽透陰陽竅 魔王還歸大道真 / 708


    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歸性 木母同降怪體真 / 719


    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體拜真如 / 729


    第七十八回 比丘憐子遣陰神 金殿識魔談道德 / 740


    第七十九回 尋洞擒妖逢老壽 當朝正主救嬰兒 / 748


    第八十回 姹女育陽求配偶 心猿護主識妖邪 / 756


    第八十一回 鎮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眾尋師 / 766


    第八十二回 姹女神護道 / 775


    第八十三回 心猿識得丹頭 姹女還歸本性 / 784


    第八十四回 難滅伽持圓大覺 法王成正體天然 / 793


    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計吞禪 / 802


    第八十六回 木母助威征怪物 金公施法滅妖邪 / 812


    第八十七回 鳳仙郡冒天止雨 孫大聖勸善施霖 / 821


    第八十八回 禪到玉華施法會 心猿木母授門人 / 831


    第八十九回 黃獅精虛設釘鈀宴 金木土計鬧豹頭山 / 839


    第九十回 師獅授受同歸一 盜道纏禪靜九靈 / 847


    第九十一回 夜觀燈 玄英洞唐僧供狀 / 856


    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戰青龍山 四星挾捉犀牛怪 / 866


    第九十三回 給孤園問古談因 天竺國朝王遇偶 / 875


    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樂御花園 一怪空懷情欲喜 / 884


    第九十五回 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陰歸 / 892


    第九十六回 寇員外喜待高僧 唐長老不貪富貴 / 900


    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護遭魔毒 聖顯幽魂救本原 / 907


    第九十八回 猿熟馬馴方脫殼 功成行滿見真如 / 918


    第九十九回 九九數完魔刬盡 三三行滿道歸根 / 928


    第一百回 徑回東土 五聖成真 / 935



    精彩書摘

    第十四回


    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


    一家兒聽得這般話說,都呵呵大笑。這老兒頗賢,即令安排齋飯。飯後,悟空道:“你家姓甚?”老者道:“舍下姓陳。”三藏聞言,即下來起手道:“老施主,與貧僧是華宗。”行者道:“師父,你是唐姓,怎的和他是華宗?”三藏道:“我俗家也姓陳,乃是唐朝海州弘農郡聚賢莊人氏。我的法名叫做陳玄奘。隻因我大唐太宗皇帝賜我做御弟三藏,指唐為姓,故名唐僧也。”那老者見說同姓,又十分歡喜。行者道:“老陳,左右打攪你家。我有五百多年不洗澡了,你可去燒些湯來,與我師徒們洗浴洗浴,一發臨行謝你。”那老兒即令燒湯拿盆,掌上燈火。


    師徒浴罷,坐在燈前,行者道:“老陳,還有一事累你,有針線借我用用。”那老兒道:“有,有,有。”即教媽媽取針線來,遞與行者。行者又有眼色,見師父洗浴,脫下一件白布短小直裰未穿,他即扯過來披在身上,卻將那虎皮脫下,聯接一處,打一個馬面樣的折子,圍在腰間,勒了籐條,走到師父面前道:“老孫今日這等打扮,比昨日如何?”三藏道:“好!好!好!這等樣,纔像個行者。”三藏道:“徒弟,你不嫌殘舊,那件直裰兒,你就穿了罷。”悟空唱個喏道:“承賜!承賜!”他又去尋些草料喂了馬。此時各各事畢,師徒與那老兒,亦各歸寢。


    次早,悟空起來,請師父走路。三藏著衣,教行者收拾鋪蓋行李。正欲告辭,隻見那老兒,早具臉湯,又具齋飯。齋罷,方纔起身。三藏上馬,行者引路,不覺饑餐渴飲,夜宿曉行,又值初鼕時候,但見那:霜凋紅葉千林瘦,嶺上幾株松柏秀。未開梅蕊散香幽,暖短晝,小春候,菊殘荷盡山茶茂。寒橋古樹爭枝鬥,曲澗涓涓泉水溜。淡雲欲雪滿天浮,朔風驟,牽衣袖,向晚寒威人怎受?師徒們正走多時,忽見路旁唿哨一聲,闖出六個人來,各執長槍短劍,利刃強弓,大叱一聲道:“那和尚!那裡走!趕早留下馬匹,放下行李,饒你性命過去!”唬得那三藏魂飛魄散,跌下馬來,不能言語。行者用手扶起道:“師父放心,沒些兒事,這都是送衣服送盤纏與我們的。”三藏道:“悟空,你想有些耳閉?他說教我們留馬匹、行李,你倒問他要甚麼衣服、盤纏?”行者道:“你管守著衣服、行李、馬匹,待老孫與他爭持一場,看是何如。”


    三藏道:“好手不敵雙拳,雙拳不如四手。他那裡六條大漢,你這般小小的一個人兒,怎麼敢與他爭持?”


    行者的膽量原大,那容分說,走上前來,叉手當胸,對那六個人施禮道:“列位有甚麼緣故,阻我貧僧的去路?”那人道:“我等是剪徑的大王,行好心的山主。大名久播,你量不知,早早的留下東西,放你過去;若道半個不字,教你碎尸粉骨!”行者道:“我也是祖傳的大王,積年的山主,卻不曾聞得列位有甚大名。”那人道:“你是不知,我說與你聽:一個喚做眼看喜,一個喚做耳聽怒,一個喚做鼻嗅愛,一個喚做舌嘗思,一個喚做意見欲,一個喚做身本憂。”悟空笑道:“原來是六個毛z!你卻不認得我這出家人是你的主人公,你倒來擋路。把那打劫的珍寶拿出來,我與你作七分兒均分,饒了你罷!”那賊聞言,喜的喜,怒的怒,愛的愛,思的思,欲的欲,憂的憂,一齊上前亂嚷道:“這和尚無禮!你的東西全然沒有,轉來和我等要分東西!”他輪槍舞劍,一擁前來,照行者劈頭亂砍,乒乒乓乓,砍有七八十下。悟空停立中間,隻當不知。那賊道:“好和尚!真個的頭硬!”行者笑道:“將就看得過


    罷了!你們也打得手困了,卻該老孫取出個針兒來耍耍。”那賊道:“這和尚是一個行針灸的郎中變的。我們又無病癥,說甚麼動針的話!”行者伸手去耳朵裡撥出一根繡花針兒,迎風一幌,卻是一條鐵棒,足有碗來粗細,拿在手中道:“不要走!也讓老孫打一棍兒試試手!”唬得這六個賊四散逃走,被他拽開步,團團趕上,一個個盡皆打死。剝了他的衣服,奪了他的盤纏,笑吟吟走將來道:“師父請行,那賊已被老孫剿了。”三藏道:“你十分撞禍!他雖是剪徑的強徒,就是拿到官司,也不該死罪;你縱有手段,隻可退他去便了,怎麼就都打死?這卻是無故傷人的性命,如何做得和尚?出家人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你怎麼不分皂白,一頓打死?全無一點慈悲好善之心!早還是山野中無人查考;若到城市,倘有人一時衝撞了你,你也行兇,執著棍子,亂打傷人,我可做得白客,怎能脫身?”悟空道:“師父,我若不打死他,他卻要打死你哩。”三藏道:“我這出家人,寧死決不敢行兇。我就


    死,也隻是一身,你卻殺了他六人,如何理說?此事若告到官,就是你老子做官,也說不過去。”行者道:“不瞞師父說,我老孫五百年前,據花果山稱王為怪的時節,也不知打死多少人。假似你說這般到官,倒也得些狀告是。”三藏道:“隻因你沒收沒管,暴橫人間,欺天誑上,纔受這五百年前之難。今既入了沙門,若是還像當時行兇,一味傷生,去不得西天,做不得和尚!忒惡!忒惡!”原來這猴子一生受不得人氣,他見三藏隻管緒緒叨叨,按不住心頭火發道:“你既是這等,說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緒咶惡我,我回去便了!”那三藏卻不曾答應,他就使一個性子,將身一縱,說一聲:“老孫去也!”三藏急抬頭,早已不見,隻聞得呼的一聲,回東而去。撇得那長老孤孤零零,點頭自嘆,悲怨不已,道:“這廝!這等不受教誨!我但說他幾句,他怎麼就無形無影的,徑回去了?罷!罷!罷!也是我命裡不該招徒弟,進人口!如今欲尋他無處尋,欲叫他叫不應,去來!去來!”正是舍身拚


    命歸西去,莫倚旁人自主張。


    那長老隻得收拾行李,捎在馬上,也不騎馬,一隻手拄著錫杖,一隻手揪著韁繩,淒淒涼涼,往西前進。行不多時,隻見山路前面,有一個年高的老母,捧一件綿衣,綿衣上有一頂花帽。三藏見他來得至近,慌忙牽馬,立於右側讓行。那老母問道:“你是那裡來的長老,孤孤淒淒獨行於此?”三藏道:“弟子乃東土大唐奉聖旨往西天拜活佛求真經者。”老母道:“西方佛乃大雷音寺天竺國界,此去有十萬八千裡路。你這等單人獨馬,又無個伴侶,又無個徒弟,你如何去得!”三藏道:“弟子日前收得一個徒弟,他性潑兇頑,是我說了他幾句,他不受教,遂渺然而去也。”老母道:“我有這一領綿布直裰,一頂嵌金花帽,原是我兒子用的。他隻做了三日和尚,不幸命短身亡。我纔去他寺裡,哭了一場,辭了他師父,將這兩件衣帽拿來,做個憶念。長老啊,你既有徒弟,我把這衣帽送了你罷。”三藏道:“承老母盛賜,但隻是我徒弟已走了,不敢領受。”老母道:“他那廂去了?”三藏道:“我聽得呼的一聲,


    他回東去了。”老母道:“東邊不遠,就是我家,想必往我家去了。我那裡還有一篇咒兒,喚做定心真言,又名做緊箍兒咒。你可暗暗的念熟,牢記心頭,再莫洩漏一人知道。我去趕上他,叫他還來跟你,你卻將此衣帽與他穿戴。他若不服你使喚,你就默念此咒,他再不敢行兇,也再不敢去了。”三藏聞言,低頭拜謝。那老母化一道金光,回東而去。三藏情知是觀音菩薩授此真言,急忙撮土焚香,望東懇懇禮拜。拜罷,收了衣帽,藏在包袱中間,卻坐於路旁,誦習那定心真言。來回念了幾遍,念得爛熟,牢記心胸不題。


    卻說那悟空別了師父,一筋鬥雲,徑轉東洋大海。按住雲頭,分開水道,徑至水晶宮前。早驚動龍王出來迎接,接至宮裡坐下,禮畢,龍王道:“近聞得大聖難滿,失賀!想必是重整仙山,復歸古洞矣。”悟空道:“我也有此心性,隻是又做了和尚了。”龍王道:“做甚和尚?”行者道:“我虧了南海菩薩勸善,教我正果,隨東土唐僧,上西方拜佛,皈依沙門,又喚為行者了。”龍王道:“這等真是可賀!可賀!這纔叫做改邪歸正,懲創善心。既如此,怎麼不西去,復東回何也?”行者笑道:“那是唐僧不識人性。有幾個毛z剪徑,是我將他打死,唐僧就緒緒叨叨,說了我若干的不是,你想老孫,可是受得悶氣的?是我撇了他,欲回本山,故此先來望你一望,求鐘茶喫。”龍王道:“承降!承降!”當時龍子龍孫即捧香茶來獻。


    茶畢,行者回頭一看,見後壁上掛著一幅圯橋進履的畫兒。行者道:“這是甚麼景致?”龍王道:“大聖在先,此事在後,故你不認得。這叫做圯橋三進履。”行者道:“怎的是三進履?”龍王道:“此仙乃是黃石公,此子乃是漢世張良。石公坐在圯橋上,忽然失履於橋下,遂喚張良取來。此子即忙取來,跪獻於前。如此三度,張良略無一毫倨傲怠慢之心,石公遂愛他勤謹,夜授天書,著他扶漢。後果然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太平後,棄職歸山,從赤松子遊,悟成仙道。大聖,你若不保唐僧,不盡勤勞,不受教誨,到底是個妖仙,休想得成正果。”悟空聞言,沉吟半晌不語。龍王道:“大聖自當裁處,不可圖自在,誤了前程。”悟空道:“莫多話,老孫還去保他便了。”龍王欣喜道:“既如此,不敢久留,請大聖早發慈悲,莫要疏久了你師父。”行者見他催促請行,急聳身,出離海藏,駕著雲,別了龍王。正走,卻遇著南海菩薩。菩薩道:“孫悟空,你怎麼不受教誨,不保唐僧,來此處何干?”


    慌得個行者在雲端裡施禮道:“向蒙菩薩善言,果有唐朝僧到,揭了壓帖,救了我命,跟他做了徒弟。他卻怪我兇頑,我纔閃了他一閃,如今


    就去保他也。”菩薩道:“趕早去,莫錯過了念頭。”言畢各回。


    這行者,須臾間看見唐僧在路旁悶坐。他上前道:“師父!怎麼不走路?還在此做甚?”三藏抬頭道:“你往那裡去來?教我行又不敢行,動又不敢動,隻管在此等你。”行者道:“我往東洋大海老龍王家討茶喫喫。”三藏道:“徒弟啊,出家人不要說謊。你離了我,沒多一個時辰,就說到龍王家喫茶?”行者笑道:“不瞞師父說,我會駕筋鬥雲,一個筋鬥有十萬八千裡路,故此得即去即來。”三藏道:“我略略的言語重了些兒,你就怪我,使個性子丟了我去。像你這有本事的,討得茶喫;像我這去不得的,隻管在此忍餓,你也過意不去呀!”行者道:“師父,你若餓了,我便去與你化些齋喫。”三藏道:“不用化齋。我那包袱裡,還有些干糧,是劉太保母親送的,你去拿缽盂尋些水來,等我喫些兒走路罷。”行者去解開包袱,在那包裹中間見有幾個粗面燒餅,拿出來遞


    與師父。又見那光艷艷的一領綿布直裰,一頂嵌金花帽,行者道:“這衣帽是東土帶來的?”三藏就順口兒答應道:“是我小時穿戴的。這帽子若戴了,不用教經,就會念經;這衣服若穿了,不用演禮,就會行禮。”行者道:“好師父,把與我穿戴上罷。”三藏道:“隻怕長短不一,你若穿得,就穿了罷。”行者遂脫下舊白布直裰,將綿布直裰穿上,也就是比量著身體裁的一般,把帽兒戴上。三藏見他戴上帽子,就不喫干糧,卻默默的念那緊箍咒一遍。行者叫道:“頭痛!頭痛!”那師父不住的又念了幾遍,把個行者痛得打滾,抓破了嵌金的花帽。三藏又恐怕扯斷金箍,住了口不念。不念時,他就不痛了。伸手去頭上摸摸,似一條金線兒模樣,緊緊的勒在上面,取不下,揪不斷,已此生了根了。他就耳裡取出針兒來,插入箍裡,往外亂捎。三藏又恐怕他捎斷了,口中又念起來,他依舊生痛,痛得豎蜻蜓,翻筋鬥,耳紅面赤,眼脹身麻。那師父見他這等,又不忍不舍,復住了口,他的頭又不痛了。行


    者道:“我這頭,原來是師父咒我的。”三藏道:“我念的是緊箍經,何曾咒你?”行者道:“你再念念看。”三藏真個又念,行者真個又痛,隻教:“莫念!莫念!念動我就痛了!這是怎麼說?”三藏道:“你今番可聽我教誨了?”行者道:“聽教了!”“你再可無禮了?”行者道:“不敢了!”他口裡雖然答應,心上還懷不善,把那針兒幌一幌,碗來粗細,望唐僧就欲下手,慌得長老口中又念了兩三遍,這猴子跌倒在地,丟了鐵棒,不能舉手,隻教:“師父!我曉得了!再莫念!再莫念!”三藏道:“你怎麼欺心,就敢打我?”行者道:“我不曾敢打,我問師父,你這法兒是誰教你的?”三藏道:“是適間一個老母傳授我的。”行者大怒道:“不消講了!這個老母,坐定是那個觀世音!他怎麼那等害我!等我上南海打他去!”三藏道:“此法既是他授與我,他必然先曉得了。


    第?十五回


    蛇盤山諸神暗佑


    鷹愁澗意馬收韁


    你若尋他,他念起來,你卻不是死了?”行者見說得有理,真個不敢動身,隻得回心,跪下哀告道:“師父!這是他奈何我的法兒,教我隨你西去。我也不去惹他,你也莫當常言,隻管念誦。我願保你,再無退悔之意了。”三藏道:“既如此,伏侍我上馬去也。”那行者纔死心塌地,抖擻精神,束一束綿布直裰,扣背馬匹,收拾行李,奔西而進。畢竟這一去,後面又有甚話說,且聽下回分解。




    卻說行者伏侍唐僧西進,行經數日,正是那臘月寒天,朔風凜凜,滑凍凌凌,去的是些懸崖峭壁崎嶇路,疊嶺層巒險峻山。三藏在馬上,遙聞唿喇喇水聲聒耳,回頭叫:“悟空,是那裡水響?”行者道:“我記得此處叫做蛇盤山鷹愁澗,想必是澗裡水響。”說不了,馬到澗邊,三藏勒韁觀看,但見:涓涓寒脈穿雲過,湛湛清波映日紅。聲搖夜雨聞幽谷,彩發朝霞眩太空。千仞浪飛噴碎玉,一泓水響吼清風。流歸萬頃煙波去,鷗鷺相忘沒釣逢。師徒兩個正然看處,隻見那澗當中響一聲,鑽出一條龍來,推波掀浪,攛出崖山,就搶長老。慌得個行者丟了行李,把師父抱下馬來,回頭便走。那條龍就趕不上,把他的白馬連鞍轡一口吞下肚去,依然伏水潛蹤。行者把師父送在那高阜上坐了,卻來牽馬挑擔,止存得一擔行李,不見了馬匹。他將行李擔送到師父面前道:“師父,那孽龍也不見蹤影,隻是驚走我的馬了。”三藏道:“徒弟啊,卻怎生尋得馬著麼?”行者道:“放心,放心,等我去看來。”


    他打個唿哨,跳在空中,火眼金睛,用手搭涼篷,四下裡觀看,更不見馬的蹤跡。按落雲頭報道:“師父,我們的馬斷乎是那龍喫了,四下裡再看不見。”三藏道:“徒弟呀,那廝能有多大口,卻將那匹大馬連鞍轡都喫了?想是驚張溜韁,走在那山凹之中。你再仔細看看。”行者道:“你也不知我的本事。我這雙眼,白日裡常看一千裡路的吉兇。像那千裡之內,蜻蜓兒展翅,我也看見,何期那匹大馬,我就不見!”三藏道:“既是他喫了,我如何前進!可憐啊!這萬水千山,怎生走得!”


    說著話,淚如雨落。行者見他哭將起來,他那裡忍得住暴燥,發聲喊道:“師父莫要這等膿包形麼!你坐著!坐著!等老孫去尋著那廝,教他還我馬匹便了。”三藏卻纔扯住道:“徒弟啊,你那裡去尋他?隻怕他暗地裡攛將出來,卻不又連我都害了?那時節人馬兩亡,怎生是好!”


    行者聞得這話,越加嗔怒,就叫喊如雷道:“你忒不濟!不濟!又要馬騎,又不放我去,似這般看著行李,坐到老罷!”哏哏的吆喝,正難息怒,隻聽得空中有人言語,叫道:“孫大聖莫惱,唐御弟休哭。我等是觀音菩薩差來的一路神祇,特來暗中保取經者。”那長老聞言,慌忙禮拜。行者道:“你等是那幾個?可報名來,我好點卯。”眾神道:“我等是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教伽藍,各各輪流值日聽候。”行者道:“今日先從誰起?”眾揭諦道:“丁甲、功曹、伽藍輪次。我五方揭諦,惟金頭揭諦晝夜不離左右。”行者道:“既如此,不當值者且退,留下六丁神將與日值功曹和眾揭諦保守著我師父。等老孫尋那澗中的孽龍,教他還我馬來。”眾神遵令。三藏纔放下心,坐在石崖之上,吩咐行者仔細,行者道:“隻管寬心。”好猴王,束一束綿布直裰,撩起虎皮裙子,揝著金箍鐵棒,抖擻精神,徑臨澗壑,半雲半霧的,在那水面上,高叫道:“潑泥鰍,還我馬來!還我馬來!”


    卻說那龍喫了三藏的白馬,伏在那澗底中間,潛靈養性。隻聽得有人叫罵索馬,他按不住心中火發,急縱身躍浪翻波,跳將上來道:“是那個敢在這裡海口傷吾?”行者見了他,大叱一聲:“休走!還我馬來!”輪著棍,劈頭就打。那條龍張牙舞爪來抓。他兩個在澗邊前這一場賭鬥,果是驍雄,但見那:龍舒利爪,猴舉金箍。那個須垂白玉線,這個眼幌赤金燈。那個須下明珠噴彩霧,這個手中鐵棒舞狂風。那個是迷爺娘的業子,這個是欺天將的妖精。他兩個都因有難遭磨折,今要成功各顯能。來來往往,戰罷多時,盤旋良久,那條龍力軟筋麻,不能抵敵,打一個轉身,又攛於水內,深潛澗底,再不出頭,被猴王罵詈不絕,他也隻推耳聾。


    行者沒及奈何,隻得回見三藏道:“師父,這個怪被老孫罵將出來,他與我賭鬥多時,怯戰而走,隻躲在水中間,再不出來了。”三藏道:“不知端的可是他喫了我馬?”行者道:“你看你說的話!不是他喫了,他還肯出來招聲,與老孫犯對?”三藏道:“你前日打虎時,曾說有降龍伏虎的手段,今日如何便不能降他?”原來那猴子喫不得人急他,見三藏搶白了他這一句,他就發起神威道:“不要說!不要說!等我與他再見個上下!”


    這猴王拽開步,跳到澗邊,使出那翻江攪海的神通,把一條鷹愁陡澗徹底澄清的水,攪得似那九曲黃河泛漲的波。那孽龍在於深澗中,坐臥不寧,心中思想道:“這纔是福無雙降,禍不單行。我纔脫了天條死難,不上一年,在此隨緣度日,又撞著這般個潑魔,他來害我!”你看他越思越惱,受不得屈氣,咬著牙,跳將出去,罵道:“你是那裡來的潑魔,這等欺我!”行者道:“你莫管我那裡不那裡,你隻還了馬,我就饒你性命!”那龍道:“你的馬是我吞下肚去,如何吐得出來!不還你,便待怎的!”行者道:“不還馬時看棍!隻打殺你,償了我馬的性命便罷!”他兩個又在那山崖下苦鬥。鬥不數合,小龍委實難搪,將身一幌,變作一條水蛇兒,鑽入草科中去了。猴王拿著棍,趕上前來,撥草尋蛇,那裡得些影響?急得他三尸神咋,七竅煙生,念了一聲唵字咒語,即喚出當坊土地、本處山神,一齊來跪下道:“山神土地來見。”行者道:“伸過孤拐來,各打五棍見面,與老孫散散心!”二神叩頭哀告道:“望大聖方便,容小神訴告。”行者道:“你說甚麼?”二神道:“大聖一向久困,小神不知幾時出來,所以不曾接得,萬望恕罪。”行者道:“既如此,我且不打你。我問你:鷹愁澗裡,是那方來的怪龍?他怎麼搶了我師父的白馬喫了?”二神道:


    大聖自來不曾有師父,原來是個不伏天不上真,如何得有甚麼師父的馬來?”行者道:“你等是也不知。我隻為那誑上的勾當,整受了這五百年的苦難。今蒙觀音菩薩勸善,著唐朝駕下真僧救出我來,教我跟他做徒弟,往西天去拜佛求經。因路過此處,失了我師父的白馬。”二神道:“原來是如此。這澗中自來無邪,隻是深陡寬闊,水光徹底澄清,鴉鵲不敢飛過,因水清照見自己的形影,便認做同群之鳥,往往身擲於水內,故名鷹愁陡澗。隻是向年間,觀音菩薩因為尋訪取經人去,救了一條玉龍,送他在此,教他等候那取經人,不許為非作歹,他隻是饑了時,上岸來撲些鳥鵲喫,或是捉些獐鹿食用。不知他怎麼無知,今日衝撞了大聖。”行者道:“先一次,他還與老孫侮手,盤旋了幾合;後一次,是老孫叫罵,他再不出,因此使了一個翻江攪海的法兒,攪混了他澗水,他就攛將上來,還要爭持。不知老孫的棍重,他遮架不住,就變做一條水蛇,鑽在草裡。我趕來尋他,卻無蹤跡。”土地道:“大聖不知,這條澗千萬個孔竅相通,故此這波瀾深遠。想是此間也有一孔,他鑽將下去。也不須大聖發怒,在此找尋,要擒此物,隻消請將


    觀世音來,自然伏了。”


    行者見說,喚山神土地同來見了三藏,具言前事。三藏道:“若要去請菩薩,幾時纔得回來?我貧僧饑寒怎忍!”說不了,隻聽得暗空中有金頭揭諦叫道:“大聖,你不須動身,小神去請菩薩來也。”行者大喜,道聲“有累,有累!快行,快行!”那揭諦急縱雲頭,徑上南海。行者吩咐山神、土地守護師父,日值功曹去尋齋供,他又去澗邊巡繞不題。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