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新華書店旗艦店】戴建業作品集全套8冊 精讀世說新語老子兩宋詩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2825-4096
    【優惠價】
    1766-2560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ISBN】978753217232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ISBN:9787532172320
    商品編碼:55512621810

    品牌:鳳凰新華(PHOENIX
    代碼:470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戴建業老師為人自然真率,承楚人風範,陶淵明千年之後真知己,解讀陶淵明不二人選
    ◆解透陶淵明人品與詩品:不以入世為恥,不以歸隱為高,隨心暢意,任真自得,堪為快樂生活方式真範本
    ◆全書語言典雅,行文流暢,考據嚴謹
    ◆學界口碑大作,已成現世經典

    內容簡介


    陶淵明既沒有屈原的宏偉悲壯,又沒有李白的豪放飄逸,也沒有杜甫的闊大沉雄,以他百來篇詩文,何以贏得了與這三位詩國巨人比肩的崇高地位?
    蘇軾認為:"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
    王國維指出:"屈子之後,文學上隻雄者,淵明其尤也。"
    朱光潛說:陶淵明"崇高的詩人地位,可以和他比擬的,前有屈原,後隻有杜甫。"
    陳寅恪認為:"陶淵明不僅文學品節居古今之上流,而且實為吾國中古時代之大思想家。"
    戴建業老師以深厚的學養,扎實的史學功底,風趣的文筆,獨到的價值取向,論述了陶淵明的文學成就、人格思想及精神世界,向讀者還原了一個真實豐滿的陶淵明--他是滔滔濁流中的一泓清泉,"大偽斯興"時代裡的一位真人,他超脫的人生韻味、灑落的生命境界,以及體現這種人生韻味和生命境界的詩風、詩境,便是我們應該吸取的精神食糧。孟郊,不隻有"誰言寸草心",他的人生與詩歌境界,關繫到整個中唐及以後的文學走向。

    作者簡介

    戴建業,華中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學術帶頭人。

    已出版普及性著作《戴建業精讀世說新語》《戴建業精讀老子》等數部;學術著作:《澄明之境:陶淵明新論》《六朝文學史》等十餘部;隨筆集《你聽懂了沒有》等其他著作多部,並在《文藝研究》等核心刊物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另有譯文數十篇。

    近年來,其講課視頻上傳網絡之後,海內外持續掀起熱潮,視頻獲過億次播放,幾千萬網友點贊叫好,引發《人民日報》、新華社、CCTV及港臺媒體等爭相報道,先後被評為:今日頭條“2018年度人物”、 “2018超星影響力年度名師”、百度2019年“影響力作者”。

    目錄


    第五版自序
    導論
    第一章灑落與憂勤--論陶淵明的生命境界及其文化底蘊
    第二章縱浪大化--論陶淵明的生命意識
    第三章不失此生--再論陶淵明的生命意識
    第四章知性與盡分--論陶淵明對自我的體認
    第五章養真與守拙--論陶淵明歸隱
    第六章對人際的超越與關懷--再論陶淵明歸隱
    第七章融然遠寄--論陶淵明飲酒
    第八章靜穆:超越生與死的結晶--論陶淵明詩歌的主導風格
    第九章回歸自然--論陶淵明的詩歌語言
    第十章由冷落到推尊--陶淵明接受史片論
    第十一章由倫理到存在--陶淵明接受史再論
    參考書目
    出版後記
    再版後記
    第四版後記


    精彩書摘


    陶淵明自然不可能一輩子總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與"天地同流"或"與道冥一",對於人這種社會存在物來說永遠隻是一種短暫而超然的心靈體驗,大多數情況下他必須面對社會和個人的許多現實難題:諸如窮與達的煩擾、貧與富的交戰、生與死的糾纏,還得為"真風告逝,大偽斯興"而痛心疾首(《感士不遇賦》),為"坦至公而無猜,卒蒙恥以受謗;雖懷瓊而握蘭,徒芳潔而誰亮"(同上)而憤憤不平,為"六籍無一親"而憂心忡忡(《飲酒二十首》之二十),因"草盛豆苗稀"而負耒躬耕。他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生存的重量,臨終前還慨嘆"人生實難,死如之何"(《自祭文》)。明末鍾惺責怪人們隻知"陶公高逸"灑脫的一面,卻不了解他"竟是一小心翼翼、溫慎憂勤之人"。到清代瀋德潛、鍾秀等人都說"晉人多尚放達",獨陶淵明秉持儒家"憂勤自任"的精神,"倘幸列孔門,何必不在季次、原憲下"。"憂勤"既是他"灑落"的對立面也是其"灑落"的補充。那麼,陶淵明是如何從憂勤走向灑落的呢?在走向灑落的過程中,哪家的文化精神左右著他的心靈感知和存在決斷?
    陶淵明一生可能同時面對許多難題,但我們的考察得從一個一個的難題開始。
    首先他得消除窮與達給他精神上帶來的煩擾,在他心靈上造成的緊張,否則他的人生就難得灑落自在。
    "少年罕人事,遊好在六經"的經歷使青少年的陶淵明及早獲得了入世情懷(《飲酒二十首》之十六),他曾有過"大濟於蒼生"的壯志(《感士不遇賦》),有過"猛志逸四海"的豪情(《雜詩十二首》之五),也有過"慷慨綢繆"的雄心(《雜詩十二首》之十)。《命子》一詩據王瑤考證約作於三十歲左右,而立之年的詩人追述其先輩的勛業時抑制不住自己的景仰與欽羨,為陶唐氏在中國歷史上"歷世重光"而驕傲和榮幸,從"御龍勤夏,豕韋翼商"的昌隆,數到"於赫愍侯,運當攀龍;撫劍風邁,顯茲武功"的偉業,再說到陶侃"天子疇我,專征南國。功遂辭歸,臨寵不忒"的顯赫,並為自己年屆而立卻一無建樹而羞愧,發出了"嗟餘寡陋,瞻望弗及"的嘆息。稱述祖業既以勉兒亦以自勵,希望自己能繼踵前賢,但願兒子能光宗耀祖,使先輩有勛績稱於前,兒孫有偉業著於後。他為了自己的事業有成而"東西遊走":

    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遊。誰言行遊近?張掖至幽州。饑食首陽薇,渴飲易水流。不見相知人,唯見古時丘。路邊兩高墳,伯牙與莊周;此士難再得,吾行欲何求。
    --《擬古九首》之八

    此詩思致奇幻飄渺,詩旨歸趣難求。古代的治陶者見詩中提到夷、齊和荊軻,便以為是流露"忠君報國之念",今天的學者見詩中提到北方的張掖、幽州,便斷言"本詩的主題思想"是"抒寫統一的愛國理想抱負無望實現的悲憤,發洩對東晉苟安江南的深刻不滿",對東晉王朝盡忠或"對東晉苟安不滿"這兩種主題雖然彼此相對,但它們同樣都將這首詩過度政治化了。詩人在此詩中不過是抒寫自己少時獨闖天下的豪俠肝膽,鬥強扶衰的節義情懷,以及世無知音的孤獨苦悶。詩中的經歷並非詩人青少年的實錄,在晉末宋初的陶淵明不可能"行遊"到張掖和幽州,"誰言行遊近,張掖至幽州"隻是明其"壯且厲"的剛強豪邁,並不是借以明其"恢復國家統一的理想";"饑食首陽薇,渴飲易水流"也隻是明其節義俠骨,並不一定是要"為晉一明大義"。在《讀山海經十三首》之九、十兩詩中,詩人同樣以高音亮節稱頌不畏強暴的膽略、頑強不屈的鬥志和剛毅勇敢的精神:

    誇父誕宏志,乃與日競走。俱至虞淵下,似若無勝負。神力既殊妙,傾河焉足有?餘跡寄鄧林,功竟在身後。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誇父"與日競走"渴死途中,刑天"舞干戚"未能取勝,精衛"銜微木"也不足以填海,這兩首詩表達了對這些悲劇英雄壯志難酬的嘆惋,更抒寫了對他們奇行異志的贊美,詩中的果敢之氣蓋過了感傷之情。從"猛志固常在"、"功竟在身後"這些鏗鏘作響的詩句中,我們不難看出詩人對功名的向往。其《擬古九首》之二說:"辭家夙嚴駕,當往至無終。問君今何行?非商復非戎;聞有田子泰,節義為士雄;斯人久已死,鄉裡習其風。生有高世名,既沒傳無窮;不學狂馳子,直在百年中。"論者多以為此詩表達"公蓋深欲效田疇之忠於晉室,而鄙當時附宋者之為狂馳也"。這首詩的落腳點不在於事不事二姓的忠逆問題,而是強調要像田疇那樣以節義求萬世名,清方宗誠對此別有會心:"《擬古》第二首:'生有高世名,既沒傳無窮。不學狂馳子,直在百年中'。此本孔子'疾沒世而名不稱'之意。"儒家通過功德圓滿來實現不朽的思想對陶淵明有深遠的影響:"進德修業,將以及時,如彼稷契,孰不願之"(《讀史述九章·屈賈》)?他把"進德修業"、"如彼稷契"視為自己理所當然的生命取向,並把它作為自己孜孜以求的存在課題。這使人想起詩聖杜甫的詠懷:"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闊。蓋棺事則已,此志常覬豁。"一個希望"如彼稷契",一個"竊比稷與契",陶淵明與杜甫的自期何其相似!毫無疑問,是相同的儒家文化精神塑造了這種相似的襟懷。陶淵明在《榮木》詩前的小序中說:"榮木,念將老也。日月推遷,已復九夏;總角聞道,白首無成。"在這首詩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陶淵明已屆不惑之年仍然以功德自期,以憂勤自任:

    采采榮木,結根於茲,晨耀其華,夕已喪之。人生若寄,憔悴有時;靜言孔念,中心悵而。
    采采榮木,於茲托根,繁華朝起,慨暮不存。貞脆由人,禍福無門,匪道曷依,匪善奚敦!
    嗟予小子,稟茲固陋,徂年既流,業不增舊。志彼不舍,安此日富;我之懷矣,怛焉內疚。
    先師遺訓,餘豈雲墜!四十無聞,斯不足畏。脂我名車,策我名驥,千裡雖遙,孰敢不至!

    此詩將進道修業、建功立言的志向放在"人生若寄"的生命背景上來抒寫,詩中的感情時而低沉壓抑時而慷慨激昂,表達了詩人對於"四十無聞"的悵然愧疚,以及不甘於寂寞"無聞"的振作進取。黃文煥對這首詩的情感與結構有十分精當的分析:"四章互相翻洗。初首憔悴悵念,若寄之人生,與夕喪之晨華同脆,無可自仗,說得氣索。次首撚出貞脆由人,有善有道,可仗俱在,不須念悵,說得氣起。三首安此日富,有道不能依,有善不能敦,怛焉內疚,倍於悵矣,又說得氣索。卒章痛自猛厲,脂車策驥,贖罪無聞,何疚之有?又說得氣起。"詩人在"徂年既流,業不增舊"時痛責浮生,警策自己"脂我名車,策我名驥",這顯然是儒家"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回響。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