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堂叔堂 劉慶邦 著 魯迅文學獎老舍文學獎得主 講述中原農民的家族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464-672
    【優惠價】
    290-420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ISBN】978753022052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ISBN:9787530220528
    商品編碼:10025335680008

    品牌:鳳凰新華(PHOENIX
    代碼:59

        
        
    "

    編輯推薦

    魯迅文學獎、老舍文學獎得主劉慶邦的長篇小說《堂叔堂》,講述了中原農民的家族故事,充滿故土溫情,世態炎涼、世事滄桑,著力刻畫了民俗民風之美,人性的生動與深邃。

    內容簡介

    劉慶邦的長篇小說《堂叔堂》,以十二個篇章,講述了作家堂叔的人生故事:既有大叔作為臺灣老兵歸國尋根的故事——從親情的角度,含蓄表達了渴望兩岸統一的心願;也有一心惦記賺錢的鄉村老師的故事——側面反映改革開放之初的人心波動;更有劉樓村頭一位黨員訥於言、敏於行的故事。
    《堂叔堂》作者的叔叔輩,正好經歷了從建國到改革開放的歷程,是鄉村的主干力量,每一位叔叔的故事,都寫出了人生況味和人性的復雜,寫出了時代打在人們心靈上的烙印。

    作者簡介

    劉慶邦,一級作家。著有長篇小說十部,譯成外文作品集六部,中短篇小說集、散文集七十餘種。短篇小說《鞋》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神木》等先後獲第二屆和第四屆老舍文學獎。中篇小說《到城裡去》和長篇小說《紅煤》分別獲第四屆、第五屆北京市政府獎。長篇小說《家長》獲第二屆“南丁文學獎”。根據其小說《神木》改編的電影《盲井》獲第53屆柏林電影藝術節銀熊獎。曾獲北京市首屆德藝雙馨獎,首屆林斤瀾短篇小說傑出作家獎。

    精彩書評

    (劉慶邦的小說)來自平民,出自平常,貴在平實,可謂三平有幸。

    ——林斤瀾


    劉慶邦筆下的作品在大的格局裡寫的是時代之變:制度之變、景觀之變、貧富之變。而在細小的地方,卻讓我們感受到變中的不變:鄉下倫理、村民性格,山裡民風,都有古老的幽魂的糾纏……人間長恆的那種東西,還是讓我們留戀的吧。

    ——孫郁


    以平淡樸實的方式,關注尋常人生,進而提煉出平凡卻深切的啟示,這是劉慶邦的貢獻。

    ——徐剛


    目錄

    目錄



    第一章葉落桃園1

    第二章情與理31

    第三章托媒69

    第四章到外面去睡95

    第五章大力士119

    第六章不再喊他老師145

    第七章大哭而去171

    第八章適者201

    第九章生氣235

    第十章又見大煙267

    第十一章小聰明373

    第十二章各有所好393


    精彩書摘

    大叔第一次從臺灣往家裡寫信是1979年,從他1949年離開大陸,時間整整過去了三十年。如果他離開大陸時還是一個青年的話,三十年後他差不多已經變成了一個老人。三十年的一萬多個日日夜夜,大叔不會忘記他的家鄉,不會忘記他的父親母親、兄弟姐妹,也不會忘記對大陸動態的關注。大叔定是從臺灣的新聞報道中注意到了,大陸開始了改革開放,不再以階級鬥爭為綱,變成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陸把地主富農的帽子都摘掉了,每個人都是國家公民,處在平等的位置。大陸發布了《告臺灣同胞書》,調子上開始出現了緩和的跡像,並向臺灣同胞發出召喚。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叔試探性地給家裡寫了第一封信。後來大叔回憶說,為了寫這第一封信,他不知流了多少眼淚,眼淚不知打濕了多少信紙。算起來,他的父親母親都七十多歲了,他不知父母還是不是在世。一般來說,農村人的歲數能超過七十就算不錯,能活過八十歲的不是很多。他擔心這一輩子恐怕不一定能見到父母了。一想到這裡,他就禁不住流下淚來。當時臺灣和大陸還不通郵,大叔把信寄給在香港九龍的朋友,由朋友轉寄到大陸的河南省瀋丘縣劉莊店鎮南面三裡的劉樓村。在信封上,收信人大叔沒寫三爺的名字,寫的是自己的名字,他的名字叫劉本德。我們村還有一個叫劉本德的,他是剛剛摘帽的地主家的兒子。隊長從大隊裡把信捎回後,就交給了村裡的劉本德。村裡的劉本德確有一個舅舅在香港居住,他以為是舅舅給他寄的信。他拆開信,找識字的人把信念來念去,信上的話跟他一點兒關繫都沒有。於是,他把信退還給了隊長。既然信已經拆開了,隊長就把信交給一個在村裡教小學的老師,讓老師在喫飯場裡把信念一念,看看這封信跟村裡人到底有沒有關繫。老師念信時,三爺也在飯場裡喫飯。三爺對這封信並沒有很注意聽,他不會想到會有人給他寫信。但是,當他無意中聽到寫信人自我介紹說:我的大名叫劉本德,我的小名叫天增。天增?三爺聽到天增二字,如在晴天裡聽到天邊傳過來的一聲雷,他一下子愣住了。同時他的手不由地哆嗦了一下,手裡的飯碗差點兒掉在地上。他對念信的老師說:你再念一遍,他是說他叫天增嗎?老師把那段話又念了一遍,確認寫信人的小名是叫天增,老師說,天是天地的天,增是增加的增。三爺的眼圈兒頓時有些發紅,說話也有些喃喃,他說:天增是我的大兒子啊!又說:天增你這孩子,你真的還活著嗎?

    快,快把信念給他娘聽聽!三爺讓老師拿著信跟他一塊兒回家去了。

    三奶奶生了病,正在床上躺著。聽老師念了信,特別是聽大叔在信裡寫到:娘啊,兒不能在娘跟前盡孝,都是兒的不孝啊!三奶奶一下子哭了起來。她還像兒子小時候叫兒子的小名一樣,說:增兒啊,增兒啊,你真是小增兒嗎?

    老師是本字輩,他勸三奶奶說:三大娘,大哥有信兒了,這是天大的喜事,你應該高興纔是啊!

    三奶奶不哭了,掙扎著從床上坐了起來,她說:我早就知道,俺大兒不會死。他娘還沒死呢,他怎麼能死!他不回來,我就不死!

    大叔的信,在村裡產生的效應是轟動性的,一時間,全村的家家戶戶都在談論這件事。要是擱前幾年,特別是在“清理階級隊伍”的時候,出這樣的事情可不得了,一定會被村干部視為階級鬥爭新動向,把大叔視為階級敵人,反動分子,並把大叔的來信與蔣介石反攻大陸聯繫起來看待。說不定村干部還會把這件事向公社革命委員會彙報,還說不定革命委員會會派人對信件和三爺三奶奶進行審查。然而,山不轉水轉,三十年河東轉河西,隨著風向的轉變,人們的看法像被新風蕩滌過一樣,很快變得跟以前不一樣了。村裡人沒有再如臨大敵,隻是有些驚奇,原來村裡還有這麼一個本字輩的人,三十年沒有一點信兒,現在終於有了信兒。村裡年輕人說,以前沒聽三爺三奶奶說過他們還有一個大兒子呀,兩個老人的嘴可真夠嚴的。村裡人估計,名字叫劉本德的大叔既然還活著,一定是在臺灣做了官,發了財,混出了人樣兒。當時生產隊還沒有解散,土地還沒有分田到戶,打工的潮流還沒有興起,人們還都在村裡待著。聽到大叔來信的消息後,人們紛紛到三爺三奶奶家裡去了,好像大叔已經從臺灣回來了一樣,他們要看看大叔長什麼樣。來到三爺三奶奶家裡,他們要求看信,要求把信的內容聽一聽。看到了大叔的信,他們像是看到了大叔一樣。喜事讓三奶奶的精神好了不少,她不在床上躺著了,要求喫飯,要求喫藥,說一定要等到他的大兒子回來,跟他的大兒子見上一面。接著,三爺三奶奶就把已經分開家的全家人召集在一起,開始商量給大叔寫回信的事。商量的結果,一是告訴大叔,他的爹娘都還活著,全家人都很好。二是希望大叔能趕快回來與家人團聚。三爺的二兒子也是讀過初中的人,這封信回信本應由他來寫,但他不敢寫,他說他現在是提筆忘字,寫不成句兒。他又說,臺灣使用的是繁體字,他不會寫繁體字。家書抵萬金,給大叔回信的事事關重大,沒辦法,三爺隻好請那位念信的老師來寫。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