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周恩來傳 迪克威爾遜(精裝典藏版)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408-592
    【優惠價】
    255-370
    【作者】 迪克威爾遜 
    【出版社】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ISBN】978751250502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ISBN:9787512505025
    商品編碼:10020638975757

    品牌:鳳凰新華(PHOENIX
    出版時間:2013-04-01
    字數:420000

    審圖號:9787512505025
    代碼:62
    作者:迪克.威爾遜


        
        
    "

    編輯推薦

    名著精裝版·圖文典藏本,西方視角下真實的周恩來,被譽為全球數百種周恩來傳記中受推崇、暢銷的作品之一,近兩百幅珍貴歷史照片。
    從外國學者的視角,全面生動地講述了周恩來波瀾起伏的一生,其中披露了許多珍貴的一手采訪資料,視角新穎,可讀性強。
    《周恩來傳(精裝典藏版)》在原版本的基礎上,重新修訂文字,增加一百多幅珍貴歷史照片,打造新珍藏全譯本,極具收藏價值。

    內容簡介

    《周恩來傳(精裝典藏版)》是由外國知名學者迪克·威爾遜撰寫的周恩來傳記,是周恩來傳記中極為全面、生動和暢銷的版本之一。《周恩來傳(精裝典藏版)》作者自1960年第1次與周恩來見面後,便開始收集該書的寫作材料,其中包括周恩來的同事們的廣泛回憶及國內外可供查尋的文獻資料。他以詳實的資料為基礎,再現了周恩來具有傳奇性的一生,分析了他的性格、氣質和他的工作作風,以及他給新中國成立和發展帶來的巨大影響,是一部全面、深刻又不失獨特見解的著作。

    作者簡介

    迪克·威爾遜,國外研究當代中國問題的知名學者。早年就讀於英國牛津大學及美國加州大學,獲文學、法學碩士,後在研究中國問題的專業刊物《中國季刊》擔任主編。威爾遜在研究當代中國歷史和人物方面有一定的造詣,其主要著述有:《毛澤東傳》《周恩來傳》《長征,1935年》《亞洲的覺醒》《人類的四分之一》等。

    封長虹,中國國防大學軍事戰略學博士,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先後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外語繫、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繫、北京大學國際關繫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歷任中國國際關繫史學會會員、中國美國史研究會會員、中國軍法學會會員、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會員。主要研究領域:國家安全戰略、中國軍事戰略、中國外交策略、國際戰略環境、美歐安全戰略、美國軍事戰略、國際軍控與裁軍、國際法與戰爭法等。主要譯著有《周恩來傳》《蔣介石傳》《統帥們》《掌權者》《裡根自傳》《海灣戰爭》《為和平而戰》等。

    精彩書評

    ★周恩來對共產主義的信仰是真誠的,正如他對中國的感情和他那持久的人性也是發自內心的一樣。這使得他在20世紀的所有中國領導人中顯得十分突出。隻要與周恩來會過面,人們就會對一個單一的世界秩序之下與中國進行合作的潛力充滿信心。從某種意義上講,他留下了與他具有同樣想法的人來實現他的兩個理想——使中國現代化和讓中國在世界事務中扮演一個負責的角色。對他選擇的生活道路,我們從內心感到欣慰;對他身後的中國,我們充滿了希望。
    ——迪克·威爾遜

    目錄

    作者序
    第一部 求索
    1 多次收養(1898~1913)
    2 就學津門(1913~1917)
    3 東渡日本(1917~1919)
    4 身陷囹圄(1919~1920)
    5 留學法國(1920~1924)

    第二部 奮鬥
    6 革命婚姻(1924~1925)
    7 占領上海(1925~1927)
    8 南昌起義(1927)
    9 重獲信任(1928~1930)
    10 技高一籌(1931~1934)
    11 長征路上(1934~1936)
    12 虎落陷阱(1936~1940)
    13 豬變成鴨(1940~1943)
    14 贏得勝利(1943~1949)

    第三部 國家總理
    15 藍色睡衣(1949~1952)
    16 國際舞臺(1953~1955)
    17 百花齊放(1956~1958)
    18 撥亂反正(1959~1961)
    19 非洲之行(1962~1965)
    20 文革之初(1966~1967)
    21 文革受困(1967~1968)
    22 握手言和(1969~1976)
    尾聲
    結束語

    精彩書摘

    1 多次收養
    在淮安,坐落著一棟雅致的上流社會的住宅。對一個注定要成為世界上的共產黨領袖的人來說,這裡似乎不可能是一個起步的地方。然而,沒落的周氏家族的紳士們,盡管在中國東部海岸那繁榮的城鎮裡掙扎著來維持自己的官吏階級利益,當他們聽到1898年3月5日出生的那個孩子成了中國的總理的消息時,卻根本不感
    到驚奇。他們覺得這是絲毫沒有什麼值得奇怪的事。
    今天,如果你到江蘇省淮安去的話,人們會帶著你穿過一條兩壁潔白的通道,進入那老式的卻又具有新的傳奇色彩的房子裡去。房子上面寫著:“周恩來故居”。這棟房子並不算大,僅僅一層,但那磚砌的牆壁卻厚厚實實,那支撐著房檐的木柱雕刻得精致華麗,那傳統的灰色中國瓦片昂首翹望著天空。
    在這棟房子裡,你可以看到周降臨人世的房間,他祖父的居室以及他父母的臥室。屋外的院子裡,有一小塊菜地和一口古井。整個故居顯得古老陳舊,在一個國家目前正忙於現代化的進程中,它卻儼然像座靜靜的小島。按照當地的水平來講,這棟房子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了。
    淮安縣城坐落在大運河畔。這條大運河是過去皇帝們修建的一項了不起的人造工程,它連接了中國的兩大河流——長江與黃河,通過許多沼澤地、湖泊及水路,使江蘇中部變得猶如中國的荷蘭。這就是周恩來的家鄉所處的位置。長江流域大量的稻田,使這裡變成了一塊非常富饒的土地。
    在填寫大學入校表格中出生日期一欄時,周恩來寫道:那是在“民國成立之前的第十三年”——一個令勤勞的中國人民渴望已久的共和國,周為了鞏固這個共和國曾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周恩來出生時,一個舊的世紀正在走向死亡,因此,他的童年經歷了犯有時代錯誤的清朝皇帝統治下的最後幾年,而這個清朝皇帝則是一繫列統治中國的皇帝中的最後一位。
    周的家庭長輩們是一些有修養的、遭受了艱難時世磨煉的紳士。他的國家竭力讓人們知道,在無能政府的統治下和來自海外的帝國主義的壓迫下,一個自豪的文明的國家走向了衰落是多麼令人感到屈辱。歐洲列強正在欺凌中國,侵吞它的領土,強迫它接受帶有掠奪條件的貿易,可軟弱無能的王朝統治者們卻對此一無所措。
    周的父親——貽能(1874~1942),有著玩世不恭的特點。他一生沒有什麼成就,卻是個開朗的人。不過,他對長期在中國實行的崩潰中的官吏制度感到不滿。他從來沒有得到過縣官職位,而這是他受的教育所提出的要求。他那著名的兒子出生時,他纔不過24歲。孩子取名為恩來,意為“恩惠到來”,是用以對孩子的來到表示感恩和期望。但是,貽能徒勞地期待著,得到的隻是外省的一個很不重要的小職位。當周恩來幾十年後成為總理時,他常常十分嚴肅地這樣回憶他的父親“一個地方小吏,月收入不”。那時也稱。
    這位父親溫文爾雅,與世無爭。在幾個更富有成就的兄弟面前,他便顯得相形見絀了。他置生活的壓力於不顧,對那微薄薪俸甘之如飴,以喝米酒和吟頌一本詩集來打發自己的日子。在淮安的故居裡,牆上有一張已經發黃了的相片。從這張相片中可以看出,他身著老式大袖衫,神態玩世不恭,容貌粗糙,卻流露出安寧的圓滑老練。
    如果周的父親當初“成功”了的話,周或許獲得的會是一種完全的上流社會階層的觀點。正如事實所示,周生活在像他後來所描繪的那樣一個“破產的官吏家庭”裡;或用他的中文傳記之一的話說,生活在“沒落的封建官僚”之中,他逐步懂得了財產意味著什麼,並且也更進一步感到了什麼是不公平。在中國的屬相中,周生於狗年,因此,一個算命先生認為他是個具有潛力的正義的鬥士-謹慎、具有超凡的魅力,卻固執,是個愛挑剔錯誤的人。
    周恩來的母親萬鼕兒(1877~1907),是個有纔干的女人,出身於一個傑出的地方官宦家庭,嫻熟於中國傳統的交往。家中房間裡的照片顯示出她的熱情和漂亮的容貌及幾乎容易感覺出的聰明,而這種聰明並不是通過受教育發展而來的。
    不幸的是,她的父親在她生下周恩來的第二天便去世了,而她的悲傷或許使她失去了對孩子的興趣。這樣一來,周氏家族特別是他的兩個了不起的叔伯便承擔起照料這個孩子的責任。富有傳奇色彩的周攀龍-周的祖父,有著傑出的宦途經歷,這曾使他於19世紀70年代在其哥哥的陪同下到過淮安。在故鄉紹興,攀龍與當地一個魯氏女子結下了婚姻並養育了4個兒子。遷到淮安後,魯氏曾經回到老家紹興,過作客的生活。
    紹興處於浙江省,距淮安南邊有300英裡,它因生產米酒、充滿書卷氣和擁有許多圖書館而聞名於中國。周恩來曾隨魯氏回過紹興,但不久又回到了淮安同萬氏家庭一塊生活。按照中國過去的常規,人們往往以父親的原籍作為自己的祖籍。周恩來常說,盡管他出生於淮安,但“我的老家是紹興”。後來,他曾經在1939年回到祖父攀龍的祖先家紹興,向祖先的牌位表示他們的敬意並參觀百歲堂。這是周氏家族六代人曾經一塊生活過的地方。
    如果周恩來的確如此關心紹興的那些墓碑的話,那麼這可能反映了他從小就對他的3個叔伯父所懷有的感恩圖報之情。這個家庭通常把同一代的4個堂兄弟-祖父攀龍的哥弟所生的7個孩子-與他們合攏在一起。這樣,總共有10個叔伯父,他們中有的是很不平凡的人物,其中有3個中了舉人-中國科舉制度中的第二等級,一個成了地方高級官吏和地主,另一個成了商人,有一個曾經擔任袁世凱大帥府的秘書,在當時國內分裂的情況下,主張南北議和。周的童年並不具有典型的上層社會的中國孩子所過的平靜的田園詩般的生活。當還是個幾個月的孩子的時候,他便被過繼給了叔父貽淦,因為貽淦病得很厲害,唯恐無嗣。這種收養並不意味著要搬遷遠去,他的許多叔伯都與周的父母同在一個院落內一起生活。周的生父的願望常常可以用來解釋周氏大家庭這種集體精神的非凡表現,即保證他那日益衰弱的弟弟在家族牌位中的位置能通過男性後代繼續傳下去。這一點在中國的傳統中是非常重要的。周的生父的另一個動機是為了治好恩來叔父的疾病,而這一說法是最近纔對去淮安參觀的人們透露出來的。如果真是出於這一動機的話,那麼此舉是未奏效的。
    一位中國作者評論了這一情節是如何表明“中國的傳統具有一種解除無能為力的父母所肩負的重擔的辦法”。人們不禁要懷疑這位生父的不負責任。此外,生母因自己父親的去世而產生的悲痛,使她變得不能與自己的丈夫一起共同對孩子加以照料。這些表明,周從小就離開了親生父母,其生身父母後來又生了兩個兒子並把他們留養在家中。
    ……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