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天朝的崩潰 鴉片戰爭再研究 修訂版 茅海建代表作 回顧全新解析清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430-624
    【優惠價】
    269-390
    【作者】 茅海建 
    【出版社】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5065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50656
    商品編碼:27851155434

    品牌:鳳凰新華(PHOENIX
    包裝:平裝
    開本:16

    出版時間:2014-10-01
    代碼:59
    作者:茅海建


        
        
    "


    內容簡介

    《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修訂本)》是茅海建繫統研究鴉片戰爭歷經十餘年所得成果。
    茅海建詳盡考訂了與戰爭相關的一繫列重要史實,力圖以當時的道德觀念、思維方式與行為規範去理解歷史,使許多在今人看來是荒謬的現像得以顯示其在當時環境中的“合理性”。同時,通過對有關人物及其言行活動分析,觀察清王朝在歷史轉折關頭的作為,揭示歷史進程中的偶然與必然。鴉片戰爭在中國近代史上影響重大,有關著述已出版不少。《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的研究可謂推陳出新,茅海建一繫列獨到創見可能在學術界引起爭議,相信這種爭議將有助於深化中國近代史研究。
    《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修訂本)》對我國鴉片戰爭這段歷史作了回顧,試圖以全新的視角來解析這場顛覆清王朝的浩劫。作為一名求真的治史者,茅海建歷數了清朝的軍事力量、驟然而至的戰爭、廣州的“戰局”、“撫”議再起等內容,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鴉片戰爭對於清朝統治打擊的致命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史學論著。

    作者簡介

    茅海建,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繫教授、北京大學歷史學繫兼職教授。先後畢業於中山大學歷史繫、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繫(碩士),師從陳旭麓教授。曾任軍事科學院助理研究員,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北京大學歷史學繫教授。

    目錄

    自序
    緒論 由琦善賣國而想到的
    一 琦善其人
    二 琦善賣國罪名之否定
    三 琦善賣國說形成的原因
    四 本書的主旨
    D一章 清朝的軍事力量
    一 武器裝備
    二 兵力與編制
    三 士兵與軍官
    第二章 驟然而至的戰爭
    一 從嚴禁吸食到嚴禁海口
    二 林則徐的禁煙活動及其評論
    三 林則徐的敵情判斷
    四 林則徐的制敵方略
    第三章 “剿”“撫”“剿”的回旋
    一 初戰
    二 “剿”“撫”之變
    三 伊裡布與浙江停戰
    四 琦善與廣東談判
    五 虎門大戰
    第四章 廣州的“戰局”
    一 楊芳的“果勇”
    二 奕山的“靖逆”
    裡抗英的史實與傳說
    第五章 東南壁壘的傾塌
    一 璞鼎查的東來
    二 廈門的石壁
    三 定海的土城
    四 鎮海的天險
    五 浙東的反攻
    第六章 “撫”議再起
    一 “十可慮”
    二 屢戰屢敗:從杭州灣到揚子江
    三 求和的歷程
    第七章 平等與不平等
    一 中英南京條約及其引起的憂慮
    二 邁入陷阱:中英虎門條約
    三 “等價交換”?中美望廈條約
    四 “奉獻”:中法黃埔條約
    第八章 歷史的訴說
    附錄

    精彩書摘

    從數量上講,清軍水師艦船也有數百艘之多;從種類上講,清軍戰船樣式亦達數十種;但是,其Z基本的特點就是船小。清軍Z大之戰船,其噸位尚不如英軍等外級軍艦,清軍安炮Z多之戰船,其火炮數量也隻相當於英軍安炮Z少之軍艦。至於其它的弱點,當時人亦有清醒的認識。閩浙總督鄧廷楨對此作過評論,除未涉及艦船的帆索、航速等技術外(很可能鄧廷楨未有航海經驗,對此不甚了解),對船體的質量、火炮的數量、炮手的安全等問題,都進行了具體的比較。他的結論是:“船炮之力實不相敵”,“此向來造船部定則例如此,其病不盡在偷工減料”。
    不是說當時中國的造船業隻能達到這個水平,中國此時也造出過比戰船更大更堅固的遠洋商船。這裡就涉及到鄧奏中提到的“部定則例”。清朝的戰船樣式大體是在乾隆年間固定下來的,並用“工部軍器則例”、“戶部軍需則例”等條規確定其樣式和修造軍費。這就自我限制了戰船的發展。各地沒有更多的錢去制造更大更好的軍艦。為了保持水師戰船對民船的某種優勢,清朝又反過來規定民船的大小尺寸,限定民船出海時火器、糧食、淡水的攜帶數量。這麼一個循環,嚴重滯礙了中國的造船業、航海業的進步。
    即便是如此落後的水師師船,其完好在航率仍是很低的。例如,鴉片戰爭前,福建水師共有大小戰船242艘,除去修理未竣、應屆修期、被風擊碎者外,在營駕駛者118艘,在航率僅48.8%。又如,浙江定海水師鎮共有戰船77艘,遭風擊碎、修理未竣者達30艘,在航率僅61.2%。
    中英艦船水平的懸殊差距,使得清軍在鴉片戰爭中根本不敢以水師出海迎戰英軍艦隊,迫使清軍放棄海上交鋒而專注於陸地。這種由裝備而限定的戰略決策,實際使清軍喪失了戰爭的主動權。英軍憑借其強大海軍,橫行於中國海面,決定了戰役戰鬥的時間、地點、規模。此中利害關繫,後文會介紹。
    由於鴉片戰爭中清朝的上下無不認識到清朝水師絕非英國海軍之對手,大多主張在陸地,尤其是在海岸進行防御。防御工事的地位因此而凸顯出來。
    清朝的防御工事主要有兩種,一為城,一為炮臺。
    城的防御設施,包括城牆、城門、護城河等。這些工事的情況與功能,久為人們所熟悉,且有今存的遺躋可增添人們的感官認識。城的攻防戰,為中國古今的主要作戰樣式,更況鴉片戰爭中英軍的攻城戰,僅三次(廣州、乍浦、鎮江)。因此,這裡不打算分析城的防御體繫,而放在後面結合戰鬥作具體評論。
    海岸炮臺是鴉片戰爭中清軍Z主要的防御工事,而這些炮臺今已不存,人們對它也缺乏感性認識。
    zhong國D一歷史檔案館中藏有一長卷,名《閩浙海防炮臺圖說》。它細致描繪了福建、浙江所有海防炮臺的具體樣式。這裡選一幅曾在鴉片戰爭起過作用的浙江乍浦西山嘴炮臺之圖。
    該圖的文字說明為:“西山嘴築實心圓炮臺,周圍八丈,高一丈五尺,垛高三尺,安炮八位。臺後築圍城,周圍二十丈,高一丈二尺,內蓋官兵房屋十二間,安千把一員,兵三十名。”又據這一長卷,閩浙各炮臺設炮4至10位不等,守兵20至50名不等。
    ……

    前言/序言

    我不像許多人那般幸運,他們在歷經苦難完成一部著作後,可以長舒一口氣。自1992年年初起,我推開一切,整整兩年,嘗到了著書人都經受過的酸苦辣(沒有感到甜),終於完工時,望著案上厚厚一摞文稿,心中沒有一點輕松的感覺。
    一、就一般而言,歷史事件隨著時光流逝而意義日減。鴉片戰爭則不然。它是中國歷史的轉折,提出了中國必須近代化的歷史使命。中國的現代化一日未完成,鴉片戰爭的意義就一分不會減。生活在這一尚未現代化區域中的人們,體會現實,探索問題,免不了聯繫到那次災難性的戰爭。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種種情緒交織,民族感情油然而生。這與已經完成同一使命的國度,比如日本,是大不相同的。它本身就是一個不讓中國人輕松的課題。
    然而,歷史研究排斥感情的羼入,強調冷靜和客觀。我因此也常常自問,我是否真正做到了理智?
    二、本書號稱“鴉片戰爭再研究”,自然包含著對以往的研究進行批判的意味。就研究的過程而言,當屬踩著前人的肩膀往上爬;就研究的結果而言,應是離歷史真實更近。然事過境遷,一個半世紀前的人和事,與今有著層層歷史隔膜。
    我居住的地方,名皇城根,與紫禁城僅一箭之遙。從西窗中望去,昔日御花園景山上的萬春亭,在夕陽下隱隱閃亮。我在位於紫禁城內的zhong國D一歷史檔案館閱檔時,因中午閉館也常常在宮中閑蕩,坐在“金鑾殿”前的漢白玉階上遐想。我也去過圓明園舊址,望著那些已無痕跡據說在航空照片上依稀可辨的中式園區。空間距離的接近,常使我感到時間跨隔的縮短。我試圖與逝者對話,雖不能心靈溝通,卻也增加了對他們心思的理解。盡管現代史學理論已經證明了再現歷史之絕對不可能,但求真畢竟是治史者不滅的夢境。
    三、本書是獻給我的導師陳旭麓教授的。14年前,我投先生門下為研究生。他指導的D一篇論文為《鴉片戰爭時期中英兵力》。自此,我對鴉片戰爭的興趣始終未減。畢業後,師生多有交往。他一直鼓勵我把這本書寫出來,我也暗冀獲先生作序。可因工作關繫,一直無暇動筆。1989年調入近代史研究所,終有供我支配的時間,導師卻已於1988年仙逝。緣此,盡管真正展紙動筆僅兩年,但搜集史料、思考問題卻已經超出10年。導師為我作基,我卻無緣索序。今天,我自序時,心中一直在想,這本書能否讓他滿意,渴望得到他的批評。可天堂距人間卻是那麼的遙遠……
    凡此三者,仍感到壓在心上,盡管我已經寫完了這本書。我等待著讀者的批評。
    我的同窗好友潘振平,對鴉片戰爭頗有心得。十幾年來,我們多次進行討論,常常徹夜不眠,使我受益非淺。本書始動手,他又提議兩條:日注重人物命運,日解釋歷史現像。作為中國傳統史學體裁正宗的紀傳體,有著諸多優長,如何將這些優長揉之章節體中,我因之而探索。由於近代社會新陳代謝,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發生了很大變化,如何用當時的觀念合情合理地解釋當事人的思想和行為,我因之而努力。稿成,他又首先閱讀,多有批評。可以說,沒有他的幫助,本書不會是此模樣。交久誼真,無需言謝,在此記之。
    感謝武漢大學李少軍先生。日人佐佐木正哉先生關於鴉片戰爭的論文,應是必讀之作,可我不識東洋文字。李少軍先生為我提供了譯文。感謝今日已成同事的郦永慶先生。他是《鴉片戰爭檔案史料》的編者之一。我因抄檔有限且未校對,他提供了尚未印就的所編史料底稿,緩我一時之急。感謝同一師門的楊國強先生,閱讀了部分文稿。他那提意見的技巧,使我頓然體會出自己的不足。感謝亦為同師先生和唐克敏先生,他們的鼓勵和幫助,成為我能如願完工的一大動力。
    我心中Z為感激的,毫無疑問是在我之前作了充分研究且對我頗有啟示的諸位先生。因我參考的文獻較多,此處無法一一恭錄。我已將拜讀他們大作的收益,敬錄於注釋之中。在這裡,我還要說一句,請原諒我踩在你們的肩膀上……
    以上感謝,並無推卸責任的意思。本書的一切錯誤,當由我個人負責。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