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增長的文化:現代經濟的起源 經濟 經典著作 當代世界學術名著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ε
【市場價】
617-896
【優惠價】
386-560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26291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262918
商品編碼:64999847083

代碼:88

    
    
"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增長的文化:現代經濟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he modern econo 經濟 書籍
作者:喬爾·莫基爾
代碼:88.0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1-01
ISBN:9787300262918
印次:?
版次:?
裝幀:平裝
開本:?

??內容簡介
在18世紀晚期,歐洲創新引發的工業是經濟發展的分水嶺。
為什麼出現在了西方而非別處?
為什麼它可以持續發展,造就了的經濟繁榮?
在這部開創性的著作中,的經濟史學家喬爾?莫基爾給出了答案:早期現代歐洲的一種增長的文化以及歐洲啟蒙運動為科學進步和突破性的發明奠定了基礎,而這正是引起這場爆發性技術和經濟發展的原因。這並非任何歐洲文化優越性的結果,而是身處歷史舞臺中心的人們的信仰、價值觀以及偏好的轉變,即“文化”改變,驅使了創新方法的產生。
將經濟學、科學技術史和文化進化學結合在一起,本書為我們解釋了為何在工業前的兩個世紀,“早期現代”歐洲為我們的現代經濟奠定了基礎。

??目錄
篇 發展、文化與經濟史?
章 文化與經濟學 3?
第二章 自然與技術 15?
第三章 文化進化與經濟 20?
第四章 基於選擇的文化進化 32?
第五章 文化進化中的偏見 40?
第二篇 文化企業家與經濟變革(1500—1700年)?
第六章 文化企業家與基於選擇的文化進化 55?
第七章 文化企業家——弗朗西斯·培根 65?
第八章 文化企業家——艾薩克·牛頓 92?
第三篇 創新、競爭和主義(1500—1700年)?
第九章 行為中的文化選擇:人力資本和宗教 111?
第十章 文化變革和有用知識增長(1500—1700年) 132?
第十一章 分裂、競爭以及文化變革 154?
第十二章 競爭與“文人共和國” 167?
第四篇 啟蒙運動的序曲?
第十三章 清教主義和英國例外主義 211?
第十四章 一種進步的文化 230?
第十五章 啟蒙運動與經濟變革 249?
第五篇 中西方的文化變革?
第十六章 中國與歐洲 267?
第十七章 中國與啟蒙運動 298?
結語 有用知識與經濟增長 315?

參考文獻 318

作者簡介

喬爾?莫基爾(Joel Mokyr),西北大學羅伯特?H.斯托茨人文科學教授和經濟學與歷史學教授,特拉維夫大學埃坦?柏格拉斯經濟學院教授,曾任美國經濟史協會會長。他的研究獲得諸多獎項,是美國經濟學聯合會傑出會士獎、荷蘭皇家科學院的海尼根歷史學獎和國際巴爾扎恩經濟史獎得主。
他已出版了《開明經濟》(The Enlightened Economy)和《雅典娜的禮物》(The Gifts of Athena)等多本著作。

精彩書評

★許多偉大的學者都寫下了不少巨著論證為什麼歐洲在過去三個世紀中能獨領風騷,代領世界的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喬爾·奠基爾以他令人欽佩的氣魄、淵博的學識和**性加入了他們的行列之中。在他的解釋中,歐洲人的信仰、價值觀和偏好的變化,驅使他們開始積累、分享和應用知識,而這也是從未出現過的行為和選擇。不論是否同意奠基爾的想法,你都必須認真對待和思考這一觀點。
——達龍·阿西莫格魯Daron Acemoglu
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2005年約翰·貝茨·克拉克獎獲得者


★奠基爾的新傑作是一個藝術家式的作品,它向我們展示了經濟學的新思維能夠如何幫助我們更深入地了解人類歷史上這一重要的事件之一。《增長的文化:現代經濟的起源》記錄了一場允許對自然展開拷問的文化轉變,這也最終開啟了科學創新的大繁榮時代。這本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樂觀的願景:文化交流的極大擴展讓我們實現了現代繁榮,而我們也可以繼續期待這一現像的再次出現。
——安格斯·迪頓Angus Deaton
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在《增長的文化:現代經濟的起源》中,喬爾·奠基爾詳細探討了這樣一個觀念,即受過教育的知識分子中的不同群體間的互動創造出了在工業革命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具體明確的創新思想。莫基爾的歷史實驗室雖是早期現代歐洲,但在我看來,他的方法和發現似乎對思考當今世界各個經濟體的未來發展前景都極為實用。
——小羅伯特·E.盧卡斯Robert E.Lucas li
199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精彩書摘

《增長的文化:現代經濟的起源/當代世界學術名著·經濟學繫列》:
這些實驗並不總能很好地濾除大多數被認為是錯誤或迷信的信念。知識和信仰可以是“密封”的,也可能不是。“密封”信念的含義是,大多數人以高度的確定性相信這些信念,由於大多數人都依賴它們,所以它們也不需要被驗證。今天隻有極少數人還堅持托勒密宇宙體繫,認為吸煙對身體無害。然而,許多其他信仰是“不密封”的,僅僅是因為我們提出有說服力的證據(即滿足我們這個時代的修辭標準)的能力有限。在早前的社會中更是如此了:世界是由某種微粒子物質所組成的?地球上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它組成的嗎?什麼是熱量?它與燃燒又有什麼關繫?人們發燒的原因是什麼?一種物質可以轉化成另一種物質嗎?上帝有意識嗎?結果就是,文化進化往往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思想,它們彼此間既不相容,矛盾又無法調和,在能夠更好地驗證競爭觀點正誤的方法出現之前,這些爭議都無法得到解決。
說服他人接受新思想和傳播新思想取決於許多因素。一個看似不容置疑的因素是當知識是有效的時候(即當基於這種知識的技術或預測都是有效的時候),信念可以迅速改變。一旦人們看到飛機飛行,他們就會接受比空氣重的物體也可以克服重力作用這樣一個陳述性命題,附加接納這一原理背後的航空物理學。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在19世紀的最後30年中,關於傳染病的擴散原因和模式的一套信念的傳播。一旦人們證明可以殺死細菌的某些特定行為可以降低感染率,那麼就很少還會有人懷疑傳染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這一命題。從純粹的邏輯觀點來看,這可能會導致假言推理的謬誤,因為很有可能的情況是,一種技術很有可能以一個錯誤原理為基礎但仍能發揮作用。如果人們認為沼澤地造成了空氣污染,之後又導致瘧疾出現,則在疏干沼澤後疾病也消失的現像似乎就證實了疾病傳播的瘴氣假說。但這一推論是錯誤的。
檢驗知識並使得其被接受和成功傳播的修辭標準本身就是受文化進化影響和制約的社會習俗(Mc Closkey,1985)。論證這些命題在被證據支持之後被人們接受並沒有什麼意義,因為我們必須具體說明“支持”的真正含義,以及哪種證據是可采信的。一個“證據”被定義為歷史上聖人所支持的觀點的社會,和一個認為“證據”必須通過實驗纔能獲得的社會是截然不同的,不過後者也必須確定究竟怎樣的實驗設計是被允許的、是合理的,又是哪些結果可以被認為是有決定性的。當一個統計學檢驗的回歸繫數遠大於其被預測的標準誤,則代表在某一個顯著性水平上我們不能拒絕這個假設的情況下,它在什麼時候可以被認為是有說服力的?並且不能拒絕這一假設是否代表它就是真實的,或至少是可信的?也許我們最多能做的不過是為一個命題賦予其可能真實的主觀概率,盡管某些概率可能明顯就等於1。
文化進化有不同的研究方法。最極端也是最受歡迎的方法是由理查德·道金斯提出的。這個方法將文化進化類比於遺傳學,遺傳學中的經典復制者——基因,在這個方法中被“模因”(meme)所取代。蘇珊。布萊克莫爾(Susan Blackmore,1999)進一步推進了這一概念,她認為模因是“自私的”進化復制者。在她看來,文化進化必須被理解為兩種自私的復制者——基因和模因——相互作用的結果。與鮑爾斯和金迪斯(Bowles and Gintis.2011)討論的基因一文化共同進化的概念相似,她認為世界是基因一模因共同演化的結果,人類隻不過是這兩種復制者的臨時儲藏室,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它們的載體(Blackmore,1999,p.235 -236)。這種簡化方法是否有助於歷史敘述還有待觀察。已經被多次指出的是,模因的問題在於,知識“復制”自己所采取的方式不隻是基因復制自己的方式這樣一種。事實上,知識被發送、被接收、又被解讀(Sperber,1996,p.101-106)。重要的是接受者能否被說服,他們是否會選擇接受某個文化信息,並將其加入他們自己的信仰或偏好組合中。他們決定接受,可能是因為這一新知識被認為是正確的,因為它與他們已有的傾向或各種其他標準是一致的。基因的接收者沒有這樣的選擇權利。
再從歷史上說,人們從文化菜單中做出選擇,但我們很難確定他們是如何以及為何選擇某個項目的。不過,我們可以追溯到的是誰編輯了這份菜單、為什麼是這些選項而不是那些選項、每個選項又有多大吸引力。當經濟學家研究做出選擇的個體時,他們傾向於將他們都放置於某種優化框架中。不論是在靜態還是動態的框架下,受制約的選擇最終構成了經濟模型中的基本要素。可以說,文化選擇是很難適應這一框架的。一個人是如何決定他要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選擇相信進化論?選擇喜歡泰國菜?

前言/序言

歐洲人一直對中國及其歷史深感興趣。李約瑟於1942年抵達中國,在多年的時間裡,他最終完成了一部因為“李約瑟之謎”而聞名的巨著並提出:為什麼歐洲在17-18世紀經歷了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而中國卻沒有?這個問題自提出以來就一直困擾著學者們。彭慕蘭的著作必然是李約瑟之後在這個話題上影響力的一本書,並提出了“大分流”一詞,而它也已成為整個歷史現像的一個提喻概念。最近,學者們發現這個術語不太實用。迪爾德麗·麥克洛斯基提出的“大豐富”這一術語在我看來更加恰當,它描述了1800年以後收入和生活水平類似於曲棍球曲線變動的時間序列。“分流”是一個關於西方與其他地區相對收入的比較說法,而“豐富”指的是人們所能想到的每一種測量生活水平的指標在全世界範圍內的增長。當然,分流所導致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1960年的中國人均收入為當年美國人均收入的2.98%,1970年僅為美國人均收入的2.16%,而現在則增長至14.14%(根據2016年數據,按時價計算)。絕對差距仍然很大,並且隨著差距的縮小,亞洲經濟體想要完全趕上西方的收入水平也會變得越來越困難。
我們不應該忘記的是,在21世紀使整個世界變得更加富裕的技術主要都源自西方。可以肯定的是,在過去的歲月裡,盡管有時歐洲人自己可能也會獨立地創造出一些新想法,可他們也毫不愧疚地采納借鋻了其他國家所發明出的不少技術。然而,當他們借來之後,他們會改進、精簡這些技術,使它們更能適應新的環境。最終,世界其他地方又不得不從歐洲重新進口新的思想,而這一過程和變化經常是不可察覺的-19世紀後期印度進口的曼徹斯特制造的棉紡紗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印度和中國在過去三十年中的經濟增長,以及在此之前,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的發展,都是相當驚人的,但它們都主要依賴於首先於西方發展出的工業技術。
關於為什麼“大豐富”發生於彼時彼地的答案有許多,而這個問題可能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我們給出的答案太多,而不是太少。我在這本書中給出的答案其實在18世紀中葉就已可察端倪了。在一段有趣(被廣泛引用)的章節中,塞繆爾·約翰遜博士虛構出的阿比西尼亞王子拉塞勒斯(Rasselas)詢問他的哲學家朋友,“歐洲人采取了何種手段纔變得如此強大?或者為什麼他們能夠如此輕易地征服亞洲和非洲,從事海外貿易活動,而亞洲人和非洲人卻不能占領歐洲人的海岸,在他們的港口建立殖民地……何況將歐洲人帶去亞洲和非洲的海風明明也可以帶領我們抵達歐洲。”書中給出的答案大概會嚇倒今天那些政治正確的資本主義歷史學家:“先生,他們比我們更強大,是因為他們更聰明;有識之士必然會主宰無知之人。但為什麼他們所知比我們更多,我不知道。”不過,這個問題並非無法回答的。到1750年,歐洲人對可以影響或將會影響經濟表現,從而影響國民生活水平和國家軍事能力的科目肯定比非歐洲人了解得更多。在一個世紀以後,這些知識被轉化為了一個帝國主義全盤計劃,在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鎮壓印度民族起義,以及後來歐洲各國征服非洲和東南亞之時達到了。如果我們說,在埃裡克·瓊斯提出的“歐洲奇跡”的背後,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伽利略、牛頓、拉瓦錫,以及亞伯拉罕·達比、詹姆斯·瓦特和亨利·貝塞麥的思想革命,這並不誇張。
但是約翰遜博士的解釋,正如他所承認的那樣,是不充分的。問題不在於歐洲的知識比中國或印度或中東地區更“多”,而是歐洲人掌握的是不同的知識。1500年以後歐洲受過良好教育的精英們越來越關心他們所學知識的有用應用,並制訂了一個擴大知識的研究計劃,明確了將知識應用於實踐中的實際目的。偉大的英國科學家羅伯特·波義耳,他作為科學界的巨匠之一,曾經寫道:“我不敢認為自己是一個真正的自然主義者,除非相比於那些不懂得生理學(自然哲學)的人來說,我可以在我的花園裡種出更好的草藥和鮮花,在我的果園中種出更好的水果,在我的田地上種出更好的玉米,或者在我的牧場裡產出更好的奶酪。”
為什麼會這樣?正如我在本書中指出的那樣,文明社會在科學和技術進步方面並不一定表現突出。科技的進步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智力活動所發生於的文化和制度環境。制度制定了能夠推動知識創新者的激勵因素,也決定了創新發展的方向。文化確定了這些制度背後的價值觀和信念,但是同時,很多(比許多歷史學家所認為的多得多)進步的出現都純屬偶然。以歐洲的猶太文化為例,猶太人識字率高,智力活動也非常先進且復雜,他們的文化程度可以說(平均來說)比他們周圍的非猶太人口要高。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