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吳肜們 跨界音樂樂演奏家 輪回樂隊原主唱—吳肜的首部 講述音樂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ε
    【市場價】
    155-224
    【優惠價】
    97-140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0638710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06387101
    商品編碼:41064180092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16-03-01
    頁數:298

    代碼:39

        
        
    "

    內容簡介

    跨界音樂人、民樂演奏家吳肜首次出書,用親筆寫作的方式,講述人生中那些或有趣、或傳奇、或意味深長的瞬間,分享一個音樂人眼中靈動而美麗的世界。
    《吳肜們》分為笙音們、創作們、朋友們、往事們、生活們、旅途們六個部分。吳肜和讀者分享了他的創作經歷和成果,記述了與眾多音樂家的合作過程,回顧了他的成長和生活歷程。配有近百幅的圖片,生動地呈現了吳肜工作和生活的點點滴滴。
    《吳肜們》特殊的經歷,優美的文字,精彩的圖片,讀者從中可以近距離地看到一個音樂家的真實生活。

    作者簡介

    吳肜,跨界音樂人,民樂演奏家,1971年9月21日出生於北京民樂世家,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1992年,參與創建“輪回”樂隊,擔任樂隊主唱。1993年,他把宋詞《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改編為《烽火揚州路》,將民樂與搖滾融合起來,影響了中國民族化搖滾,使輪回樂隊為人所知。2010年8月,推出專輯《我一直聽見你的笙音》,憑借《春秋配》《塔玲瓏》分別榮獲2011年臺灣傳統暨藝術音樂金曲獎作詞人與編曲人兩項大獎。2010年2月憑借《快樂》同馬友友等人一同獲得第52屆格萊美跨界古典專輯獎。2011年榮獲金號獎“2011年中國國際影響力跨界歌手獎”。2012年榮獲華美協進社年度國際音樂家大獎。

    精彩書評

    我的父親曾經過告訴我,蓮花雖然長在淤泥裡,卻保持了它的純潔,這是很重要的。吳肜是一個活在當下的人。他是一位音樂家,是我親愛的朋友與同事。他的思路與行動就擁有這一種純潔的特質。我們相識十五年,曾在與zui惡劣的環境下巡回演出。在我看來,吳肜的言行是包含了君子兼音樂家特質的典範。他總是警覺著、準備著在任何時刻幫助周邊的人,這同時也激發了他罕見而清晰的視野與意向。他是如何做到的?又是什麼在驅使他?這本書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答案。
    ——馬友友

    我一直相信,吳肜的藝術生命能夠超yue有限的一輩子,他的作品將會超yue時間的限制,我的想法也漸漸地遇見越來越多的共鳴。所有與我一樣接觸過吳肜的音樂或他本人之後,都安靜地與我一樣不聲張地支持著他。
    ——姚謙

    目錄

    一 笙音們
    前事今笙 002
    笙賦四諦 008
    人笙悲喜 018
    濫竽充數 023
    傳承之路 027
    笙生不息 036
    律呂正笙 042
    二 創作們
    猶記烽火,揚州路 050
    音樂本來的樣子 056
    媽媽的早餐 062
    似曾燕歸來 066
    下雪了 073
    三 朋友們
    誰的友友,誰的絲路 084
    遇見姚老師 100
    果然是王家衛 106
    我的印度兄弟Sandeep 112
    翻譯中國皇歷的夫婦 119
    四 往事們
    父親的微笑 128
    精神與風骨 138
    吳氏炒餅 144
    愴然記 148
    尋訪樊板泰 155
    憶往昔,一場輪回 162
    想北京 170
    五 生活們
    這些年,你在做什麼? 176
    我不想成為新聞 181
    因為,我是歌手 185
    日日是好日 190
    感受生活的禪意 195
    修行與信仰 201
    肉身覺醒之路 205
    也談創作 213
    能飲一杯無 217
    大味必淡 221
    “眼鏡哥”的幻想曲 226
    音樂表情練習 231
    音響的意義 234
    六 旅途們
    旅途,從打包行李開始 240
    Incredible Indian 247
    菩提伽耶的三天 256
    黎平的幸福 267
    臺灣散記 273
    紐約瑣記 278
    沒有終點的旅行 283

    精彩書摘

    前事今笙
    我出生在一個民樂世家,祖上從太爺起就從事制作和演奏中國民族管樂器,太爺傳給爺爺,爺爺再傳給父親,父親再傳給我姐和我,這門手藝傳了四代近百年。
    我和笙緣分極深,五歲時就拿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攢笙——那是爺爺做的兒童笙,笙苗用湘妃竹,花紋素雅,非常精巧別致。以前父親經常在家裡教學生吹笙,我很好奇,便總在旁邊看。這回我有了自己的小笙,心裡別提多高興了。雖然我纔剛開始學笙,甚至還不能順利吹奏音階,但我總愛拿著它,像是最心愛的玩具。誰承想拿著笙容易,這後面等著我的,卻是一個漫長無比、痛苦無比的磨煉過程。
    小笙吹了不到半年,父親就要為我換笙。因為那攢笙音量很弱,不利於日後的演出。小笙若是用得久了,長大後換樂器的時候,又需要很長的適應階段,所以晚換不如早換,算是先苦後甜。我的第二攢笙是父親做的,大小更接近成人使用的尺寸,笙苗用紅木制成。七十年代紅木的價格雖不像現在這樣高,但也十分金貴,何況是父親手工制作的——把堅硬的紅木做成竹子一樣的管,而且不歪不裂,這是真功夫,現在恐怕也很少有人能做到了。
    考入音樂學院附小以後,學校為我配發了一攢笙,那是父親的徒弟,時任民族樂器廠管樂車間主任的謝立如做的。從附小到大學畢業,我在音樂學院學習的十一年間,這攢笙一直陪著我。畢業的時候我舍不得它,但是原則上學校又不能出售樂器,於是我隻好扯了一個謊,隻說丟了,掛失後交過罰款,終於留下了這攢笙。
    近年來,接觸的音樂風格越來越多,從流行音樂到世界音樂,對樂器的要求也越來越多,我也不斷地“改革”我的樂器:在戶外的體育場演出時,舞臺大,為了和觀眾更多地溝通,有時需要在舞臺上頻繁移動,而傳統的立式麥克風會限制移動。所以,在進行了兩年的試驗之後,我發明了全半音的二十九簧電子笙。這笙不加擴音管,所以音色和外形看起來完全是傳承原貌,但是接上預置在笙內的麥克風,就可以自如地在舞臺上移動了——這一切,都仰仗吳氏管樂的師傅們和我姐姐的支持。
    出生、成長在這樣的家庭裡,其一大好處就是不需要花錢去購置樂器,但不好的地方是,我似乎命中注定要為這件樂器付出極大的心血。小時候我痛恨這件樂器,因為練習幾乎占去我本該遊戲的所有快樂時光。考上音樂學院以後,父親基本不再過問我練琴的事兒,可每逢假期,都要求我跟他學習制作樂器,因為“藝不壓身”。一個好的制作師必須要會演奏,而一位好的演奏家不懂制作修理也是不行的。於是,我從清理工作臺、遞送工具開始,之後鋸竹子、刻,最後連車床電鑽都能運用自如,以至我最終能用上自己制作的樂器。演奏著自己制作的樂器,心中充滿了自豪,而且還有一種從無到有的創造的快樂——那段經歷讓我真正了解了自己手中的樂器,無論走到天涯海角,遇到什麼意外,我總能將樂器發揮到最好的狀態。直到現在,我偶爾都會想念木料的香氣。
    父親去世後我發現,笙這件樂器,不僅是父親留給我的一種在這個世界上安身立命的方式,同時還留下了太多我對父親的記憶——他的訓斥,他的懲罰,還有極少的幾次欣慰的微笑……於是,當我再演奏這件樂器的時候,我會覺得,他就在天上看著我,衝著我笑。每次遇到困難,想要偷懶的時候,腦海中又會浮現出父親堅定的面容。或許,是因為加入了我和父親之間那源於骨血的思念,我感到對這件樂器又多了一份感情。這是一種看似平淡,卻又無法割舍的默契。
    直到今年,我已經和笙結緣三十九個年頭,對它的感情也是由恨到愛,慢慢變化著。開蒙的時候,有太多問題需要解決,技術、風格、表情,一關接著一關。感謝恩師楊守成先生,牽著我一步一步走了過來。長大後,我又想著怎麼玩出點兒新花樣,於是又在搖滾、流行和世界民族音樂中打滾,這讓我有了更寬闊的音樂視野,也結交了更多的朋友。
    可是最近幾年,我突然發現,我纔剛剛開始認識這件樂器——是我從來不曾知道的一面,是來自於我們祖先,早已失落在不斷更迭的歷史洪流中的精神遺產。回望笙的歷史,幾乎和中華民族的文化命運休戚相關。從齊宣王三百笙竽的曠世絕響,到魏晉時期《笙賦》裡依稀浮現的禮樂光芒,怎奈何竽在大唐盛世黯然退場,隻留下一攢玉笙在南唐的宮闕裡優雅而神傷。在隨後那些風雨飄搖的歲月裡,笙簫寂寞,無以言說……或許,隻有這片金清玉振的小小笙簧和那幾管剛直勁節的紫竹笙苗,還能帶給我們些許關於那個黃金時代的想像。
    前些年,我一心歌唱,疏於笙管,深知對它的專注不夠,荒廢了許多光陰。究其緣由,一方面是流行音樂更有時代感,接近生活的歌詞能得到更多共鳴,滿足了存在感;另一方面,也因為笙的作品匱乏,那寥寥幾本曲集中,今人的作品十之有九,而具有生動的傳統氣韻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
    或許是命運的安排,我讀到了幾篇關於《笙賦》的研究,我突然發現,笙原本不是這個樣子,自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承載了祖先的智慧與真誠的祝福。隻是在滄海桑田、世事更迭中,我們失去的太多太久,以至於再也看不清它最初的模樣。於是沿著這條模糊的線索,我在網絡上、在故紙堆中不斷尋找。我發現自己其實並不孤獨,因為在這條路上早已有幾位前輩在摸索著前行——真要感謝他們的付出和分享,讓我可以對這朝夕相伴的知己,又有了一層新的領悟。更均勻的呼吸,更緩慢的速度,在精細綿長的氣韻中,讓靈魂得到安撫。在這更高更快的時代裡,笙是一份來自遠古的禮物,是另一種勇敢和從容的態度。
    此時,我抬起頭,看看窗外六月的天空,霧霾消散了,今年的北京,好像又多了幾個晴朗的日子。下半年還要再做幾個關於笙的講座,希望可以增加一些新的內容。姚老師昨天打來電話,建議年底出版一張笙的專輯,最好和歌曲專輯一起出版,可作品還不夠。春天的時候,王導(王家衛)邀請我,為大都會博物館創作一組小品《鏡花水月·四季》——那是隻用一攢笙,幾次加倍錄音完成的組曲——我很喜歡,希望可以收錄到專輯裡。但又想改編成笙的五重奏,以便在未來,別人也方便演奏……
    我幻想著可以在戶外錄音,地點最好在天壇的圜丘。如果白天人多,就在子時午時,月華入水,清風徐徐,忙碌的城市終於放慢了腳步,靜靜地,靜靜地,聽……
    笙賦四諦
    中國傳統文化崇尚“天人合一”,這是一種通過效法自然,從而達到一種人與環境和諧共生的理想狀態。農耕文明時代的先民們,在很早以前就知道春生夏長、秋收鼕藏的規律,“順天應時”即可與天地自然和諧共處——這種自然主義的思想不但用於日常耕作,也涉及軍事、醫學、祭祀等諸多方面,其中自然也包括音樂。
    中國從周代以來一直使用農歷,即一年從正月開始,經過十二個月後再開始新的一年,這十二個月也對應音樂的十二律呂。東漢《白虎通》記載:“笙者,太簇之氣也,像萬物之生,故曰笙。”什麼是“太簇”之氣?一直以來,我演奏的笙都是D調,而D是西方音樂對一個音高的叫法,這個音在中國的十二律中就叫作“太簇”。而在十二律對應十二個月的理論中,“太簇”又恰恰對應了正月。我習笙多年,每每遇到五線譜的時候都會暗想,為什麼這個樂器是D調?要是C調該多好?就不用費力地移調了。然而,將D調對應“太簇”一想就明白了,這是為了相合於自然界的生發之氣——正月之際,一陽始生,萬物復蘇,在那和諧清越的笙音裡,有我們祖先對天地間萬物共生的願望,這是一種極為深沉的表達。
    太多問題吸引著我,我嘗試著背對現實往回摸索,想看看笙這種樂器,在歷史的面紗後最本初的樣子。於是,在古籍的隻言片語裡,在歷代的詩詞歌賦中,我試圖連接和勾勒,像蜘蛛修補著一張破碎的網——這不是學習,更像是喚醒。和笙有關的很多文字,雖是第一次見到,但並不陌生,隻因為那些對笙音的贊美裡,充滿了對人性的追求。
    就這樣,我慢慢領悟到笙在古代所包含的四種精神——“和”“德”“清”“正”。
    四諦之“和”
    “和”是一個古老而博大的美學範疇,也是笙的前身。在甲骨文殷商時期,“”字就已經出現了,左邊表示形,就如同笙的樣子,右邊的“禾”字表示讀音。可見古人的“和”字,並不是一個單純的符號,而是取像於笙這件和諧共鳴的樂器。我驚訝地發現,在這件我熟悉了四十年的可以親手制作的樂器裡,原來還有這樣美好的含義。
    從笙的形制上來看,幾乎是自然界萬物生長的一個縮影。史籍《世本》中這樣寫道:“笙,生也,像物貫地而生。”作為樂器的“笙”,是個通假字,通“生長”的“生”,有萬物生發的意思。從笙的物理結構來看,下面是笙鬥,上面是笙苗,笙鬥裡面是發音的,被安裝在笙苗的根部——笙鬥就像大地,像種子,那笙苗呢?顧名思義,就是生長出來的萬物。這也是祖先對音樂的態度,充滿著效法自然的智慧。當我們演奏笙的時候,一呼一吸好似一陰一陽,與《道德經》“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的論述,殊途同歸。這也說明了笙與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核心的道家文化“天人合一”觀念的同一性。
    莊子《齊物論》中講到了“地籟”“人籟”“天籟”三位一體的和諧觀念,而這“籟”字也是笙的名字。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說:“籟,三孔龠也,大者謂之笙”。在《齊物論》中,關於“地籟”的描述,大概是這樣的:“當風吹過大地,使得大樹上的竅穴、高低起伏的山岡等人間的造化萬孔怒號,風在前面吹,孔竅在後面和。風大則和聲大,風小則和聲小。當風吹過之後,所有的孔竅,又歸於一片寂寥。”這難道不像天地間的一曲笙歌嗎?從笙的發音原理來看,氣振簧鳴,氣停音止——這個可以演奏多聲部復調和聲的樂器,恰恰蘊藏著天地間萬物歡歌的含義。
    “和”的另一種特性是圓融,笙在樂團裡也恰恰起到了這樣的作用。三千年來,無論在夏商周祭祀儀禮的廟堂上,抑或在近代的地方戲曲、民間社火中,甚至在現代化的民族樂團編制裡,都離不開笙。隻因笙可以中和那些個性鮮明的民族樂器,如嗩吶、二胡、琵琶、三弦等等。這些樂器獨奏的時候,往往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像,但在合奏的時候,若個性過分誇張,反而讓彼此間無法交融。但隻要有笙,這種問題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因為笙有一種特性,叫傳統和聲——每一個音,都用兩個以上的音組合起來演奏。這種多音組成的傳統和聲具有很寬的泛音頻譜,可以補償合奏中缺失的頻段,讓音樂聽起來更加豐滿圓融。
    四諦之“德”
    笙的第二種精神是“德”。“德”原本是形容人的品德,怎麼會跟笙的精神連在一起呢?這還得從我對笙的一個誤會說起。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覺得自己好像學錯了樂器,因為我發現,笙根本不能表達那種厚重濃烈的感情。在輪回樂隊擔任主唱時,隻要電吉他一插上音箱,接上效果器,那聲波如排山倒海一般勢不可當,讓你衝動、亢奮、血脈賁張。即便是不插電的傳統聲學樂器,如小提琴、二胡等,那百轉千回的滑音和顫音也能讓音樂如歌如泣,使你為之動容。還有那琵琶的嬌柔婉轉,嗩吶的高亢嘹亮,鼓的振奮雄渾……所有這些音樂表達對於笙來說,都是望塵莫及的。笙是樂器,這種發音原理,先天就已決定了它的局限性。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時候,也會打開一扇窗。那麼,留給笙的那扇窗又在哪兒?笙音的特點又是什麼?難道真像別人說的那樣,“沒有性格就是它的性格”?這一切一切的疑問,在讀了晉朝潘嶽的《笙賦》之後,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笙賦》是一篇專門為笙而寫的賦,形容笙的音色是“直而不居,曲而不兆,疏音簡節,樂不及妙”。意思就是說,笙所奏出的音樂雖然直接但不僵硬,可以委婉但決不諂媚妖嬈,這種疏朗簡潔的藝術魅力,是其他樂器所無法比擬的——這倒讓我聯想到《論語》裡“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節制之美。笙的音樂,的確給我們帶來了一種優雅而節制的美,而這種美,恰恰是符合廟堂之氣與君子之義的表現:喜不必得意忘形,悲不必哭天搶地。無論快樂還是憂傷,中國古代士大夫階層都習慣用一種有節制的優雅姿態來抒發內心的感情。如這種細膩而深刻的處置,或許就是我們祖先面對無常的人生際遇時的一種淡定和從容。
    這樣的發現,對於我來說,無疑是一種震撼。我好像真的找到了那一扇窗,即便隻是透過緊閉的窗欞,自窄縫間匆匆一瞥,而那仿佛觸手可及的精神世界,足以讓我沉浸在如同發現新大陸一般的狂喜之中。我突然意識到,我手中的這件樂器是這樣崇高而優雅,好像一座無形的橋,連接著現在和過去,引領我走向前人創造的那種崇尚素樸簡約的精神高地。
    ……

    前言/序言

    遠山近思
    姚謙
    書寫朋友的行為,應該來自於我雙城生活的開始,因為身邊的朋友有了變化。時而在同一個城市,時而有些距離,平日生活的近一半時間住到了另一座城市,四周大部分人都是不熟悉的人,也因此通過各種機緣巧合建立起了友誼。兩個城市裡的朋友們有著明顯的差異,除了很明顯的說話口音以外,還有很多隻有通過長時間的相處與觀察,纔能看出的差異,這讓我真的相信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說法。於是,興起了在專欄裡書寫自己朋友的念頭。沒想到,這樣的書寫也變成了一種主題,去年《相遇而已》結集出版了。
    當《相遇而已》成書後,自己感覺是把時間打亂後橫向地閱讀了一遍,深深地感嘆悠悠十年已過。幸好,朋友幫我記錄了這段人生。如果十二年是一個回轉,看看許多結識已久的朋友,彼此之間互動、感受濃薄都在漸進中有了變化。於是,很想重新書寫這些朋友,看看相隔多年之後時間給了彼此的改變。
    第一個念頭,最想寫的就是吳肜。
    吳肜是我到北京之後認識的朋友中最特別的一位,最讓我敬佩和吸引的原因,當然是他的音樂和纔華,那是稀有與珍貴的。隨著熟識以及有了許多的工作交集之後,我對他有著更多的認識與感想。這幾年來在工作上,我適度地提供了過往工作的邏輯經驗,關於那些建議,他始終以平和樂觀的心態保持著尊重專業的態度,幾乎所有的意見他都樂於思考,然後回饋接受與否。每次我深切地感受到他認真思考的熱情,這真是一個真藝術家內在的與一般人最不相同的地方:開放的心靈、深刻的思考。然而與其他的真藝術家一樣,吳肜也有著固執而堅強的靈魂,許多的喜惡總是很純粹地刻在心裡,這一點在他的身上也毫不遮掩。很多事情上的擇善固執,像生物本能般地在吳肜身上特別明顯,即使眼見是往辛苦的路上走去,甚至有可能白忙一場,每次見他做了決定,總還是興高采烈地往自己想走的方向走去,從未後悔過。
    在音樂上如此,在生活上也是如此。
    這些年來,因為工作的機會與他有了頻繁的溝通,一起面對一些事情的思考,我更深刻地感受他這兩樣性情的存在。他對每一次決定參加的演出,都如同人生第一次般珍惜,從演出前到演出後那樣忘情地賣力,即使是一場小小的、短短的表演。因為所有參與演出的決定、標準都來自於演出內容,與他在藝術上的對照吸引著他決定參加與否。因此,他總是拒絕高的酬勞表像、炫麗的表演舞臺,寧願選擇去一個學習營和學生交流,寧願選擇國外辛苦奔走、酬勞相對較低、與絲路各國音樂家交流的表演,而婉拒了可以立馬名利雙收的音樂競唱節目。他樂於接受一個概念去挑戰藝術上的進程,更勝於在絢麗的贊美與掌聲下生活。
    自然生命待他也不薄,給了他開闊的世界舞臺和更深刻的藝術創作經驗與挑戰。我忘不了那年他在過境法國時,被懷疑非法過境而被突然拘留的那幾天,我與助理天天等待著他可以對外通話的機會,然後四處求援。每次通話他卻出奇地鎮定,這也讓我更相信內心有著信仰的人其生命的重量。這次非一般的人生經驗後,脫離險境激發他更多的創作靈感,關於人性、關於平等、關於輪回。類似的故事,也在他面對家族的危機時再次呈現出來,因為生命的重量不同,一切經歷都化作思考並形成更優雅更動人的音樂創作。
    這幾年面對音樂競賽節目,如“名利皇冠”般的門票擺在他的眼前。吳老師與我共商之後,幾乎每次他都以支持但感謝之心而婉拒。吳肜老師總還期待著自己的音樂,能夠反映更多真實思考的隨心書寫:真實地看待生命、真實地經歷生命,所以纔有真實的音樂與表演。今年年初邀請他為吳冠中老師創作的那首音樂《遠山》,似乎也正對照著吳肜在藝術上的能量。
    遠山,一直在生活不近的距離,卻可以緩緩地不斷地感染人心。隻要你的心願意敞開,抬起頭,遠山佇立在心靈的不遠處,與你對照著。那首音樂,至今仍是我案頭最常播放的曲子。
    我一直相信,吳肜的藝術生命能夠超越有限的一輩子,他的作品將會超越時間的限制,我的想法也漸漸地遇見越來越多的共鳴。所有與我一樣接觸過吳肜的音樂或他本人之後,都安靜地與我一樣不聲張地支持著他。
    我相信,藝術上真誠與否的能量,終將會成為一股可以延續的力量,甚過——此時,賣弄著悲愴故事換取音樂理想的短暫審美!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