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改變(遇見更好的自己)楊航征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9787569325379 勵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ε
【市場價】
297-432
【優惠價】
186-270
【作者】 楊航征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932537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9325379
商品編碼:10056000790607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21-08-01

頁數:248
字數:155000
代碼:49

作者:楊航征

    
    
"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改變(遇見更好的自己)
作者:楊航征
代碼:49.0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08-01
ISBN:9787569325379
印次:
版次:1
裝幀: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成長改變的過程,不管是任何人、任何年齡,都要成長步。一個人的成長,除了自身讀書、思考和實踐,更重要的是在工作、生活中,在人際交往中,相互學斷提高。 本書是作者長期生活、讀書、思考以及擔任大學教師和從事行政工作的人生感悟,分為自我改變,在生活中改變,在工作中改變,在學變四章。具括為人處事,婚姻家庭,工作生活等許多方面,每一小部分內容既獨立成篇又形成一個獨立完整的體繫。內容思想深刻,可讀性強,作者思路清晰,善結,能從小事情悟出大道理。


  目錄

章 學思踐悟——認知改變格局

1.知識不等於文化

2.靜下心來讀書

3.怎樣纔能有好運氣?

4.挨批越多,成長越快

5.高人指點,大開眼界

第二章 能言善行——情商改變境遇

1.一句話,一輩子

2.喫水不忘挖井人

3.你傷害過別人r/>
4.你做過違法的事情r/>
5.開會是一門學問

6.讓勤快的好人富起來

7.小餐館也能做成大生意

第三章 積極思維——視角改

1.貧窮了我們的想像r/>
2.兼聽則明

3.心想纔能事成

4.換個角度看問題

5.自信的人生好看麗

6.焦慮不是一種病

7.既不心存僥幸,也不妄自菲薄

第四章 人際穿行——細節改變生活

1.正確對待他人的看法

2.如何了解一個人?

3.你信任別人r/>
4.你對他人有偏見r/>
5.你給別人r/>
6.婚姻怎樣纔能更和諧?

7.你尊重孩子r/>
第五章 用心做事—一今天改變未來

1.競爭真的很激烈r/>
夫不負有心人

3.認真做事

4.你可以做得更好

5.現在就開始改變

6.一起成長


  摘要

     1.知識不等於文化 在我們中國人的傳統中,知識和文是備受推崇,兩者之間也常常被畫上等號。然幾年,有一種說法,叫“有知識、沒文化”。說的是有的人學歷很高,讀了很多書,受了多年教育,可言談舉止有點叫人“不得勁”的地方,於是一言以蔽之,“他還是個博士,卻一點沒文化。”如果有人談到一個他瞧不起的人,有時也用一種很輕蔑的口氣說:“這個人沒文化。”當有的人表現出基本知識缺乏,說話沒有章法,做事簡單粗暴,不講社會公德時,人們也會說他沒文化。比如,某省一個作家協會會員,在一檔電視節目裡面沒有回答出“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的下一句,就被網友調侃為沒文化。但到底什麼是知識,什麼是文化,倒很少有人去細究。在這裡,我不想辨析知識和文化的具體含義,隻想談談我對“有知識、沒文化”的理解。 知識和文化不能畫等號 知識和文化是不能畫等號的,在某種意義上,知識是文化的基礎。不同的人對文化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從正面闡釋,有的從反面理解。學者張岱年將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概括為四個要點,即剛健有為、和與中、崇德利用和天人協調。也就是說文化塑造的是一個完整的、有健全人格的人,是一個注重自身行為與社會、環境關繫的有理性的人,而不是具備了某一方面的知識,就可以稱得上有文化。在有些學者看來,現代人的沒有文化、野蠻,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匆忙,二是貪婪,三是麻木,四是虛假。比如,現在許多人感覺每天很好繁忙,來去匆匆,沒有時間靜下來喝喝茶、聊聊天、發發獃。有人認為之所以匆忙,是因為內在的空虛,沒有靈魂,所以忙於外部的事務,想用此來填補和掩蓋空虛。在我們這個飛速轉動的時代裡,到處是令人眩暈的匆忙,有些人厭棄一切“無用”之事,隻做所謂“有用”的事,也就是能夠帶來眼前利益的事。而有文化的人,除了關注“有用”之事,也在關注“無用”的事,比如讀書。隨著文化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想讓生活節奏慢下來,內心更寧靜一些,而不再焦躁煩惱。 知識不等於文化,知識僅僅是一種信息儲備,而文化是一種素質和積澱。20世紀八九十年代在填寫各種表格時,有一個欄目是“文化程度”,一般人填的都是學歷,比如高中、大學等。現在的表格中,已很少見文化程度一欄,而由學歷或優選學歷取而代之。這是否意味著人們已經認識到了學歷和文化程度沒有必然的聯繫?有一些學歷高的人不見得文化素養也高。作家梁曉聲說,文化可以用四句話表達;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須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文化博大精深羅萬像,知識僅是文化裡的冰山一角,知識不能代表文化,是否有文化也不取決於知識的多寡。比如一個教授即使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但如果缺乏個人修養,也會顯得沒有文化。文化應該比知識更高一個層次,就像人們常說某某是“文化人”,而不說他是“知識人”。 當然,在現代社會,受過高層次教育的人一般比接受教育時間短的人文化素質高一些。比如,人們常說,某某一看就上過大學。我想,這裡說的是文化而不是知識。因為我們不能從一個人的外觀相貌看出他是哪個大學畢業的、學什麼專業的。當然,上過大學的不見得有文化,沒有上過大學的,也不見得就沒有文化。有的人由於各種原因雖然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但是讀書很多,閱歷豐富,很有思想。可以說,知識是我們謀生的工具,而文化則能反映一個人的修養。 有的人把現在這個時代稱為知識大爆炸的時代,也有人稱之為知識經濟時代。由於知識已經成為配置資源的主要方式之一,成為獲得利益的重要途徑,因而許多人偏重於知識的汲取和積累,卻忽視了文化的養成,從而使得人生觀、價值觀發生了偏移。比如,有的人唯利是圖、過分強調個人利益及自我價值的實現。文化是知識的底蘊,可以讓一個人所擁有的知識發揮更大的作用,也可以使一個人的境界上升到更高的層次。我接觸過的一位建築設計專業的畢業生曾經說,要成為一個設計人員容易,但要成為建築大師卻很難。要成為一名建築大師僅僅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是不夠的,除了日積月累的豐富閱歷,還必須要有良好的文化修養,因為建築本身與文化密切相關。 P3-6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