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死後的(精裝) 心理學 書籍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ε
    【市場價】
    419-608
    【優惠價】
    262-380
    【出版社】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ISBN】978750574704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ISBN:9787505747043
    商品編碼:57031915860

    代碼:52

        
        
    "

    /

    編輯推薦

    瀕死體驗研究之父的經典著作

    本書作者采訪了150名被臨床判為“死亡”卻又活過來的人,詳細記述且分析了他們所經歷的“死後世界”,並首次提出“瀕死體驗”的概念,開啟了之後數十年全世界科學家對於該現像的研究。因此,作者被紐約時報評為“瀕死體驗之父”,而本書則為該領域的經典著作之一。

    創下全球銷量超過1300萬冊的驚人紀錄

    本書自1975年首次出版,即在美國社會各界引起轟動,很多人因此開始關注生命與死亡的zhongji問題,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義。之後其不斷再版,並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傳向世界各地,至今已在全球銷售超過1300萬冊,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25周年授權中譯本,數位知名科學家聯合推薦

    本書為25周年特別紀念版,增加了國內外幾位知名科學家的推薦序以及21世紀瀕死體驗研究的進展綜述,內容更加豐富。語言方面,也比之前的譯本更加準確、生動和詳盡。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探討死亡與瀕死體驗的智慧之書。作者聽到一位精神病學家講述自己“死”而

    復生所經歷的奇特事件,又在大學講授柏拉圖“靈魂不朽”專題時聽很多學生講起類似的故事,大感震驚,遂投入到對該現像的研究中。在本書中,作者直接或間接采訪了150名有上述經歷者,總結出15素,首次提出了瀕死體驗(Near-Death Experience,NDE)的概念。另外,作者還將其與人類歷史上對於死後世界的重要哲學論述加以比較,並列舉心理學、自然科學對該現像的解釋,邏輯清晰,說理翔實,大大增加了本書的科學性與哲學內涵,引人深思。

    本書一經推出,即引起轟動,並開啟了全世界科學家對瀕死體驗的研究熱潮。雖然剛開

    始很多醫學界人士對其冷嘲熱諷,但現在科學已經站在了穆迪博士這一邊。三十多年過去了,本書仍然不斷再版,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全球銷售數千萬冊,實為該領域的經典著作。

    全書文字生動優美而富有哲理,讀後不但能讓大家對死亡重新思考,也更加珍惜現有的生命。


    精彩書評

    穆迪的研究開啟了“一個新的世界”。

    ——布魯斯·葛雷森 弗吉尼亞大學精神醫學教授

    《死後的世界》讓我們回想起沉睡在我們心裡的靈性。它給了我們許多靈性工具,讓我們去理解自己的生命。這是一本永垂不朽的書。

    ——麥爾文·摩斯 華盛頓大學兒科學副教授 著名瀕死體驗研究者

    穆迪博士在書中所述的研究將燃亮並確認我們兩千年以來被告知的事實——死後仍然會有生命。

    ——伊麗莎白·羅伯斯庫勒 瀕死體驗研究先驅,暢銷書作家

    本書開創出一個過去一直因事涉秘密而被科學界擱置一旁的研究大領域。

    ——黃榮村 臺灣中國醫藥大學校長


    前言/序言

    在20世紀60年代,英國心理學家唐納德?布羅德本特(Donald Broadbent)讓“注意力”(attention)的研究變為科學界令人尊敬的議題;另外一位更大牌的弗朗西斯?克裡克(Francis Crick,196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DNA雙螺旋結構發現者之一),則在80年代以後,讓“人類意識”不再是學界的禁忌題材。同樣的,雷蒙德?穆迪(Raymond A. Moody)在1975年出版《死後的世界》一書,並第一次定義“瀕死體驗”(near-death experience, NDE),從而開創出一個過去一直因事涉神秘而被科學界擱置一旁的研究大領域。 NDE以及與其相關的自我離體經驗(out-of-body experience,OBE),已是當代意識科學與醫學研究中的標準題材之一,我最近就看到一本由史蒂文?洛雷(Steven Laureys)與朱利歐?托諾尼(Giulio Tononi)在2009年編輯的大部頭專著《意識的神經學》,其中已有討論OBE與NDE的專章。 死亡是人生的終極問題,也是科學界最後未知的領域之一。雷蒙德?穆迪顯然不認為目前有任何可信的科學方法,可以證明有死後世界。但他在三十多年前即有洞見,認定臨床死亡後經急救而復活者,或生命在一瞬間遭受嚴重威脅但仍幸存者,他們所講述的瀕死體驗有助於對人類生命最後幾分鐘之真正了解。穆迪以150個案例為基礎並實際訪談50人,由此定義出NDE的15素:不可言狀、聽到有人宣告其死亡、平靜的感覺、聽到不尋常的雜音、看到黑暗隧道、有離體經驗、與靈物相見、見到亮光、人的一生一閃而過、經驗到所有知識存在的領域、經驗到光之城市、經驗到奇妙的靈、經驗到超自然的救贖、感覺到邊界或極限、重新回到自己的身體之內。 其中的OBE是目前神經醫學、臨床研究、認知科學研究較多的課題,其對產生自我離體經驗之不正常的大腦運作機制或相關的腦區損傷,皆已有初步的研究。OBE不隻可能伴隨NDE發生,也會發生在不同場合,研究者估計一般人在其一生中可能有5%的幾率有過此種經驗。NDE則因其所包含的內容更廣,科學界的爭議與疑慮也更多,但其仍應與大腦功能在瀕死當時的受損或異常運作有關。由臨床上瀕臨死亡或生命曾遭受嚴重威脅者之相關資料,據當代較保守的估計,在這些人身上發生NDE現像的比例約為6%—12%。 我二十幾歲時,曾因誤食超量的亞硝酸鈉昏迷十多個小時。當我在急救室睜開眼睛時,就有隧道式視覺,並看到極強的亮光。這雖與本書所寫的不盡相同,但有類似之處,對此我自有一套解釋方法,不在此贅述,但若將它說成是類似感覺被長久剝奪後所造成的幻覺,那是太過簡單了。每個人對NDE的體驗不同,包括我自己的經驗在內,也隻不過是其中一個可能性而已,因此需要像穆迪這樣多訪問有類似經驗的存活者,纔能勉強拼出一個圖貌。麻煩的是,對這類現像做過度引申或加入主觀想像的慣性經常存在,從而使該類經驗的科學事實難以追索。但好在穆迪是有警覺性的人,他盡量設法避免掉入這個困境。 在38年(1975年)前出版這本書,需要勇氣與運氣,現在則需要大量的科學證據再加比對,但也不能以科學之名過於局限這類經驗的解釋。不過不管如何,在寫下一本書之前,先看看這本三十幾年前的經典之作,是非常必要的。

    黃榮村

    臺灣中國醫藥大學校長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