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戰勝抑郁癥保羅·吉爾伯特北京聯合出版公司9787559651914 心理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ε
    【市場價】
    585-848
    【優惠價】
    366-530
    【作者】 保羅·吉爾伯特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5191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51914
    商品編碼:10043308982495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1-07-01

    頁數:426
    代碼:98
    作者:保羅·吉爾伯特


        
        
    "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戰勝抑郁癥
    作者:(英)保羅·吉爾伯特
    代碼:98.0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1-07-01
    ISBN:9787559651914
    印次:1
    版次:1
    裝幀: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
    抑郁癥現在普遍,全球有超過三億人深受其苦。本書由國際公認的抑郁癥專家保羅·吉爾伯特撰寫,版自面世以來,幫助了數以萬計的抑郁癥患者和他們的家人、朋友,以及無數工作者。全面修訂後的第三版新增大量篇幅,介紹十多年來對抑郁癥的思考和抑郁癥研究的成果,尤其強調培養同情心思維、行為和感受的重要性。書含有用的案例,新增了許多易於理解、循序的建議和練習,幫助您了解自己的抑郁、改善自己的情緒。

      目錄
    引言為什麼是認知行為療法?
    第三版前言把同情心帶入練習
    版前言
    譯者序
    部分 理解抑郁
    章 什麼是抑郁?
    “抑郁”到底是什麼?
    所有的抑郁癥都一樣r/> 抑郁有多常見?
    第二章 抑郁的起因
    精神世界的形成:舊腦和新思維
    情緒繫統以及它們對我們大腦的影響
    想法和想像如何影響大腦?
    第三章 抑郁化層面的意義
    情緒及其用途
    抑郁的價值
    失敗感
    本結
    第四章 軀體、基因、壓力和應對:身心關聯
    生物學層面
    第五章 童年早期生活:抑郁癥的心理社會學視角
    賦意
    早期生活經歷與核心信念和情感
    帶有情緒烙信念
    人際關繫和社會需求
    社會環境
    生活事件和抑郁
    為什麼女性抑郁風險更高?
    本結
    第六章 思維方式和抑郁感受的關繫
    自動化思維和感受
    針對感受的想法
    想法和行為
    寫下你的想法
    基本信念與態度
    沉溺於自己的想法
    第二部分 學會應對:步
    第七章 用正念作為戰勝抑郁的準備
    你的抗抑郁日記
    步:正念
    培養情感容忍能力
    日常生活中的放松
    本結
    第八章 讓心靈變得友善和慈悲
    意像不是這樣的
    正念意像
    島想像
    慈悲聚焦想像
    讓自己富有同情心
    被窩裡的同情心練習
    運用你的自我同情
    同情心的流動
    聯結你的慈悲意像
    扎根練習
    本結
    害怕同情心
    回顧同情心練習
    第九章 向消極思維和情感挑戰
    重新聚焦
    慈悲心訓練:關鍵要素
    能轉變思維角度的問題
    衝突,以及思考他人的想法
    第十章 突破抑郁思維模式:如何培養健康的思維模式
    草率地下結論
    主觀臆斷他人想法
    預測未來(學會忍受情緒所帶來的衝擊)
    情緒推理(把感受當真理是不可靠的)
    第十一章 寫下來:如何做,以及為什麼有用
    思維表格(用思維表格組織你的思維)
    帶著同情心寫信
    寫信指南
    寫給他人
    第十二章 用同情心改變你的行為
    任務和目標
    行為實驗
    妨礙你變得積極的絆腳石
    學著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挪走妨礙同情心行為的絆腳石
    照料自己的身體
    改變你對待身體的方式
    要點回顧
    第三部分 培養對自己的支持
    第十三章 停止對自己的批評和凌辱:關愛自己
    社會比較和自責
    過度承擔責任
    期待懲罰
    自我批判
    隻有……我纔能
    自我攻擊
    自我憎恨
    用有慈悲心的自我完善取代嚴厲的自我批評
    本結
    第十四章 用同情心改變抑郁體驗
    貼標簽和復雜的自我
    空虛的自我
    覺得自己令人討厭
    偽裝感
    忠於自己
    第十五章 幫助我們改變的其他方法
    提醒卡
    如果情緒可以說話
    與自我的不同部分對話
    改變抑郁意像
    改變價值觀
    第四部分 與抑郁相關的具體問題
    第十六章 關繫的核心問題:認可、順從和欺凌
    認可
    主觀臆斷
    順從的自我
    非語言交流
    感到陷入困境
    給予認可
    被霸凌
    第十七章 理解和處理抑郁中的羞恥感
    羞恥的成分
    羞恥的對像
    羞恥感的根源
    被迫服從
    防止羞恥
    羞恥、屈辱和報復
    本章概述
    第十八章 理解和處理內疚感
    羞恥和內疚的區別
    關心他人和內疚
    關心他人、名譽和尋求認可
    內疚、關心他人和抑郁
    內疚、兩難選擇和困境
    內疚和值得
    道別
    哀傷和內疚
    自我聚焦式內疚
    誘導內疚
    遠離內疚誘導者
    承受內疚
    憤怒和內疚
    內疚和寬恕
    第十九章 應對憤怒
    是什麼引發了憤怒?
    挫折
    憤怒的色調
    憤怒為什麼會升級
    用憤怒避免痛苦
    回避憤怒:壓抑憤怒的十個常見原因
    承認你的憤怒會給別人帶來痛苦
    本結
    第二十章 從憤怒到自信和寬恕
    自信
    缺乏自信的行為、攻擊行為及自信的行為
    寬恕
    怨恨和報復
    再談自我寬恕
    和解
    本結
    第二十一章 應對挫折、失望和理想的破滅
    “應該”和“必須”
    帶來的問題
    理想和幻想的破滅
    對自己失望
    本結
    第二十二章 結
    哪些方法有幫助
    不要迷失在無法回答的問題裡
    幫助自己戰勝抑郁的十大步驟
    融合同情心練習
    形成你自己的同情心練習
    附錄
    監控衡思維
    使用思維表格
    帶著同情心練習
    附錄二 快速指南
    識別你的思維風格
    識別自我攻擊思維和模式
    附錄三
    制作提醒卡
    致 謝

      前言

    當尼克.羅賓遜邀請我準備《戰勝抑郁癥》的第三版時,我既高興,又畏懼。我之所以高興,是因為這本書的第二版寫在10年前,自那以來,針對抑郁癥的工作取得了很展。而我之所以畏懼,是因為我知道很多內容需要改寫。經過一年多的時間,以及許多個5點的清晨,這本書終於問世了。

    究竟有哪些新的發現值得我們為之興奮?其中之一是,在過去10年間,正念備受關注。正念□初從東方古老的□□傳統發展而來,它提出,我們的關注點和想法決定了我們是幸福還是痛苦。正念教我們如何用一種更為覺察而非評判的態度,注意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提供了許多我們可以實踐的“練習”,幫助我衡大腦的狀態。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表明,在我們抑郁的時候(甚至在我們的一生中),正念對我們有益,尤其當我們傾向於回避或反刍自己的感受,認為它們不好,或者被情緒壓垮時。本書的第七章將介紹這一方法。

    第二件激動人心的事情是,在過去10年中,我們對於同情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們正嘗試把它發展為戰勝抑郁的一大解藥。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用同情心和友善訓練自己——通過規律性的練習——可以改變我們的大腦。研究人員正在對行更詳細的分析。

    這令人振奮,因為人類已化得對關愛敏感,缺乏照顧的嬰兒是無法存活和成長的。想一想自己痛苦的時候,我們會很容易認識到別人的友好能給我們帶來撫慰,幫助我們渡過難關。我們也發現,那些自我關愛和自我支持的人,比那些愛批評和自我評判的人能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困難。事實上,大腦對自我批評有不良的反應。

    在15年前的□□版前言中,我寫道:“我認為抑郁癥是一種潛在的心理狀態,就像是我們有可能感到悲傷、恐懼和性喚起一樣。就像是其他任何心理狀態一樣,抑郁癥也與大腦內真實的變化有關。”我還提到,抑郁是一種大腦狀態和大腦模式,可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我們。一旦我們知道了這一點,就可以努力改變這種大腦模式,嘗試轉變大腦的狀態。在此,需要再次強調關愛,因為在本書的第二章,我詳細地介紹了情緒繫統如何制造不同的模式和心理狀態。我也介紹了如何把正念與同情心結合起來,以幫助情緒繫統恢衡。

    關鍵是記住,當我們的感受、想法和行為被抑郁緊緊地抓住時,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自己。不管怎樣,我們可以學會在對抗抑郁的過程中,想退縮時的應對方法。我們可以退後一步,遠觀自己的想法,並培養一種更為全面、客觀的視角,而不是過分敵對、批判或悲觀的視角。同時,我們還可以學會培養和尋求有助益和支持性的人際關繫。

    無論我們選擇做什麼來讓自己心衡,隻要我們學會秉持友善、支持、鼓勵的情感和意圖,承認抑郁帶來的痛苦和艱難,我們就更容易獲。如果我們允許自己去感受同情心(對有些人來說,這真的是一個大步),我們便能敞開心扉,接受他人的幫助,對那些使我們感到羞恥的事情釋懷。

    本書的核心仍然基於原先的一些想法,但現在更多地強調了同情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養同情心。如果你喜歡這種方法,也許你就想閱讀更多相關內容,或者在同情心的療愈特性一步融入你自己的探索。

    你會看到這一版如同之前的版本,為了幫助讀者理解書中介紹的內容使用了大量的案例材料。出於保密的考慮,我隻使用得到對方同意的案例。我還結合主題虛構了一些案例和人物,同樣為了保密,他們的身份都無法識別。

    我知道戰勝抑郁是一個長期的工作,但我們的涉及面很廣,你可以輕松行練習。祝你好運。



      摘要

    如果你正飽受抑郁之苦,那麼,你並不孤單。據估計,目前全球有超過3億的人處於同樣的困境。有史以來,抑郁癥一直折磨著人類。早在□400年前,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就已經將抑郁命名為一種氣質類型——抑郁質(melancholia)。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我們無法要求動物們“說說你的感受”,但它們很可能也具備感受抑郁的能力:某些特定的行為表明它們似乎也被抑郁所折磨。可以這麼說,或多或少,我們都具備抑郁的潛質,正如我們都有變得焦慮、感到悲傷或墜入愛河的可能。

    抑郁癥不分貧富貴賤,對所有人一視同仁。諸多歷史名人都曾患抑郁癥,眾所周知的例括所羅門王(King Solomon)、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以及芬蘭作曲家讓.西貝柳斯(Jean Sibelius)。因此,關鍵要記住:抑郁並非人類的弱點。

    “抑郁”到底是什麼?

    這個問題難以回答,因為答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問的是誰。抑郁,這個詞本身可以用來形容天氣狀況、股市下跌、窪地,當然,還有我們的情緒。“抑郁”起源於拉丁文“deprimere”,意思是“向下壓”。它□早被用於描述情緒狀態是在17世紀。

    如果你正處於抑郁狀態,你就會發現這何止是感到“情緒低落”。事實上,抑郁不僅會影響我們的感受,還會影響我們的思維、精力、注意力、睡眠質量,甚至性欲之,抑郁會影響生活的諸多方面,讓我們來了解其中的一些。

    .動力:抑郁影響我們做事情的動力。我們會感到自己態度冷漠、無精打采、興趣喪失,似乎沒什麼事值得做。假如我們有孩子,也會對他們失去興趣,接著又因此而內疚。生活每天都很艱難,即便是微不足道的事,也需要強迫自己去完成。有些抑郁者會失去對事物的興趣,有些雖能保持,但無法樂在其中,或者因為疲憊而沒有足夠的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情緒:人們通常認為抑郁僅僅是情緒低落,或者感到厭煩,但這隻是抑郁的一部分。事實上,抑郁的核心癥狀是“興趣缺失”(anhedonia,起源於希臘語),意思是“樂趣缺乏”,也指喪失了體驗快樂的能力。抑郁癥患者的生活看上去很空虛,缺乏樂趣。他們擁有積極感受和情緒的能力削弱了,體驗到的消極情緒卻與日俱增,尤其是憤怒,那些難以表達的憤怒和怨恨在心中翻騰不已。我們可能會變得急躁,責罵自己的朋友、家人,有時甚至會對他們大打出手。之後,又對自己的行為深感內疚,而這一步加重抑郁。抑郁另外兩個常見的癥狀是焦慮和恐懼。抑郁的時候,我們會感到脆弱。過去對我們易如反掌之事,現在卻莫名其妙地令人望而生畏。我們可能會在坐公交車、商店排隊,甚至在見朋友時,突然感到焦慮。所以說,憤怒和焦慮是抑郁的重要組成部分。會隨著抑郁而增多的其他消極情緒括悲傷、內疚、羞恥、羨慕和妒忌等。

    .思維:抑郁通過兩種方式干擾思維。首先,它影響注意力和記憶力。我們會發現自己做任何事都難以集中注意力。哪怕隻是看本書或看個電視也做不到。而且,記憶力下降,很容易忘事。但是,相對於積極的事,反倒更容易記住消極的事。其次,抑郁影響我們看待自己、未來和世界的方式。很少有人在抑郁的時候自我感覺良好。通常,他們都傾向於認為自己不如別人、渾身缺點、毫無價值。如果你詢問一位抑郁癥患者對於未來的看法,他很可能會這樣回答:“哪有什麼未來?”在他們看來,毫無未來可言,未來一片黑暗,隻有無盡的失敗和失望。就像其他強烈的情緒一樣,抑郁也會讓思維方式變得,變成“全或無”的模式:要麼圓,要麼失敗。

    .意像:抑郁時,我們的內心意像往往也是黑色的。有些人說自己就像是被一片烏雲所籠罩,有些人覺得像是陷入了一個深洞或深坑裡,還有些人覺得像是被關在一個黑屋子裡。溫斯頓.丘吉爾稱他的抑郁為“黑狗”。與抑郁有關的意像常常與黑暗、被困在某處並難以脫身有關。如果讓你為抑郁畫張畫,你很可能會用灰暗的顏色,而非明亮、柔和的顏色之,黑暗和受困是抑郁時內心的主要意像。

    .行為:在抑郁時,我們的行為方式也會發生一些變化。我們不大會參加積極的活動,而是回避社交,想把自己藏起來。許多以前我們樂於參加的事情,現在簡直像是酷刑。由於每件事做起來都很費力,導致我們的活動比以前少得多。我們對待其他人的方式也會發生變化。我們會發現自己與他人的積極交往變得更少了,而人際衝突卻變多了。如果我們變得十分焦慮,就可能會開始避免與他人接觸,或者失去與人交往的信心。抑郁者有時會焦躁不安,而且難以放松。他們覺得自己猶如困獸,煩躁不安地四處走動,停不下來,想做點兒什麼,但又不知道該做什麼。有時,他們想逃離的願望強烈,但對要逃到哪裡、怎麼逃出去卻不清楚。另一種情況是,有些人在抑郁時反應遲緩。他們行動緩慢、彎腰駝背、思維遲滯,任何事都讓他們感到“不堪重負”。

    .生理:在抑郁狀態體和大腦會發生許多變化。這些變化並非有害,但的確會導致大腦工作方式發生顯而易見的變化。事實上,任何心理狀態,不管是快樂、性衝動、激動、焦慮或抑郁,都與大腦的生理變化密切相關期研究顯示,上述心理狀態中的有些與應激激素,比如皮質醇的分泌有關。這表明,抑郁會影響身體壓力繫統。抑郁也會影響神經遞質(一種大腦化學物質)的分泌。通常,在抑郁狀態下,腦內化學物質會減少。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發現服用毒品能緩解抑郁癥狀,因為毒品可以增加腦內化學物質的分泌。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們將更充分地討論這些內容。或許,正是因為抑郁所導致的這些生理變化,讓我們體驗到其他一繫列不良癥狀。抑郁不僅影響精力,也會影響睡眠質量。你可能會早醒(有時會半夜或者凌晨就醒來),也可能難以入睡,但也有人抑郁時反而睡得更多。此外,抑郁常見癥狀括沒有食欲,喫什麼都味同嚼蠟,所以有些人體重下降。不過,也有些人會胃口大開、體重上升。

    .人際關繫:盡管我們努力掩飾自己的抑郁狀態,但仍然會給他人帶來影響。我們失去了和他人相處的樂趣,容易被激怒,而且常常拒絕別人。需要強調的是,一直以來,這些都是常見的抑郁反應。我們需要正確理解這些感受,而不是為之羞愧。否則,羞愧感會讓我們更加抑郁。至於為什麼抑郁會影響我們的人際關繫,原因可能有很多。可能是因為有一些我們無法處理的人際衝突,可能是因為內心有未曾表達的怨恨,還可能是因為我們感到自己已經失控。朋友和父母或許無法理解我們到底怎麼了。還記得那句老話嗎?“如果你笑,整個世界都陪著你笑;如果你哭,隻能獨自流淚。”的確,有時他人很難理解我們的抑郁。

    .大腦狀態:把抑郁視為“大腦狀態”的一種變化,對自己是有幫助的。在這個階段,我們的精力、感覺、思維和生物節律發生了很多變化。諸多原因導致大腦狀態出現我們稱為“抑郁”的變化,並且抑郁有不同的類型。之後我們會介紹這部分內容。關鍵是你要意識到大腦狀態已經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會影響你的思維和感受。因此,重要的一點是,不要因為大腦的抑郁狀態給你帶來的困境而責備自己,而是要找到可以幫助自己轉變這種狀態的方法——這就是我們在本書中將要探討的內容。


      作者簡介

    保羅.吉爾伯特Paul Gilbert

    1951年生於岡比亞共和國,1975年在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獲得心理學碩士學位,1980年在愛丁堡大學獲得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1993年,成為英國心理學會會員。2003年,任英國行為與認知心理協。曾在英國國家衛生與指導抑郁的研究。

    他長期擔任英國德比大學臨床心理學教授一職,還是心理健康主任、德比郡精神健康信托基金會董事。他使化的方法研究精神病理學超過四十年,在抑郁、羞恥和自我批評的方面世界聞名。保羅創立了“慈悲聚焦療法”,幫助人們通過培養慈悲心來完善自己。

    2011年,他獲得了由英國女王頒發的大英帝國。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