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師友筆下的馮其庸 傳記 李經國主編 文化藝術出版社 978750395327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ε
    【市場價】
    297-432
    【優惠價】
    186-270
    【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 
    【ISBN】978750395327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
    ISBN:9787503953279
    商品編碼:66638129390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2-04-01
    頁數:396000

    代碼:58

        
        
    "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師友筆下的馮其庸 傳記 李經國主編 文化藝術出版社 9787503953279
    作者:李經國主編
    代碼:58.0
    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4-01
    ISBN:9787503953279
    印次: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
        
    馮其庸,歷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紅學會會長、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京市文聯理事、《紅樓夢學刊》主編等職。李經國同志編輯的《師友筆下的馮其庸》一書,為大家全面地了解、認識馮其庸同志的學術研究、藝術創作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師友筆下的馮其庸》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目錄
    相知五十年(代序)/李希凡
    題詩
    題其庸先生墨荷圖/錢仲聯
    題其庸先生潑墨葡萄圖/錢仲聯
    題馮其庸教授書畫攝影展/錢仲聯
    馮其庸先生辛巳年鼕八十大壽參用玉川子體為長歌以祝/錢仲聯
    水龍吟/錢仲聯
    贈馮其庸先生七絕三/葉嘉瑩
    題詩/王世襄
    題聯語/王世襄
    書畫題跋/饒宗頤
    寬堂兄見懷七律二/虞逸夫
    題聯語二/張伯駒
    春暮懷其庸兄/巫君玉
    敬題《師友筆下的馮其庸》二/劉宗漢
    紅學篇
    《曹雪芹家世新考》後序/楊廷福
    《曹雪芹家世·紅樓夢文物圖錄》序/周策縱
    積學集成大家風範——初讀馮其庸《瓜飯樓重校評批紅樓夢》/呂啟祥
    馮其庸先生的紅學研究/李廣柏
    新時期紅學研究的“定海神針”——漫話馮其庸先生和紅學/馬瑞芳
    道德文章高風亮節——我所認識的馮其庸先生/邱華東
    馮其庸先生論《石頭記》庚、己兩本關繫的信/季稚躍
    記紅學家講《紅樓夢》考證/映芝
    文史篇
    馮其庸先生與新時期國學/孟憲實
    項羽身死之地的再論證/李廣柏
    一部、歷久仍新的中國文學史——評馮其庸《中國文學史稿》/薛天緯
    闊大恢宏堅韌執著——感受馮其庸先生治學為人的精神力量/呂啟祥
    《馮其庸學術簡譜》後記/葉君遠
    學者·詩人·書畫家——記紅學家馮其庸教授/葉君遠 鄧安生
    不有艱難,何來聖僧?——讀馮其庸老師《落葉集》/周維敷
    馮其庸:人民學術為人民/唐景莉 錢曉鳴
    行走的學者——記馮其庸先生/任曉輝
    西部篇
    初識馮其庸先生/瀋衛榮
    直上昆侖意如何——馮其庸先生的西域研究/朱玉麒
    馮其庸先生與西域研究/榮新江
    沉沉愛國心濃濃報國情——感受馮其庸先生的幾件事/王炳華
    長亭一曲路三千——馮其庸先生的西域行與軍旅情/屈全繩
    抒性寄隋大西北——學習馮其庸教授西域詩詞的一點體會/柴劍虹
    重走玄奘之路——陪同馮其庸教授西部考察記/任曉輝
    書畫篇
    平生百劫千難後萬像縱橫不繫留——讀馮其庸教授詩書畫有感/楊仁愷
    我與寬堂主人——馮其庸教授/楊仁愷
    文情交融勁爽瀟灑——讀馮其庸先生書畫/顧森
    平生好詩仍好畫——馮其庸畫展觀後/郎紹君
    馮其庸和他的畫/水天中
    硯田活水無窮樂為有胸中逸氣生/黃君
    萬像縱橫盡我師——觀《馮其庸書畫攝影展》有感/範敬宜
    一顆文心——馮其庸書畫攝影展讀後散記/劉曦林
    腹有書詩氣自馥——馮其庸先生的書與畫/俞宏理
    大筆如椽——讀馮其庸詩·文·書·畫/李松
    詩情·畫意·學識——讀《馮其庸書畫集》/王運天
    書是心跡畫乃性情——讀馮其庸先生書畫有感/顧森
    問君曾到西天否——讀《馮其庸書畫集》/範敬宜
    畫到青籐更著花——讀馮其庸先生的書畫/尹光華
    心在天山——馮其庸先生詩書畫藝術的西部情結/朱玉麒
    豐富的文本——讀《馮其庸書畫集》/牛克誠
    求道之路——有感於馮其庸先生攝影展/孟憲實
    以心觀照情繫瀚海——為馮其庸“大西部攝影展”作/柴劍虹
    紅學大師馮其庸的壯舉/陳左高
    文化藝術界的一次盛會——記馮其庸書畫攝影展/何長運
    浮舟滄海立馬昆侖——學者、紅學家、書畫家馮其庸先生/耿毓亮
    上下求索路漫漫——記紅學家馮其庸先生的學書道路/王磊
    綜論篇
    翰墨結緣詩書名家/李經國
    求學不輟境界常新——體味馮其庸先生的學術品格/張晨
    馮其庸的三封信/蔣星煜
    荷蕖發幽香昭然歷劫新——馮其庸側記/黃殿琴孫維媛
    稻香家世翰墨因緣——《瓜飯集》讀後/呂啟祥
    情真意切懷舊創新——在《瓜飯集》出版座談會上的發言/柴劍虹
    “瓜飯樓”——記錄馮其庸老先生的點滴/卞毓方
    對話篇
    論“

      編輯
        李經國主編的《師友筆下的馮其庸》是一本馮其庸先生寫馮其庸的書,其中有書畫家和學人給馮先生的書信和題字28分,正文有李希凡作序,分題詩、紅學篇、文史篇、西部篇、書畫篇、綜論篇、對話篇七部分,末尾是後記,總共79篇,98歲高齡的周退密先生為書名題字。是一部學術含量很高的學術書籍。

      前言
    相知五十年
    我和其庸同志已是50多年的老友,或者說早還有半師之誼。1954年,其庸同志進入人民大學任教,我於1953年秋,從山東大學中文繫畢業進入人大哲學班做研究生的。事有湊巧,1954年暑假,人大學生會組織同學們進行暑期論文競賽,當時我剛剛讀完蘇聯小說《遠離莫斯科的地方》,深受小說主人公巴特曼諾夫的堅毅性格所感動,就寫了一篇評論參加比賽。其庸同志是評委,是他了我這篇文章,評為,因此,可以說我們那時雖不相識,卻已有神交了。1956年,新聞工作者協會舉辦學習講座,其庸同志來人民日報社五樓小禮堂講古代散文,我也是聽課者之一。所以說,有半師之誼,是實實在在的。到了60年代,其庸同志已是我主編的《人民日報·文藝評論版》的作者了。
    其後,1963到1964年,我們又曾一起在林默涵同志領導下參加反修寫作組。“”來臨,各自經歷了一番磨難,劫後重逢,我還得到了其庸親自鐫刻的一方印章。我記得,他送給我時,還說了一句:“可惜右下角缺了一小塊,但並不影響字體。”我很高興,因為這是老友的深情厚誼,缺角也有紀念意義。70年代又在一起校注《紅樓夢》,1986年至1996年,又把我們一同調來接掌中國藝術研究院,後工作到離休。
    當然,使我們在思想感情上聯繫得更為密切的,是我們共同愛好的“紅學”。1974年,的指示下,《三國》、《水滸》、《西遊》、《紅樓》,都得到了重印。這時,下屬成立了“文化藝術機構”,袁水拍同志是領導成員之一。他曾向上建議,要校訂注釋一部恢復曹雪芹原作前八十回面貌的新版《紅樓夢》,因為當時出版的《紅樓夢》,仍然是所謂百二十回的“程高本”。那時,在紅學界一般都認為“程高本”不僅後四十回是高鶚續寫,他們對前八十回也有所篡改,進行校訂注釋,是一項對廣大讀者有益的學術工程,上級批準了袁水拍的建議。就由袁水拍負責組織校訂注釋組,並從全國各高校調集《紅樓夢》研究者來做這件事,袁水拍就借調其庸同志和我做他的助手——校注組副組長。能參加這項學術工程,無論對於其庸還是我,都是大喜事。很快,北京和各省大專院校都了人選,也很快就開始了工作,並校注出《紅樓夢》前五回,分赴各地去征求意見。
    我之所以要講這件事,一是因為這個校訂組的工作,對近三十年紅學發展,確實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在開展紅學研究方面培養了人纔,參加校注組的同仁,幾乎每一位都有《紅樓夢》研究專著問世,有的已著作等身。二是這項工程是在其庸同志領導下完成的。因為我隻在校訂組工作了一年多,就被下令離開。那時,我雖是《人民日報》工作領導成員之一,文藝部的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卻又是文藝部造反派的鬥爭對像,在他們的包圍監督之下,無法正常工作,所以,我雖被他們逐出校訂組,卻不想回《人民日報》,就賴在校訂組未走,而其庸同志有事也還找我商量。直到粉碎“四人幫”後,我纔奉召不得不回《人民日報》,但半年後又成了被審查對像,又去“五七干校”,雖心繫校訂組,卻已無能為力了。袁水拍更是早已成了審查對像。於是謠言四起,說校訂組是“四人幫”的陰謀組織,有的單位還貼出大字報。其庸獨力支撐著校訂組,日子很不好過。校訂注釋《紅樓夢》能有什麼陰謀?有幾位剛恢復工作的文藝界老領導,他們經歷了“”的磨難,也反對“四人幫”,卻也不支持校訂《紅樓夢》,使其庸同志的工作更加困難。我很感謝其庸同志,在此艱難時刻,正是他的奔走和堅持,得到了和研究院賀敬之、蘇一平、馮牧等同志的支持,讓他繼續完成這項任務。當時不少人已經調回去了,於是又向各地借調了一些人來,工作了一段時間,不久也因本

      摘要
    腹有書詩氣自馥——馮其庸先生的書與畫
    博學、多纔、多藝,這是人們對馮其庸先生的一致評價。在當今書壇畫界裡,很少有人能像馮其庸先生那樣在文學藝術、學術研究的諸多領域內同時取得出類撥萃的傑出成績。單是紅學研究這一項,馮先生取得的研究成果已令今人難以望其項背。數十年間他孜孜不倦地問學求藝,埋做學問,已有二十餘種、三十餘冊專著出版。近年來馮老白發臨邊,數次西域之行,發現、考實玄奘西行取經路線,並拍攝大量西部風光照片,更令世人矚目。多年來,馮其庸先生的藝名被文名所掩,作為詩人和大學問家,早已為天下人所知,而作為一名書畫家,還沒有被更多的人知曉。直到1998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馮其庸書畫展”,纔使人們意外地發現他在書畫上的傑出纔能。1999年中國書協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了“十老”書法展,人們再一次領略了馮老書法的高深造詣。馮老別開生面的書體書風,蘊含著筆墨文化精髓和傳統理性精神的生命力,帶給人們欣賞先生佳作的驚喜和滿足。新世紀的春,中國美術館又將舉辦馮其庸書畫展。短短幾年中連續三次大的展示,昭示了馮其庸先生在古稀之年迎來了他藝術生命的春天,同時也昭示了中國當代書壇畫界又走出了一位書畫大家。
    深人認識馮老的藝術並論述其書法繪畫的特點,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是本文短小篇幅力不從心的事。不過,從馮老的尺牘片言中,我們還是不難窺探到他那博大深邃的藝術思想。馮老書贈韓國李東泉先生的一長詩中有這樣四句:“十年一碑何足論,腹有書詩氣自馥。江山滿目鐘靈秀,筆參造化神始足。”之後,馮老為中國書協書法培訓中心師生們介紹學書體會時又一次贈送了這詩。我認為,詩句中“腹有書詩氣自馥”、“筆參造化神始足”兩句,不僅是對學書習藝者的期許,同時,也是馮老對自己幾十年書法藝術實踐的高度總結。這兩句話,體現了馮其庸先生書法藝術的審美方式和崇高境界。馮其庸先生認為,好的書法作品,應是學者之書、詩人之書,而不是書家之書。好的書法作品是從學問中來,從詩境中來,隻有這樣纔能自具氣質,不染塵俗,沒有書家習氣。我曾從馮其庸先生著的《落葉集》中讀到這樣一段話:“試看古來書法大家,除鐘鼎和部分篆籀、漢碑無署名外,絕大部分書家都是詩人和學者,純以書法擅名而無與學與詩或畫者,極少極少。降至近世,始有純以書法為事而於文事不通者,於是書風斯下矣,謂之書匠可也。”這段話對我們今天重新思考當代書法的藝術價值很有意義。中國的書法無論怎麼發展,都不能忘記植根於中國文化這塊土壤。歷的大書家如王羲之、顏真卿、蘇東坡等等,無一不是大學問家。不朽的書法作品應該同時是不朽的文學作品。藝術作品的高低,取決於藝術家的眼光,藝術家的眼光取決於藝術家的修養。馮老深諳書學之旨,故此,盡管他從小就學書習畫,幾十年間從未停輟,但他卻不輕易將作品示人。而是潛心於學問,在書詩上築基,七十以後,水到渠成,創立了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崇高書法藝術品位,卓然成為一代書畫大家。這一點讓人聯想到大器晚成的黃賓虹。黃賓虹一生以“三更燈火五更雞”的毅力勤奮做學問,七八十歲時作品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終於成為20世紀中國傑出的山水畫家。
    讀書、做學問之外,馮老重視遊歷。他一生遊歷過無數地方,六次去甘肅,七次去,七十五歲高齡還登上海撥四五千米的紅其拉甫口岸和明鐵蓋達坂。越是人跡罕至之境,越能激發登臨的興致。馮老說的“筆參造化神始足”,指的就是大自然、天地造化與書畫創作的關繫。天人合一是中國美學的核心。強調遊歷則是尋找人與自然契合的途徑。馮老寫過不少遊歷詩,讀來神采飛揚、膾炙人口。我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