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創業頭條:16位硅谷科技新貴的成功法則 通俗讀物 管理商業模式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ε
    【市場價】
    286-416
    【優惠價】
    179-260
    【作者】 蘭德爾·萊恩及《福布斯》雜志編輯部孫瑩瑩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06750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067501
    商品編碼:26503223819

    包裝:平裝
    開本:16
    用紙:純質紙

    頁數:256
    正文語種:中文
    代碼:54

    作者:蘭德爾·萊恩及《福布斯》雜志編輯部,孫瑩瑩

        
        
    "

    編輯推薦

    ///

    蘋果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前總裁史蒂夫·喬布斯、微軟公司的創始人比爾·蓋茨、戴爾公司創始人邁克爾·戴爾並稱為“科技界三巨頭”,是上一代“新發跡階層”的代表人物。他們在20多歲時就成了科技界的顛覆性力量。如今,喬布斯駕鶴西去,蓋茨成了全職慈善家,而戴爾公司和蘋果、微軟一樣,被新崛起的一代看作肥美的獵物而非兇殘的捕食者。
    以埃隆·馬斯克、布賴恩·切斯基、帕爾默·拉奇、傑克·多謝、肖恩·布朗為代表的“互聯網海盜”快速崛起,他們出生在互聯網的世界裡,正躊躇滿志地準備向各個行業發起大舉進攻。
    這場《福布斯》雜志資深互聯網觀察者與硅谷科技新貴的對話,將揭秘《福布斯》封面人物撼動世界的獨門心得!聚焦硅谷科技新貴的成功法則,直擊熱門創業公司的商業模式!
    湛廬文化出品。

    內容簡介

    全民創業的浪潮中,如何抓住共享經濟帶來的機遇?沒有營收模式還一直燒錢的公司,如何贏得投資人的青睞?一輪死、二輪死、N輪死的魔咒下,怎樣纔能成功活下來?面對數的收購要約,創始人究竟應該如何抉擇?沒有資金又不懂技術,是否就無法分享互聯網創業的紅利?《創業頭條》一書將為你揭秘上述問題的答案。
    閱讀《創業頭條》一書你會發現,在硅谷新崛起的互聯網億萬富豪身上,有這樣一種獨特、顛覆傳統的創業者特質:年輕、大膽,以迅疾的速度、貪婪的野心和先進的領導力,如風馳電掣般接管了這個世界。這些天纔少年(當然也包括一部分成年人)擁有世界上炙手可熱的科技公司,他們將一個個巧妙的創意或者產品轉化成為人類歷史上空前規模的巨額財富。他們的初創公司甚至沒有獲得任何營收,卻能實現超乎想像的天價估值。
    《創業頭條》一書由《福布斯》雜志編輯蘭德爾·萊恩策劃、編輯和整理更新,是業內第1本繫統介紹新興互聯網億萬富豪及其快速成功途徑的綜合性圖書,為讀者帶來關於Airbnb、Instagram、Ocuus VR、Spotify、WhatsApp、Gopro、Dropbox、Box、Paantir、Snapchat、Tumbr、Houzz、Facebook、Twitter、SpaceX及特斯拉等公司創始人的深度幕後故事。

    作者簡介

    蘭德爾·萊恩(Randall Lane) ,《福布斯》雜志編輯,福布斯400富豪慈善峰會創始人,福布斯30歲以下創業者峰會創始人。曾任倍賭傳媒(Doubledown Media)首席執行官和主編,也是《交易員月刊》(Trader Monthly)、《生意決策人》(Dealmaker)等雜志的重要創建者,並曾擔任《每日野獸》(The Daily Beast)專題編輯。

    目錄

    前言 互聯網海盜顛覆世界 /Ⅰ

    第1章 如何抓住共享經濟帶來的機遇:布賴恩·切斯基與Airbnb 商業模式 / 001
    共享經濟開啟了一場新興經濟革命,打破了有關消費和所有權的舊觀念,不動聲色地把數百萬人轉變成兼職創業者。這些創業者更加獨立,更加自由,在經濟上擁有更大的自主權。

    第2章 如何在沒有營收的情況下吸引投資:凱文·斯特羅姆與Instagram / 011
    在數字經濟時代,偉大的創意能夠在數月之內轉化為價值數的公司。但你不能一心想著賺錢,因為總想著賺錢可能會令你變得瘋狂。

    第3章 如何借助開源與眾籌的力量:帕爾默·拉奇與Oculus VR / 025
    開放源代碼式的創業時代已經開啟。通過優化其他人的工作成果,你不花一分錢也能創造令人驚嘆的價值;通過爭取大眾的投資,你不提供股東權益也能完成融資。

    第4章 如何拯救每況愈下的傳統產業:丹尼爾·埃克與Spotify / 039
    在Spotify出現之前,音樂產業一直在等待一個能做到以下兩點的人:創造出比盜版產品更能吸引用戶的東西,同時提供一套可持續的贏利模式。

    第5章 如何實現從免費到付費:簡 ·庫姆與WhatsApp / 055
    從免費轉向付費的過程中,千萬不要讓復雜的付費操作惹惱用戶,否則你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轉而投入提供免費服務的競爭對手的懷抱。

    第6章 如何讓小眾產品走向主流市場:尼古拉斯·伍德曼與GoPro / 073
    與社交媒體的緊密互動,是產品從小眾愛好走向主流市場的重要推動力。當極具號召力的運動員使用GoPro拍攝運動畫面時,這種視頻會形成病毒式傳播。

    第7章 如何將初創公司做大做強:德魯·休斯頓與Dropbox / 087
    MySpace、Netscape、Palm等都曾是世界上發展為迅速的公司,但都如流星般閃耀卻轉瞬即逝。所以,初創公司必須學習如何做大做強。

    第8章 如何在與傳統巨頭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亞倫·列維與Box / 101
    如果充分了解一個行業如何運作,你可能就沒勇氣去做你現在已經實現的事。無知者無畏,你應該為自己的“無知”感到驕傲。

    第9章 如何在商業競爭中堅守道德底線:亞歷克斯·卡普與Palantir / 115
    Palantir是一家肩負社會使命的公司,在國家安全部門權力擴張的社會裡,它應該成為保障公民隱私免受侵犯的解藥,而非為虎作倀的工具。

    第10章 如何面對創始人之間的矛盾:埃文·斯皮格爾與Snapchat / 131
    有時候,聯合創始人會因股權分配問題而分道揚鑣。一旦這種問題出現,好趕快解決,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干擾。

    第11章 如何從創業者轉型為管理者:大衛·卡普與Tumblr / 149
    “我是一名稱職的領導者嗎?我給予他們應得的一切了嗎?我為公司營造積極合作的氛圍了嗎?”當你感覺公司的運營稍有偏差時,就要反復思考這些問題,直到釐清頭緒為止。

    第12章 如何兼顧創業與家庭:阿迪·塔塔科與Houzz ?/ 165
    對於女性創始人而言,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不要假裝一切都很完美,而是應該直面各種挑戰。隻要懂得平衡“舍”與“得”的關繫,問題自然會迎刃而解。

    第13章 如何成為行業的顛覆者:肖恩·帕克與Facebook / 177
    肖恩·帕克是激情的助燃劑和創意的催化劑,一旦遇到合適的人並與其聯手,就能干出一番大事業,並且帶動過去20年來具顛覆性的一些企業。

    第14章 如何成為創業多面手:傑克·多西與Twitter、Square / 195
    在聯合創建了兩家全球熱門的科技公司之前,傑克·多西曾嘗試過多種工作。他的母親甚至擔心他永遠找不到自己該走的路。但多西清楚,這些分岔的小徑是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第15章 如何進行連續創業:埃隆·馬斯克與特斯拉、SpaceX / 207
    埃隆·馬斯克可能是21世紀偉大的創業者。在創建並賣掉兩家極其成功的公司後,他沒有停下創業的腳步,而是選擇挑戰世界上規模大、難成功的兩個行業:汽車業和航天業。

    第16章 如何搭建一個創業平臺:佩吉曼·諾扎德與天使投資人 / 221
    硅谷是一個由想法和執行力統治一切的精英社會,但是你的人脈關繫也很重要。而連接者就是一個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以一種巧妙絕倫的方式將重要資源整合起來的人。

    譯者後記 / 235

    精彩書摘

    第1章 如何抓住共享經濟帶來的機遇:布賴恩·切斯基與 Airbnb 商業模式
    美國政府 5 年統計數據顯示,全美十幾個行業均未實現充分就業,居民收入增長全面停滯。63 歲的攝影師弗雷德裡克·拉森(Frederic Larson)就是這份統計數據的一個典型代表。2009 年,拉森被 《舊金山紀事報》裁員,還要供養一對正在讀大學的子女。如今,他在舊金山藝術學院(Academy of Art University)教書,時不時地去夏威夷兼職授課,薪水、福利和工作用車都大不如從前。
    同時,拉森也是一場新興經濟革命的典型代表。這場經濟革命打破了有關消費和所有權的舊觀念,不動聲色地把數百萬人轉變成兼職創業者。每個月有 12 天,拉森在房屋租賃網站 Airbnb 上把他位於舊金山馬林郡(Marin County)的房子以每晚 10的價格出租,自己到手 9;每周有 4 個晚上,通過私家車搭乘共享服務應用 Lyft,拉森那輛豐田汽車搖身變為城市出租車,每晚能再收入 10。
    這種生活談不上浪漫。在房屋租出去的夜晚,拉森不得不搬到臨時搭建的一間小屋裡居住,隻能在健身房裡湊合衝個涼。但是通過這種把固定資產轉化為源源不斷的現金流的方式,拉森每月能多掙3 0。“我的豐田汽車和房子就是我拿出來共享的產品,也是我的兩個收入來源。”拉森說。
    歡迎來到“共享經濟”時代。在這種經濟模式下,資產所有者以網絡共享應用為平臺,通過共享自己未被充分利用的東西賺錢,而消費者從其他個人手裡租用產品和服務,非直接與商業公司交易。Airbnb 是這種經濟模式的典範和先驅,在過去 5 年裡,100 多家此類公司紛紛湧現,為數十種實體資產的所有者提供數目不大但卻持續不斷的收入,這種共享觀念為那些從前被認為沒有獲利可能的閑置資產創造了新市場。例如,通過車位租賃網站Parking Panda,一戶人家私人車道上幾平方米的空間就能為戶主帶來收入;通過寵物寄養平臺 DogVacay ,普通住宅裡適合養狗的一個小房間就能成為寄養寵物的樂園;通過自行車租賃網站Liquid,家中閑置的自行車可以讓遊覽城鎮的外地旅客以每天 的低廉費用四處騎行。
    “以各種方式提供這些服務的人,都可以認為是創業者或者小型創業者,”Airbnb 聯合創始人布萊恩·切斯基表示,“他們更加獨立,更加自由,在經濟上擁有更大的自主權。”
    2013 年,Airbnb 公司實現了約 2.5的營收額,其中一大部分來自網站交易的傭金。僅 Airbnb 一家網站,就幫助在線提供服務的用戶賺得數。一項研究數據表明,該公司當年僅在紐約市就創造了 6.5的經濟交易額。這為美國不景氣的勞動市場注入了新活力,同時也形成了一股具有顛覆性的經濟力量。
    然而, 這種經濟模式並不是隻在東西海岸潮人聚集區盛行的新鮮事物。切斯基迅速在地圖上指出一個點,這是位於美國本土中心地帶的伊利諾伊州皮奧裡亞縣(Peoria) ,該縣有三名用戶願意以低至每晚 4的價格在Airbnb 網站上出租他們的房屋。
    瘋狂的想法,有效的模式
    現代共享經濟模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2008 年的舊金山。當時,剛剛從美國東北部的羅德島設計學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畢業的切斯基和喬·吉比亞(Joe Gebbia)來到西部闖蕩。為了賺點零花錢,他們在自己的公寓裡鋪上氣墊床,為一次工業設計會議的參會者提供住處。為此,他們建立了一個名為 Airbedandbreakfast.com 的網站來推銷自己的留宿服務,那個星期有三人入住。此後,兩人決定使用信用卡,打造一個更大、擁有更多房源的網站。 “我們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投身到了一種新型經濟模式中,”切斯基說,“我們隻是想掙點錢而已。之後,我們發現這種服務大有市場。”
    為了增強技術實力,兩位設計師拉攏了吉比亞以前的室友內森·布萊卡斯亞克(Nathan Blecharczyk)。三人將網站更名為 Airbnb,起初著眼於大型活動的住宿招待,因為那時酒店往往都客滿了,例如,2008 年的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大會期間。2009 年,他們加入了硅谷熱門創業孵化項目 YC 創業營(Y Combinator),但當時該項目的聯合創始人保羅·格雷阨姆(Paul Graham)對 Airbnb 的運營模式仍然存疑。不過,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大會期間,Airbnb 的三位合伙人發明了奧巴馬奧氏(ObamaO’s)和船長麥凱恩氏(Cap’n McCain’s)谷物早餐,他們先是把這些谷物早餐贈送給知名博客作者用作宣傳,然後以每盒 4的價格出售該紀念品以資助公司運轉,這種具有政治趣味的新奇商業策略給格雷阨姆留下了深刻印像。 “我們曾對 Airbnb 的經營理念存有疑慮,但對這幾位創始人卻頗有好感。 ” 格雷阨姆說。後來, 切斯基及其團隊贏得了紅杉資本的資助,獲得了6的種子基金。
    然而,Airbnb 起步緩慢,面臨著所有新興產業都存在的群聚效應問題——買家想要更多賣家,賣家也需要更多買家。當時很多人也很難接受“共享”這個概念。不少人向切斯基表示,把房子租給陌生人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是一個“瘋狂的想法” 。為了吸引更多的出租人,2009 年,幾位創始人到紐約與當地用戶進行面對面交流,並了解如何改進網站,而傳統互聯網公司的行為模式恰恰相反。
    整整一個世紀,報紙充當著各種資產交易的媒介。隨著互聯網科技的發展,Airbnb 及其業內同行們纔得以把握機遇,呈指數級迅速發展和擴張。購物網站易趣推出的租賃服務為個人服務提供者賦予了商業信譽,這種商業模式也被廣泛復制;Facebook 出現後,用戶還可以在承租業務前查看出租人的個人資料,從而提高了商業信任度;而智能手機上的應用程序,能夠讓共享者隨時隨地進行交易,比如查看附近可分享的服務,並且能夠現場完成支付。
    Airbnb采取一種經紀人式的盈利模式, 該公司提供市場以及用戶支持、支付處理和價值 100的出租人保險等服務,借此向出租人收取 3%的傭金,向承租人收取 6%~12% 的傭金,具體費用取決於房產價格。
    Airbnb 公司 2009 年的預訂量是 10 萬人次。隨後,網站增加了第三方支付、專業攝影服務、允許各種類型的空間(如整棟房屋、私人車道甚至城堡和樹屋)出租等新型服務功能,用戶增長率飆升。到了 2010 年,Airbnb 開始風靡全球,服務預訂量達到了 75 萬人次;2011 年,Airbnb 實現了 200 萬人次的服務預訂總量;2012 年,這個數字又攀升到 1 500 萬人次,群聚效應顯然已經出現了。在 2012 年新年前夕,全世界有 14.1萬人住在通過 Airbnb 完成交易的住處裡。如果按酒店單人客房計算,比拉斯維加斯大道上所有酒店客滿還要多出一半。
    當然,比起每年客人住宿天數超過10億天的美國酒店業,這個數字仍然微不足道。但是,如果把Airbnb網站上的60萬個房源以及度假屋出租網站HomeAway等同類網站的房源全部加起來,那麼房屋共享模式下的房間數量將超過全世界所有希爾頓品牌擁有的酒店房間的總和。韋德布什證券公司(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師邁克爾·帕赫特(Michael Pachter)認為,Airbnb網站交易的出租房屋住宿天數終將達到每年1億天。
    切斯基及其團隊擁有足夠的“戰備基金”去追逐這個目標。2011 年,Airbnb 從紅杉資本(Sequoia)、格雷洛克風投公司(Greylock)、安德森·霍洛維茨基金(Andreessen Horowitz)等風投公司那裡獲得了 1.12的融資,公司估值達到 13。“Airbnb 潛力無限,”紅杉資本合伙人格雷格·麥卡杜(Greg McAdoo)表示,“20 年後,我們將無法想像一個不能通過協同消費來使用物品和服務的世界。”
    2014 年,Airbnb 迎來了價值 4的新一輪融資,這使得公司估值達到 100,而三位創始人切斯基、吉比亞和布萊卡斯亞克持有股份的賬面價值飆升,讓他們也躋身於億萬富豪俱樂部。不過,Airbnb 公司暫時還沒有實現盈利。
    ……

    前言/序言

    互聯網海盜顛覆世界
    2011 年 10 月 4 日,在紐約高級社交俱樂部 Monkey Bar 舉辦的媒體聚會上,肖恩·帕克(Sean Parker)一臉落寞地踱進角落,在熱鬧的派對上似乎顯得形單影隻。就在兩周前,帕克成為我回到《福布斯》雜志重任編輯後登出的期封面人物,鋻於這個事實,我覺得有必要向他做番自我介紹。
    “我知道你是誰。 ”帕克迅速回答道,從而避免了我接下來要陳述的一繫列個人背景、 《福布斯》雜志的市場定位以及我代表雜志前來打招呼的目的。接著,他有點兒強迫癥似的自言自語,做了一大通解釋,基本內容可以被概括為一句話:謝謝你們。
    他之所以有如此表現,並非是出於登上雜志封面的激動之情。那期報道的確展示了這位曾創建在線音樂共享服務 Napster、社交網絡 Facebook和流媒體音樂服務 Spotify 的科技奇纔的故事,不過,也並不諱言其怪癖和失誤。該文在網絡上獲得了 70 萬次的點擊量,發行的紙質雜志也吸引了數百萬名讀者。但在這篇報道發表之前,拜其飾演者賈斯汀·汀布萊克(Justin Timberlake)在導演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的電影《社交網絡》(The Social Network)中塑造的形像所賜,帕克被世人看作“互聯網流氓”的典型代表。即便是 Facebook 的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也承認,這部電影塑造的形像對真實的帕克而言有失公允。被“妖魔化”成邪惡奸商的帕克深受打擊,他躲到洛杉磯半島酒店(Peninsula Hotel),足足有兩個月沒露面,體重暴增了13千克。
    終,帕克 21 歲的未婚妻幫他排遣了抑郁,減去了贅肉。所以,帕克現在得以再次站在我面前,這一次,他是作為和 Facebook 幾乎無關的故事裡的強勢男主角出現,形像也瞬間高大了 100 倍:他作為硅谷一群年輕的“互聯網海盜”的典型代表,展示了他們如何避開經濟大蕭條、顛覆整個行業,終賺得盆滿缽滿的創業故事。
    天纔的年輕人與閃耀的美國夢
    就在我和帕克聊天後的第二天,蘋果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前總裁史蒂夫·喬布斯去世了。作為上一代“新發跡階層”的代表人物,喬布斯和微軟公司的創始人比爾·蓋茨、戴爾公司創始人邁克爾·戴爾並稱為“科技界三巨頭”,他們在 20 多歲時就成了科技界的顛覆性力量。如今,喬布斯駕鶴西去,蓋茨成了全職慈善家,而戴爾公司和蘋果、微軟一樣,被新崛起的一代看作肥美的獵物而非兇殘的捕食者。
    這種說法並不新鮮。 美國計算機時代的前半個世紀見證了持續不斷的、新舊更迭的浪潮。20 世紀 90 年代,我大學畢業之初在《福布斯》雜志做次專題時,曾對科技界天纔的“X 一代” (Generation X)的特質進行了梳理,比起公司內部的升職加薪,這代人更珍視創業精神,他們促進了互聯網發展的繁榮,也見證了互聯網泡沫的破碎。那一代人中產生了以谷歌和易趣為代表的大贏家。
    然而,到了如今這一代,內部驅動力正在呈指數級增長。這一代年輕有為的從業者對科技已經習以為常,因為他們本就出生在互聯網的世界裡。如今,不管是酒店、音樂還是運輸業,幾乎所有產業的運營都離不開科技。因此,年輕人不滿足於僅僅征服科技領域,他們躊躇滿志,準備向各個行業發起大舉進攻。
    接下來就是資金問題了。這到底會不會引發新一輪金融泡沫呢?時間自會給出答案。成立僅 5 年的打車軟件 Uber,在風投資金注入後竟然實現了 170的估值,從這一點來看,很難說人們的擔心會不會成為現實,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見證了人類歷史上為驚人的財富積累過程。扎克伯格在30歲時身價已高達 300,或許可以成為這一代的典範,但他並不是的例子。接下來的 5 年多時間裡,又有 10 多名美國少年早早當上公司總裁,並成為白手起家的億萬富豪。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年輕人對突如其來的財富和地位安之若素,他們幾乎都認為這一切是理所應當的。
    與此同時,年輕再也不是劣勢,反而具備了顛覆人類全部文明史的力量。過去,不管你是鐵匠還是律師,智慧和經驗都是隨時間逐漸積累,年紀越大就越有價值。然而,現在情況改變了。過去 20 年來,如果你的電腦出了問題,你寧願找 25 歲的毛頭小子也不願找 55 歲的老練大叔來修理。近 10 多年來,風投資本家更喜歡年輕的“互聯網原住民”,而不是業內老兵,隻要前者有一位“成年監護人”搭檔就行。如今,成年監護人也變得可有可無。少年們已經完全占領了舞臺。
    和上個時代那些空手套白狼的對衝基金經理們不同——他們雖然富有但卻惹人厭惡,這些年輕的億萬富豪們坐著私人飛機,像超級英雄一樣飛來飛去。
    這些“白帽黑客”(white hats)源於精英制教育的培養。他們的成功依賴創意和技術水平,而非人脈關繫和推銷術。閱讀本書時,你會發現這些身價上億的互聯網天纔們取得的成功,往往與他們少年時代的黑客經歷有很大關繫,而不是因為他們有一個能夠為哈佛大學捐贈獎學金的富爸爸。換句話說,程序員打敗了銷售員。此外,程序員群體中的性別歧視依然存在,本書並非是故意選取了諸多男性創業者,主要還是因為由女性創立的科技創業公司實在太少。問問書中出現的海外移民或者非美籍人士,比如,簡·庫姆(Jan Koum) 、佩吉曼·諾扎德(Pejman Nozad)或者丹尼爾·埃克(Daniel Ek),你就會知道,美國夢從未像現在這樣閃耀。這些故事中能稱得上“裙帶關素,就隻有那些創始人的室友、朋友或者兄弟會的伙伴,在 21 世紀的頭 10 年,沒有哪個頭銜比“聯合創始人”更動聽、更誘人了。畢竟曾經同甘共苦過的人,日後自然是“苟富貴,無相忘”。
    盡管如此,對我來說,這些風雲人物有一個共同點,那也可能是他們獲得成功的關鍵,用一個詞概括就是“特立獨行”。我們當前還處在經濟危機後的疲軟時期,就業市場的表現仍然很不景氣。其他人眼中不溫不火的經濟態勢,在互聯網新一代看來卻是新一輪淘金熱,他們迅速開始行動起來。他們抱著這樣的信條:寧願以後後悔自己干過什麼,也不願後悔自己沒干過什麼。有了喬布斯、蓋茨和戴爾的先例,從大學退學的舉動變得可以接受,在這個圈子內,退學是一件很酷的事,甚至是一枚榮譽勛章。Snapchat 創始人埃文·斯皮格爾(Evan Spiegel)是在一節課中途直接退學的,那時候離他畢業隻有一個月。
    成功一次就夠了
    失敗也是可以被接受的。在本書中,幾乎所有人都嘗過失敗的滋味。事實上,風投資本家們把失敗看作一種財富,他們出錢給你機會犯錯,賭的就是運氣。整個風投生態繫統似乎都建立在“每秒浮點運算次數” (FLOPS)上:一個創意成功的概率隻有 1/10 ?沒問題!隻要它取得的成功能夠一鳴驚人就行。失敗再多次都無所謂, 隻要 “成功一次就夠了”。
    當人們不再害怕失敗,就是偉大的成功即將到來之時——這條典型的美式勵志名言或許能夠解答互聯網時代幾乎所有創新都在這個國度內噴湧迸發的原因。
    過去三年來,我的職業為我提供了一個觀望科技界風起雲湧的位置,《福布斯》作為資本主義發展的記錄者,也是我向全世界介紹自己的好名片。本書中大部分章節都來自《福布斯》的專題報道,而且其中絕大多數來自“封面人物”專欄。每一章涉及的事實都被核實與更新過,具體時間可追溯到 2014 年夏天本書付印之前。盡管這些文章的跨度有三年之久,其中的核心特征仍然一以貫之,隻是文中出現的數字仍在不斷增長。
    讓我們再次回到開篇時派對上的肖恩·帕克身邊。在電影《社交網絡》中,汀布萊克飾演的帕克令人印像為深刻的一幕,顯然是他次與扎克伯格見面時脫口而出的那句話:“10並不酷,你知道什麼纔酷嗎?1!”帕克告訴我,那句話純粹是好萊塢編劇的手筆,他從來沒有那麼說過。就算他說過,你在讀完本書後,也會明白那句話並不可信。在新一代技術精英的世界裡,10已經不算什麼了,10還差不多呢!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