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生物質煉油化工產業分析報告 科學與自然 閔恩澤,張利雄 科學出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ε
    【市場價】
    254-368
    【優惠價】
    159-230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ISBN】978703036451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ISBN:9787030364517
    商品編碼:68388089389

    開本:小16開
    出版時間:2013-03-01
    頁數:150

    字數:143000
    代碼:48

        
        
    "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商品名稱:生物質煉油化工產業分析報告
    作者:閔恩澤,張利雄
    代碼:48.0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030364517
    印次:
    版次:
    裝幀:平裝
    開本:小16開

      內容簡介
    產品說明:
    1. 本產品為按需印刷()圖書,實行先付款,後印刷的流程。您在頁面購買且完成支付後,訂單轉交出版社。出版社根據您的訂單采用數字印刷的方式,單獨為您印制該圖書,屬於定制產品。
    2. 按需印刷的圖書裝幀均為平裝書(含原為精裝的圖書)。由於印刷工藝、彩墨的批次不同,顏色會與老版本略有差異,但通常會比老版本的顏色更準確。原書內容含彩圖的,統一變成黑白圖,原書含光盤的,統一無法提供光盤。
    3. 按需印刷的圖書制作成本高於傳統的單本成本,因此售價高於原書定價。
    4. 按需印刷的圖書,出版社生產周期一般為15個工作日(特殊情況除外)。請您耐心等待。
    5. 按需印刷的圖書,屬於定制產品,不可取消訂單,無質量問題不支持退貨。

      目錄
    序言
    前言<章 生物質煉油化工廠概述<節 生物質煉油化工廠的概念
    第二節 生物質煉油化工廠的分類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國外生物質煉油化工廠發展現狀<節 主要國家生物質煉油化工廠的建設情況
    第二節 國外木藷燃料乙醇產業發展現狀
    第三節 國外秸稈燃料乙醇發展現狀
    第四節 國外生物柴油發展現狀
    第五節 國外微藻生物柴油發展動向
    第六節 生物質煉油化工廠生物質原料化工利用平臺
    第七節 主要國家生物質煉油化工廠發展現狀與規劃
    參考文獻
    第三章 我國以木藷為原料的生物質煉油化工廠發展現狀<節 我國開發木藷燃料乙醇的重要意義
    第二節 木藷燃料乙醇涉及的科學與工程問題
    第三節 我國木藷燃料乙醇的研究現狀
    第四節 國外木藷燃料乙醇產業發展對我國的啟示
    參考文獻
    第四章 我國以秸稈為原料的生物質煉油化工廠發展現狀<節 開發秸稈燃料乙醇的重要意義
    第二節 秸稈燃料乙醇涉及的科學與工程問題
    第三節 生物乙醇的化工利用
    第四節 我國秸稈燃料乙醇的研究基礎
    第五節 國外秸稈燃料乙醇發展對我國的啟示
    參考文獻
    第五章 以油脂為原料的生物質煉油化工廠發展現狀<節 我國發展生物柴油現狀與政策
    第二節 我國發展生物柴油的原料
    第三節 我國生物柴油生產技術展
    第四節 脂肪酸甲酯的化工應用
    第五節 甘油的化工利用
    第六節 國外生物柴油發展對我國的啟示
    參考文獻
    第六章 以微藻為原料的生物質煉油化工廠的發展現狀<節 開發微藻生物柴油的重要意義
    第二節 微藻生物柴油涉及的科學與工程問題
    第三節 我國微藻生物柴油研究基礎
    第四節 利用微藻生產高附加值產品
    第五節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七章 發展我國生物質化工廠的建議與展望

      編輯

         《生物質煉油化工產業分析報告》旁征博引、深入淺出,用詳實的數據、豐富的案例介紹了國內外生物質煉油化工廠的發展現狀與趨勢,詳細分析了我國以木藷、秸稈、油脂、海藻等原料建設生物質煉油化工廠的現狀及其相關工藝技術等科學問題,提出了我國發展生物質煉油化工廠的對策建議。本書由閔恩澤、張利雄編著。
     

      摘要

    生物質煉油化工廠概述

    生物質煉油化工廠的概念
    生物質煉油化工廠這一概念起源於20世紀90年代①,是指以各種各樣的生物質資源為原料,將生物質的轉化處理過程機械化,終聯產燃料(主要是生物質燃料乙醇、生物丁醇、生物柴油)、動力(能量)和化學品的一個體繫[1] 。生物質煉油化工廠與石油煉油廠一樣,是一體化的聯合工廠,可用各種原料生產燃料和大量產品(圖1-1)。
    圖1-1石油煉油化工廠和生物質煉油化工廠大體流程的比較
    傳統的石油化工企業以石腦油為原料,通過蒸汽裂解得到“三烯三苯”,它們作為基本原料一步被加工成塑料、化纖、橡膠、有機原料等產品。在這一的生產線上,已經形成了一個生產基礎化學品、中間產
    ①參見:LyndLR,JinH,MichelsJG,etal.Bioenergy:background,potentialandpolicy.2002.http://rmtools.org/ref/Lynd_et_al_2002.pdf[2009-4-24].
    生物質煉油化工產業分析報告
    ┈┈┈┈┈┈┈┈┈┈┈┈┈┈┈┈┈┈┈品和復雜化學品的樹狀產品鏈。這條以石油為原料的煉油化工廠的產品鏈也同樣適用於生物質煉油化工廠,這意味著,生物質煉油化工廠不僅可以用生物質原料生產運輸燃料,還可以生產許多有用的化學品(圖1-2和圖1-3)。更為優越的是,生物質煉油化工廠的原料是可再生資源,生產出的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燃料和聚乳酸、聚麥芽三糖(普魯蘭)、聚氨酯等化學品對環境的污染更小。目前,工業化的生物質煉油化工廠已經被認為是創建生物基礎經濟的理想的途徑。
    圖1-2從生物質到產品的流程圖[4]
    生物質煉油化工廠是以生物質為原行加工利用的工廠。在美統克林頓發表的《生物質產品和生物能源的發展與提高》報告中,對生物質這一概行了這樣的定義:“任何建立在可再生或可循環的基礎上的有機物(不包括老舊的木材),包括能源專用作物和林木、農作物和飼料作物殘渣、水生植物、木頭和木屑、動物廢棄物和其他廢材料。”[2]
    圖1-3生物質煉油化工廠示意圖[3]
    生物質內部碳(C)、氫(H)、氧(O)、氮(N素的比例與石油不同。植物生物質往往由碳水化合物、木質素、蛋白質、脂肪和一繫列不同結構物質(如維生素、染料、香料、芳香族的香精等)組成[4] 。顯然,開發生物質資源,主要的注意力應該集中在如何有效利用碳水化合物,以及將它們轉化為大量的基礎化學品(中間體)和相應的終端產品。
    生物質煉油化工廠的主要目的是通過一作生產價值高、體積小(HVLV)的化學品和體積大、價值低(LVHV)的化學品。作要大化地提取有用物質,同時將價值低的化工中間體轉化為能量。
    已建成的或規劃中的生物質煉油化工廠的主要原料來源是澱粉、木質纖維素和油脂等,這幾種物質的來源和轉化過程見圖1-4。澱粉和纖維素都屬於碳水化合物,通過生物法或化學法可以將它們轉化為葡萄糖。葡萄糖作為關鍵的基礎化學品,可以轉化為各種環狀或非環狀的醇、醛、酮、酸、酯和醚,如乙醇、乳酸、醋酸和乙酰丙酸等。乙醇是很好的可替代汽油的燃料資源,乳酸、醋酸和乙酰丙酸是很理想的中間產物,入各種工業相關產品鏈。因此,將葡萄糖轉化為大宗化學品的過程和將這些化學品轉化為後續產品的過程結合起來,具有現實意義。這種轉化過程可以考慮通過以下兩種可能的策略實現:一是開發新的可生物降解的產品(乳酸和乙酰丙酸的後續產品),二是使它們作為中間體(丙烯酸、2,3-戊二酮)圖1-4涵蓋所有生物質煉油化工廠生產原理的流程示意圖[5]
    植物的主要成分是木質素、纖維素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