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園丁與木匠 新手媽媽 父母教養觀家庭正面管教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430-624
    【優惠價】
    269-390
    【作者】 艾莉森·高普尼克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09330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093302
    商品編碼:54526843453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19-07-01
    代碼:69

    作者:艾莉森·高普尼克

        
        
    "
    作  者:(美)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 著 劉家傑,趙昱鯤 譯
    /
    定  價:69.9
    /
    出 版 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9年07月01日
    /
    頁  數:267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213093302
    /
    目錄
    ●引言 你是園丁,還是木匠
    01 “教養”是一種糟糕的現代發明
    混亂是童年的主旋律
    年輕的大腦天生就要探索
    父母的愛讓孩子的智力發展成為可能
    02 童年,人類進化的關鍵策略
    養育孩子比狩獵技能更重要
    要考證,不要假設
    童年越漫長,智力越發達
    人類的學習能力在反饋循環中代代更迭
    多樣性是面對未知的利器
    對孩子精雕細刻終歸是徒勞
    03 愛,持續進化的保障
    愛的三面手1:父母
    愛的三面手2:祖父母
    愛的三面手3:異親
    對孩子的愛就像一個無法言喻的承諾
    因為照顧所以愛
    04 邊看邊學
    孩子都是優秀的小演員
    鏡的“神話”
    模仿是有效的因果學習形式
    孩子的模仿能力高級又高效
    孩子擁有超越成人的創造力
    過度模仿,抓住“權威”的每一個細節
    儀式模仿,找到文化歸屬感
    和孩子一起做,而不是“照我說的做”
    05 邊聽邊學
    依戀模式決定孩子更相信誰
    你的孩子為什麼不信你的話
    孩子知道虛構和假想不是現實
    永無止境的為什麼,是在尋求好的解釋
    “為什麼”的很好答案是揭示因果關繫
    你的解釋影響孩子的思維方式
    孩子對你的信任勝過一切方法
    06 邊玩邊學
    打鬧是一種社交演練
    聰明的動物對一切都感興趣
    玩玩具就是在做科學實驗
    假裝是人類獨有的玩耍方式
    反事實思維,想像力與創造力之源
    愛假裝的孩子善於弄清別人怎麼想
    玩耍教會我們如何應對意外
    “玩”就很好玩,不需要理由
    07邊練邊學
    學徒訓練是歷史主流教育方式
    目標導向的學校教育是一種新發明
    從探索式學習到掌握式學習
    學校就像專注力競技場
    學校教育應該服務於不同類型的孩子
    重要的學習發生在教室之外
    青春期:遊走在衝動與控制之間
    08科技與孩子的未來
    “閱讀”是門新技術
    步入電子屏幕的世界
    科技之於孩子,就像閱讀之於我們
    讓時代的棘輪徐
    網絡世界的希望與迷失
    給孩子一個世界,讓他們重建
    尾聲 養育孩子的意義
    後記 為人父母是在一繫列矛盾中尋找平衡的藝術
    內容簡介
    你以為孩子總愛胡亂地打鬧?其實孩子在學習社交互動;
    你以為孩子在安靜地玩玩具?其實孩子是在探索世界奧秘;
    你以為孩子因為無聊纔問為什麼?其實孩子是在尋找答案;
    ……
    孩子在玩的時候,究竟在學什麼?他們又究竟是怎麼學的?孩子能從父母身上學到什麼?
    在《園丁與木匠》中,國際兒童學習研究泰鬥艾莉森·高普尼克帶你看懂孩子行為背後的學習規律,用大量經典而富有創造性的實驗,向你描述了孩子在看的時候,在聽的時候,在玩的時候,在做的時候,都是怎麼學習的,以及在幼兒期、學齡期、青春期不同階段的學習特性。
    作者簡介
    (美)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 著 劉家傑,趙昱鯤 譯
    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國際公認的兒童學習與發展研究泰鬥級專家,首位從兒童意識角度深刻剖析哲學問題的心理學家。對於孩子的心智、大腦和學習方式,沒人比她更了解。
    牛津大學心理學博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繫教授及哲學繫客座教授,推翻了經典的“白板說”,還是心理理論創始人之一。
    TED演講點擊量過300萬次,寫有大量科學文章和評論,見於《紐約時報》《衛報》《科學人》等各大媒體。
    精彩內容
        04 邊看邊學
        我們總是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是從父母和照顧者那裡學習的。不僅如此,教養模式還讓父母認為,他們可以,也應該有意識地去控制孩子的學習。就像學校裡的學習模式一樣:一位成人為了教授一個特定的孩子,精心設計自己的行為,以便讓孩子學到指定的知識和技能。成果是:孩子確實學會了。
        但是,孩子到底可以從父母身上學到什麼呢?他們是怎麼學習的呢?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即使是最小的孩子,也可以從別人那裡學到很多東西,遠超我們的想像。這項研究中更引人注目的發現是,這種學習很少是通過刻意的教授來實現的。
        在前文裡,我描述過一幅生物學上的圖景。它顯示出,孩子、照顧行為和人類學習之間等
    摘要
    你是園丁,還是木匠為什麼要做父母?照顧孩子既不容易,又累得要命,大多數人卻樂此不疲。為什麼?是什麼讓這一切都值得?有一個常見的答案,特別是對當今的中產階級父母來說,那就是:為人父母,你纔可以做那件被稱為“教養”的事情。“為人父母”是一個以目標為導向的動詞,它描述的是一種工作,目標是最終把你的孩子培養成更好、更快樂或更成功的成年人,比沒有你的教養要更好,或者比隔壁家的孩子要更好(雖然這話我們隻能悄悄地說)。正確的教養方法會養育出好孩子,他們之後也會成長為優秀的成年人。當然,人們有時候會使用“教養”這個詞來描述父母的實際行為,但在更多的時候,尤其是在現代,“教養”是指父母應該做的事情。在這本書中,我要提出,這樣一種“處方式”的養育觀念,無論是從科學、哲學、政治的角度,還是從個人的角度來看,在根本上都是錯誤的。這是對父母和孩子如何真正思考和行動的誤讀,也是對他們應該如何思考和行動的誤解。這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