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中國服飾文化的語言記憶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220-320
    【優惠價】
    138-200
    【作者】 馮盈之著 
    【出版社】東華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690631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東華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6906311
    商品編碼:1470721383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14-10-01
    代碼:36

    作者:馮盈之著

        
        
    "
    作  者:馮盈之 著 著
    /
    定  價:36
    /
    出 版 社:東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4年10月01日
    /
    頁  數:115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566906311
    /
    主編推薦
    中國是舉世聞名的紡織服裝大國,很早就有了紡織服裝業。河姆渡文化中已有原始腰機和引緯工具。1927年山西出土的半個蠶繭,說明在4700年前先民就懂得養蠶、繅絲、織績。
    對有關服飾的漢字、成語的研究是探尋漢民族服飾文化的可靠途徑,又是探尋漢民族服飾文化的基礎工作。
    學習和探尋此類漢字、成語,可以領略中國古人服飾的風貌、服飾心理,甚至服飾觀,並發現它們變化發展的軌跡。
    讓漢語言帶領我們穿越——尋找華夏服飾文化的原點。
    目錄
    ●文字篇:小序/1
    麻:紡麻績線一萬年/3
    桑:種桑養蠶開啟華夏文明/5
    絲:古代服飾文化的代表/7
    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9
    玦:古老的玉制裝飾品/11
    帶:束縛與裝飾的統一/13
    衣:聖主垂衣人倫建/15
    裘:榮華富貴話裘皮/17
    簑:最早的雨衣/19
    甲:戰士的護身衣/21
    須:陽剛男子話“須眉”/23
    發:絲絲縷縷見真情/25
    文:胸前刻的花紋/27
    美:美麗從“頭”起始/29
    嬰:用貝做成的項鏈/31
    巾:女兒的心事/33
    冕:最尊貴的禮冠/35
    弁:最古老的朝冠/37
    帽:護頂的衣/38
    巿:原始生殖崇拜的遺制/40
    作:伯餘初作衣/41
    玄:上衣如天/43
    裔:飄飛的衣裾/45
    專:最原始的紡織工具/47
    黹:賞心悅目話刺繡/49
    袞:畫龍於衣/51
    成語篇:小序/53
    高冠博帶:記錄儒生的裝束/55
    長袖善舞:記錄舞衣翩躚/57
    奇裝異服:求異心理成就服飾的發展/59
    廣袖高髻:展示古代服飾流行/61
    張敞畫眉:記錄古代女性眉妝歷史/63
    及笄年華:記錄失落的生命禮贊/65
    珠聯璧合:展現詩意的中國飾品/67
    褒衣博帶:文人追求的風範/69
    衣冠禮樂:造就五千年華夏文明/71
    貂蟬滿座:折射服飾教育功能/73
    美女簪花:記錄歷久不衰的簪花習俗/75
    面如傅粉:展現魏晉男性美容現像/77
    角巾私第:傳達“東坡式”的精神寄托/79
    裙屐少年:記錄消失在歷史深巷的
    男子裙裝/81
    蝶粉蜂黃:反映佛教對服飾文化的影響/83
    懸龜繫魚:吉祥魚文化在服飾中的反映/85
    錦上添花:描繪美輪美奂的中國服飾/87
    羽扇綸巾:記錄儒將的裝束/89
    風鬟霧鬢:記錄遠去的迷人發式/91
    淡妝濃抹:勾畫古代女性美妝文化/93
    環肥燕瘦:反映審美情趣的流變/95
    裙帶關繫:牽動繚亂的腰帶文化/97
    鳳冠霞帔:古代女子的人生理想/99
    蜀錦吳綾:織就千年高貴盛名/101
    脫白掛綠:反映古代文人的人生理想/103
    像簡烏紗:朝廷命官的穿戴/105
    鞋弓襪小:反映服飾審美的異化/107
    女扮男裝:服飾性別差異的悖逆/109
    描鸞刺鳳:描繪傳統女紅的優選境界/111
    綾羅綢緞:詮釋飄逸的東方神韻/113
    後記
    內容簡介
    語言是有記憶的。語言的內容足以反映出某一個時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服飾文化同樣沉澱在中國語言文字中。馮盈之編著的這本《中國服飾文化的語言記憶》分為文字篇與成語篇兩個部分。文字篇以像形文字為基礎,以甲骨文、金文形體為主,考察古代服飾的原始形態。成語篇則通過對部分反映服飾內容的成語的開掘,介紹服飾文化方面的內容。全書配有相應圖片。希望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描摹與挖掘,帶領讀者走進多彩的衣冠王國。
    精彩內容
        甲:戰士的護身衣
        “甲”(jia)字是個像形字,像古代武士身上穿的鐵甲片之間的“十”字縫。“甲”字的本義就是古代戰士穿的“護身衣”,
        古代鎧甲經歷了從單片到多片、從皮革到金屬的發展過程,鐵甲的出現始於秦漢。那時的鐵甲每件至少幾百片。
        從文物遺存看,開始時“甲”以皮制作,主要是用很厚的犀牛皮等制成。秦始皇時代大量使用皮甲,以一排排長方形皮甲片編綴而成。
        漢代有一種軟甲叫“絮衣”,是用絲、麻原料做面衣,再加絮裡的甲衣,以軟彈的作用來防御刀槍。
        南北朝時期因戰爭的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