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歲時 人文科學 蕭放 著作 中華書局 新華書店官網正版圖書籍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132-192
    【優惠價】
    83-120
    【作者】 蕭放 
    【出版社】中華書局 
    【ISBN】978710103182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華書局
    ISBN:9787101031829
    商品編碼:1208349257

    品牌:文軒
    出版時間:2002-03-01
    代碼:19

    作者:蕭放

        
        
    "
    作  者:蕭放 著
    /
    定  價:19
    /
    出 版 社:中華書局
    /
    出版日期:2002年03月01日
    /
    頁  數:252
    /
    裝  幀:平裝
    /
    ISBN:9787101031829
    /
    主編推薦
    《歲時(傳統中國民眾的時間生活)》力求以歷史的高度,把悠久而燦爛的中華文化放到整個人類文明的背景中審視,向您展示五千年文化的各個方面。
    我們的前人創造了無與倫比的燦爛文化。春秋戰國的諸廣哲學、漢魏六朝的豐碑巨制、韓柳歐蘇的大塊文章、明清之際的人生畫卷,無不表現了對社會國家的情懷,對宇宙世界的期待。千古風流人物的搏鬥,相互輝映,激蕩交融,造成了光華燦爛的中國,博大久遠的小華民族傳統。
    目錄
    ●鐘敬文/序:節日與文化
    溯源篇
    一、上古歲時觀念初探
    (一)原始歲時觀念的萌發
    (二)上古歲時觀念的文化特性
    二、漢魏民眾歲時觀念與歲時節日體繫
    (一)漢魏民眾歲時觀念的傳承與變化
    (二)漢魏歲時節日體繫的出現
    三、漢魏歲時節日的文化特征
    (一)漢魏時期時令祭禮轉向節日祭祀,歲時禁忌逐漸演變為民俗節慶
    (二)歲時節日中家族倫理精神凸現
    (三)節日紀念意義的初步形成與節日神話傳說的興起及歷史化
    (四)結論

    鳥瞰篇
    一、春節與傳統社會的時間意識
    二宵”
    三、追尋一個逝去的節日
    ——社日民俗的文化闡釋
    四、祭墓與踏青
    ——清明節與中國人的家族情懷
    五、“四月八,拜菩薩”
    ——傳統節俗與佛教文化
    六、南北民俗的交融復合
    ——端午節俗形態分析
    七、七夕節俗的文化變遷
    八、亡靈信節俗
    九、團圓餅與月亮節——中秋節俗形態的變遷
    十、菊花酒·茱萸佩·長壽節——重陽節俗漫話
    十一、十月朔·秦歲首·寒衣節
    十二、鼕至大如年——鼕至節俗的傳統意義
    十三、醉司命——祀灶與民間信仰
    十四、臘鼓鳴春草生——臘日民俗的時間意義
    餘論:古今歲時節日文化的比較與思考
    內容簡介
    《歲時(傳統中國民眾的時間生活)》,就會使你感到驚異了。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節日?是古人閑著無事干,或者他們物力精力過剩。所以要來弄弄這種“四時八節”麼?我們漢族,歷史很長,開化較早,人口眾多。近代以前,長期的農業社會,產生和繼承、發展了許多節日。 書中將告訴你真正的原因,其實現在被我們看來是無謂、可笑乃至可厭的節日,但在被創造乃至被繼承的當時,有它的主客觀原因和相應條件。有些是有一定現實意義和作用的(如端午的灑雄黃酒、六月六的曬衣物及年終的撢塵等),有些卻隻是滿足生活、心理的要求的(如新年的家人團聚、親友來往以及追儺、釘桃符等)。後者往往帶著幻想和迷信的色彩。這都是由於當時人們對付實際事物的能力還很有限,認識事物的知識又比較低下造成的。
    精彩內容
        溯源篇
        一、上古歲時觀念初探
        從民俗學的角度看,民俗的前期形態經歷了史前民俗、上古民俗及上古民俗向中古民俗轉變的若干階段。在這些階段中,由於民眾生存能力與生存環境的關繫,民眾在時間感受、時間認知、時間操作上有著相當強的宗教政治色彩。人們對自然力有初步的認識,民眾通過對天文物候的觀察,認識時季的變化,不過這種認識往往隱藏在神秘的面具之後。歲時信仰與古代原始宗教意識緊密關聯。雖然在春秋戰國之後中國已有了較繫統的節令體繫,但民眾參與的節俗活動很少,如果有的話,也主要體現在自古傳承的歲時祭祀活動之中。應該說明的是上古民俗也存在著階段性民俗差異,夏商周的民俗與春秋戰國民俗就有明顯的不同。
       &nb等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