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先秦犯罪學學說叢論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387-560
    【優惠價】
    242-350
    【作者】 劉志松闫文博馮志偉 
    【出版社】中國法制 
    【ISBN】978750936723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法制
    ISBN:9787509367230
    商品編碼:11121127027

    開本:16
    出版時間:2015-09-01

    代碼:50
    作者:劉志松闫文博馮志偉...

        
        
    "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稱:先秦犯罪學學說叢論
    • 作者:劉志松//闫文博//馮志偉
    • 代碼:50
    • 出版社:中國法制
    • ISBN號:9787509367230

    其他參考信息

    • 出版時間:2015-09-01
    • 印刷時間:2015-09-01
    • 版次:1
    • 印次:1
    • 開本:16開
    • 包裝:平裝
    • 頁數:297
    • 字數:232千字

    內容提要

    數千年中化文明史中,古聖先賢群星璀璨,文獻 典籍浩如煙海,其中不乏對於犯罪問題的真知灼見。
        對這些學說和思想進行梳理,我們可以看到一條與西 方犯罪學思想特質不相同的發展道路。
         劉志松、闫文博、馮志偉編著的《先秦犯罪學學 說叢論》旨在對中國先秦思想中所蘊含的犯罪學學說 進行繫統考察和梳理分析,尤其是對罪觀念的起源問 題、罪的訓詁學考察、各學派關於犯罪問題的代表性 學說進行考察,以期為我國犯罪學史的研究提供參考 。
        

    作者簡介

    劉志松(1980—),男,河北文安人,法學博士,天津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中國法律制度史、犯罪學史。 闫文博(1981年—),男,河南省項城市人,法學博士,河北工業大學人文與法律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中國法律制度史、中國政治制度史。 馮志偉(1982—),男,河北唐山人,法學博士,西南政法大學講師,研究方向為民族法制史、中國政治制度史。

    目錄

    **章 罪觀念的起源(代前言)
    1.罪觀念的社會起源
    2.人創造世界:人類活動的客觀化
    3.制度的合理化論證
    4.集體意識的內在化
    5.形式之罪與實質之罪
    6.罪真的是法定的嗎?
    7.罪的本質是什麼?
    8.罪是假設的而不是敘述的
    9.西方早期關於人性的討論
    10.無知——蘇格拉底論惡的起源
    11.柏拉圖:人皆無意為惡
    12.亞裡士多德:意志的重要性
    13.西塞羅論自由意志
    14.奧古斯丁對惡的認識從本體論向生存論的推進
    15.中世紀以後西方對善惡問題討論的庸俗化
    16.中國早期的泛神觀及對人性的無意識
    17.對革命的合理性反思與個體意識的覺醒
    18.從對神的敬到對人自身“德”的自覺
    19.“以德配天”與善惡觀念的起源
    20.從“吉”、“兇”到“善”、“惡”
    21.中國先秦人性論特質的繼續思考
    第二章 罪觀念的訓詁學考察
    22.關於“罪”字的文獻解釋
    23.“辠”字的解構性分析
    24.訓“自”
    25.訓“辛”
    26.訓“ ”
    27.訓“辜”、“闢”
    28.訓“ ”等
    29.訓“章”
    30.訓“罪”
    第三章 《周易》對罪的認識
    31.《周易》諸卦關於罪的學說脈絡
    32.《周易》諸卦關於犯罪問題的邏輯結構
    33.《周易》對於治理犯罪問題的總體思想
    第四章 先秦道家思想中的犯罪學學說
    34.任自然——道家的主要學說
    35.《老子》及其主要學說
    36.貪欲與詐智——罪的人性原因
    37.惡政與惡法——罪的政治原因
    38.貧困與戰爭——罪的社會原因。
    39.儒墨道德——罪的道德原因
    40.禁貪欲,去詐智,除惡政,廢惡法
    41.莊子及其主要學說
    42.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43.道家犯罪學學說餘論
    第五章 先秦儒家思想中的犯罪學學說
    44.孔子及其主要學說
    45.貧而無怨難
    46.禮崩樂壞
    47.身之私欲
    48.德禮並濟,使民知恥
    49.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50.德主刑輔
    51.倫理屈法
    52.孟子及其主要學說
    53.無恆產
    54.上下交征利
    55.無禮義,則上下亂
    56.制民之產
    57.德禮教化
    58.誅不仁
    59.不嗜殺人
    60.教而後誅
    61.生道殺民
    62.荀子及其主要學說
    63.寡則必爭矣
    64.上以無法使,下以無度行
    65.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66.“富之”、“教之”
    67.立君上之勢以臨之
    68.正身、定倫、治國
    69.禮義生而制法度
    70.先教後誅
    71.刑當罪則威,不當罪則侮
    72.公義勝私欲
    73.賞不欲僭,刑不欲濫
    74.治世重,亂世輕
    75.子思及其主要學說
    76.子思的犯罪原因論
    77.德禮為主,刑罰為輔
    78.賞與刑,必由其道
    79.刑不逮於君子,禮不逮於小人
    80.儒家的犯罪原因論
    81.儒家的犯罪防治論
    82.儒法犯罪觀之比較
    第六章 先秦法家思想中的犯罪學學說
    83.管仲及《管子》中的犯罪原因學說
    84.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85.賞薄則民不利,禁輕則邪人不畏
    86.禮義廉恥
    87.重法令
    88.有功必賞,有罪必誅
    89.《管子》中的犯罪學學說餘論
    90.商鞅與《商君書》
    91.商鞅犯罪原因論
    92.商鞅的犯罪預防論
    93.刑無等級
    94.重刑止罪
    95.重刑而連罪
    96.商鞅懲治官吏犯罪的思想
    97.商鞅犯罪學學說餘論
    98.韓非與《韓非子》
    99.韓非的犯罪原因論
    100.“明法”、“壹刑”
    101.重點治吏
    102.治民以法
    103.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
    104.專防八奸
    105.韓非“法術勢”結合的社會控制思想
    106.韓非犯罪學學說餘論
    107.李斯
    108.李斯的犯罪學學說
    109.李斯的犯罪學學說餘論
    第七章 墨家思想中的犯罪學學說
    110.墨家及其學說
    111.墨家對犯罪的認識
    112.墨家對犯罪原因的認識
    113.墨家對犯罪預防與懲治的學說
    後記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