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世界上所有的沙子 賈行家著 關於文化文學和藝術的九場對話 新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540-784
    【優惠價】
    338-490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ISBN】978751334952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ISBN:9787513349529
    商品編碼:10057619292053

    代碼:69

        
        
    "

    內容簡介

    我們應該

    怎樣面對歷史和未來?

    怎樣看待當下的生活?

    怎樣迎接衰老與死亡?

    怎樣走進藝術和文學?

    ……

    本書是賈行家得到App年度日更專欄“文化參考”第一季的文本凝結,以誠懇態度、切身感覺和閑話口吻,和你進行九場自由延展的對話。

    這些對話,既有社會思想、歷史鉤沉、人物解讀,也有野史八卦、身在江湖,你可以通過這本書,領略文學、藝術、生活的萬般景像,從中汲取平靜的力量。

    或許,它還能讓你對自己的生活,有一點點小小的思考,在現實和文藝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在這個嘈雜浮躁的世界,保留內心的一小塊柔軟之地。

    作者簡介

    賈行家

    作家,文字高手,著有隨筆集《潦草》《塵土》。

    得到專職作者,得到App“文化參考”“賈行家說《聊齋》”“賈行家說千古文章”等課程主理人。

    專注於中國文化和文學研究。

    精彩書摘

    實際上是呼救

    網絡紅人龐麥郎的故事說短則短。2014 年,他因為一首《我的滑板鞋》成名,歌詞還挺不錯的,隻是他本人實在沒什麼音樂和表演 天賦,之後的演藝事業一路下滑,被經紀公司放棄。有些小公司打算 出奇制勝,找他做代言,效果也很差。一開始還有觀眾來看笑話,後 來連看笑話的也沒有了,大家隻在網上看看他的奇言異行。比如,他喜歡編造自己的經歷,人人都知道他生於陝西漢中的農家,但他非要操著陝西普通話說自己是臺灣人,在英國學的音樂,還把年齡改小了 11 歲。 2021 年 3 月,龐麥郎的經紀人證明,龐麥郎已經因為嚴重的精神分裂癥,被強制送進了精神病院治療。

    幾年之後,當我們回顧 2021 年曾經發生過的文化事件時,需要 記住“龐麥郎”這個名字。他正是美國藝術家安迪 · 沃霍爾所說的“15 分鐘名人”。在大眾媒體時代,15 分鐘足夠讓隨便一個人成為名人。假如沃霍爾看到今天的短視頻平臺,會發現 15 分鐘已經縮短到了 15 秒。精準的流量可以把一個普通人推到半空,但他可能永遠沒 法平靜地落回地面了。我曾經在意外的情況下,做過一次小規模的、 15分鐘的網絡名人,結果我如同農貿市場裡的母雞一般惶恐,至今 還心有餘悸。幸好我也在 15 分鐘之後就被忘掉了。從那以後,我有點兒同情常年生活在聚光燈下的名人。

    我想記住的不是龐麥郎這個名字,而是知道他後來的消息時,那種錯愕和羞愧:我之前打開視頻或者新聞,隻是想看這個網絡紅人 的荒誕故事。就像使用微波爐,隨手按一下,就立刻會有相應的功能 實現;再按一下,這個功能就關閉了。我對這臺機器如何運作毫無興 趣。這種態度,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我纔意識到當初自己當笑話看的,是一個正在一點一點陷入絕境的人。我不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被這樣對待,沒有人應該被這樣對待。

    前言/序言

    自序

    世上的書太多了,多到使我覺得自己在做一件有罪的事。

    書有什麼用呢?兩三千年前為智慧定下意義的那些人,從悉達 多、老子、孔子、蘇格拉底到拿撒勒的耶穌,哪裡有今天這麼多書可 讀?我們大概正因為沒有生在那個意義叢生的世界,纔苦求不得,纔不得不以閱讀為手杖,想些道理,把念頭寫下來,產生新的疑惑來填 補虛無。我們不足以夠到像星辰一樣懸掛著的“道”,轉而盼望用讀 寫的方式去追隨,去保衛,去傳遞,去質疑……重要的向來不是書, 而是這平凡而自重的態度。

    2020 年 8 月起,我在得到 App 開了一個音頻專欄——“文化參考”。一年 260 期,每期 12 分鐘,在我這裡就是 3300 個字,找一個 文化藝術類題目,和我的用戶朋友們討論——雖然大概你早就知道這個題目,而且知道得比我更清楚。到了快滿一整年時,攢了九十多萬 字,挑挑揀揀,湊出下面這九篇。

    容我解釋一下。

    頭一件事很要緊:我不是這些文字的“作者”,至多算是敘述者。 我的一點兒期盼是,就那些讓我覺得有趣或者困惑的題目,搜羅一些材料提供給讀者,未必算得上答案,但多少可以形成一些參照。這也正是“參考”的本義。

    據說文獻學中有一個處理方法——如果引述太多他人的積累,就 不能用“著”來署名,而該用“撰”。事到如今,我連“撰”的名義 也夠不上,文中雖然標示了材料出處,然而我根本就不懂得任何學 術規範,口述時的錯漏和偏頗之多更是不用提,請你讀時一定要小心——這真是荒唐的不情之請。當年胡亂起的網名“賈行家”,今天 總算派上了用場。

    第二件事是體例。這次拿出來的九篇東西,是對九個關於文化、 歷史、生活、文藝和當下問題的框定,再從專欄的稿子裡摘選編排,命名為“九場對話 ”。具體每場對話在說什麼 ,每篇的文前再進行簡介。

    這種好像一個人自言自語的東西,到底是個什麼“對話”呢?瀋 括在《夢溪筆談》裡說,“所與談者,唯筆硯而已”。我沒有那麼寂寞,也沒有那麼自信,隻不過想保留談話的姿態,想像你坐在我的對面。在這個技術不成問題、群體情緒卻成為困擾的時代,我尤其渴望 真誠、寬容的對話。想要把話說完,更想得到回應。這九篇東西既不 指望正確,更不完整,有些空缺是故意留下的,我先說出來我的這一半,等候你的意見和補充。

    ……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