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轉型與超越--三峽壩區可持續發展規劃研究/前沿規劃理論研究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市場價】
    497-720
    【優惠價】
    311-450
    【作者】 吳之凌陳韋黃煥李曉慧羅巧靈等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 
    【ISBN】978711211354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
    ISBN:9787112113545
    商品編碼:1028740503

    開本:16
    出版時間:2009-10-01

    代碼:58
    作者:吳之凌,陳韋,黃煥,李曉慧,羅巧靈等

        
        
    "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稱:轉型與**--三峽壩區可持續發展規劃研究/前沿規劃理論研究叢書
    • 作者:吳之凌//陳韋//黃煥//李曉慧//羅巧靈等
    • 代碼:58
    •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
    • ISBN號:9787112113545

    其他參考信息

    • 出版時間:2009-10-01
    • 印刷時間:2009-10-01
    • 版次:1
    • 印次:1
    • 開本:16開
    • 包裝:平裝
    • 頁數:140
    • 字數:300千字

    編輯推薦語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簡稱“三峽工程”)是集防洪,發電,航運和供水四大效益為一體的一項巨大繫統工程,對促進中國長江流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它不僅是一項水利繫統工程,而且是一項社會工程和文化工程,涉及眾多學科的研究領域和技術方法。 本書基於可持續發展觀念,針對施工完成後的三峽壩區將由施工期過渡到管理運營期的現實情況,面對新的轉變和調整,對構建後建壩時代的壩區規劃體繫進行了初步探索,以期能對國內外大型水利樞紐區在運營期間的規劃建設和實施管理有所裨益。本書可供廣大建設管理者、規劃師、建築師、水利工程師等學習參考。

    作者簡介

    吳之凌,1972年生於湖北武漢,1995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繫人文地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學歷,正高職**規劃師、**注冊規劃師。現為武漢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兼任國際規劃大會(ISOCARP)武漢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團體會員的會員代表、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常務理事、湖北省城市規劃協會常務副會長、武漢市城市規劃協會常務理事和武漢市城市規劃協會城市規劃專業委員會主任、武漢市工程咨詢協會副會長、武漢市勘察設計協會監事等職。2003年、2004年分別被評為第5批學術帶頭人和享受市政府專項津貼的專家。主持完成近百餘項各類重大城市規劃設計和研究項目,獲得部級獎項7項、省市級獎44項、發表論文10餘篇。 陳韋,1963年10月生於湖北武漢,畢業於西北建築工程學院城市規劃專業,大學本科學歷,工學學士,正高職**規劃師,現任武漢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九三學社武漢市市委常委、江岸區副主任委員,入選**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行業專家數據庫”。2000年被評為武漢市政府專項津貼專家,2006年被評為“武漢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兼任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居住區學術委員會委員,武漢市城市建設**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武漢市**歷史建築保護委員會專家,武漢市建設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碩士研究生答辯委員會委員、碩士生導師、兼職教授。主持完成近百餘項各類重大城市規劃設計和研究項目,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級獎7項、省市級獎項29項,發表論文10餘篇。 黃煥,1974年生於湖北武漢,1996年畢業於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城市規劃專業,2006年獲華中科技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碩士學位,2005年作為訪問學者赴美國芝加哥伊利諾伊大學城市規劃與公共事務學院學習交流,現任武漢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國際室主任、**規劃師、**注冊規劃師,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會員。主持完成近40餘項各類重大城市規劃設計和研究項目,獲**、省、市級獎勵30餘項,其中**建設部部級獎勵5項。在***公開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2次受邀於國際規劃大會(ISOCARP)宣讀論文。2009年入選武漢市“十百千人纔工程”。 李曉慧,1977年生於廣西南寧,2003年武漢理工大學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專業畢業,獲建築學碩士學位。2009年作為訪問學者赴美國芝加哥伊利諾斯大學城市規劃與公共事務學院學習交流,現任武漢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建築設計分院主任工程師。作者主持或參與的規劃設計先後獲**、省、市**城市規劃、工程咨詢獎多項,在公開刊物發表論文2篇。 羅巧靈,1981年生於湖北松滋,200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城市規劃專業,獲本科學位。2005年獲武漢大學城市規劃專業工學碩士學位,現為武漢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師。作者參與多項重大城市規劃設計和研究項目編制,在《城市規劃》及其他***公開刊物上發表論文9篇,獲得湖北省土木建築學會自然科學學術論文一等獎1篇。

    目錄


    引言
    1 概述
    2 概念詮釋及研究角度
    2.1 概念詮釋
    2.1.1 後建壩時期
    2.1.2 三峽庫區、三峽壩區及三峽工程
    2.2 研究角度
    2.2.1 水利規劃
    2.2.2 城市規劃
    2.2.3 三峽壩區規劃
    3 研究的目的和框架
    3.1 研究的目的
    3.1.1 調整三峽水利樞紐區的規劃,應對大壩發展趨勢及中國公共政策調整
    3.1.2 探討水利樞紐區規劃的範式,拓展全球化下規劃學科的研究領域
    3.2 研究框架
    上篇 總論
    4 光榮與夢想
    4.1 偉人首倡,初露曙光:中山先生指點江山
    4.2 歷經風雨,憾未成形:中美合作無功而返
    4.3 曙光重現,百廢待興:積極籌備真抓實干
    4.4 民主決策,奠定方向:科學攻關奮進克難
    4.5 高峽平湖,夢圓今朝:三峽工程任重道遠
    5 成效與挑戰
    5.1 世界大壩的得失談
    5.1.1 世界知名水壩概覽
    5.1.2 促進發展功不可沒
    5.1.3 弊端叢生引以為憾
    5.1.4 興利除弊和諧發展
    5.2 三峽工程的成效
    5.2.1 促進長江流域經濟發展
    5.2.2 保障區域防洪安全
    5.2.3 促進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
    5.2.4 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
    5.3 後建壩時期三峽壩區面臨的挑戰
    5.3.1 與周邊城鎮協調發展的挑戰
    5.3.2 自身功能轉型與結構調整的挑戰
    5.3.3 壩區環境品質提升的問題
    6 過程與啟示
    6.1 規劃歷程
    6.2 征集方案簡介
    6.2.1 “兩岸——兩島”(海南雅克城市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6.2.2 “三島共生”(上海古瀚浦建築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和上海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設計聯合體)
    6.2.3 “五線四圈,和音諧譜”(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6.2.4 “展大江風範,築和諧發展”(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6.3 征集方案評審綜述
    7 策略與應對
    7.1 總體定位與目標
    7.1.1 定位
    7.1.2 目標
    7.2 轉型與重構——順應後建壩時期的功能需求
    7.2.1 產業轉型
    7.2.2 空間功能轉型
    7.3 **與升華——大壩、峽江、人的和諧共生
    7.3.1 生態建壩的根本任務
    7.3.2 特色提升的迫切需求
    7.3.3 基於文化生態學的規劃策略
    下篇 轉型與**
    8 三峽壩區功能轉型規劃
    8.1 前建壩時代的水利樞紐區用地空間布局特點
    8.2 樞紐用地布局的特征及啟示
    8.2.1 沿江山地城鎮的用地布局及形態研究
    8.2.2 樞紐用地的功能型城鎮屬性
    8.2.3 三峽壩區土地使用轉型的階段性及其路徑演化
    8.3 後建壩時期壩區的功能轉型與重構
    8.3.1 區域——整合周邊城鎮功能,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8.3.2 壩區——目標需求,重構壩區內部功能
    8.3.3 地塊——理順用地分類標準,落實具體地塊布局
    8.3.4 保障——構建安全防衛體繫,確保壩區功能安全
    9 三峽壩區生態修復規劃
    9.1 水利樞紐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評估
    9.1.1 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正面效益
    9.1.2 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
    9.1.3 與生態建設同步建設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
    9.2 生態修復的相關理念
    9.2.1 生態修復的概念
    9.2.2 生態修復的模式
    9.2.3 水利樞紐區的生態修復內容
    9.3 後建壩時期三峽壩區生態修復對策
    9.3.1 建立流域到基地完整生態體繫,維護區域生態安全
    9.3.2 促進三峽工程管理區生態繫統良性循環,人與自然和諧共存
    9.3.3 創新生態保護措施,探索生態修復技術
    10 三峽壩區文化遺產保護規劃
    10.1 水利樞紐區與工業遺產
    10.1.1 工業遺產是文化遺產的新類型
    10.1.2 三峽工程工業遺產的價值體現
    10.1.3 水利樞紐區工業遺產保護的必要性
    10.2 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的模式
    10.2.1 整體保護模式
    10.2.2 單體保護模式
    10.2.3 模式借鋻
    10.3 三峽文化遺產保護體繫的構建
    10.3.1 遺產廊道與“泛博”的整合
    10.3.2 評價體繫與分級保護
    10.3.3 保護與利用的協調
    11 三峽壩區景觀體繫規劃
    11.1 水利樞紐區的景觀特征
    11.1.1 水利樞紐區的景觀要素構成
    11.1.2 水利樞紐區景觀規劃的作用
    11.2 水利樞紐區景觀規劃的理念與原則
    11.2.1 水利樞紐區建設與工程景觀的彰顯
    11.2.2 水利樞紐區建設與自然環境的融合
    11.2.3 水利樞紐區建設與文化的積澱
    11.3 三峽壩區景觀體繫的構建
    11.3.1 整合區域景觀資源
    11.3.2 建立繫統性的景觀體繫
    11.3.3 構建特色導向的視覺繫統
    11.4 三峽壩區旅遊體繫的構建
    11.4.1 區域旅遊體繫
    11.4.2 三峽壩區景觀開發與利用
    12 典型節點
    12.1 博物館
    12.2 濱江遺產公園與接待中心
    12.3 98.7工業遺產公園
    12.4 魚類保育中心
    結語與展望
    13 本書結論
    14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