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外教社外語測試與教學叢書:語言測試社會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市場價】
486-704
【優惠價】
304-440
【作者】 楊惠中桂詩春 
【出版社】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463937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4639378
版次:1

商品編碼:11691218
品牌:外教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外教社外語測試與教學叢書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5-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25
字數:343000

正文語種:中文
代碼:48
作者:楊惠中,桂詩春


    
    
"

內容簡介

考試制度是社會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保證社會公平和建立和諧社會意義重大。考試社會性問題正是當前國際語言測試界的研究重點之一。《外教社外語測試與教學叢書:語言測試社會學》結合我國語言測試實踐,遴選了國內外語言測試界經驗豐富的專家學者的相關研究成果,對我國社會和教育環境下考試社會性的方方面面進行了深入探討,以期引起我國教育界和社會各方的討論,推動語言測試學科和教育考試學科的發展,使考試結果能更好地服務於教學和人纔培養工作。

作者簡介

桂詩春,1930年生,1955年畢業於中山大學外語繫。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語言學家。先後擔任中山大學和廣州外國語學院繫主任、副院長、院長,國務院第二、第三屆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會學科審議組成員,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副會長,廣東外語學會會長、榮譽會長等職,並獲“有突出貢獻國家級中青年科學、技術、管理專家”、“全國優秀教師”、“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家”等多項殊榮。桂詩春長期從事應用語言學、心理語言學、語言測試、語言學方法論、標準化考試等領域的研究,成果斐然。先後在應用語言學、心理語言學、語料庫語言學等領域出版專著19部,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

楊惠中,1936年生。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專業博士生導師,2006年11月退休。曾任上海交通大學外語繫主任、全國大學英語教學研究會會長、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主任,現任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專家組成員、教育部考試中心高級顧問、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顧問。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語言測試、語料庫語言學、語言教學。

目錄

序言
前言
1.從社會視角看中國考試的過去和現在
2.語言測試的社會學思考
3.有效測試、有效教學、有效使用
4.教育與心理測量標準
5.大規模教育考試的質量保證及設計流程
6.語言測試中的道德規範——《ILTA道德規範》對我國語言測試的啟示
7.盡快制定統一的中國語言能力等級量表
8.教師如何成為負責任的語言評測者?(詳細摘要)
9.高風險考試雙重功能的衝突(詳細摘要)
10.芬蘭評測文化——傳統與創新的混合體(詳細摘要)
11.語言測試和教學中試題與習題辨異
12.應試教學的社會分析
附錄一 語言測試常用術語中英文對照表
附錄二 專有名詞與縮寫中英文對照表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外教社外語測試與教學叢書:語言測試社會學》:
2.西周東遷以後,王室傾危,貴族沒落,所謂“禮崩樂壞”,“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學術下移,仕人流失。在社會上出現了一個“士”階層和由此而觸發的一個百家爭鳴的文化高潮,這個“士”階層是由衰落的貴族和上升的平民構成的一個特殊階層,掌握了知識文化。以孔子為例,孔子原是殷商王族後裔,是春秋十二個大諸侯國中宋國開創者微子啟的後代,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是他的十一世祖。隻是到後來,孔子這一支衰落了,又從宋國遷到了魯國,因此到孔子時,其身份已成為“布衣”,也就是平民。孔子曾經離開魯國到各國去求學遊說,謀求出仕從政,足跡遍布於陳、衛、曹、宋、鄭、楚、蔡各地,前後長達十四年之久。而秦統一中國以後,版圖日益擴展,靠封建分封辦法,出現捉襟見肘的局面,需要大量賢能(從鄉裡小吏到布衣卿相)來輔助君主治理國家。春秋戰國的四大君子,如孟嘗(齊)、信陵(魏)、春申(楚)、平原(趙),都“養士”過千。按《戰國策·秦策三》載,“天下之士,合從相聚於趙,而欲攻秦,秦王憂”,可見“士”階層的巨大能量,張儀、範雎、韓非、荊軻都是代表。察舉制和科舉制得以推行,說明“取士”已經具備了其社會基礎。它既是社會的需要,也具有實施的可能性。各個朝代統治階級都亟須網羅人纔來穩固其政權,故“貞觀初放榜日,上(指唐太宗)私幸端門。見進士於榜下綴行而出,喜謂侍臣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摭言》)這句話充分表達了坐定天下的皇帝們對於人纔的態度,那就是要將人纔都納入到體制中,為我所用。怪不得趙嘏說“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同上)。
3.科舉制又比察舉制要進步。這主要是因為前者是外部運作,昭示天下,有一定透明度,而後者則是在內部運作,缺乏監督機制,無甚透明度。試從我們現在常說的“三公”(公開、公正、公平)幾個方面略加比較。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