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新編中國藥材學(第四卷)/中國中藥資源大典·中藥材繫列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市場價】
    2870-4160
    【優惠價】
    1794-2600
    【作者】 黃璐琦陳萬生詹亞華吳和珍 
    【出版社】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2141939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21419399
    版次:1

    商品編碼:12731299
    品牌: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包裝:精裝

    叢書名:中國中藥資源大典—中藥材繫列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0-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90
    字數:760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黃璐琦,陳萬生,詹亞華,吳和珍


        
        
    "

    內容簡介

    《新編中國藥材學(第四卷)/中國中藥資源大典·中藥材繫列》為《新編中國藥材學》第四卷,收載了101種主產於我國華中地區常見的中藥材和民間習用的中草藥。每種藥材重點介紹了來源、本草考證、原植物(形態)、主產地、栽培要點、采收與加工、商品規格、藥材鋻別、質量評價、化學成分、性味歸經、功能主治、藥理作用、用藥警戒或禁忌、分子生藥、附注等內容,每個品種均附有原植物和藥材彩色圖片以及藥材顯微結構特征圖片。
    《新編中國藥材學(第四卷)/中國中藥資源大典·中藥材繫列》內容豐富,文圖翔實,重點突出,特色鮮明,集“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和可讀性”為一體,適用面廣,可供中藥教學、科研、生產、檢驗部門廣大醫藥工作者參考。

    作者簡介

    黃璐琦,男,漢族,1968年出生,江西婺源人。1995年獲北京大學醫學部(原北京醫科大學)博士學位,1992年起在中國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工作至今。現為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副院長、中藥研究所所長,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中藥)合作中心主任,國務院中醫學、中藥學第六屆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研究會中藥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生態學會中藥資源生態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藥鋻定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中藥雜志》副主編等。為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常務委員,北京市青年聯合會副主席,中央國家機關青年聯合會常務委員。

    內頁插圖

    目錄

    二畫
    1.八角楓

    三畫
    2.三葉五加
    3.大血籐
    4.山麥鼕
    5.山茱萸
    6.山藥
    7.山銀花
    8.千金籐

    四畫
    9.天鼕
    10.天胡荽
    11.天然冰片(右旋龍腦)
    寶草
    13.木瓜
    14.五加皮
    15.五倍子
    16.牛膝
    17.烏蘞莓

    五畫
    18.玉竹
    19.艾葉
    20.石韋
    21.石菖蒲
    22.仙茅
    23.白花蛇舌草
    24.白附子
    25.白英
    26.白前
    27.鼕凌草
    28.玄參
    29.半夏
    30.絲棉木

    六畫
    31.地黃
    32.竹茹
    33.血散藷
    34.劉寄奴
    35.陰地蕨
    36.防己

    七畫
    37.苎麻根
    38.杜仲
    39.杜仲葉
    40.吳茱萸
    41.牡丹皮
    42.何首烏
    43.皂角刺
    44.谷芽
    45.辛夷

    八畫
    46.青風籐
    47.青皮
    48.苦楝皮
    49.楓香脂
    50.虎杖
    51.羅漢松實
    52.金絲桃
    53.夜交籐

    九畫
    54.珍珠透骨草
    55.茯苓
    56.茯苓皮
    57.南五味子
    58.南鶴虱
    59.枸橘
    60.厚樸
    61.厚樸花
    62.骨碎補
    63.鬼箭羽
    64.獨活

    十畫
    65.蓮子
    66.蓮子心
    67.蓮房
    68.蓮須
    69.荷葉
    70.桂花
    71.夏枯草
    72.鐵掃帚
    73.射干
    74.海金沙
    75.桑葉
    76.桑白皮
    77.桑枝
    78.桑椹

    十一畫
    79.菝葜
    80.菥萁
    81.黃楊木
    82.黃精
    83.黃籐
    84.梧桐子
    85.救兵糧
    86.野菊花
    87.豬牙皂
    88.貓爪草
    89.商陸
    90.密蒙花
    91.續斷

    十二畫
    92.博落回
    93.酢漿草
    94.紫荊皮
    95.紫萁貫眾
    96.湖北貝母

    十三畫
    97.蒺藜

    十四畫
    98.蜘蛛香
    99.獐牙菜

    十五畫
    100.墨旱蓮

    十八畫
    101.藕節

    主要參考書目
    本卷中文名索引
    本卷拉丁學名索引
    中文名總索引
    拉丁學名總索引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中醫藥是我國獨特的衛生資源、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重要的生態資源,從神農嘗百草開始,在幾千年的發展中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做出了巨大貢獻。中醫藥在我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也顯示出其獨特優勢,並得到廣泛認同。中藥資源是中醫藥事業傳承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具有重大的利用價值和開發價值,關乎民生和社會穩定,關乎生態環境保護和新興戰略產業發展,是全球競爭中國家優勢的體現,具有國家戰略意義。
    我國是中藥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全國第三次中藥資源普查統計我國有12807種藥用資源。但在長期發展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類同品、代用品和民間用藥不斷出現,藥材品種復雜、混亂,真偽優劣難辨,必須認真研究;二是野生資源銳減,大量常用中藥材野生資源枯竭,市場上以栽培(養殖)中藥材居多;三是栽培(養殖)中藥材存在盲目引種馴化、濫施農藥化肥和重金屬超標等問題,導致栽培(養殖)中藥材質量難以保證。因此,正確認識和客觀評價我國中藥材現狀,為中藥材真偽鋻別和品質評價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技術,有助於促進中醫藥事業的協調發展。
    基於以上,我們在開展全國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工作的基礎上,結合現代科研成果,組織全國近50所高校、科研院所、藥檢機構及企業的500餘位專家學者編撰了《新編中國藥材學》。編者們以藥材基原品種鋻別、質量評價等內容為重點,從藥材別名、來源、本草考證、原植物(動物、礦物)、主產地、栽培(養殖)要點、采收與加工、商品規格、藥材鋻別、質量評價、化學成分、功能主治、藥理作用、用藥警戒或禁忌、分子生藥等有關藥材學知識與新技術、新方法及其現代研究成果進行繫統梳理和全面介紹。
    全書內容包括總論和各論。總論主要包括中藥材資源調查與區劃,中藥材生產與流通、品質評價、開發與利用等內容。各論收載植物、動物、礦物藥材共計882種,其中大多為常用中藥材,少數為具有區域特色或有開發應用前景的品種。為更好地體現藥材道地特色和便於組織編撰,經過集體多次討論後形成共識:先將植物藥材按其主產區大致劃分為東北、華北、西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共7個片區,分別收錄編撰;總論和動物藥材、礦物藥材分別編撰。再根據最後收錄品種及內容篇幅,又將本書總論內容與東北片區收錄藥材合編為1卷(先總論、後藥材的順序),動物藥材、礦物藥材合編為1卷,其餘6個片區收錄藥材各自成卷,全書共8卷。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