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創業基礎實訓教程(含實訓手冊)/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441-640
    【優惠價】
    276-400
    【作者】 李莉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820282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8202824
    版次:1

    商品編碼:11663782
    品牌: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5-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45
    字數:610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李莉


        
        
    "

    內容簡介

    《創業基礎實訓教程(含實訓手冊)/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具有以下特點:
    1.緊扣大綱,突出前沿
    《創業基礎實訓教程(含實訓手冊)/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內容緊緊圍繞教育部普通本科學校創業教育教學基本要求和教學大綱,配備的教學案例均選取自時下學生最關注、最熱門的創業案例。
    2.興趣引導,注重互動
    《創業基礎實訓教程(含實訓手冊)/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每章用一個導人案例開始,結合章節內容,穿插“教學案例”和“閱讀資料”,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為教師和學生充分互動提供了思路。
    3.強化實訓,自成體繫
    《創業基礎實訓教程(含實訓手冊)/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每個章節配備豐富的實訓內容,包括課堂活動與課後作業,為教師組織課堂教學活動和布置作業提供豐富素材。實訓手冊獨立裝訂成冊,自成體繫,方便教師收取作業,獲取學生學習狀況的反饋。

    目錄

    第一章 創業活動與創業教育
    第一節 創業教育的內涵
    一、創業教育的定義
    二、創業教育的目標
    三、創業教育的主要內容
    第二節 國外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發展
    一、方興未艾的美國創業熱潮
    二、英國的創業活動與高校創業教育
    三、德國的創業活動和創業教育
    四、日本的創業活動
    第三節 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發展
    一、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發展歷程
    二、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現狀及主要模式
    第四節 大學生創業的現實意義
    一、大學生創業的社會意義
    二、大學畢業生創業的現實意義
    三、在校大學生創業的現實意義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二章 創業、創業精神與生涯發展
    第一節 創業與創業精神
    一、創業的定義與功能
    二、創業的要素與類型
    三、過程與階段劃分
    四、創業精神的本質、來源、作用與培育
    第二節 知識經濟發展與創業
    一、經濟轉型與創業熱潮的關繫
    二、創業活動的功能屬性
    三、知識經濟時代賦予創業的重要意義
    第三節 創業與職業生涯發展
    一、廣義和狹義的創業概念
    二、創新型人纔的素質要求
    三、創業精神對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的意義和作用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三章 創業者與創業動機
    第一節 創業者與創業者素質
    一、創業者內涵
    二、成功創業者的素質特征
    第二節 創業動機
    一、創業動機的含義
    二、創業動機的類型
    三、認識財務自由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四章 創造性思維與創業
    第一節 創造、創新、創意與創業
    一、創造
    二、創新
    三、創意
    四、創造、創新、創意與創業的關繫
    第二節 創造性思維及思維障礙
    一、創造性思維及其特征
    二、思維障礙及其突破
    第三節 創造性思維方法
    一、發散思維和收斂思維
    二、想像思維和聯想思維
    本章小結
    復習思考題

    第五章 創新方法與創業能力
    第一節 頭腦風暴法
    一、頭腦風暴法的含義
    二、頭腦風暴法的程序、要求及其原則
    三、頭腦風暴法的實施方法
    第二節 奧斯本檢核表法
    一、奧斯本檢核表法的含義
    二、奧斯本檢核表法的實施過程
    三、奧斯本檢核表法的內容
    四、奧斯本檢核表法的訓練
    第三節 創業能力
    一、創業能力的定義
    二、創業能力的構成要素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創業團隊的組建與管理
    第七章 創業項目的選擇與評價
    第八章 商業模式與市場營銷
    第九章 創業資源的開發與整合
    第十章 創業資金與創業融資
    第十一章 新企業開辦與創業風險管理
    第十二章 創業計劃書的撰寫與展示

    附錄:創業計劃書模板
    參考文獻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創業基礎實訓教程(含實訓手冊)/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
    創新是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為特征的一種概念化過程。起源於拉丁語,它原意有三層含義:第一,更新;第二,創造新的東西;第三,改變。創新是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形式,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一個民族要想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論創新。創新在經濟、商業、技術、社會學以及建築學這些領域的研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經濟學上,創新概念的起源為美籍經濟學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經濟發展概論》。熊彼特在其著作中提出:創新是指把一種新的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結合”引人生產體繫。它包括五種情況:引入一種新產品,引入一種新的生產方法,開闢一個新的市場,獲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種新的供應來源,新的組織形式。熊彼特的創新概念包含的範圍很廣,如涉及技術性變化的創新及非技術性變化的組織創新。
    20世紀60年代,隨著新技術革命迅猛發展,美國經濟學家華爾特,羅斯托提出了“起飛”六階段理論,將“創新”的概念發展為“技術創新”,把“技術創新”提高到“創新”的主導地位。
    1962年,伊諾思在其《石油加工業中的發明與創新》一文中首次直接明確地對技術創新下定義:“技術創新是幾種行為綜合的結果,這些行為包括發明的選擇、資本投入保證、組織建立、制訂計劃、招用工人和開闢市場等。”伊諾思是從行為的集合的角度來下定義的。而首次從創新時序過程角度來定義技術創新的林恩(G.Lynn)認為技術創新是“始於對技術的商業潛力的認識而終於將其完全轉化為商業化產品的整個行為過程”。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U.S.A.,NSF),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興起並組織對技術的變革和技術創新的研究。邁爾斯(S.Myers)和馬奎斯(D.G.Marquis)作為主要的倡議者和參與者,在其1969年的研究報告《成功的工業創新》中將創新定義為技術變革的集合,認為技術創新是一個復雜的活動過程,從新思想、新概念開始,通過不斷地解決各種問題,最終使一個有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新項目得到實際的成功應用。到70年代下半期,他們對技術創新的界定大大擴寬了,在NSF報告《1976年:科學指示器》中,將創新定義為“技術創新是將新的或改進的產品、過程或服務引入市場”,明確地將模仿和不需要引入新技術知識的改進作為最終層次上的兩類創新而劃入技術創新定義範圍中。
    20世紀70-80年代開始,有關創新的研究進一步深入,並開始形成繫統的理論。阨特巴克(J.M.U Merback)在70年的創新研究中獨樹一幟,他在1974年發表的《產業創新與技術擴散》中認為:“與發明或技術樣品相區別,創新就是技術的實際采用或首次應用。”繆爾賽在80年代中期對技術創新概念作了繫統的整理分析。在整理分析的基礎上,他認為:“技術創新是以其構思新穎性和成功實現為特征的有意義的非連續性事件。”
    著名學者弗裡曼(C.Freeman)把創新對像基本上限定為規範化的重要創新。他從經濟學的角度考慮創新。他認為,技術創新在經濟學上的意義隻是包括新產品、新過程、新繫統和新裝備等形式在內的技術向商業化實現的首次轉化。他在1973年發表的《工業創新中的成功與失敗研究》中認為:“技術創新是一技術的、工藝的和商業化的全過程,其導致新產品的市場實現和新技術工藝與裝備的商業化應用”。其後,他在1982年的《工業創新經濟學》修訂本中明確指出,技術創新就是指新產品、新過程、新繫統和新服務的首次商業性轉化。
    我國20世紀80年代以來開展了技術創新方面的研究。傅家驥先生對技術創新的定義是:企業家抓住市場的潛在盈利機會,以獲取商業利益為目標,重新組織生產條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強、效率更高和費用更低的生產經營方法,從而推出新的產品、新的生產(工藝)方法、開闢新的市場,獲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給來源或建立企業新的組織,它包括科技、組織、商業和金融等一繫列活動的綜合過程。此定義是從企業的角度給出的。彭玉冰、白國紅也從企業的角度為技術創新下了定義:企業技術創新是企業家對生產要素、生產條件、生產組織進行重新組合,以建立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生產體繫,獲得更大利潤的過程。
    進入21世紀,信息技術推動下知識社會的形成及其對技術創新的影響進一步被認識,科學界進一步反思對創新的認識:技術創新是一個科技、經濟一體化過程,是技術進步與應用創新“雙螺旋結構”(創新雙螺旋)共同作用催生的產物,而且知識社會條件下以需求為導向、以人為本的創新2.0模式進一步得到關注。《復雜性科學視野下的科技創新》在對科技創新復雜性分析基礎上,指出了技術創新是各創新主體、創新要素交互復雜作用下的一種復雜湧現現像,是技術進步與應用創新的“雙螺旋結構”共同演進的產物;信息通信技術的融合與發展推動了社會形態的變革,催生了知識社會,使得傳統的實驗室邊界逐步“融化”,進一步推動了科技創新模式的嬗變。要完善科技創新體繫急需構建以用戶為中心、需求為驅動、以社會實踐為舞臺的共同創新、開放創新的應用創新平臺,通過創新雙螺旋結構的呼應與互動形成有利於創新湧現的創新生態,打造以人為本的創新2.0模式。《創新2.0:知識社會環境下的創新民主化》進一步對面向知識社會的下一代創新,即創新2.0模式進行了分析,將創新2.0總結為以用戶創新、大眾創新、開放創新、共同創新為特點的,強化用戶參與、以人為本的創新民主化。
    對於本教材的研究來說,從企業角度對創新加以定義更有意義。我們總結前人的觀點,以傅家驥先生的定義為基礎,對創新加以界定:企業的企業家抓住市場潛在的盈利機會,或技術的潛在商業價值,以獲取利潤為目的,對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進行新的組合,建立效能更強、效率更高的新生產經營體繫,從而推出新的產品、新的生產(工藝)方法、開闢新的市場,獲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給來源或建立企業新的組織,它包括科技、組織、商業和金融等一繫列活動的綜合過程。
    (二)創新的類型
    創新有很多類型,如產品技術創新、產品設計創新、產品工藝創新,這些可以統稱為產品創新。這裡的產品是廣義上的產品,還包括服務。此外,創新的類型還包括營銷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擺在國有企業面前的還有一個特殊類型的創新,就是機制創新或制度創新。
    (1)產品創新。產品創新是指將新產品種類、新產品技術、新產品工藝、新產品設計成功地引入市場,以實現商業價值。產品的創新通常包括技術上的創新,但是產品創新不限於技術創新,因為新材料、新工藝、現有技術的組合和應用都可以實現產品創新。
    (2)營銷創新。營銷創新是指在產品推向市場階段,基於現有的核心產品,針對市場定位、整體產品、渠道策略、營銷傳播溝通(品牌、廣告、公關和促銷等),為取得最大化的市場效果所進行的創新活動。
    (3)商業模式的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就是要對現有商業模式的要素加以改變,最終使公司在為顧客提供價值方面有更好的業績表現。商業模式是指對企業如何運作的描述。
    ……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