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高中生 閱讀】傲慢與偏見 (英)簡奧斯丁 著張玲張揚 譯 著作 中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合肥新華書店
    【市場價】
    155-224
    【優惠價】
    97-140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13735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ISBN:9787020137350
    商品編碼:10035125089993

    代碼:28

        
        
    "41ffc77bf57a43b7.gif

    編輯

    本書是專為中小學生朋友們課內外閱讀準備的,版本完善,校勘精良:

    《傲慢與偏見》是簡·奧斯丁的名著。奧斯丁的小說在看似淺顯的文字裡,常暗藏機鋒;文風沉著妥帖,又不失機敏,風趣橫生,需要讀者用心去探究和琢磨。

    奧斯丁的作品格調輕松詼諧,富有喜劇性衝突。她通過紳士太太們的日常對話交際來反映出了當時的社會百態,用幽默的語言來諷刺了唯利是圖、愛慕虛榮的現像,通過喜劇性的場面嘲諷人們的愚蠢、自私、勢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點。可以說,奧斯丁喜劇風格的精髓就在於彌漫全書的反諷基調。

    反諷不僅是作者的一種藝術手段,還是她領悟世界的一種方式。伊麗莎白自以為有識人之能,但她對達西的“偏見”,卻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她對騙子魏肯的輕信。“傲慢”的達西曾斷言本內特家的女兒們出嫁無望,結果卻是,他不但沒能阻止自己的朋友娶這家的大女兒簡,自己還娶了這家的二女兒伊麗莎白。勢力、倨傲的凱瑟琳格夫人親自出馬干涉婚姻,反而為一對默默相愛的人通了信息,促成了他們的美滿姻緣。倒是無知無識的本內特太太歪打正著,一年內嫁了三個女兒,不僅 自己喜出望外,還使得開場白中那似乎專屬於她的可笑之見得以實現,真成了舉世公認的真情真理。

    內容介紹

    《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是英國女小說家的創作的長篇小說。小說描寫了小鄉紳班納特五個待字閨中的千金,主角是二女兒伊麗莎白。她在舞會上認識了達西,但是耳聞他為人傲慢,一直對他心生排斥,經歷一番周折,伊麗莎白解除了對達西的偏見,達西也放下傲慢,有情人終成眷屬。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為素材,以反當時社會上流行的感傷小說的內容和矯揉造作的寫作方法,生動地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並多次被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

    作者簡介

    作者:

    簡·奧斯丁(1775-1817),英國十八世紀 的女作家。其六部小說《理智與感傷》(1811)、《傲慢與偏見》(1813)、《曼斯斐爾德花園》(1814)、《愛瑪》(1815)以及作者逝世以後出版的《諾桑覺修道院》(1818)和《勸導》(1818),大半以鄉鎮上的中產階級日常生活為題材,通過愛情婚姻等方面的矛盾衝突反映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社會的風貌。作品中往往通過喜劇性的場面嘲諷人們的愚蠢、自私、勢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點。《傲慢與偏見》是她 重要的代表作。

    名人

    我認為《傲慢與偏見》是一本結構精巧的書。前後事件銜接得極為自然,沒有令讀者迷惑不解地地方。

    ——沃爾特·司各特:《巨匠與傑作》,毛姆著,孔海立等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

    以自己的方式呈現的真誠的、別具一格的作品。

    ——S.T.柯勒律治:《簡·奧斯丁傳》,詹姆斯·愛德華·奧斯丁-利著,鄭治等譯,研究出版社2016年版

    我相信,廣大的讀者已經認定《傲慢與偏見》是奧斯丁的傑作,我認為他們的評價是很中肯的。使一部作品成為經典名著的,不是評論家們的交口贊譽、教授們的闡述研究、用作學校裡的教科書,而是使一代又一代的眾多讀者在閱讀這部作品中得到的愉悅,受到啟迪,深受教益。我個人認為,《傲慢與偏見》總體來說,是所有小說中 令人滿意的一部作品。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導讀

    十八世紀末葉,英國小說似乎發展到了一個滯留階段。從這個世紀之初開始,以丹尼爾·笛福和喬納森·斯威夫特為前導,英國小說經過亨利·菲爾丁、塞繆爾·理查森等小說大家的昌隆盛世,到此時已顯出“世紀末”的征候。社會上流行的對上述作家的效顰之作,使得晚餐後壁爐前的家庭閱讀活動變得索然無味,而當時正在時興的哥特式小說,又以它那離奇、恐怖的情節將讀者的神經刺激得麻木不仁。正當這樣一個時候,英格蘭中南部漢普頓郡的斯蒂文頓鎮出了個令人耳目一新的女作家簡·奧斯丁(1775—1817)。

    奧斯丁是牧師的女兒,自幼和父母兄弟姐妹一起,住在父親任職教區的牧師住宅裡,過著祥和、小康、半自給自足的鄉居生活。她早年隻上過初等學校,主要受教於父親和自學,從中獲得廣博的知識和良好的修養。奧斯丁二十五歲時,父親退休,不久逝世,她即隨家人先後遷居巴斯、南安普頓、喬頓等地, 後在溫徹斯特養病,並逝世於此。奧斯丁的一生短促而又平淡,但她就是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創造出了奇跡。她從十一二歲就開始文學習作,此後在平庸的家居生活中,一直默默無聞地堅持小說創作。她終生未嫁,將自己的作品視為“兒”。她成書發表的作品,隻有六部篇幅不大的小說,共約一百五十萬字。出版之初,銷行數量有限,並未引起很大轟動,但就是這有限的文字,為她在英國小說史上爭得顯要地位,使她成為十九世紀與瓦爾特·司各特齊名的又一座英國小說的豐碑。

    奧斯丁創作的小說,幾乎都經過長時間的反復修訂改寫,而且有時是幾部小說交叉進行修改。她發表的 部小說是《理智與情感》(1811)。《傲慢與偏見》(1813)是她的第二部作品。這兩部小說,連同她逝世後發表的《諾桑覺寺》(1818),都寫於十八世紀九十年代,通常算作她的前期作品。《傲慢與偏見》一般被視為前期代表作。她的另外三部小說《曼斯菲爾德莊園》(1814)、《愛瑪》(1816)和《勸導》(1818),寫於十九世紀,屬後期作品。《愛瑪》被認為 有代表性,更有人認為其藝術價值甚至在《傲慢與偏見》之上。但是經過近兩個世紀時間的考驗,《傲慢與偏見》所擁有的讀者,始終勝於《愛瑪》;而奧斯丁自己也認為《愛瑪》在纔智情趣方面,較《傲慢與偏見》略遜一籌據簡·奧斯丁致當時一位王室的藏書主管克拉克先生的信(1815年12月11日)。。

    讀了奧斯丁的作品,自然會得到一種印像:正如她自己所說,她的小說所涉及的範圍,隻是一個村鎮上的三四家人據簡·奧斯丁致其姪女安娜·奧斯丁的信(1814年9月9日)。,同奧斯丁本人的生活和社交圈子一樣;她的小說又多以女主人公為主要角色,也同奧斯丁本人以及親友當中的中產階級淑女一樣;奧斯丁的其他一些人物,有貴族商賈人家有閑的老爺、太太、少爺,以及他們在軍隊中供職的中青年親屬,還有當時社會上 不可少的教區牧師等,這也都是奧斯丁和她的家人平素交往的親朋鄰裡。構成奧斯丁小說情節的,大體不外乎居室壁爐前和會親訪友中有關婚姻、財產的閑談,集市、教堂、舞會、宴飲等場合的蜂追蝶逐,談情說愛,中途經過一連串“茶杯中”的小小波瀾, 後總是男女主人公和其他對應男女紛紛來個“他們結了婚,以後一直很幸福”引自托馬斯·哈代:《英國小說中的真實坦率》(1890年)。。《傲慢與偏見》大體亦未脫離這類格局。它的中心故事是本內特太太嫁女兒。主要相關人物確實不過三四戶人家。結局是五個女兒嫁出去三個,其餘兩個也都適得其所;另外在不知不覺中,還解決了一位鄰家大女的燃眉之急。

    這部小說雖然主要篇幅都是談婚論嫁,通常卻不被視為愛情小說,而被稱為世態(或風俗)小說。因為作家在這部書中是把戀愛和婚姻過程置於比一般言情小說略微寬廣的社會環境中去處理的。戀愛、婚姻的男女雙方當事人的活動,大多是開放性的、理性的、現實的,很少有通常言情小說的浪漫激情。通過婚姻戀愛當事人對事件的態度、認識以及相關人物的反應,讀者可以看到當時中產階級社會普遍的世態風習,諸如對社會和人生至關重要的婚姻與財產二者之間的關繫、十七世紀資產階級之後英國封建等級制度瓦解過程中社會階級關繫和人際關繫的變化,女性意識的覺醒等等。

    一般世態小說常常帶有通俗淺顯的特點,《傲慢與偏見》經過了兩個世紀的閱讀和批評,卻能始終引起長盛不衰、雅俗共賞的興趣,並對一代代後起作家發生影響,自然有其多方面的原因。從歷史的角度看,《傲慢與偏見》和奧斯丁的其他小說,反映了她那個時代的世態人情,在英國小說史上開闢了寫實的世態小說之先河。然而奧斯丁的價值,既是歷史性的,同時又是現世性的。關於她的現世性,歷來都有研究者從各自的角度作種種解釋,其實還是奧斯丁自己的話,也是日後屢屢為人引用的話, 能準確概括其本質內涵:“……有些作品,其中展示了纔智 強大的力量;其中作者以 精心選擇的語言向世人傳達了對人性 透徹的了解、對這種豐富多彩的人性恰到好處的描繪,以及對機智幽默 生動活潑的抒發。”見《諾桑覺寺》第五章末段。奧斯丁對作品所 須具備的要素的闡述,正可用來衡量她自己的小說。而對她的小說來說,這幾句話中關鍵的詞語是“對人性 透徹的了解”,“對機智幽默 生動活潑的抒發”,還有“ 精心選擇的語言”。

    “對人性 透徹的了解”,表明了《傲慢與偏見》思想內容方面的本質。

    奧斯丁在構築這部小說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時,總是以具有鮮明個性的人物的活動(包括外在動作和內心活動)為載體的。奧斯丁是一向公認的善於塑造形像的小說家,而且她塑造人物形像的重點不在外表,而在內心。英國二十世紀 小說家愛·摩·福斯特 的“圓形人物”說,主要就是以奧斯丁的人物為例的見福斯特:《小說面面觀》第四章。。多半是作家本人的性別使然,奧斯丁小說中的女性人物,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往往都比男性為盛;而且每個人物都各有鮮明個性,少見雷同。在這方面,《傲慢與偏見》尤其顯得突出。它的眾多女性人物,從 重要的主人公伊麗莎白·本內特,直到極其次要的陪襯人物德伯格小姐,都有自己的特色。她們各自既具有時代特征,又因所體現的為作者透徹了解的人性而為世世代代的讀者所認同。伊麗莎白這個女主人公,更是早已成為英國小說人物畫廊中一個無可取代的女性形像。她那秀外慧中的個人素質,她那充滿理性的愛情婚姻觀念和實際選擇,以及她 後所獲得的圓滿歸宿,都充分表達了女作家本人對做人,對愛情婚姻以及對全部人生的理想。而伊麗莎白那種獨立不羈,蔑視權貴,敢作敢為的表現,恰恰體現了當時的先進思想,使她成為小說中女性追求獨立人格和婚姻自主權利的一名先鋒人物。

    一些批評家曾經提出,奧斯丁的創作題材多是平凡人物的日常瑣事,缺乏像菲爾丁、司各特那樣緊扣時代琴弦奏出的強音,而且她對當時發生的法國大這樣震驚世界的歷史事件無動於衷。其實像伊麗莎白這樣一個無錢無勢的弱小女子,在爭取幸福婚姻和美好前途上所做的種種努力,在當時社會條件下也不啻是非同小可的壯舉。這反映了當時尚未取得穩固政治地位和社會榮譽的新興中產階級爭取權力的鬥爭。這部小說的題目,從初稿時的《初次印像》改為後來的《傲慢與偏見》,正好強化了一定範圍和程度的階級衝突:男主人公的傲慢和女主人公的偏見(或說成見)都帶有明顯的階級屬性,他們在愛情上遭逢的種種挫折,並非出於彼此偶然的誤會,或有小人從中撥弄,而是由於處在不同階級地位的雙方之間橫亙著一條無可回避的鴻溝。伊麗莎白身為缺少妝奩資財的平民少女,僅憑人格的魅力和個人的優良素質,贏得名門望族、財勢兩旺的貴族少爺真心傾慕, 後與其結為佳偶,依照神話原型的模式來看,這又是灰姑娘故事的一個翻版。但是聯繫這部小說的歷史背景來看,它確實反映了當時英國平民資產階級地位的升遷;同時這也正是對當時正在進行的法國大中自由、平等呼聲一個遙遠曲折的回應。在奧斯丁的其他幾部小說中,有時也能聽到這種聲音,但都似乎顯得較為微弱。

    “精心選擇的語言”和“機智幽默”代表了《傲慢與偏見》藝術形式方面的本質。

    奧斯丁處於那樣的時代,身為普通家庭婦女而為文,加上她那種以自己 熟悉的身邊事物為素材的寫實作風,再加上她作品中表現出的那種自然流暢的風格,起初她曾被理解為一位不自覺的作家。意思無非是說,她僅憑本能而寫作,既無創作理論和主張為指導,也不考究寫作方法和技巧。但是如前所述,奧斯丁在她的書信和早期作品《諾桑覺寺》中,都曾明確申述過自己的創作主張。此外,在那部《諾桑覺寺》中,通過對女主人公讀哥特式小說走火入魔、到朋友家老宅做客時見神見鬼而出盡洋相的描述,她諷刺了流行一時的哥特式小說;在《理智與情感》中,通過對一些貌似多愁善感,實為自私自利、自我中心的人物的刻畫,她又諷刺了當時社會上和小說中的一種時髦習尚——感傷主義。奧斯丁以自己的創作實踐直接或間接地表明,她對小說藝術有所肯定,有所否定,從這一意義說,她也不應被視作不自覺的小說家。

    奧斯丁遣詞造句的精練考究,恐怕隻有細讀原文纔能盡情領略。英國的批評家曾說,《傲慢與偏見》中的敘述,像詩似的對仗勻整,富有節奏;它的對話,像劇似的自然流暢,妙趣橫生。這部小說之所以淺顯而不淺薄,流暢而不流俗,正是由於作家的字斟句酌,反復推敲,而非僅憑妙手偶得。奧斯丁自己也說過,她創作小說,像是用一支又尖又細的畫筆,在小小的一塊像牙上輕描慢繪據簡·奧斯丁致其姪女愛德華·奧斯丁的信(1816年12月16日)。。這從她那些存留至今的大量手稿中也可得到印證。

    《傲慢與偏見》中的機智幽默,無疑正是作家本人纔智的自然流露,這不僅表現在她對人物性格的把握上,而且更突出地表現在她的喜劇風格和對話上。珍藏至今的有關簡·奧斯丁的原始傳記性資料告訴我們,這位在人世上僅僅生活了四十二個春秋的女作家本人,是一位極為聰穎理智,敏於觀察而又富有幽默感的英國女子,她那過人的智力與纔情在小說中常常通過幽默與諷刺得到傳達。在《傲慢與偏見》中,奧斯丁的幽默和諷刺通過多種渠道,特別是通過本內特太太和柯林斯先生這兩個喜劇人物,達到了珠聯璧合。英國小說中的幽默和諷刺,早在奧斯丁之前,就經斯威夫特和菲爾丁等大作家開創了基業,但是這些男性作家所代表的,是一種誇張、明快、一針見血的風格。奧斯丁的幽默和諷刺則應屬於另一類型。她不動聲色,微言大義,反話正說,令人常感餘痛難消。奧斯丁在英國小說的幽默和諷刺傳統中,無疑也曾親手鋪墊過一塊重要的基石。

    張玲

    41ffc77bf57a43b7.gif

    精彩內容節選

    饒有家資的單身男子 定想要娶妻室,這是舉世公認的真情實理。

    正是因為這個真情實理家喻戶曉深入人心,這種人一搬到什麼地方,盡管他的感覺見解如何街坊四鄰毫不了解,他就被人當成了自己這個或那個女兒一筆應得的財產。

    “我親愛的本內特先生,”本內特太太有對丈夫說,“你聽說了嗎?內瑟菲德莊園到底還是租出去了。”

    本內特先生回答他沒聽說。

    “可確是租出去了,”她又說道,“郎太太剛纔來過,她把這件事通通都告訴我了。”

    本內特先生沒答腔。

    “難道你不想知道,是誰租下的嗎?”他太太急得直喊。

    “既是你想告訴我,我豈能不洗耳恭聽。”

    這就足以逗得太太接著講了。

    “嗨,親愛的,你可要知道,郎太太說,租內瑟菲德莊園的是英格蘭北邊來的一個年輕人,有大筆家當;說他星期一坐了一輛駟馬轎車來看了房子,一看就十分中意,馬上跟莫裡斯先生租妥,說要在米迦勒節米迦勒節在每年的九月二十九日,為英國四大結賬日之一,各種租約、合同多習慣於這天開始。以前就搬進去,而且他的幾個用人下個 就要先住進去了。”

    “他姓什麼?”

    “賓利。”

    “他成親了,還是單身?”

    “哦,單身,我親愛的,一點兒不錯!一個有大筆家產的單身漢;每年四五千鎊,這對咱們的幾個姑娘是件多好的事呀!”

    “怎麼個好法兒?這和她們有什麼關繫?”

    “我親愛的本內特先生,”太太回答說,“你怎麼這麼煩人!你要知道,我這是在捉摸著他會娶她們中的哪一個呢。”

    “他住到這兒來就是打的這個主意嗎?”

    “打主意!瞎胡說,虧你說得出口!不過,倒是很有可能他興許看上她們中的哪一個呢,所以他一來你就得去拜會他英國風俗,新鄰居遷來,附近老住戶的男家長應先去拜會。。”

    “我看沒那個 要。你跟姑娘們可以去,要不然你就打發她們自己去;這樣也許倒更好,因為你那麼標致,比她們誰都不差,你一去,賓利先生也許倒先看上你了。”

    “我親愛的,你過獎了。我確實也一樣美過。不過現在我可不硬充還有什麼過人之處了。一個女人有了五個長大成人的閨女,就不該再為自己的美貌多費心思了。”

    “如此說來,女人也並不總是為美貌要去多費心的嘍。”

    “不過我親愛的,等賓利先生搬到這裡來,你可真得去看看他呀。”

    “我得讓你明白,我可沒應許過那麼多。”

    “可是顧念顧念你的女兒們吧,哪怕隻是想一想,這對她們中的哪一個也許會是份兒多大的家當呀。威廉爵士夫婦即威廉·盧卡斯爵士夫婦。決定要去拜會,純粹就是為的這個。你知道,他們通常是不去拜會新鄰居的。真的,你一定得去,你要是不去,我們娘兒幾個就沒法兒去拜會他了。”

    “你可真是太墨守成規了。我認為,賓利先生一定很樂意見你們。我還可以寫封短信讓你們帶去,告訴他無論他要娶哪個選中了的姑娘,我都熱誠應允;不過我得給我的小麗琪麗琪是二女兒伊麗莎白的愛稱。說上幾句好話。”

    “我求你別干這種事。麗琪一點兒也不比別的幾個強。我敢說,論端莊標致,她還不及簡的一半,論脾氣隨和,她也不及莉迪亞的一半。可是你老是偏向她。”

    “她們哪一個也沒多少值得誇的。”他回答說,“她們全都又蠢又笨,跟別的女孩兒一樣;倒是麗琪比她那幾個姐妹還有點兒伶俐勁兒。”

    “本內特先生,你怎麼能這樣子作踐你自己的孩子呢?你這是拿激我冒火取樂子。你一點也不體恤我神經脆弱。”

    “你錯怪我了,我親愛的。我非常看重你的神經,它們是我的老朋友了。至少這二十年來我是一直聽著你煞有介事地談論它們的。”

    “唉!你不知道我受的這份罪喲。”

    “不過我還是希望你會熬過來,活到親眼看見好多每年有四千鎊的年輕人搬到附近來。”

    “你既是不肯去拜會他們,就是有二十個這號人搬了來,對咱們也沒用。”

    “你放心,我親愛的,等來了二十個,我準要全都去拜會。”

    本內特先生可真是刁鑽古怪。他善於諧謔,又能不露聲色,還好突發奇想,簡直是集敏捷機智於一身了。他太太積二十三年之經驗,還是沒能摸透他的脾氣。她的心思,倒不是那麼不易顯露。她是個缺乏悟性,孤陋寡聞,喜怒無常的婦人,遇事不能稱心如意的時候,就自以為是神經有毛病。她一輩子的正經營生就是把女兒們都嫁出去;她一輩子的賞心樂事就是會親訪友,探聽消息。

    ^_^:3a8aae08420ea9460e8dc4f624083081

    ^_^:aeca78b4dc0610206d59c17bc0285b93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