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燃燒的遠征 十字軍東征簡史 拉爾斯布朗沃思 著 中信出版社圖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合肥新華書店
    【市場價】
    364-528
    【優惠價】
    228-330
    【作者】 拉爾斯布朗沃思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9000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店鋪:合肥新華書店圖書專營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90001

    商品編碼:58384947378
    出版時間:2017-03-01


        
        
    "

    “歐洲中世紀三部曲”作者拉爾斯·布朗沃思新作!

    不談東征,歐洲中世紀一定不完整。八次遠征,次次都是對智謀、勇氣與信仰的考驗,是令人難忘的軍政大戲,也是騎士精神陰謀、背叛、愚蠢的人性寓言。


    書名:燃燒的遠征:十字軍東征簡史

    代碼:45

    作者:拉爾斯布朗沃思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出版日期:2018-08

    頁碼:288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ISBN:9787508690001


    1. 歷史作家、“歐洲中世紀三部曲”作者拉爾斯·布朗沃思的新作。布朗沃思的前作《拜占庭帝國》《維京傳奇》和《諾曼風雲》在世界各地廣受歡迎,《紐約時報》認為他是一位傑出的歷史普及作家。《燃燒的遠征》是這位歷史普及大師對於中世紀歐洲的代表性事件——200年東征——的精彩呈現,他將像普及維京、諾曼、拜占庭那樣,普及的歷史。

    2. 《燃燒的遠征》關於歐洲中世紀的史詩遠征,也關於紛亂年代中的人性。東征浩浩蕩蕩,大小王侯各自為政,騎士精神vs投機陰謀,成就了這場英雄劇和鬧劇交織的中世紀奧德賽。如同讀小說那樣,你完全不 顧慮自己沒聽說過書中的人物和事件,生動的人物和精彩的故事將讓你印像深刻。

    3. 在布朗沃思筆下,哪怕東征有八次之多(外加“貧民”“兒童”等鬧劇),每一次都會因為其獨特的戲劇性,而具有獨特的精彩。東征時代的歷史經過,你將過目不忘。

    4. 對於中世紀的歐洲,你的印像是否還停留在“指環王”和《權利的遊戲》的虛構世界裡?對於的認識,還停留在PC遊戲或者《達·芬奇密碼》的水平?《燃燒的遠征》將用同樣精彩的情節和人物,為你刻畫一段真實的中世紀歐洲史,填補你歷史眼界的空白!


    從1095年教皇烏爾班二世號召東征的演說,到1291年巴勒斯坦蕞後的城市被血洗,基督教歐洲共組織了八次試圖收復耶路撒冷的遠征。《燃燒的遠征》將再續拉爾斯·布朗沃思的中世紀傳奇,激情講述這一次比一次難忘的東征。

    東征有一個史詩般的開局。1095年,教皇烏爾班二世面對廣場上密集的聽眾聲淚俱下,控訴了“異教徒在的暴行”,呼吁所有的基督徒拿起武器,奪回耶路撒冷。號召一出,有大約15萬戰士踏上了去往東方的千裡征程。衝在蕞前面的是數萬“貧民”。這些虔誠的農夫衣衫襤褸,用農具當武器,用信仰當干糧,千難萬險來到穆斯林統治的土地,並在場正式的遭遇戰中全軍覆沒。緊接著來到東方的是“親王”,這些正規騎士們沒有辱沒東征的光輝使命,幾度在絕境中如有相助,蕞終成功奪取了耶路撒冷。

    勝利的遠征。接下來的東征中,有兩三次與勝利失之交臂的慘敗,以及更多次像“貧民”一樣匪夷所思的鬧劇。遠征一方面是綿延200年的東、西方,有“獅心王”理查和穆斯林名將薩拉丁之間富有騎士精神的較量,另一方面更像是基督教歐洲與自己的搏鬥。虔誠的君王們為了收復,拋下自己的家業前往東方,卻遭到各路“盟友”的背叛、利用、勒索、拖累,蕞終不可避免地一敗塗地。

    在拉爾斯·布朗沃思的講述中,每一次東征都值得玩味,都因為獨特的政治較量、人性衝突而與眾不同。如何分辨信仰的虔信與迷信、鬥士的英勇和愚勇、命運的有常與無常?——除了幾座古城、一段傳說,東征留給我們的還有人性的千古難題。


    登場人物簡介

    序幕:雅穆克河戰役

    章 筆與劍

    第二章 貧民

    第三章 親王

    第四章 遠征

    第五章 安條克

    第六章 金色的耶路撒冷

    第七章

    第八章 血地之戰

    第九章 暴風前夕

    第十章 克萊爾沃的火種

    第十一章 國王的東征

    第十二章 魯莽的進擊

    第十三章 薩拉丁

    第十四章 第三次東征

    第十五章 獅心王

    第十六章 火焰中的哀鳴

    第十七章 兒童

    第十八章 第六次東征

    第十九章 第七次東征

    第二十章 祭司王約翰

    第二十一章 後的東征

    尾聲:餘波

    參考文獻


    拉爾斯·布朗沃思  Lars Brownworth

    播主、作家、教師,創立了歷史播客“拜占庭十二帝”。蘋果公司認為,“拜占庭十二帝”是使播客產業得以成功的50個始祖播客之一。目前,布朗沃思一直更新著他的歷史播客,擁有大量的忠實聽眾,並且在 一所教會學院擔任歷史繫主任。

    《紐約時報》認為布朗沃思是一位傑出的歷史普及作家。他著有歷史作品《諾曼風雲》《維京傳奇》和《拜占庭帝國》。書中的筆法延續了他播客中引人入勝的敘事風格和性格鮮明的人物描寫,都曾登上《紐約時報》書榜單。

    【 筆與劍(節選)】

    1093 年,是東羅馬帝國皇帝阿歷克塞一世·科穆寧苦苦等待的一個機會。強大的穆斯林敵人出現了分裂,已然呈現頹勢。一次持續的征伐也許就能帶來繁榮與和平——這兩件事情已經在帝國消失了太久。

    十幾年前的1081 年,阿歷克塞一世即位。加冕禮上,他曾許下承諾,要讓帝國重現昔日的興旺昌盛,盡管從當時的形勢來看,他陪伴著帝國迎來終覆滅的可能性要大得多。400 多年來,繼承了原羅馬帝國東半部分的拜占庭一直處在四面受敵的環境之中。到阿歷克塞一世出生的11 世紀中葉,當年橫跨地中海的強盛帝國在伊斯蘭教力量的步步緊逼之下,領土範圍隻剩下如今的土耳其和希臘一帶。而在1071 年,即阿歷克塞一世加冕的10 年前,情況惡化到了極點。來自中亞、新近崛起的入侵者土耳其人在偏僻的亞美尼亞城鎮曼齊克特(Manzikert)把拜占庭軍隊一截兩段,俘虜了拜占庭皇帝及其隨從。得勝的蘇丹穿著拖鞋,把腳擱在皇帝的脖子上,仿佛這個遭受屈辱的帝國不過是他儀式上的腳凳。當時的拜占庭編年史作者米哈伊爾·普塞洛斯(Michael Psellus)描述道:土耳其人就像“泛濫的洪水”一樣湧入了小亞細亞。

    拜占庭的東部前線被打得千瘡百孔,西部國境也被重重包圍。諾曼冒險者挺進了意大利半島,他們是維京人在法國定居的後裔,認為攻打這裡的時機已經成熟。在強大的羅伯特·吉斯卡爾(Robert Guiscard)和他兒子博希蒙德的帶領下,諾曼人幾乎沒有遭遇抵抗就征服了意大利南部。1081 年,他們攻入希臘,僅用了幾個月時間,大軍就逼近君士坦丁堡。看起來,的問題隻在於消滅拜占庭的是諾曼人還是土耳其人了。

    這一長串災難實際上正是阿歷克塞一世加冕的原因。前一任老皇帝年近八十,根本無力抵御任何侵略,被他打發去了修道院。面對兩大強敵,沒有一支可靠的軍隊,阿歷克塞一世的處境很艱難,但是通過圓通的外交手段、果敢的決斷精神以及幾次不失時機的賄賂,他止住了帝國的崩潰。

    接下來14 年裡,他不知疲倦地工作,努力穩固前線,並為子民帶來了繁榮,至少表面上如此。雖然緩慢,但是局勢的確已經開始扭轉。由於小亞細亞土耳其人的新任蘇丹不夠強勢,無法讓埃米爾們統一戰線,到了1095 年,蘇丹的領地已經很大程度上分裂成了一些互相爭鬥的酋長國。

    阿歷克塞一世等待的時機正是此刻,這也是他精心動用金錢攻勢推波助瀾的結果。如今,他的大敵四分五裂,虛弱不堪,隻要發動反攻,就能把土耳其人趕出小亞細亞,平復曼齊克特之役造成的創傷。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然而不幸的是,阿歷克塞一世沒有足夠的軍隊來把握機會。失去小亞細亞,讓帝國經驗豐富的士兵損失大半。他拼湊出了一支由雇傭兵和新兵組成的隊伍,浩浩蕩蕩地邁出了君士坦丁堡的黃金門(Golden Gate),但這些人在實戰中毫無用處。次對陣正規軍,他們轉眼就被打得潰散而逃。後續的兩次軍隊改革帶來的效果也微乎其微。

    比起數量,雇傭兵的質量是個更大的麻煩。大部分雇傭兵都來自帝國周邊的未開化部落,他們的忠誠度很成問題。遭遇作風強硬、紀律嚴明的西方軍隊,或是數量更多的東方軍隊時,他們會害怕。如果阿歷克塞一世能夠找到可靠的士兵——哪怕幾百人就行——就能讓他們充當主心骨,堅定剩餘部隊的決心。

    幸運的是,這類士兵近在眼前。西歐的重甲騎兵一旦發起衝鋒,幾乎無人能擋。隻要掌握好平衡——擁有足夠的騎士來強化軍隊,又要避免他們數量太多不好控制——阿歷克塞一世就能把土耳其人徹底趕出帝國的領土。

    要確定的細節問題,就是找誰求援了。他當然不可能給博希蒙德或其他諾曼寫信,請他們派兵再光顧帝國。他也不能隨便找一個歐洲小國的君主,那些 自己的家務事還沒理清,恐怕沒有他需要的資源。知道找誰幫忙,也能保證阿歷克塞一世切實獲得幫助,擁有這樣身份的人隻剩下一個了。於是,阿歷克塞一世請求教皇伸出援手,這個決定意義重大。

    帶著阿歷克塞一世請求的拜占庭使者找到了烏爾班二世。後者正在意大利北部城鎮皮亞琴察(Piacenza)主持教會會議。這是烏爾班擔任教皇期間次組織大規模集會,他很高興有來自東方的尊貴客人出席。拜占庭歷來都拒絕承認羅馬教廷的無上,此舉之前已經導致過一次嚴重的裂痕。* 這次拜占庭皇帝的私人代表前來,讓他心滿意足。烏爾班幾乎沒有猶豫,就邀請他們登臺對大家說兩句。

    考慮到現場的環境,拜占庭的使者們非常明智地放棄了用世俗的金錢誘惑聽眾,轉而營造出基督徒和諧友愛其樂融融的氛圍來打動聽眾。當然,他們的演講中也暗示了文化底蘊深厚的東方擁有大量財富,但是他們講話的絕大部分時間,都用來控訴東方基督徒被迫遭受的壓迫和折磨。他們繪聲繪色地說道,土耳其人已經打到君士坦丁堡的大門口。東方古老的基督教群落,例如“基督徒”這個詞的誕生地安條克,已經淹沒在了穆斯林的大海之中。伊斯蘭的大軍掌控了《啟示錄》(Book of Revelation)中提到的全部7 個教會,再放任不管,西方世界很快也將受到威脅。後,他們總結道,保護東方的兄弟手足,捍衛君士坦丁堡這個基督教文明的巨大堡壘,是所有品行優良的基督教騎士應當肩負的責任。

    拜占庭使者的講話煽動力十足,而在烏爾班二世看來,這套理論大有可為之處。散會之後,他越過阿爾卑斯山脈(Alps)返回出生地法國。途中,一個宏偉而大膽的計劃開始在他腦海中成形。

    教皇本人深知伊斯蘭教對西歐的威9 世紀時,羅馬自身都遭到過穆斯林的劫掠,入侵者還燒毀了部分聖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基督徒在北非的領地是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和其他一些具有影響力的神父的故鄉,而它們在伊斯蘭教的步步緊逼之下遭到吞並,基督徒控制的西班牙也已大半陷落。如果現在拜占庭再被征服,基督教世界就相當於被穆斯林全面包圍了。

    一般情況下,國王或皇帝會拿起劍來捍衛基督教世界,但是眼下沒有合適的候選人。拜占庭皇帝的求援已經表明現在需要強有力的,但在西方,有的王室實際上已經成了稀有物種。由於分封制度和日耳曼人把父親的遺產分給所有兒子的傳統,統治者的多數時候僅局限於自己的宮殿內。可以號召人們針對穆斯林的威脅發動反攻的,隻有精神地位超然的教皇。

    組建全基督徒的軍隊來采取軍事行動,這樣的計劃早由烏爾班二世的前任格裡高利七世(Gregory Ⅶ)提出。他創造性地設想從西歐各國征兵,組建一支由他自己擔任首腦的隊伍。如此,他就能扮演當代摩西的角色,把的子民從土耳其人的壓迫下解救出來,並將他信徒捍衛者的形像發揚光大。

    格裡高利七世還沒來得及為這個夢想做些什麼就逝世了。烏爾班二世作為他的密友,如今就處在有能力讓它變為現實的位置上。*1095年夏天,教皇在翻越阿爾卑斯山脈的路上反復思量,將它改造成了一個甚至連格裡高利也從未想像過的野心計劃。

    烏爾班二世這次造訪法國,某種程度上算是返鄉。近60 年前,他以沙蒂永的奧索(Odo of Chatillon)之名,誕生在法國東北部產酒地區香檳的一個貴族家庭,是家中的小兒子。然而,他這次回來的目的並不是重溫童年時期風景如畫的溪谷,而是解決多情的腓力一世出格的行為引發的問題。腓力一世愛上了安茹伯爵(Count of Anjou)的妻子,還完全沒有保密的謹慎意識。隨後,腓力一世又錯上加錯,可怕地對待自己的王後。她剛生下孩子,腓力就以她太胖了為由要求離婚,之後又誘拐了安茹伯爵夫人做自己的情婦。法國的主教屢次請求他把這位女士還給安茹伯爵,但都遭到拒絕,甚至連絕罰的威脅都不能動搖國王的想法。

    為了處理這個局面和其他一些胡作非為的情況,烏爾班二世宣布於11 月18 日在法國中部奧弗涅(Auvergne)地區的克勒芒舉辦宗教大會。這次大會計劃持續10 天,盡管出席者於神職人員,讓好奇者有些失望,但他還宣布了一件不同尋常的事情:從第二天起到後,當地的大教堂將對公眾開放,教皇屆時可能會發表重要講話。

    這一公告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克勒芒周邊地區的百姓都蜂擁而來,迫切地想知道教皇會說什麼。盡管11 月寒風凜冽,起初的會議也是例行公事地審判買賣聖職、出售教堂辦公室的罪行,宣布教士的婚姻,由世俗任命主教,等等,但公眾的熱情卻持續高漲了整整一周。正如人們所料,教皇再次要求腓力一世交出情婦,並再次被拒絕,後正式將腓力一世逐出教會。

    到會議第九天,公眾的數量已經太過龐大,大教堂無法容納。所以人們在克勒芒東城門外的開闊地帶搭建了一個平臺。策劃了這一壯觀場面的烏爾班二世站起身來,開始了發言。他接下來的講話真真切切地撼動了整個歐洲。

    ……

    ^_^:f5d74c49c917a0abec8097e68c7dadcc

    ^_^:bfb83a880a9639c628084f60ce2570b0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