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正版圖書】現代通信網概論 楊武軍 等編著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遼寧音響出版社
【市場價】
342-496
【優惠價】
214-310
【作者】 楊武軍 等編著 
【出版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061328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店鋪:遼寧音像出版社圖書專營店
出版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0613284

商品編碼:10028928346616
包裝:平裝
出版時間:2004-02-01

作者:楊武軍等編著

    
    
"

基本信息

書名:現代通信網概論

定價

作者:楊武軍等編著

出版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2-01

ISBN:9787560613284

字數:561000

頁碼:36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高等學校信息工程類“十二五”規劃教材:現代通信網概論》繫統地介紹了現代通信網的工作原理、體繫結構、關鍵技術、分類、現狀與發展趨勢等。具體講解時均以業務需求和網絡交換技術為線索,從產生背景和基本原理入手,介紹了每一種網絡技術的體繫結構和各部分功能,並給出了與其他技術的比較和工作原理的實例。主要內容包括:寬帶傳送網、電話通信網、分組通信網、移動通信網、計算機通信網、ATM網、寬帶綜合IP網和電信支撐網等。

《高等學校信息工程類“十二五”規劃教材:現代通信網概論》內容新穎詳實,講述深入淺出,便於自學,可以作為普通高等院校通信、信息、電子等專業的本科教材或教學參考用書,也可作為電信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目錄


章 緒論

1.1 通信網的基本概念

1.1.1 通信繫統的基本模型

1.1.2 通信網的定義和構成

1.1.3 通信網的類型

1.1.4 通信網的拓撲結構

1.1.5 通信網的業務

1.2 通信網的交換技術

1.2.1 交換技術概述

1.2.2 主要的交換技術

1.3 通信網的體繫結構及標準化組織

1.3.1 網絡分層的概念

1.3.2 分層結構中的接口和服務

1.3.3 OSI和TCP/IP

1.3.4 主要標準化組織

1.4 通信網的服務質量

1.4.1 服務質量總體要求

1.4.2 電話網的服務質量

1.4.3 數據網的服務質量

1.4.4 網絡的服務性能保障機制

1.5 通信網的發展史

思考題

第2章 傳送網

2.1 傳輸介質

2.1.1 基本概念

2.1.2 傳輸介質

2.2 多路復用

2.2.1 基帶傳輸繫統

2.2.2 頻分復用傳輸繫統

2.2.3 時分復用傳輸繫統

2.2.4 波分復用傳輸繫統

2.2.5 PDH繫統簡介

2.3 SDH傳送網

2.3.1 簡介

2.3.2 幀結構

2.3.3 SDH傳送網的分層模型

2.3.4 基本

2.3.5 SDH傳送網的結構

2.4 光傳送網

2.4.1 背景

2.4.2 OTN的分層結構

2.4.3 OTN的幀結構

2.4.4 光傳送網的結構

思考題

第3章 No.7信令網

3.1 信令基本概念

3.1.1 信令及作用

3.1.2 信令分類

3.1.3 信令方式

3.2 No.7信令概述

3.2.1 No.7信令技術的發展

3.2.2 No.7信令方式的優點

3.3 No.7格式和信令繫統結構

3.3.1 的種類和格式

3.3.2 No.7功能級結構

3.3.3 No.7信令繫統結構

3.4 No.7信令網

3.4.1 No.7信令網的組成

3.4.2 信令工作方式

3.4.3 信令網的結構

3.5 信令網與電話網的關繫

3.5.1 信令網與電話網的對應關繫

3.5.2 信令傳送舉例

3.6 No.7信令網的管理

3.6.1 信令業務管理

3.6.2 信令路由管理

3.6.3 信令鏈路管理

3.6.4 信令網管理實例

思考題

第4章 同步網

4.1 概述

4.2 網同步設備和定時分配鏈路

4.2.1 節點時鐘設備

4.2.2 定時分配

4.3 網同步技術

4.3.1 準同步

4.3.2 主從同步

4.3.3 相互同步

4.3.4 外時間基準同步

4.3.5 通信樓綜合定時供給繫統

4.3.6 數字同步網結構

4.4 同步網的主要技術指標

4.4.1 滑動

4.4.2 抖動和漂移

4.4.3 時間間隔誤差

4.5 我國的同步網

思考題

第5章 電話通信網

5.1 電話網的基本概念

5.1.1 電話網的構成要素

5.1.2 電話網的特點

5.2 電話交換機

5.2.1 交換機的硬件基本結構

5.2.2 交換機的運行軟件

5.2.3 交換機的交換原理

5.3 電話網的網絡結構

5.3.1 電話網的等級結構

5.3.2 長途電話網

5.3.3 本地電話網

5.3.4 國際電話網

5.4 路由選擇

5.4.1 路由的概念及分類

5.4.2 路由選擇

5.4.3 固定等級制選路規則

5.4.4 其他選路方法簡介

5.5 編號計劃

5.5.1 編號原則

5.5.2 編號方案

5.6 電話網的業務及計費方式

5.6.1 電話網的主要業務性能

5.6.2 電話網的計費繫統

5.7 電話網的服務質量

5.7.1 傳輸質量及指標的分配

5.7.2 接續質量及指標的分配

5.8 智能網

5.8.1 背景

5.8.2 智能網的總體介紹

5.8.3 智能網的國際標準

5.8.4 智能網的概念模型

5.8.5 我國智能網的結構

思考題

第6章 移動通信網

6.1 移動通信的基本概念及發展歷史

6.1.1 移動通信的基本概念

6.1.2 移動通信的發展歷史

6.2 基本技術和網絡結構

6.2.1 移動通信網的繫統構成

6.2.2 移動通信網的覆蓋方式

6.2.3 移動通信網中的基本技術

6.2.4 移動通信網網絡結構

6.3 GSM繫統

6.3.1 繫統網絡結構及接口

6.3.2 移動通信網中的幾種號碼

6.3.3 信道類型及時隙結構

6.3.4 呼叫接續與移動性管理

6.4 CDMA繫統

6.4.1 CDMA繫統概述

6.4.2 CDMA網絡結構及信道類型

6.4.3 CDMA繫統的關鍵技術

6.4.4 呼叫處理及移動性管理

6.5 衛星移動通信繫統

6.5.1 衛星移動通信概述

6.5.2 典型低軌道衛星移動通信繫統

6.6 第三代移動通信繫統

6.6.1 第三代移動通信繫統(3G)概述

6.6.2 3G的標準化

6.6.3 3G的應用及關鍵技術

思考題

第7章 分組交換網

7.1 分組交換的基本概念和網絡結構

7.1.1 分組交換原理

7.1.2 虛電路與數據報

7.1.3 分組交換網

7.2 X.25協議

7.2.1 協議分層結構

7.2.2 物理層

7.2.3 數據鏈路層

7.2.4 分組層

7.3 路由選擇

7.3.1 路由選擇概述

7.3.2 路由選擇方法

7.4 流量控制與擁塞控制

7.4.1 流量控制的作用

7.4.2 流量控制的層次

7.4.3 流量控制方法

7.4.4 擁塞控制方法

7.5 ChinaPAC網

7.5.1 ChinaPAC網簡介

7.5.2 ChinaPAC網與PSTN的互連

思考題

第8章 幀中繼與DDN

8.1 幀中繼技術

8.1.1 幀中繼技術的發展背景

8.1.2 幀中繼的參考模型

8.1.3 幀中繼技術的特點

8.2 幀中繼協議

8.2.1 幀結構

8.2.2 幀中繼相關協議

8.3 幀中繼網絡

8.3.1 網絡組成

8.3.2 幀中繼的網絡管理

8.4 數字數據網

8.4.1 DDN網絡組成結構

8.4.2 DDN的復用技術

8.4.3 DDN的業務功能

8.5 DDN網絡及應用

8.5.1 DDN的網絡結構

8.5.2 DDN的應用實例

思考題

第9章 ATM網絡

9.1 ATM產生背景和協議結構

9.1.1 ATM產生背景

9.1.2 ATM基本概念

9.1.3 ATM協議參考模型

9.2 ATM網絡

9.2.1 ATM網絡組成和接口

9.2.2 ATM的邏輯連接

9.2.3 VP交換和VC交換

9.3 A

9.4 AAL

9.4.1 AAL

9.4.2 AAL

9.4.3 AAL3/

9.4.4 AAL

9.5 流量控制和擁塞控制

9.5.1 ATM層業務分類

9.5.2 流量控制

9.5.3 擁塞控制

思考題

0章 計算機網絡及Inter

10.1 計算機網絡概述

10.1.1 計算機網絡發展

10.1.2 計算機網絡的功能、組成和分類

10.2 計算機局域網

10.2.1 計算機局域網體繫結構

10.2.2 以太網Ether

10.2.3 網絡互連設備

10.3 Inter基本概念

10.3.1 互聯網結構及協議模型

10.3.2 IP編址方式

10.3.3 域名繫統

10.4 IP協議

10.4.1 IP分組格式

10.4.2 IP的分片與重裝

10.5 運輸層協議

10.5.1 運輸層端口

10.5.2 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10.5.3 運輸控制協議TCP

10.6 互聯網工作過程

10.6.1 路由協議

10.6.2 分組在路由器上的轉發

10.7 Inter基本業務

10.7.1 電子郵件

10.7.2 遠程文件傳輸

10.7.3 萬維網

思考題

1章 寬帶接入網

11.1 接入網的基本概念

11.1.1 接入網的發展背景

11.1.2 接入網的定義和定界

11.1.3 主要功能和協議參考模型

11.1.4 接入網的主要接口

11.1.5 接入網的分類

11.2 V5接口

11.2.1 V5接口概述

11.2.2 V5接口支持的業務

11.2.3 V5接口的功能描述

11.3 寬帶有線接入網技術

11.3.1 ADSL接入網

11.3.2 光纖接入網

11.3.3 HFC接入網

11.4 寬帶無線接入網技術

11.4.1 3.5 GHz固定無線接入

11.4.2 LMDS接入技術

思考題

2章 寬帶綜合IP網

12.1 背景介紹

12.1.1 傳統Inter的主要問題

12.1.2 實現寬帶綜合IP網的主要方案

12.2 IP over ATM

12.2.1 重疊模式和集成模式

12.2.2 IP交換

12.2.3 Tag交換

12.3 多協議標記交換

12.3.1 背景

12.3.2 MPLS的總體結構

12.3.3 標記的封裝

12.3.4 MPLS的信令機制

12.3.5 QoS與流量工程

12.4 IP over SDH/SONet

12.4.1 背景

12.4.2 基本原理

12.4.3 優缺點

12.5 IP over WDM

12.5.1 背景

12.5.2 工作原理

12.5.3 優缺點

12.5.4 三種寬帶IP技術的比較

思考題

3章 管理網

13.1 電信管理網

13.1.1 TMN的產生背景

13.1.2 TMN的總體介紹

13.1.3 TMN的功能結構

13.1.4 TMN的信息結構

13.1.5 TMN的物理結構

13.1.6 TMN的網絡結構和設備配置

13.2 簡單網絡管理協議

13.2.1 SNMP的網管模型

13.2.2 SNMP協議結構

13.2.3 SNMP管理消息

13.2.4 SMI

13.2.5 MIB

13.2.6 SNMP v2與SNMP v

思考題

附錄 英文縮寫詞彙表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序言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