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正版圖書】金融工具會計準則講解 毛新述王曉珂李梓 清華大學出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遼寧音響出版社
    【市場價】
    640-928
    【優惠價】
    400-580
    【作者】 毛新述王曉珂李梓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250076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店鋪:遼寧音像出版社圖書專營店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2500766

    商品編碼:10028944623913
    包裝:平裝
    出版時間:2018-06-01

    作者:毛新述王曉珂李梓

        
        
    "

    基本信息

    書名:金融工具會計準則講解

    定價

    作者:毛新述王曉珂李梓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6-01

    ISBN:9787302500766

    字數:352000

    頁碼:23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本書根據2017年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企業會計準則第23號——金融資產轉移》《企業會計準則第24號——套期會計》和《企業會計準則第37號——金融工具列報》,參考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和結合作者近十年來在會計準則教學研究上的積累,以及為金融監管機構及數十家大型央企講授企業會計準則的經驗,對金融工具的確認和計量、金融資產轉移、套期會計、金融工具列報進行了詳細闡釋,尤其是通過大量舉例對準則的變化和重點難點進行了深入分析,如金融工具的分類變化、金融資產減值會計的預期損失法、金融資產轉移的確認和計量、套期關繫評估和套期會計處理、金融負債和權益工具的劃分等。中國會計學會金融企業會計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會計學會企業會計準則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安永大中華區行業發展主管合伙人和審計服務首席運營官,中國會計學會內部控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華融、中國農業銀行等相關企業資深人士對書稿進行審閱,為本書提供強有力的專業支持。

    內容提要


    本書根據2017年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企業會計準則第23號——金融資產轉移》《企業會計準則第24號——套期會計》和《企業會計準則第37號——金融工具列報》,參考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和結合作者數年來講授金融工具準則的經驗,對金融工具的確認和計量、金融資產轉移、套期會計、金融工具列報進行了詳細闡釋,尤其是通過大量舉例對準則的變化和重點難點進行了深入分析,如金融工具的分類變化、金融資產減值會計的預期損失法、金融資產轉移的確認和計量、套期關繫評估和套期會計處理、金融負債和權益工具的劃分等。本書適用於會計、金融、財務、審計領域的實務工作者和理論研究者。可以作為會計專業碩士(MPAcc)“財務會計理論與實務”課程“金融工具會計專題”的參考教材和注冊會計師(CPA)考試的參考用書。

    目錄


    章 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 1
    1.1 金融工具概述 1
    1.1.1 基礎金融工具 4
    1.1.2 衍生工具 4
    1.2 金融工具的確認和終止確認 8
    1.2.1 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確認條件 8
    1.2.2 金融資產的終止確認 8
    1.2.3 金融負債的終止確認 8
    1.3 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分類 10
    1.3.1 金融資產的三分類原則 10
    1.3.2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 19
    1.3.3 以攤餘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 21
    1.3.4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 21
    1.4 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計量 22
    1.4.1 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初始計量 22
    1.4.2 金融資產的後續計量 23
    1.4.3 金融負債的後續計量 44
    1.4.4 常規買賣金融資產的確認和計量 49
    1.4.5 融資融券業務的確認和計量 50
    1.5 嵌入衍生工具的確認和計量 51
    1.6 金融資產減值:預期信用損失模型 54
    1.6.1 金融資產減值損失的確認 54
    1.6.2 金融資產減值損失的計量 68
    1.7 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重分類及其會計處理 83
    1.7.1 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重分類 83
    1.7.2 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重分類的會計處理 83
    1.8 新舊比較與銜接 88
    1.8.1 新舊比較 88
    1.8.2 新舊銜接 89
    第2章 金融資產轉移 92
    2.1 金融資產轉移概述 92
    2.2 金融資產終止確認的一般原則 94
    2.2.1 金融資產終止確認的定義與流程 94
    2.2.2 金融資產的整體與部分終止確認 95
    2.3 金融資產轉移的情形及其終止確認 97
    2.3.1 金融資產轉移的情形 97
    2.3.2 金融資產轉移與金融資產的終止確認 98
    2.4 滿足終止確認條件的金融資產轉移的會計處理 104
    2.4.1 金融資產轉移整體滿足終止確認條件的會計處理 104
    2.4.2 金融資產被轉移部分整體滿足終止確認條件的會計處理 106
    2.5 繼續確認被轉移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 108
    2.6 繼續涉入被轉移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 110
    2.7 向轉入方提供非現金擔保物的會計處理 117
    2.8 金融資產轉移終止確認總結 118
    2.9 新舊比較與銜接 118
    2.9.1 新舊比較 118
    2.9.2 新舊銜接 119
    第3章 套期會計 120
    3.1 套期概述 120
    3.1.1 套期的概念 120
    3.1.2 套期的分類 121
    3.2 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項目 123
    3.2.1 套期工具 123
    3.2.2 被套期項目 125
    3.3 套期關繫評估 131
    3.3.1 運用套期會計方法應滿足的條件 132
    3.3.2 符合套期有效性的要求 132
    3.3.3 套期關繫再平衡 138
    3.4 套期會計:確認和計量 142
    3.4.1 公允價值套期 142
    3.4.2 現金流量套期 153
    3.4.3 境外經營淨投資套期 159
    3.4.4 彙總風險敞口套期的會計處理 161
    3.4.5 套期關繫再平衡的會計處理 165
    3.4.6 套期會計中期權時間價值的會計處理 166
    3.4.7 套期會計的終止 167
    3.5 信用風險敞口的公允價值選擇權 169
    3.6 新舊比較與銜接 170
    3.6.1 新舊比較 170
    3.6.2 新舊銜接 172
    第4章 金融工具列報 173
    4.1 金融工具列報概述 173
    4.2 金融負債和權益工具的區分 174
    4.2.1 金融負債和權益工具區分的總體要求 174
    4.2.2 金融負債和權益工具區分的基本原則 176
    4.2.3 以計價的配股權、期權或認股權證 188
    4.2.4 或有結算條款 189
    4.2.5 結算選擇權 190
    4.2.6 復合金融工具 190
    4.2.7 合並財務報表中金融負債和權益工具的區分 194
    4.3 特殊金融工具的區分 195
    4.3.1 可回售工具 195
    4.3.2 發行方僅在清算時纔有義務向另一方按比例交付其淨資產的金融工具 196
    4.3.3 特殊金融工具分類為權益工具的其他條件 197
    4.3.4 權益工具和金融負債的重分類 197
    4.3.5 特殊金融工具在母公司合並財務報表中的處理 198
    4.4 收益和庫存股 198
    4.4.1 利息、股利、利得或損失的處理 198
    4.4.2 庫存股 199
    4.5 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抵銷 199
    4.5.1 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相互抵銷的條件 199
    4.5.2 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不能相互抵銷的情形 201
    4.5.3 總互抵協議 201
    4.6 金融工具對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影響的列報 202
    4.6.1 一般性規定 202
    4.6.2 資產負債表中的列示及相關披露 203
    4.6.3 利潤表中的列示及相關披露 208
    4.6.4 套期會計相關披露 209
    4.6.5 公允價值披露 213
    4.7 與金融工具相關的風險披露 214
    4.7.1 定性和定量信息 214
    4.7.2 信用風險披露 217
    4.7.3 流動性風險披露 224
    4.7.4 市場風險披露 225
    4.8 金融資產轉移的披露 227
    4.9 新舊比較與銜接規定 230
    4.9.1 新舊比較 230
    4.9.2 銜接規定 231
    參考文獻 232

    作者介紹


    毛新述,中國人民大學會計學博士,現任北京工商大學商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全國會計領軍(後備)人纔和北京市長城學者培養計劃。
    王曉珂,廈門大學會計學博士,現任北京工商大學商學院會計繫講師。致力於衍生金融工具、會計信息質量、資本市場、審計師行為等方面的研究,先後在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Studies、《會計研究》等刊物上發表多篇論文。主要承擔《中級財務會計》《會計學》等本科生課程的教學工作。
    李梓,中央財經大學會計學博士,現任北京工商大學商學院會計繫講師。曾任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不錯咨詢顧問。致力於財務會計理論、內部控制、公司治理等方面的研究。主要承擔“會計學”“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等本科生課程的教學工作。

    序言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