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正版圖書】譯文紀實繫列·不讓生育的社會 (日)小林美希著,廖雯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遼寧音響出版社
    【市場價】
    376-544
    【優惠價】
    235-340
    【作者】 小林美希著廖雯雯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8493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店鋪:遼寧音像出版社圖書專營店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84936

    商品編碼:10029241968873
    包裝:平裝
    出版時間:2020-08-01

    作者:小林美希著,廖雯雯

        
        
    "

    基本信息

    書名:譯文紀實繫列·不讓生育的社會

    定價

    作者:(日)小林美希著,廖雯雯 譯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8-01

    ISBN:9787532784936

    字數:

    頁碼:

    版次: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少子化和老齡化是持續困擾日本的嚴峻的社會問題。如何改變育兒欲望低的社會現狀?首先要了解造成年輕人不願意生育的根本原因。《不讓生育的社會》從女性的角度切入,以采訪和數據為基礎,向讀者展現了職場對懷孕女性的不公待遇、醫院婦產科的弊端、幼兒園存在的問題等,繫統而深入地剖析了生育率低的社會因素。後一章中,作者小林美希列舉了日本社會中的正面事例,包括受到公司肯定的“職業小組”、將產婦和嬰兒的利益放在首位的醫院、老人與幼兒和諧共處的綜合養護機構等,描繪了“能夠生育的社會”的理想形態。然而這些事例畢竟是少數,改變現狀仍需社會各階層的共同努力。

    內容提要



    將育兒的責任強加於女性,依舊是日本社會的現狀。
    雇用環境逐漸惡化,社會構造日益復雜,結婚也變成困難的事,或者即便結了婚,也不願意要孩子,又或者即便要了孩子,也有父母放棄育兒甚至虐待孩童——種種社會現實刺目至極。
    近30年來的日本,幾乎一成不變的現實是,家裡個孩子出生後,有6-7成女性面臨失業。女性不僅置身於隻有丈夫和子女的核心家庭中,而且由於工作時間過長導致“父親缺席”,每3位母親中就有1人面臨“孤獨育兒”的現狀。
    國家也不願意為育兒事業提供財政支持。托兒所的增設需要較多資金,於是國家選擇強化育兒假制度,試圖回避問題。即便增設托兒所,也是放寬政策,允許民間資本參與。而民營企業為了一己之利,以低薪聘用新手,導致優質保育逐漸消失。
    仿佛整個社會環境都在對女性說:“這麼擔心小孩的話,讓母親在家守著吧。”

    目錄



    章為何無法成為父母
    眼下,為何一旦成為父母就會被孤立
    就業冰河期一代在妊娠期遭遇的問題
    以妊娠為由實行的解雇
    年年增多的35歲以上高齡產婦
    年近40歲的助產士
    變成消費品的“相親”“備孕”
    “女性雜志風”的育兒誤區
    滿足自我的妊娠
    與“生命揀選”密切相關的產前診斷
    直面“產後抑郁”
    丟下3個孩子的“失蹤”妻子
    困難至極的都市育兒
    住在附近的爺爺奶奶們
    訪問新生兒時感受到的危險信號
    想成為父母?來自職場的否定
    男性的育兒休假現狀

    第二章流水線化的分娩
    發出哀鳴的產科醫療
    醫師資源緊缺的婦產科
    產科醫療的危機程度
    醫師工作過於忙碌造成的弊病
    在哪兒工作都悲慘
    “醫院不同,這一點也迥異?”
    在“私人診所”分娩
    面對“簡單體檢”時的不安
    人數驟減的資深助產士
    東京以外地區日益加劇的惡性循環

    第三章被剝奪的孩子的幸福
    被迫過勞工作的NICU
    細致周到的看護卻遭否定
    失去“感謝”之音的職場
    醫師資源稀少的兒科醫生遭遇妊娠解雇
    父母成長的機會
    在這家醫院分娩,是件好事?
    為何偏偏是女性無法工作
    被幼兒園驅逐的“一無是處的孩子”
    受看護的殘障人士與不受看護的殘障人士
    正視虐待的現場
    發生在愛嬰醫院的事
    “必須告訴大家,養育孩子不是兒戲”
    讓母子遭到孤立的食物過敏

    第四章創造良好的生育環境
    想對即將迎來寶寶的父母這樣說
    “正因為我在工作,育兒時纔更有動力”
    從育兒復歸職場的助產士們的心聲
    讓離職率銳減的住院部
    奮戰中的地方診所
    必不可少的是“寸步不離的助產士”“能嚴厲責罵的醫生”
    質問醫療水平高度發展之後的時代
    當孩子的容身之處減少時
    心疾患者的光明未來
    收獲好成績的“職業小組”
    理應重新認識的母乳價值
    備受矚目的“袋鼠式護理”
    茨城縣首次發行的“母乳券”
    構築互幫互助的場所
    營造能夠生育的社會

    後記

    作者介紹


    小林美希
    1975年出生。勞動與經濟方向的記者。
    高中就讀於水戶高等學校。神戶大學法學部畢業。
    曾任職於株式新聞社,後任每日新聞社《經濟學人》編輯部記者,2007年起成為自由記者。
    報道以年輕人的雇用、結婚、生產與育兒、重返職場等問題為中心。
    著有《成為“正式職員”的年輕人們》(岩波書店)、《看護崩壞》(ASCII新書)、《職場流產》(岩波書店)等。
    2013年,因“對‘不讓生育的社會’的結構和一繫列職場孕婦歧視的報道”獲貧困新聞報道獎。

    序言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