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苔莉絲的一生(德語意識流文學先驅施尼茨勒長篇小說代表作,獨角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651-944
    【優惠價】
    407-590
    【作者】 阿圖爾·施尼茨勒趙蓉恆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7600112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76001129
    版次:1

    商品編碼:12899152
    品牌:ECNUP
    包裝:精裝

    叢書名:獨角獸文庫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20-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92
    字數:251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阿圖爾·施尼茨勒,趙蓉恆


        
        
    "

    編輯推薦

    1. 維也納現代派文學代表作家,德語意識流文學先驅施尼茨勒生前最後一部長篇小說,心理小說典範之作。他在普魯斯特、喬伊斯、伍爾夫、福克納之前,開20世紀意識流文學之先河。

    2.施尼茨勒是20世紀奧地利極具影響力的小說家、戲劇家,被著名作家亨利希?曼盛贊為“彌足珍貴的時代靈魂,無與倫比的維也納心聲”。愛情與死亡構成他創作題材的基礎,捕捉人物的心理瞬間是他藝術表現風格的根本。許多世界知名導演從他的作品中獲得靈感,包括庫布裡克和伍迪?艾倫。庫布裡克的電影《大開眼界》就是改編自他的小說。

    3. 施尼茨勒是德語文學中第一位采用意識流(內心獨白)表現手法的作家。這種表現手法後來在愛爾蘭作家喬伊斯的小說《尤利西斯》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並且發展成為現代小說十分重要的藝術技巧。他為德語現代派文學的發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礎,是世紀轉折時期德語現代派文學傑出的代表。

    4. 美國著名史學家、《啟蒙時代》作者彼得?蓋伊曾根據施尼茨勒的日記創作了《施尼茨勒的世紀:中產階級文化的形成,1815-1914》,為讀者講述了中產階級形成的百年史。

    5.施尼茨勒是較早譯介到中國的一位德語作家,茅盾、焦菊隱、施蟄存、周瘦鵑等名家均翻譯過他的作品。尤其是施蟄存先生,在創作上受其影響頗深。

    內容簡介

    維也納現代派文學代表作家施尼茨勒是將文學創作與精神分析相結合的典範,被稱為弗洛伊德在文學上的“雙影人”。他以生動細致的筆觸,真實地記錄下人物內在靈魂的“意識流的軌跡”。《苔莉絲的一生》是他晚年創作的最後一部小說,在他整個創作生涯中占有特殊地位。作者將心理分析運用到文學創作,以獨到的眼光、細膩的心理描寫、自我對話的形式,生動詳盡地刻畫出主人公苔莉絲的內心世界。年輕的苔莉絲面對家道中落,漠然走上獨自尋求生存之路;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她,在現實的境遇中幾經奮鬥與掙扎,但終未逃脫其悲劇收場的命運。女主人公復雜扭曲的內心狀況也反映了十九世紀末整個社會的心靈危機。

    作者簡介

    阿圖爾·施尼茨勒(Arthur Schnitzler,1862—1931),19世紀末葉至20世紀初葉奧地利傑出的劇作家和小說家。他雖是高超喉科醫生、心理醫生,但對文學的興趣遠勝於醫學。他最早把“內心獨白”和“意識流”這種新穎的藝術表現手法引入德語文學,被公認為這一分支眾多、影響深遠的重要流派的先驅。代表作有《阿納托爾》、《輪舞》、《古斯特少尉》、《艾爾澤小姐》、《通向野外的路》和《苔莉絲的一生》等。

    譯者簡介:
    趙蓉恆(1936年—),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繫德語教授。1953入學,畢業後留校任教,八十年代初赴德國亞琛工大和柏林自由大學進修兩年。一線教學與外事工作經驗豐富,曾參與《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文學卷》、《世界長篇文學名著精華》、《杜登德漢大詞典》的部分編撰工作,編著《德語高級教程》,主要譯作有《富貴夢》(茨威格)、《城堡》(卡夫卡)、《佛羅倫薩之夜》(海涅)、《古堡恩仇》(E.T.A 霍夫曼)、《如歌的行板》(王蒙,中譯德)等。

    精彩書評

    您對無意識的真實,對人的本能的執著,您對文化傳統安全感的剖析,您在思想上對愛與死的對立的鐘愛,這一切都以一種不可名狀的親切感觸動了我。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20世紀著名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

    施尼茨勒是完美的十九世紀的化身。他是彌足珍貴的時代靈魂,無與倫比的維也納心聲。
    ——亨利希·曼(20世紀著名德語作家)

    毋庸置疑,他是一個時代,一個國家,一個王朝的像征,過去是,現在依然是。他的戲劇和小說成就與“新生代”那些可笑的隱私自白和報告文學有天壤之別。
    ——約瑟夫·羅特(20世紀著名德語作家)

    他的作品中的主題差不多隻有兩個:愛與死。他的一切劇本及小說可以說都是表現著近代的愛與死之糾紛。
    ——施蜇存(著名文學家、翻譯家、教育家)

    前言/序言

    譯者序

    趙蓉恆


    阿圖爾?施尼茨勒是十九世紀末葉至二十世紀初葉奧地利出色的劇作家和小說家,在將近半個世紀的創作生涯中,他為德語文學從而也為世界文學貢獻了許多內容和形式都具有開拓性的劇作和小說,獨樹一幟,別開生面,令人耳目一新。特別是他最早把“內心獨白”和“意識流”這種新穎的藝術表現手法引入德語文學,開啟了爾後風靡歐美文壇的現代主義之先河,使他被公認為這一分支眾多、影響深遠的重要流派的先驅。然而他不僅是文學家,同時又是一位醫術高超的喉科醫生和心理醫生,他出身於久負盛名的猶太醫生家庭,二十三歲在維也納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後從醫,先在父親的醫院任助理醫師,幾年後便自己獨立開診所行醫,在多年的醫療生活中為病人解除疾苦,也曾為不少著名演員和歌唱家成功地治療了職業病。除診病外,他還主編醫學刊物,發表過數十篇很有分量的醫學論文。不過,他對文學的興趣遠勝於醫學,幼小時就顯露出文學天纔:十二歲小試牛刀動筆創作,寫出了一首頗有些席勒的氣勢和韻味的詩,令他的長輩大為驚奇和贊賞。十八歲初露鋒芒,在《自由信使》雜志上發表詩作《芭蕾舞女演員的情歌》,一炮打響,之後連續在德國和奧地利多家文學雜志上發表一繫列不同凡響的詩歌和小說而引人注目,成了一顆熠熠閃光的文壇新星。綜觀近現代文學界,棄醫或棄理從文後成為大作家者不乏其人,但如施尼茨勒那樣同時兼有名作家和名醫雙重身份而兩方面均成就斐然者,可說是十分罕見了。
    1890年,施尼茨勒同文學界友人胡果?霍夫曼斯塔爾、赫爾曼?巴爾和理查德?貝爾-霍夫曼一起組成“青年維也納”文學社,這是“維也納現代派”的一個社團組織。這批青年文人一反當時西方文學界流行的自然主義,大力倡導探索和表現人的內心世界的創作主張(因而也被歸入新興的印像派文學),成為奧地利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和主要代表。1893年的劇作《阿納托爾》奠定了施尼茨勒的劇作家地位。同一時期他結識了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並成為好友,將精神分析理論用於文學創作實踐大獲成功,被認為是弗洛伊德在文學上的影子。弗洛伊德本人對施尼茨勒那些以直觀的文學形式印證著精神分析理論的作品非常欣賞,對施尼茨勒僅通過敏銳的觀察和自省就能探索到人的內心深層表示十分欽佩:“您通過直覺—其實是敏銳的自省的結果—知曉了我費盡千辛萬苦在別人身上發現的一切。”
    1895年以後,施尼茨勒便主要投身於自己從小就鐘愛的文學創作(但醫生職業也並未完全放棄)。他曾去挪威拜訪過易卜生,受到這位傑出的現實主義劇作家的影響和啟發,在自己的作品中努力去關注社會和政治問題,到了世紀交替時期,成為對日薄西山、氣息奄奄、行將就木的奧匈帝國社會做出辛辣諷刺和無情批判的、影響巨大的一位作家。如1900年發表諷刺和抨擊虛偽的軍人榮譽觀的中篇小說《古斯特少尉》,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招致帝國當局嚴重不滿以致剝奪了他的預備役主治醫生頭銜;另外,他在作品中大膽地表現上流社會假道學先生們虛偽地回避談論的性問題,被斥為宣揚色情、有傷風化;形式新穎的舞臺劇《輪舞》,首演便橫遭非議,激起眾怒甚至被起訴至法院,在德奧首都柏林和維也納鬧得沸沸揚揚。而實際上他涉及性描寫的作品也起到了揭露衰敗的上層社會那些外表道貌岸然實則一肚子男盜女娼的“正人君子”真實面目的作用。至於性描寫,從文藝復興時期的薄伽丘到近現代的不少文學家,如英國的D?H?勞倫斯、法國的左拉、我國的茅盾等,都在他們的作品中有這類段落或章節,我們的古典名著《紅樓夢》不也是嗎?這些作品都有很高的藝術性,能給人審美教育和審美享受,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情趣、素養。拿施尼茨勒和他那激起軒然大波的《輪舞》來說,十個場景都隻是五對男女的關於情欲的對話,並無對性交的直接描寫,僅通過人物的語言和破折號加以暗示,這同那些粗俗下流、不堪入目、誨淫誨娼,毫無藝術性可言的色情文學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的。
    施尼茨勒在世時是個飽受爭議的作家,人們對他的作品往往褒貶不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幾十年間,他作為現代主義文學先驅和經典作家的地位纔逐漸被認定下來。
    施尼茨勒的作品中最突出的特點是他對人物心理活動的抒寫,采用的是“內心獨白”及最初的“意識流”形式,這種創作手法後來被法國的普魯斯特、英國的伍爾夫和美國的福克納等作家發揮到極致。所謂“意識流”描寫,就是將作品中人物的七情六欲和他們的整個思維活動,包括他們的“潛意識”、下意識以及所謂“半意識”、“夢幻意識”等等之中哪怕最最細微的顫動、流動或波動,跳躍式的、瞬時即逝的、時空倒錯的也都包括在內,統統赤裸裸地、活生生地呈現在讀者面前。這是一種深入徹底展示人物內心世界的創作方法。而作者在展示人物內心動態的同時,也讓讀者進一步窺見該人物生活於其中、給他(或她)打上深刻烙印的那個社會的圖景。施尼茨勒的許多中短篇小說都運用內心獨白和意識流手法表現人物,而《古斯特少尉》和《艾爾澤小姐》可以說是他使用這種藝術手法的出色代表作。
    施尼茨勒隻寫了兩部長篇小說:《通向野外的路》(1907)和《苔莉絲的一生》(1928)(以下簡稱《苔莉絲》)。第一部描寫維也納上流社會一些貴族知識分子、演員、軍官的生活,其中也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甚囂塵上的反猶太主義的抵制;第二部講述一個出身家道敗落的貴族家庭的女子短促的一生,刻畫了奧地利社會籠罩在“世紀末”氣氛陰霾中的各色人等,通過主人公的際遇,折射出十九世紀最後十幾年至二十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奧地利的社會現實。兩部作品都讓人看到戰前奧匈帝國社會的一個橫切面。“在讀者眼前徐徐展開的,是一幅最廣大的各個社會階層人物那活生生的動態畫卷。”(小說問世時期的評論)
    《苔莉絲》是施尼茨勒晚年的作品,距他發表第一部長篇小說已有二十年之久。雖然第一次世界大戰使他精神上受到重創,但他戰時戰後都仍然堅持寫作,始終筆耕不輟,寫出了《艾爾澤小姐》和《夢幻的故事》等中篇小說傑作,之後又完成了《苔莉絲》這部長篇。
    小說講述主人公從十六歲到三十七八歲的經歷,從她還是一個美麗的花季少女時講起,直到最後——嚴格說來無論是心態上還是生理上都尚未完全告別芳華歲月——被成年未幾的盜竊犯兒子施暴致死為止,一共二十幾年的故事。應該說既有社會的原因,也有主人公自身的因素,最終釀成了這一悲劇。
    父母家道敗落後的苔莉絲離家到首都去,靠當上層社會富裕人家的家庭教師掙得的微薄薪俸苦度時光。她是個普通的平民女子,心地善良、性情直率,追求美好幸福生活和浪漫愛情,厭惡平庸淺薄,堅持自食其力獨立謀生,這些是她的長處;但她性格上有不少弱點,如缺乏主見,常常耽於幻想,易於輕信,比較輕率,有時孤芳自賞,有時又自卑自責。她在形形色色的有錢人家做家庭教師,嘗夠了寄人籬下的滋味,總是被迫不斷更換主人。對於私生兒子,她的情感十分復雜,充滿了矛盾,從彷徨、恐懼、疼愛、歉疚、憎惡直至痛恨。最後,當兒子對她這個親生母親施暴致使她傷重不治時,她於垂死之際將兒子犯罪的罪責完全歸於自己,覺得自己纔是真正的殺人犯,被兒子“處死”罪有應得。於是她虔心懺悔,要為兒子贖罪,懇請法庭為兒子減刑,在滿腹悔恨不能自撥的心境中淒然死去,結束了短暫的一生。

    內文試讀

    當胡伯特?法比安尼中校從他最後的駐地維也納退役,然後並不是像他的多數患難與共的同僚那樣遷往格拉茨,而是移居薩爾茨堡時,苔莉絲剛剛滿十六歲。其時正值春天,打開他們家住房的窗戶,越過一片屋頂,巴伐利亞山脈的層巒疊嶂便躍入眼簾。中校日復一日,從喫早飯起就眉飛色舞地贊美命運對自己的特殊眷顧,即在他還沒有完全滿六十歲、身子骨還硬朗的年齡,就有幸擺脫公務的約束,離開大城市的煙塵迷霧和碌碌奔忙,得以自由自在、隨心所欲地縱情享受自己從年輕時起就一直心向往之的大自然了。他喜歡帶上苔莉絲,有時也捎上比她大三歲的哥哥卡爾一起去郊外漫步;孩子們的母親呢,則待在家裡看小說,而且看得比以前更加入迷,很少關心家務事。她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早自他們家還在科摩恩、倫貝格和維也納生活的時候起,家庭內部就時有不睦,而現在,剛到此地不久,她又來個變本加厲,不知怎的竟在自己周圍聚集了一批嘮裡嘮叨的長舌婦;這是一批軍官和文職人員的妻子或未亡人,她們每周兩三次下午來這兒喝咖啡,把流傳在這個小城市中的各種閑言碎語帶到中校家裡來。每逢這樣的時候,中校本人如果踫巧在家,就總是躲到自己的房間裡不露面,到喫晚飯時則難免針對太太的這些伙伴說上幾句刻薄話;夫人呢,也不甘示弱,往往以含沙射影地提起丈夫過去曾有過的某些外出尋歡作樂的事例回敬他。然後,經常發生的情況是:中校默默無言地站起身走出家門,直至深夜纔踏著震得樓道嘭嘭響的沉重步子歸來。而他不在家時,妻子就常常對孩子們用些莫名其妙的詞句講述人生的種種失望之苦─當然啦,這些痛苦任何人都難以幸免,特別是講女人們那對一切都隻能逆來順受的命運;偶爾,她或許也從自己剛看過的書中挑一些出來講講,然而所有這一切她都講得那麼雜亂無章,使人產生的印像是她把幾部長篇小說的內容全攪成了一鍋粥。苔莉絲時不時也毫不猶豫地、爽快地當即把她的這個猜測說了出來,這時母親便責罵她放肆,然後滿腹委屈地轉向兒子,溫柔地撫摩他的頭發和臉頰,似乎為了獎勵他那樣耐心、那樣深信不疑地聽自己講述,卻沒有注意到兒子正在狡獪地衝著他那位失寵的妹妹擠眼呢。在這樣的時候,苔莉絲不是拿起她的手工活繼續做下去,就是坐到那架永遠調不準音的小鋼琴前去彈奏幾支練習曲─她在倫貝格就已經開始學習,後來在首都又請了一位隻要求很低報酬的女鋼琴教師指導過的幾支曲子。
    同父親一起外出散步這項活動,還在秋天來臨之前就停止了。對此苔莉絲並不感到十分突然,因為她好久以來就已經覺察到,父親之所以要繼續這些戶外散步,實際上不過是為了維持一下面子而已,免得讓人覺得他說自己早就向往大自然不過是一句假話。他們總是原路而去原路而歸,一路上幾乎不說話,至少是已經不再有那些對自然景色的大聲贊嘆了。而原先,總是他先發出這些贊嘆,而後孩子們不得不隨聲附和他。直至到了家裡,當著夫人的面,中校纔帶著一種遲來的熱情,以問答的方式跟孩子們一起對剛纔散步途中所見到的各種景物一一進行追憶。然而即使是這種事後的回憶,不久便也終止了。自退役以來中校每天穿在身上的那套旅遊裝,也被掛到衣櫃裡去了,取代它的是一套深色的便服。
    可是,有一天早上,法比安尼中校突然又穿上了軍裝來用早餐,而且目光十分嚴肅、陰沉,結果是連母親也覺得對他這種突如其來的變化還是不要發表任何意見為妙。沒幾天後,維也納方面給中校寄來了一包圖書,接著萊比錫又寄來一包,一個薩爾茨堡的舊書商也寄來一包;從此,老軍官便每天在他的書桌前度過許多個鐘點。對於他在那裡所做的事情究竟是什麼性質,起初他完全秘而不宣;直到後來有一天他滿臉神秘的表情把苔莉絲叫到自己房裡,用軍官發布命令時那種單調、高亢的聲音向她朗讀一份書寫得整整齊齊、簡直就像是書法家作品一樣的手稿─一篇對近代史上多次最著名的大戰役從戰略角度進行比較研究的論文,事情纔真相大白。苔莉絲費了好大的勁纔能集中注意力去聽父親那枯燥的、令人昏昏欲睡的朗讀,甚至連聽懂也非常喫力;但是由於最近一段時間她越來越同情父親,便也試著一邊聽一邊竭力讓自己那睡眼惺忪的眼睛發出一丁點猶如凝神細聽的微弱光亮;而當父親這一天終於念完收場時,她便吻吻他的前額,好像被感動得對他表示感謝一樣。接下去又過了與此相同的三個晚上,中校纔總算讀完了他這篇論文;然後他就親自將手稿送到郵局去了。從此,他便在幾家飯館和咖啡店裡度過他的時日。他在城裡結識了不少人,大部分是勞碌了一生、已經退職的男人:一批退休的官員、往日的律師,其中還有一位在市立劇院演了一輩子戲的演員─這一位,現在如果運氣好能找到一個學生的話,就給人家上上朗誦課。昔日相當沉默寡言的法比安尼中校,這幾周內竟搖身一變成了一個十分健談、甚至往往在餐桌上大聲嚷嚷的伙伴;他眉飛色舞、滔滔不絕地談論當前的政治局勢和社會狀況,這對一個曾經是軍官的人來說,無論如何是有些令人感覺奇怪的。然而,由於他事後往往又改弦易轍,似乎他說的全是些玩笑話,加之連一位職位較高的、有時也加入到他們談話中來的警官也開心地同大家一齊笑起來,於是人們也就對他的表現聽之任之不去細究了。

    …………

    這些天,苔莉絲注意到女同學們對她的態度有了變化。她們一再地竊竊私議,每當她走近時談話就戛然中止;女教師則壓根就不再同她說一句話,不問她任何一個問題。在從學校回家的路上,也沒有哪個姑娘和她一道走,而在克拉拉?特蘭富爾特─她是苔莉絲現在唯一可以稍稍接近的人─眼裡,她似乎看到一種類乎憐憫的眼神。從她那裡,苔莉絲終於知道了那個在人們當中流傳著的消息,即母親發起的那些午後聚會,近來並不完全是茶餘飯後的清談那麼無害了。唔,人們甚至說,法比安尼太太新近曾被警方傳訊,並在那裡受到警告。聽了這話,苔莉絲這纔也覺察出近兩三周以來家裡那些午後聚會確實已經停止了。
    今天,當她聽了克拉拉的信息之後和母親、哥哥一起坐在餐桌邊喫飯時,發覺卡爾既不問母親任何問題,也不回答她的問話。現在她也恍然意識到,這種情形至少已經持續了一個星期。當卡爾站起身,緊接著母親也回自己房裡去時,她像得到拯救似的松了一口氣;但是這會兒她突然獨自一人坐在這張杯盤碗盞還沒有收走的飯桌旁邊─桌上撒滿了從敞開的窗戶照進來的春日陽光,一時竟變得獃若木雞,就像在做一個噩夢。
    就在這天夜裡,前廳裡一陣響動突然驚醒了她。她聽到有人小心翼翼地打開了屋門,然後又鎖上,接著又聽見樓梯上響起了腳步聲。她從床上起來,走到窗前往下看。幾分鐘後大門也開了,隻見兩個人走了出去,一個是男的,穿著軍裝,衣領翻立著,另一個是女的,帶著面紗;兩人的身影迅速地在拐角處消失了。苔莉絲決定去問問母親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可是當機會出現時,她又沒有勇氣問了。她再次感到,母親對自己來說已變得多麼難於親近和陌生啊。唔,最近一段時間,這個中年已過的女人似乎有意識地在放縱她那古怪的脾氣,令其發展到讓人捉摸不透的程度。她養成了一種奇怪的走路不抬腳的習慣,在家裡莫名其妙地胡亂折騰,說話唧唧呱呱誰也聽不懂。一喫完飯就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好幾個鐘頭不出來,在裡面用一支很壞的鋼筆在大張大張的紙上書寫些什麼。起初苔莉絲以為母親是在起草與那次警方傳訊有關的辯護辭或者起訴書,後來她又想,母親也許是在寫她的回憶錄吧,她從前曾有幾次談到過這一打算。然而不久後便真相大白了。法比安尼太太有一次喫飯時提起了這事,那神情好像是在說一件盡人皆知的、本來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她正在寫一部長篇小說。苔莉絲不由自主地朝她哥哥投去喫驚的一瞥,而她哥哥則避開她的目光,轉眼去看那些陽光透過樹梢射到牆上構成的小圓圈。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