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心是孤獨的獵手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596-864
    【優惠價】
    373-540
    【作者】 卡森·麥卡勒斯文澤爾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757397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7573970
    版次:1

    商品編碼:12317719
    品牌:ECNUP
    包裝:精裝

    開本:32
    出版時間:2018-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12
    字數:334000
    正文語種:中文(簡體)

    作者:卡森·麥卡勒斯,文澤爾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心是孤獨的獵手》,1、美國天纔女作家麥卡勒斯,與杜拉斯齊名的“文藝教母”,海明威、福克納之後,歐美文壇耀眼之星。
    2、《時代》雜志(1923-2005)“百佳英文小說”。
    3、奧普拉讀書俱樂部隆重推薦圖書。
    4、裝幀典雅又低調奢華,32開文藝雅致,無論視覺、手感還是閱讀,都堪稱經典之作。

    麥卡勒斯的小說裡有種別樣的孤獨感,那種孤獨感,是八月的午後,空蕩蕩的街上,白得耀眼的塵土,頭頂有如玻璃般發亮的天空,一位枯坐在百葉窗後的女人,傾聽來自大地深處的聲音。

    麥卡勒斯筆下的人物並不美麗,甚至都是怪人。一個壯碩而並不漂亮的女子,一個卑微而有些自私的駝背,一個外表英俊內心卻帶著邪惡的男子,三個各不相同的人相互喜歡,注定成為一場不幸的戀情迷障。同樣,炎熱的南方小鎮裡兩個卑微卻相依為命的聾啞男子、熱衷莫扎特的少女,不得志的黑人醫生……他們依靠著彼此生活著,彼此牽繫,又各自隱藏著秘密。在紛繁的塵世中,各人的終宿命,大抵都是孤獨,即使處於戀愛中的人群,也深感那種唯有自己纔懂得的卑微之愛。

    她的故事,寫的也大都是這一類平凡的、卑微的瑣事,流浪在異鄉,掙扎著度日,破碎的戀情,對藝術的熱愛……就像作者那些孤獨的照片上,緊繃著的臉,瞪大的眼珠,落寞的神情,都將孤獨定格在永恆的歷史塵埃中。透過這些黑白的畫面,仿佛在告訴你:塵世的喧喧擾擾,終所剩的,唯有面對著這張照片,仿佛蒞臨你自己。

    內容簡介

    《心是孤獨的獵手》是啞巴約翰·辛格,在他的啞巴摯友發瘋並被送往精神病院以後搬離兩人住處,來到米克家經營的旅舍租住。辛格的溫和平靜與善意的微笑猶如黑夜的一顆星,成為人們傾訴的對像。幾個找不到出口的靈魂在這位聾啞人身上尋求慰藉,以逃離生活的窒息……

    作者簡介

    卡森·麥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20世紀美國重要的作家之一。1917年2月19日出生於美國佐治亞州哥倫布,17歲去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學習,22歲創作《心是孤獨的獵手》。一生備受病痛折磨,15歲患風濕熱,經歷三次中風,29歲癱瘓。1967年9月29日逝世於紐約,時年50歲。卡森·麥卡勒斯著有《傷心咖啡館之歌》《心是孤獨的獵手》等多部作品,孤獨、孤立和疏離的主題始終貫穿在她的所有作品中,並烙刻在她個人生活的各個層面。

    文澤爾,出生於武漢,常年旅居德國。著有以文澤爾為主人公的偵探小說繫列,也是網絡雜志《推理恐怖研究》的創始人兼主編,《南方都市報》、《城市畫報》、《上海壹周》等特邀專欄作家,在武漢創辦文澤爾書友會圖書館。其譯作《丈量世界》是2015年外國文學榜的暢銷書。此外,還譯有卡森·麥卡勒斯的《抵押出去的心》(人民文學)等多部譯作。

    精彩書評

    事實上,自海明威、福克納之後,美國作家陣營沒有再出現高過這兩人成就的,反而,以典型個人風格為新的陣線,麥克勒斯歸屬其中。

    ——蘇童 《一生的文學珍藏》

    在她的作品中,我發現了自赫爾曼·麥爾維爾之後,我們那非詩歌類作品中不再擁有的強韌而高貴的精神。

    ——田納西·威廉斯(《欲望號街車》作者)

    麥卡勒斯再次顯示了一種潛藏著的,洞徹人類心靈秘密的,永恆直覺。

    ——《紐約前驅報》

    《心是孤獨的獵手》讓人聯想到這樣一幅畫:福克納的主角們居住於梵高的畫作上。

    ——《紐約時報書評》

    精彩書摘

    朝陽喚醒了米克——盡管前一天晚上,她在外面待到很晚。天很熱,早餐甚至連咖啡都喝不下去,於是,她選擇喝加糖漿的冰水,喫冷餅干。米克在廚房裡耽擱了一小會兒,然後就走到門廊去讀今天報紙上刊載的連環漫畫。她想著,沒準辛格先生會在門廊那兒讀報紙,就跟他大部分星期天早上會做的一樣。但是,辛格先生卻不在。這天的稍晚些時候,她爸爸說,辛格先生昨晚很晚纔回來,他的房間裡還有個朋友在。她等了辛格先生很長時間,所有其他住客們都下樓了,但他沒有。最後,她又回到廚房,把拉爾夫從他坐著的那張高高的椅子上抱下來,給他換上一件干淨的衣服,再把他的臉擦干淨。接下來,等到巴伯爾從主日學課堂上回來後,她就得帶著孩子們出門去了。她讓巴伯爾跟拉爾夫一起坐在手推車裡,因為他光著腳,人行道的路面滾燙,會把他的腳給燙傷的。米克拉著手推車,一連走過八個街區,直到來到一座很大的、尚在建設中的新房子後纔停下來。那把梯子仍舊支撐在屋頂的邊緣上,她鼓足了勇氣,開始往上爬。
    “你來照顧拉爾夫,”她回頭對巴伯爾喊道。“留心那些會叮人的小蟲子,別讓它們咬到他眼皮上去了。”
    五分鐘之後,米克站在了屋頂上,故意把自己的腰杆挺得筆直。她張開雙臂,仿佛它們是一對翅膀似的。這裡,是每個人都想要站的地方——最高點。然而,並沒有多少孩子能夠做得到: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怕得要死,因為,一旦你失去平衡,從屋頂邊緣失足掉下去的話,可能就會死掉。這四周全部都是其它房子的屋頂,還有綠油油的樹梢。鎮子的另一端,是教堂的尖頂,還有棉紡廠的巨型煙囪。天空是明亮的湛藍色,天氣炙熱如火。太陽,使大地上每一樣事物,都化為了令人頭暈目眩的白色或黑色。
    她想唱歌。所有她知道的歌曲,一下子湧上她的喉嚨,但卻沒有發出任何聲音。上個禮拜,有個大男孩也來到了這屋頂最高的地方。他先是大喊了一聲,然後又開始大聲誦讀一篇剛剛在高中課堂上學到的著名演講:“朋友們、羅馬人們,同胞們,請聽我說!”登上最高處就是這麼樣一回事,它會給你一種狂野的感覺,使你想要大喊,或者唱歌,或者張開雙臂,開始飛翔。
    這時,她感覺自己穿的那雙網球鞋的鞋底膠齒有些打滑,便將整個人放松下來,就這樣跨坐在屋頂的峰脊上。這座房子已經快要竣工了。它將會是這一地段最高大的建築物之一——有兩層樓,天花板特別高,還擁有著她所見過全部房子當中最陡峭的坡頂。然而,工程行將結束,木匠們也要離開了,孩子們將不得不再找新地方玩耍。
    米克獨自一人:身邊沒有其他人,很安靜,她可以想一會兒自己的事。米克從短褲口袋裡拿出昨晚買的香煙,慢慢將煙氣吸進肺裡。煙給了她一種喝醉酒的感覺,腦袋沉甸甸的,仿佛垂在肩膀上似的,盡管這樣,她還是得把這支煙吸完。
    M.K.——這是她將會寫在每一樣東西上的名字首字母縮寫——等到她十七歲,十分有名時,就會這樣做了。她會開一輛紅白色的帕卡德汽車回家,車門上會有這個縮寫。她的手帕、內衣上都會寫上紅色的M.K.。或許,她將會成為一名偉大的發明家:她會發明一種微型無線電收音機,尺寸跟豌豆一樣大,人們能夠把它塞在耳朵裡面到處跑。還有飛行機器,可以把它固定在後背上,就跟背包一樣,可以颼颼兒地飛遍全世界。在那之後,她會成為首個鑿通世界、建造通往中國的巨型隧道的人:人們可以乘坐大號的氣球下去。以上這些就是她將會發明的第一批東西,它們已經在籌備中了。
    米克抽掉半支煙後,突然把剩下的煙給掐滅,將煙蒂順著屋頂的斜坡輕輕彈了下去。接著,她向前俯臥下來,一邊把腦袋撐在手臂上休息,一邊兀自哼起了曲子。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我們等待一位新作家出現,已經等了很長時間,如今終於出現了這樣一位作家,是時候高呼‘和散那’了。”
    即使在第一批書評人開始為《心是孤獨的獵手》高唱贊歌之前,此書作者卡森·麥卡勒斯便已被公認為“出版代理們朝思暮想的合作作家”了。她時年二十三歲,但經常被人們弄錯年齡,認為她比實際年紀要小。在為小說封面所拍的作者照片中,她身穿一件男士白襯衫,看上去“像是個長時間沒有好好睡覺的、昏昏欲睡的小孩子”。卡森·麥卡勒斯的神話便是這樣誕生的,她“從一開始便是屬於美國的傳奇”。
    所有跟這部小說相關的書評,無一例外地對這位新作家的年齡,以及她“對人性的驚人洞察力”之間形成的強烈對比給予了關注。《荷蘭斯雜志》擔心“對於一個如此年輕的人而言,這般深刻的洞察力該是多麼沉重的負擔”;“就二十二歲來說,好得太過分了”——《紐約客》評判道。麥卡勒斯在三十歲之前完成了她大部分的作品,並且在她剛滿五十歲時就去世了,從某種角度而言,她把自己鎖定在了年輕時代——評論家們傾向於以這樣的思路去思考麥卡勒斯。對於一些人而言,麥卡勒斯作為一名作家的重要性在於,她並不是簡簡單單地在寫一些以少女為主角的故事,她創作的時候,本身就帶有少女們所獨具的感性:永遠十三歲,比如《心是孤獨的獵手》中的米克·凱利;或者十二歲,比如《婚禮的成員》中的弗蘭淇·亞當斯。但是,卡森·麥卡勒斯遠不止“一個人高馬大、略顯不平常的孩子,因為忙於在記事本上寫東西而拒絕出門玩耍”那麼簡單。
    生於1917年,盧拉·卡森·史密斯在佐治亞州首府哥倫布一個受人尊敬的上層中產階級家庭中長大,她是三個孩子中最大的那個。十三歲時,她放棄了女孩子氣的名字“盧拉”,將更加中性的教名“卡森”正式作為自己的名字。她的母親相信,她命中注定將會成名。在很長一段年月裡,母女兩人都堅信,這個勤學苦練且擁有無可辯駁纔華的女孩將會成為一名鋼琴演奏家。在經歷過一繫列與未確診的風濕熱相關的嚴重呼吸繫統疾病之後,卡森意識到,自己缺乏從事表演事業必須具備的身體素質。不管怎樣,當她從高中畢業時便已設想到,自己最後或許會成為一名作家。最開始時,她曾以尤金·奧尼爾的風格創作劇本,但很快便轉向了短篇小說創作。無論想在什麼領域成名,都意味著先要到紐約去(至少卡森是這麼認為的)——於是,在十七歲時,她選擇了為期三天的蒸汽輪船旅程,北上前往紐約。
    故事的一個版本是,她原先計劃在茱莉亞音樂學院學習音樂專業,卻意外弄丟了自己所有的錢,因此不得不放棄這個想法。在另一個版本中,她一開始就已經決定學習寫作了。無論如何,她在紐約找了一繫列工作,包括餐廳服務員、打字員、舞蹈課音樂伴奏員,以及她自認為做得最成功的職業——兼職遛狗員。與此同時,她報名參加了哥倫比亞大學由懷特·伯奈特主講的短篇小說寫作課。在這之後的一年,她還參加了紐約大學由西爾維婭·查特菲爾德·貝茨主講的,當時十分知名的虛構寫作研討會。貝茨對卡森的幫助是十分重要的,主要是以相當實際的方式,就哪些故事適合發表在具體哪本雜志上提出建議。例如,她認為《神童》(一個年輕鋼琴家的故事,主角在十五歲時意識到,自己在十三歲時許下的承諾已經無法實現)適合發表在《故事》雜志(該雜志由伯奈特擔任編輯)上,因為“這是一個在特殊領域內發生的故事,你很清楚《故事》雜志鼓勵創作者們去滿足讀者的好奇心。”貝茨是對的,《神童》於1936年12月正式發表在了《故事》雜志上。在接下來的一年裡,卡森回了佐治亞州,並在那裡和李維·麥卡勒斯結了婚。兩年前,她曾經和李維·麥卡勒斯見過面,兩人結婚時,李維剛剛服完四年的兵役退伍——他在部隊裡擔任文職工作。他們搬到了北卡羅來納州的夏洛特市,在這裡,李維找到了一份信貸調查員工作,徹底放棄了自己在寫作方面的雄心壯志。卡森則選擇繼續創作,為自己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而努力。1938年,貝茨寫信給她這位以前的學生,建議她參加霍頓·米夫林虛構創作大賽。麥卡勒斯為此準備好了一份故事大綱,還有已經完成的六個章節,以這部當時暫名為《啞巴》的長篇小說向組委會提出了申請。她贏得了比賽,簽下了出版合同,並得到了5的預付版稅。最初的故事大綱以及她早期的一些小說(大部分小說實際上都是在練習人物塑造、情境處理和主題編排,為她稍後寫作更長的小說打下基礎)在麥卡勒斯過世之後,由她的妹妹瑪格麗特·史密斯編訂並出版《抵押出去的心》。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