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大夏書繫·探索兒童的繪畫世界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396-576
    【優惠價】
    248-360
    【作者】 李甦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756288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7562882
    版次:1

    商品編碼:12211280
    品牌:大夏
    包裝:平裝

    叢書名:大夏書繫·幼兒心理與發展
    開本:12開
    出版時間:2017-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32
    字數:70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李甦


        
        
    "

    編輯推薦

    《探索兒童的繪畫世界》是國內首本以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學研究為基礎,繫統闡述兒童繪畫心理發展與教育的書籍,是中科院教授18年從事相關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的成果提煉。
    源自研究,基於實踐,通俗易懂地幫助父母和教師理解幼兒繪畫的那些事。

    繪畫作為開啟兒童藝術之門的重要活動,一直受到父母及教師的高度關注。但在兒童“學藝”的路上,父母和老師卻被諸多問題所困擾:
    孩子怎麼總是畫不像?
    是不是有天分的孩子纔能學畫?
    要不要給兒童示範畫?
    如何解讀和評價兒童畫?
    怎麼給孩子選擇繪畫培訓班?
    父母和老師怎樣為兒童繪畫提供支持?
    ……
    本書作者專注於兒童繪畫研究領域18年,將從兒童心理發展的角度回答有關兒童繪畫的諸多問題,並將科學的理念與多年實踐研究經驗傳播給大眾。

    內容簡介

    《探索兒童的繪畫世界》以兒童繪畫心理發展與教育的核心問題為導引,結合案例進行細致描述和深入解析,梳理困擾教師、家長及大眾有關兒童繪畫心理及教育的諸多問題,將科學的理念與實踐研究經驗傳播給大眾。

    作者簡介

    李 甦 教育學碩士,心理學博士,現任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亞洲讀寫協會(ARWA)秘書,北京市學前教育研究會第十屆常務理事,學術指導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兒童早期讀寫與語言發展、兒童繪畫心理與教育。目前已主持並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國際和國內刊物上發表研究報告及論文40餘篇,出版專著《學前兒童心理學》(獲第五屆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譯著《兒童繪畫心理學-兒童創造的圖畫世界》、《兒童繪畫和心理治療:解讀兒童畫》。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導言

    01我眼中的菠蘿:認識兒童畫
    什麼是兒童畫?
    繪畫(活動)的本質
    表征性繪畫與表達性繪畫
    繪畫是兒童的認知活動

    02怎麼畫都不像:兒童繪畫的發展特點
    表征性繪畫的發展
    表達性繪畫的發展
    具有繪畫天分的兒童
    基於繪畫發展特點認識兒童繪畫

    03畫得少說得多:繪畫與語言的關繫
    兒童的繪畫與語言都是符號
    繪畫與語言在發生發展過程中具有相似性
    繪畫與語言在兒童發展過程中的關繫是動態變化的
    兒童對兩種符號所傳遞意義的“轉譯”
    在繪畫和語言之間架起橋梁

    04要不要教兒童繪畫 _ 059
    為什麼要教? _ 061
    教與不教都糾結 _ 062
    兒童繪畫時會面臨什麼困難 _ 063
    兒童繪畫的發展需要學習 _ 067
    兒童繪畫的發展需要成人的支持 _ 068
    藝術素養的培養是提升繪畫能力的核心 _ 069

    05如何支持兒童的繪畫活動 _ 071
    支持兒童繪畫活動的基本原則 _ 072
    為兒童提供“發展適宜性”的繪畫經驗 _ 079
    掌握解讀/評價兒童畫的方法_ 081
    幼兒園繪畫集體教學活動的設計與組織 _ 084
    不同年齡幼兒繪畫活動的指導要點 _ 096

    後記 _ 099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站在大師作品與兒童作品面前
    在開始探討兒童畫及兒童的繪畫活動之前,我們不妨先假想一個情境。假如你正站在美術館陳列的西班牙著名畫家米羅的一幅畫前(如圖1)。您在看這幅畫的時候,會想什麼呢?我猜你肯定會想:米羅到底想通過這幅畫表達什麼樣的思想,或者說表達什麼意思呢?那些不同顏色、不同的形狀表達了畫家什麼樣的想法?

    圖1 米羅作品

    圖2 兒童作品

    讓我們將場景切換到幼兒園教室的牆壁前。當您看到這樣一幅孩子的畫時(比如圖2),您會想什麼?我猜你首先會想,他畫的是什麼東西呢?如果畫的是一個動物,好像一點都看不出來,怎麼畫的那麼不像呢?
    當讀到這裡,您是否已經發現,當站在大師和孩子的繪畫作品前,我們對待圖畫作品的態度竟然是如此的不同!在大師的作品面前,我們想探究的大多是一幅畫所表達要的思想即創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他們對世界的認識。而在孩子的作品面前,我們似乎更看重兒童圖畫作品中所畫出的具體東西,而很少關注孩子通過畫中要表達的思想是什麼,很少會去想孩子畫這個東西到底想表達什麼。
    那麼,同樣都是創作者的繪畫作品,作為觀眾的我們為什麼對它們的態度如此大相徑庭?僅僅是因為繪畫作品的創作者不同嗎?還是我們把藝術家畫的作品與兒童畫的作品作為兩種性質不同的東西來看待?如果它們在性質上是不同的,那麼這種不同是什麼?如果它們是相同的,那麼藝術家的繪畫活動與兒童的繪畫活動的性質到底是什麼?對這些問題的思考與回答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些問題涉及我們如何認識孩子的藝術活動。而站在哪個立場上去看待兒童,站在哪個立場上去看待兒童藝術,決定了成人該如何給孩子的繪畫活動提供支持。
    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兒童繪畫作為開啟他們藝術之門的重要活動,一直受到父母及教師們的高度關注。許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會畫畫,希望通過學習繪畫能夠幫助孩子形成一定的藝術素養。但是,他們在為孩子選擇各種繪畫培訓班的時候卻很糾結、困惑。因為隨著家長對各種教育理念的了解與認識,他們開始審視當前的兒童繪畫教育,特別是幼兒期的繪畫教育,教與不教以及如何教的問題一直困惑著家長。
    從我國幼兒園的藝術教育,特別是美術教育來看,多年來已經獲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廣大一線教師在實踐中仍然長期充滿困惑,不知如何去改善教育行為,美術教育裹足不前。我們近期對1000多名北京市幼兒園老師進行了一項調查。調查中老師們提出在美術教育中存在的最大困難是教法方面的困難,比如如何選繪畫主題、要不要範畫等;其次是評價和解讀兒繪畫作品的困難,最後是如何促進幼兒想像力和創造力方面的困難。
    事實上,這些困難之所以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源於我們多年來在如何看待兒童的美術/繪畫活動方面一直單純囿於的藝術話語體繫,忽視了兒童藝術與其心理發展的緊密關繫,始終從繪畫作品本身來看待兒童的繪畫活動(作品導向),而沒有從兒童藝術能力發展與學習的角度來認識兒童的美術/繪畫活動。正因為如此,幼兒園的繪畫活動多年來一直糾結在要不要範畫,要不要教兒童繪畫技能上——這正是作品導向的觀念在教育實踐中的生動寫照!而廣大家長多年來的困惑也正是來源於此。因此,我們非常有必要在理論上釐清思路,從兒童發展與學習的角度將兒童藝術,特別是兒童繪畫的本質問題梳理清楚。這是解決育兒實踐與幼兒園教育實踐中大量困惑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一步。

    繪畫(活動)的本質
    1967年,在第三屆國際邏輯、方法論和科學哲學大會上,哲學家波普爾提出他著名的三個世界的理論。他認為,世界1是物理客體或物理狀態的世界,生活中與我們密切接觸的很多事物都屬於世界1。比如,鍋、碗、瓢、盆、電腦、手機等等。世界2是意識狀態或精神狀態的世界,或者是關於活動的行為意向的世界。人的思維和精神活動就屬於這個世界。世界3是思想的客觀內容的世界,即思想通過一定的物質載體得以表達的世界。比如科學思想、詩的思想以及藝術思想,是通過學術論著、詩集以及藝術作品的形式表達出來的。“世界3”實際上是人的精神活動“產物”的世界。
    成人繪畫與兒童繪畫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它們都是繪畫者精神活動的產物。
    按照波普爾的觀點,繪畫屬於“世界3”。繪畫作品具有一定物質形態與物質特征,但它承載的是畫者的思想,是畫者精神活動的產物。從這一點來看,成人繪畫與兒童繪畫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它們都是繪畫者精神活動的產物。
    兒童的繪畫是兒童精神活動的產物。它不等同於物理客體世界,但它溝通了兒童的精神世界與物理客體世界。兒童繪畫過程本身就是兒童的精神活動。兒童畫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要體現畫者——“我”在藝術活動中的能動性、“我”的思想以及“我”的思維在這個過程中的展開。
    繪畫活動是兒童對經驗的組織和構造,這種構造既包括對物理客體世界的構造,也包括對兒童自我的構造。繪畫使兒童可以看到自己,繪畫“能讓兒童獲得一種內在的效能感,讓他們覺得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1]。所以,我們站在成人作品與兒童作品面前,應當對他們素表達自己思想和精神的活動表達相同的尊重,特別是對於兒童的繪畫作品,要更關注其中的意義表達。
    成人對兒童繪畫中意義表達的關注,會使教育者轉換思路,將指導兒童繪畫的重點放在如何促進兒童自主表達能力的提高,而不僅僅關注繪畫作品畫的像不像。雖然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他們畫出的圖像與現實世界中的事物會越來越像。但是,寫實性的描畫其實並不是一個孩子繪畫發展發展的最後終點。孩子藝術發展最後的終點化的,包括出現不同的繪畫表現風格,就像在藝術史上看到的抽像派、印像派等不同的表現風格一樣。寫實不是兒童唯一最好的一種表現,它隻是一種表現形式而已[1]。因此,如果把兒童繪畫定位在畫得“像”與“不像”上,實際是將成人藝術中的一個標準泛化到兒童繪畫中來,將兒童繪畫完全等同於成人藝術。不過,即使從藝術發展的歷史來看,與摹寫對像的高度一致——“畫得像”也不是評價成人藝術的唯一標準。“畫得像”隻是在一種文化繫統中形成的習慣,一種既定的、評價成人繪畫的標準體繫。將社會文化中某一種價值標準不加甄別地應用到兒童繪畫中,將兩個層面的問題混淆在一起,對兒童繪畫的認識與評價就會失之偏頗了。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兒童繪畫是一個充滿魅力的世界。長久以來,它吸引著來自不同領域的研究者、實踐者及家長們的關注。從1999年攻讀博士學位開始,我即進入了兒童繪畫研究領域,開始從兒童心理發展的角度研究兒童畫,並將它與兒童心理發展的其他方面(比如語言發展)關聯起來。此外,出於曾經的學前教育學的研究背景,在進行基礎研究的同時,我還格外關注幼兒的繪畫教育實踐。
    在多年與幼兒園教師與孩子家長的互動過程中,我發現盡管大家在理念上已經對兒童繪畫有了正確的認識,但在家庭養育與幼兒園的教育實踐中依然還存在很多困惑與糾結。在試圖幫助教師與家長解決困惑的過程中,我意識到隻有把理論研究與實踐研究結合起來,纔能真正解決問題。因此,從2009年起,我開始把自己的理論思考與積累一步步地具體化,以“幼兒藝術素養啟蒙”為主題,研發了適合3-6歲兒童的繪畫教育活動方案,並把這些方案放到教育實踐中去進行驗證。
    在這個過程中,我堅持親自為兒童授課,思考教師在運用這些方案組成教學活動與啟發引導幼兒時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不斷反思與調整自己設計的活動方案,體會教師在運用這些方案組織教學活動與啟發引導幼兒時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為了更好地培訓教師,我觀摩教師的教育活動,了解教師在理解和掌握理論並運用到實踐過程中的困難所在,找到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的關鍵點。經過8年的研究與實踐,我們驗證了理論,落實了方法。本書就是這一研究活動的成果總結。
    本書由五個部分構成。首先從兒童畫入手,探討兒童繪畫的本質及兒童繪畫的不同方面。之後,基於兒童發展的視角,描述不同年齡兒童繪畫的發展特點以及繪畫與語言發展的密切關繫。以這些內容為基礎,在本書的後兩部分,針對幼兒繪畫教育中的“教與不教”、“教什麼”以及“怎樣教”等問題進行詳細闡述。希望通過這樣的內容安排,讀者既能在理念上澄清認識,又能在實踐操作上找到可以依據的原則與方法。
    本書從家長與幼兒教師所關注的兒童繪畫的諸多問題入手來組織內容,在文字表達上力求簡單明確,平實易懂。因此本書既適合家長閱讀,也適合幼兒教師閱讀。我特別希望遇到此書的讀者不是一名理念的被動接受者,而是一名積極的思考者與實踐者。
    李 甦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