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教育政策觀察(第5輯)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640-928
    【優惠價】
    400-580
    【作者】 範國睿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753370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7533707
    版次:1

    商品編碼:11715355
    品牌: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教育政策觀察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5-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28

    作者:範國睿

        
        
    "

    編輯推薦

    《教育政策觀察》集刊是以研究和評論當代教育政策實踐與理論問題為主要內容的專門性集刊,旨在為國內外教育政策研究者和實踐者提供對話平臺和交流園地,著重反映教育政策全新學術研究成果和進展狀況,努力體現前沿性、原創性、實踐性和科學性。集刊主要借助教育政策分析的手段,選取近年來在教育變革實踐中產生重大影響的教育政策進行分析,關注教育政策實踐中凸顯出來的一繫列難點問題,展示當代教育政策研究的大體風貌,呈現教育政策熱點問題的流變過程;同時,積極開拓教育政策研究的國際視野與政策輿情,借他山之石,為研究和分析教育政策的發展軌跡、洞悉教育政策發展態勢提供些許借鋻,以促進我國教育政策研究向縱深發展。
    讀者對像:
    1.教育政策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教學與研究人員;
    2.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的決策者和政策執行者;
    3.各級各類學校的領導者、管理者和廣大教師;
    4.關注教育政策理論與實踐問題的社會各界人士;
    5.教育專業研究生。

    內容簡介

    無論是教育改革與教育質量的持續提升過程,還是依托國家重大教育投入實施的重大教育政策、教育改革項目,都亟需進行監測與評估,建立與完善我國教育政策執行的監測與評估體繫成為教育政策研究的重要課題。基於此,本輯所選刊的論文與研究報告,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間接地涉及教育評估、教育政策評估等相關論題。
    本輯的“特別報告”選譯耶魯大學法學院法律與司法監督學臨床教學教授小詹姆斯·福曼(James Forman Jr.)的《學校選擇秘史:進步主義者如何搶占先機?》。論文借助大量文獻,歷史地還原了美國學校選擇的原貌,揭示了進步主義者在美國教育發展的不同歷史時期對學校選擇運動的積極推動作用,啟示我們,擇校是社會公眾的教育權力與需求,宜導不宜堵。
    本輯的“理論探討”所刊山東師範大學張雷博士的《論教育政策績效評估的價值基礎》試圖從理論層面探討教育政策績效評估所依據的價值基礎。
    本輯的“焦點分析”涉及內容多樣,既有對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實證性評估,也有高中教育現代化發展指標研究;既包括學生學業質量評價,也包括對改革開放以來的教師發展政策評析;在廣泛涉及公立學校教育問題的同時,也探討了民辦學校分類管理的相關政策;同時,還引介了我國臺灣地區2014年開始實施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改革。
    本輯的“國際視野”欄目刊登了《當代國外教師教育政策述評》一文。論文借助大量文獻資料,在梳理發達國家教師教育重大政策的基礎上進行繫統化的比較分析,以全面呈現當代不同國家在師範生職前培養、教師入職資格要求、在職教師的專業發展等方面的重大政策舉措。同時,欄目繼續刊發美國卡潘/蓋洛普關於公立學校的民意調查報告,該報告的主題定義在教師問題上,一個醒目的標題——《投注於教師》,充分展現了教師在教育事業中的重要性。

    作者簡介

    範國睿,主編,教育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常務副主任、教授,教育學原理、教育政策學專業博士生導師, 長期從事教育學原理、教育政策學、學校變革與發展等相關理論研究。曾多次瑞士日內瓦大學等國際名校訪學。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七屆高校優秀教師獎,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纔支持計劃”、上海市領軍人纔。已在國內高水平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0餘篇;著有《教育生態學》(2000)、《學校管理的理論與實務》(2003)、《教育繫統的變革與人的發展》(2008)、《教育政策的理論與實踐》(2011)等;主譯《理論與戰略:國際視野中的學校發展》(2002)、《教育管理學:理論·研究·實踐》(2007)、《美國公眾眼中的公立學校》(2009)、《奧巴馬的教育藍圖》(2010)等;主編“教育政策觀察”、“新世紀教育管理與學校發展”等叢書。

    目錄

    以政策評估促進教育改革與發展(代前言)◎範國睿/

    特別報告
    學校選擇秘史:進步主義者如何搶占先機?
    ◎[美]小詹姆斯·福曼 著/劉濤 何穎 譯/

    理論探討
    論教育政策績效評估的價值基礎◎張 雷/

    焦點分析
    中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實證研究——基於三省六縣的實地調研
    ◎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智力開發研究所課題組
    為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導航
    ——上海市中小學生學業質量綠色指標評價的改革與實踐
    ◎上海市“改革義務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評價辦法”課題組/
    普通高中教育現代化發展指標與實現機制研究◎杜明峰 範國睿/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中教師培訓政策研究◎朱文慧 王建軍/
    我國民辦學校分類管理配套政策研究◎董聖足 方建鋒 謝錫美/
    臺灣地區普及“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政策及其啟示◎蘇 娜/

    國際視野
    當代國外教師教育政策述評◎範國睿 曹珺瑋/
    投注於教師
    ——第43屆卡潘/蓋洛普對公立學校的民意調查◎[美] 威廉·J.布尚 謝恩·J.洛佩茲 著/王佳佳 劉濤 譯/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以政策評估促進教育改革與發展
    (代前言)

    範國睿

    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一大批以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為核心的重大教育改革項目和重大改革試點工作的全面落實,無論是教育改革與教育質量的持續提升過程,還是依托國家重大教育投入實施的重大教育政策、教育改革項目,都亟需進行監測與評估,建立與完善我國教育政策執行的監測與評估體繫成為教育政策研究的重要課題。基於此,本輯所選刊的論文與研究報告,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間接地涉及教育評估、教育政策評估等相關論題。
    學校選擇(school choice)是許多國家和地區普遍存在的教育問題,但國內外擇校的原因與方式卻不盡相同,個中情形,紛繁復雜,簡言之,中國之擇校,是基於學業成績優劣的個人成纔競爭,以美國為例,美國之擇校,往往是選擇適應不同兒童個性化成長的教育道路,因此,政府之於學校選擇的相應對策也就有所不同。本輯"特別報告",選譯耶魯大學法學院法律與司法監督學臨床教學教授(Clinical Professor of Law and Supervising Attorney)小詹姆斯·福曼(James Forman Jr.)的《學校選擇秘史:進步主義者如何搶占先機?》(The Secret History of School Choice: How Progressives Got There First)。福曼是法學教授,但關心兒童與教育問題,在耶魯法學院開設過《教育機會與少年正義的臨床診斷(Educational Opportunity and Juvenile Justice Clinic)》等課程。論文借助大量歷史文獻,歷史地還原了美國學校選擇的原貌,揭示了進步主義者在美國教育發展的不同歷史時期對學校選擇運動的積極推動作用。報告啟示我們,擇校是社會公眾的教育權力與需求,宜導不宜堵。
    本輯"理論探討"所刊山東師範大學張雷博士的《論教育政策績效評估的價值基礎》,試圖從理論層面探討教育政策績效評估所依據的價值基礎。在作者看來,評估在本質上是一種價值判斷行為,教育政策績效評估要體現教育政策的公共性特征和人本性本質,堅持教育民生,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滿足群體的共同需求的同時,更要滿足不同個體的需要;要堅守可持續發展理念,關注教育政策與個人、社會和環境之間的合理關繫;要堅持與促進教育公平,保障教育機會均等,在鞏固起點公平的基礎上,要保證過程公平,最終達到結果公平,保障弱勢群體的權益,在政策執行過程中給予傾斜和利益補償;要發展個體自由,保障個體能夠自由地表達教育願望和需求,對教育政策執行進行監督;要堅持教育自主,使評估活動自主,不受外在壓力的干擾。雖為一家之言,但所述論題觸及教育政策與教育改革的深層觀念,拋磚引玉,期待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關注教育政策監測與評估的理論研究。
    本輯"焦點分析"涉及內容較多,既有對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實證性評估,也有高中教育現代化發展指標研究;既包括學生學業質量評價,也包括對改革開放以來的教師發展政策評析;在廣泛涉及公立學校教育問題的同時,也探討了民辦學校分類管理的相關政策;同時,還引介了我國臺灣地區2014年開始實施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改革。
    2013年的重大教育事件莫過於2012年上海PISA成績的發布。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進行的15歲學生閱讀、數學、科學能力評價研究項目,主要考查義務教育末期學生是否掌握參與今後社會生活所需要的問題解決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該項目從2000年開始,每3年進行一次測評,每次從閱讀、數學、科學中選擇一個作為主要領域,另外兩個作為次要領域。2009年上海首次參加PISA,閱讀(556分,主要測試領域)、數學(600分)、科學(575分)成績,均列首位。2013年12月3日下午6時,《上海教育》雜志官方微信平臺與OECD全球同步公布上海2012年PISA測試成績。2012年是上海第二次參加PISA測試,此次測試主要領域為數學,65個國家(地區)參與,根據OECD對測試抽樣的技術標準要求,上海155所學校的6374名學生代表全市各類中學約9萬名15歲在校生參加測試。2012上海PISA的平均成績為613分,在65個國家(地區)中位居前列。限於篇幅,我們不可能對2012上海PISA進行全面的理性評述,但如此優異的成績,的確與近年來上海不斷推進的基礎教育改革有關,如先後兩期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新優質學校改革、義務教育質量綠色指標評價等。本輯刊發上海市"改革義務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評價辦法"課題組的《為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導航——上海市中小學生學業質量綠色指標評價的改革與實踐》,全面深刻地反映了上海市實施中小學生學業質量綠色指標評價的背景、目標、過程、改革的著力點以及實施成效。近年來,上海針對義務教育教學質量評價過程中長期以來存在的視考試為學生學業成就評價的方式、過於關注終結性考試和升學考試分數從而加劇應試教育傾向等問題,將教育質量評價改革作為全市基礎教育發展新的增長點、落實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切入點,采取部市合作、市、區縣、學校聯動的方式,探索基於課程標準、關注學生學習經歷、學習過程、德智體諸方面發展狀況的中小學生學業質量綜合評價指標,研制基於評價指標的學業質量綠色指標綜合評價工具,制定基於課程標準的教育評價政策,引導區縣和學校樹立正確的教育質量觀,探索以校為本的評價辦法,建立義務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繫,構建評價促進素質教育實施的有效機制。上海義務教育學業質量綠色評價,已積累了許多有價值的經驗,在國內引起強烈反響,被稱為"促進基礎教育健康、和諧發展的一項重要制度和機制創新"。
    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均衡發展被列為義務教育的戰略任務;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不僅是我國現階段社會高度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也是辦人民群眾滿意教育的必然要求。2011年以來,教育部先後與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簽署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備忘錄》,明確了各地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標與任務;2012年,國家教育督導團下發《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暫行辦法》;2013年,國家教育督導團開始對全國部分區縣進行義務均衡發展督導評估的認定工作。在福特基金會的支持下,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智力開發研究所課題組在全國東、中、西部地區各選擇一個具有代表性的省份,每個省份按財政保障能力選擇兩個縣級單位作為項目縣,對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進行實地調研和實證研究,本輯所刊《中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實證研究——基於三省六縣的實地調研》即是該課題組完成的重要研究報告。在研究過程中,項目組編制了反映校際差距和政府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努力水平的評價指標體繫,開發了針對不同樣本群體和不同地區實際情況的調查問卷、數據填報表等調查工具,對項目縣的學生、班級、教師隊伍、辦學條件和教育經費等情況以及各地區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措施與成效,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分析。研究表明,目前,我國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地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存在明顯的校際差距和城鄉差距,東部經濟發達地區主要表現為教育質量和生源的差距,中西部地區則更多地表現為師資、設備和校舍等資源配置方面的差距。研究報告在實證分析基礎上提出的若干促進我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政策建議,值得關注和借鋻。
    中國社會的發展,是一個不斷推進的現代化進程,建設現代化國家既是百年來全體中國人民的夙願。中國社會未來發展的戰略目標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社會現代化與人的現代化是同一現代化過程的兩個側面,人的現代化勢必會引發社會現代化,社會現代化也勢必會推動人的現代化,而且其最終目的也是人的現代化,實現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一個國家,隻有當它的人民是現代人,它的國民從心理和行為上都轉變為現代的人格,它的現代政治、經濟和文化管理機構中的工作人員都獲得了某種與現代化發展相適應的現代性,這樣的國家纔可真正稱之為現代化的國家。否則,高速穩定的經濟發展和有效的管理,都不會得以實現。即使經濟已經起飛,也不會持續長久。" 國家與社會的現代化,可以從國外引進作為現代化顯著標志的科學技術,可以移植發達國家的經濟與社會管理形式與方法,但作為現代化國家基礎的國民是無法從國外引進的。人的現代化或者說國民素養的現代化,唯通過改革本國的教育方能實現。進入21世紀,世界各國根據日益復雜的國際環境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國際背景,普遍高度教育在國家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將教育競爭力看作是發展綜合國力、發展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之間的競爭越來越轉向教育,人力資源、科技的競爭,教育競爭、人纔競爭呈愈演愈烈之勢,各國相繼制定了本國面向21世紀的教育發展戰略。改革開放以來,提高國民素養一直是國家教育改革的努力目標。當代中國社會正步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而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歷史進程,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中國夢的關鍵是教育夢!在國家的改革與發展過程中,需要優先發展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在教育的改革與發展過程中,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全面提高全體國民的現代化素養,使整個國家從人口大國轉變成為人力資源大國,邁向人力資源強國,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如今,我國已確定我國2020年教育事業發展目標:"到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 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紛紛加快了教育現代化建設的步伐,明確提出了2020年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戰略目標和指標體繫,教育現代化建設成為統領各地教育改革和事業發展的主旋律。面對我國教育事業在教育投入、教育成本、教育產出、教育消費、教育國際化程度等方面與世界教育強國的差距與國際教育綜合競爭的壓力,面對國家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的經濟發展需求與全面提高國民素養、提升國家創新能力等多重壓力,為保證國家宏觀教育發展目標的全面落實,亟需深入細致地編制與完善國家教育現代化發展的指標體繫,促進教育繫統的開放化、教育制度的民主化、教育對像的普及化、教育內容的科學化、教育方式的信息化,並最終實現人的現代化發展,成為當前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過程中的迫切任務之一。本輯所刊華東師範大學杜明峰等人《普通高中教育現代化發展指標與實現機制研究》,繫2013年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委托項目《教育現代化監測評價指標體繫研究》的專題研究成果之一。報告在綜合分析已有研究成果基礎上,通過對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性質的分析,建構了普通高中現代化指標體繫從學校外圍支持繫統、學校自身建設和學校內部建設三個維度,細化了包括政府、社會、家庭、學校辦學條件、教育質量、教育公平、教育效率、教師、學生、課程、教學和學校管理12個指標在內的二級指標。研究指出,在促進高中教育現代化發展過程,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優化高中教育結構,豐富高中教育內涵建設,加強與校外機構的合作和交流,是實現普通高中教育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在以往出版的《教育政策觀察》中,我們對民辦教育問題關注較少。實際上,在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大繫統中,民辦教育是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積極探索營利性和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分類管理","開展對營利性和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分類管理試點",並確定浙江省為全國民辦教育綜合改革試點省。開展營利性和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分類管理試點,需要著力破除制約民辦教育發展的瓶頸和體制障礙,引導社會資金以多種方式進入教育領域,進一步做大做強民辦教育,使之在增強教育發展活力、提供教育選擇機會、提高教育公共服務水平、滿足社會多樣化教育需求等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2012年4月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指導意見》要求實現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管辦分離。按照社會功能將現有事業單位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根據職責任務、服務對像和資源配置方式等情況,將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細分為兩類:承擔義務教育、基礎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及基層的基本醫療服務等基本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一類;承擔高等教育、非營利醫療等公益服務,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二類。這一文件精神,為民辦學校分類管理確立了基本方向,但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尚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如需要明晰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兩類民辦學校的法人屬性,需要落實民辦學校教師與公辦學校教師平等的法律地位、同等的社保和退休待遇,需要確認舉辦者對投入資產的所有權並認可投入資產的保值,需要建立省、市、縣三級民辦教育發展專項資金,需要進一步落實民辦學校招生自主權,需要建立健全民辦學校非教學資產貸款抵押擔保制度、拓寬民辦學校融資渠道,需要完善民辦學校法人治理結構、完善非營利性民辦學校董事會制度、監事制度等等。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民辦教育研究所董聖足等人的《我國民辦學校分類管理配套政策研究》是教育部2013年度委托攻關項目《民辦教育分類管理課題研究》(教發司〔2013〕16號文)的子課題成果,報告在繫統梳理相關文獻基礎上,總結國內試點地區有效做法,借鋻境外分類管理經驗,就我國實施民辦學校分類管理所應采取的配套政策問題,提出了一繫列富有針對性和建設性的政策建議,這些政策建議,在正確區別營利性民辦學校、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的法人屬性基礎上,建立科學合理的不同的審批登記辦法;以企業會計制度規範營利性學校的財務會計與資產管理,探索非營利學校適用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民辦學校(行業)會計制度等不同模式;積極探索適合兩類不同性質學校的收費、公共財政資助與金融政策,稅費政策,人事與社會保障政策,退出機制等等。其中,建立健全兩類學校的法人治理結構與運行機制,對於營利性學校而言,可參照企業組織,由學校舉辦者及辦學者自主確定,按照《公司法》規定辦理,允許多樣化、個性化,對於非營利性學校而言,則需要依據《教育法》、《高教法》、《民辦教育促進法》以及其他相關的行政法規及規章的規定辦理,建立健全權力的協調及制衡機制,維護和保障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和推動學校的有序運行和健康發展。這些政策建議,對於深化民辦學校分類管理改革,規範、保障和促進民辦教育事業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鋻價值。
    正當我國大陸地區推進以課程改革為核心的基礎教育改革的同時,海峽對岸的臺灣地區則圍繞"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進行了近20年的研究、討論與推進。臺灣推動延長國民教育之議,早在1983年就已經開始規劃,先後經過十任教育部長,期間,各種利益團隊紛紛參與討論,表達訴求,如"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等教育組織,圍繞"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也產生了一些新的或支持或反對的民間組織,如"我要十二年國教聯盟"(成立於2009年4月)、"暫緩十二年國教全國學生會"(成立於2011年4月)、 "反畸形12年國教學生聯盟"(成立於2011年4月)" 、"國教行動聯盟"(成立於2012年6月)、"十二年國教學生研討會"(成立於2012年6月)等等。這些組織,或就"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組織大規模的民意調查,或組織大型研討會、電視辯論會,或組織大規模遊行請願,總之,在2009年以來的四、五年間,各種利益團體的觀點得以表達,相關政策文本不斷修正。受來自各界的諸多反對聲浪以及財務困窘等因素,"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的實施延遲至今。今年是臺灣地區"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正式推行的首年,為此,本輯特刊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智力開發教育研究所蘇娜博士的《臺灣地區普及"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政策及其啟示》一文。蘇娜博士曾在臺灣師範大學研修一個學期,在時任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院長的周愚文教授的指導下學習和研究,周愚文教授是"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的參與者之一,2013年11月,我在臺灣政治大學參加第一屆海峽兩岸教育領導人論壇"後現代教育發展與兩岸教育新方向"期間,還與周愚文教授以及多位臺灣教育學同仁討論過"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問題。臺灣地區"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將義務教育年限向上延伸到高中階段教育,並對普通高中和職業教育的入學方式、教學改革、收費方式、適性輔導等方面都進行了相關配套改革。在近年大陸地區的教育改革過程中,一些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紛紛表達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戰略意向,臺灣地區的這一舉措對大陸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不無啟發,以學生發展為根本目的,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出發,在廣泛調查基礎做好政策與制度層面的頂層設計,整合各方資源,全面優化教育結構,以推進高中階段教育的普及與發展。
    教師發展與教師隊伍建設是教育質量提升的根本所在,也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內容。1966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國際勞工組織跨政府專門會議"通過並向會員國政府發出了《關於教師地位的倡議》,明確教師的"專業"地位,倡導"教師的培養應該杜絕一切因為種族、宗教、性別、政治觀點以及經濟社會地位不同而產生的歧視,教師應該得到能夠有效促進其專業學習,並能夠使他們完成教學任務的良好工作條件,應當將教師團體及教師組織作為促進教育發展的重要力量,使他們有機會參與教育政策的制定與實施"。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國際勞工組織首次以教育目標和教師的作用為依據,在世界範圍向各國政府確認了教師的專業地位,以及其應該具有的社會經濟地位,對確認教師的專業地位以及提高教師社會地位產生了深遠影響。自此以後,各國十分重視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作用,在本國的教育改革規劃過程中,將教師教育置於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大繫統之中,並賦予重要的南重視教師地位的提升,重視教師專業發展與師資隊伍建設。本輯有三篇論文(報告)關注教師問題,包括"國際視野"欄目所發的國外教師教育政策評述與美國蓋洛普民意調查報告,以及"焦點分析"欄目所刊發的關於我國高中教師培訓政策的論文。
    為了全面認識當代國際教師教育重大政策變化與教師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我們借助大量文獻資料,在梳理發達國家教師教育重大政策的基礎上進行繫統化的比較分析,形成《當代國外教師教育政策述評》,以全面呈現當代不同國家在師範生職前培養、教師入職資格要求、在職教師的專業發展等方面的重大政策舉措。分析表明,戰後世界各國出臺的一繫列教師教育政策集中在如下幾方面:集中各方面社會資源,全面提高教師的社會與經濟地位;深化師範生培養體繫改革,提高教師職前培養質量;根據各國的歷史文化與教育發展需求,制定教師標準與教師教育標準,制定獨具本國特色的教師資格認證政策,普遍提高教師入職要求;實施基於標準的教師發展策略,規範與豐富教師專業發展的路徑、模式與內容,倡導、鼓勵和支持大學-中小學合作的教師教育、教師校本培訓與專業發展、教師"臨床實踐"(clinical practice)等多樣化的教師發展模式。以此反觀我國教師教育與教師隊伍建設,亟需進一步完善中小學教師職業標準,建立健全教師教育質量保障體繫,促進個體教師的專業成長與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的內涵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陸續出臺了一繫列教師政策以規範和提升教師隊伍及其專業發展。在相對短暫的三十多年時間中,因應不同歷史時期教師隊伍狀態的差異及政治、經濟和社會背景對教育變革的要求的不同,我國教師培訓政策在目的、理據、重心和措施等方面都存在階段性差異。華東師範大學朱文慧、王建軍等人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中教師培訓政策研究》特別關注了高中教師培訓問題。盡管我國鮮有專門用以規範和促進高中階段教師隊伍發展的政策文件,但是以中小學為對像,從中透視高中教師培訓政策也有其合理性。文章通過大量的文獻分析,揭示了不同歷史時期教師培訓政策的特點:在培訓目標方面,從注重補償性到關注發展性;在培訓內容方面,從注重基礎知識到強調專業發展;在培訓主體上,從單;在培訓過程方面,從"任務關注"到"需求關注"所提的教師培訓政策應該更多地關注高中教育的專業性、高中教師培訓的專業性、高中教師培訓的人本化等策略,理應引起教育政策制定者、教育行政部門和教師教育研究者的思考。
    與以往各輯一樣,本輯在"國際視野"欄上依舊續前輯刊發美國卡潘/蓋洛普關於公立學校的民意調查報告,有意思的是,在我們關注教師問題的同時,蓋洛普也將的調查報告的主題定義在教師問題上,一個醒目的標題——《投注於教師》(《投注於教師:第43屆卡潘/蓋洛普對公立學校的民意調查》(Betting on Teachers:The 43rd Annual Phi Delta Kappa/Gallup Poll of the Public's Attitudes toward the Public Schools,2011),充分展現了教師在教育事業中的重要性。第43屆蓋洛普公立學校民意調查報告是在對1002位受訪者的完整采訪基礎上加以繫統分析獲得的。調查發現,大多數美國人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將來成為教師,並且認為,擁有更多的科學教師與擁有更多的科學家同樣重要;教師工資應受到校長的評價、學歷和工作經驗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而且在解聘教師時,應當更多地考慮校長的評價意見而不隻是依照"先來後到"的原則;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在教學問題上,教育質量優先,應當讓效率較高的教師教規模較大的班級,讓效率較低的教師教規模較小的班級,應當借助於網絡資源讓孩子接觸到優質教學;調查發現,美國公眾越來越喜歡特許學校,但對教育券是不是一個好的政策選擇仍持懷疑態度;經費短缺是公立學校面臨的最大問題;相比之下,公眾對學生紀律和吸毒問題已沒有過去那麼擔心。
    《教育政策觀察》(第4輯)付梓以後,我們便著手準備第5輯的約稿和編校工作。在此期間,適逢華東師範大學決定建設高等學校創新能力計劃文化傳承創新類協同創新中心(2011協同創新中心)——國家教育決策協同創新中心(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making CICNEP)。在協同創新中心籌建過程中,我們邀約國內外知名大學、著名國際教育組織、國內教育行政部門和教育科研機構、信息技術企業等,以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教育理論與實踐問題為主攻方向,持續、深入地對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全局性特點的重大教育現實問題展開研究,力求建設成為國家教育決策專業支持中心、教育決策分析高級專門人纔培養中心、公共教育政策信息服務中心,為國家教育決策的科學化、現代化與民認化,推進國家教育治理體繫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專業支持,最終建設成為具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教育戰略智庫。受此啟發,我們更深刻地體會到,由於教育問題的復雜性,跨界聯合、協同創新將是教育政策研究的必然發展方向,也正是在此意義上,本集刊將持續秉承"深度關注教育政策熱點問題,動態反映教育政策發展趨向,即時追蹤教育政策理論前沿,理性審視教育政策變革實踐"的辦刊方略,為國內外教育政策研究者和實踐者搭建平等對話、交流成果、彙聚智慧的協同創新平臺,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政策理論體繫、促進國家宏觀教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保障和促進教育事業健康持續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