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劍橋日記 [Cambridge Diary]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276-400
    【優惠價】
    173-250
    【作者】 阮煒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750030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7500303
    版次:1

    商品編碼:11222872
    品牌:ECNUP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Cambridge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13-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84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阮煒

        
        
    "

    內容簡介

    一種社會人類學意義上的田野考察,有助於客觀、準確地認知劍橋、英國乃至整個西方。
    《劍橋日記》記述了作者阮煒在劍橋大學訪學期間的所聞所思,包括對人物、事件、學術會議甚至深度個人對話的寫實主義細描。
    《劍橋日記》這本視野開闊的日記,用一種質樸、簡潔的語言,談的是世道人心,見的是文明盛衰,是一本有大立場的中西文化隨筆。

    作者簡介

    阮煒,深圳大學外國語學院學術委員會執行副主任、西方研究所所長。獲四川師範大學外語繫學士學位,曼徹斯特大學語言學繫碩士學位,愛丁堡大學英語文學繫博士學位。曾任北京外國語大學兼職教授和香港城市大學客座教授。2002年9月至2003年3月任北京大學英語繫教授。長期從事英語文學研究和文明理論、東西方跨文化研究,出版了《文明的表現》、《二十世紀英國小說評論》等多部著作,在《讀書》、《外國文學評論》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

    目錄

    前言
    四月
    初來乍到
    變為女兒的兒子
    紅玫瑰、白玫瑰、薰衣草
    跳蚤市場今非昔比
    家電不如國內
    電臺節目質量高
    房友詹妮弗
    房友希拉裡
    房友卡洛斯
    房友蒂娜貓
    約翰的幫忙
    國王學院教堂聖事
    有機食品熱
    五月
    人人都有生育的權利?
    “爆炸”的時代
    “中國殖民者群體”
    音樂會:獻美酒不獻鮮花
    博物館:積極服務公眾
    劍橋的大學都沾光
    東亞繫學術會議
    教授的局限
    維那斯有多個版本
    學院與大學的關繫
    希臘雕像披紅掛綠
    轉基因人
    笨拙的威廉
    跨語飯局讓人難受
    沒趣的F·R·利維斯
    小腳與巨乳
    貓口控制
    教師偷拍學生違法
    偶遇霍金
    音樂繫期末音樂會
    與導師通話
    房友的粗話玩笑
    政客說一套做一套
    安娜的危機
    布什入選“七大奇跡”
    斯人已逝,其著未竟
    巨石陣和古羅馬浴池
    英國人曾不那麼科學民主
    美國大使談朝鮮
    垃圾處理需要覺悟
    英國人不環保的一面
    不喝酒,何以承受生命之重?
    六月
    攔路的老人
    老年人問題
    大學植物園
    研究非洲叛軍的“博導”
    待業藝術家
    牛頓著作珍本
    英語繫捉襟見肘
    媒體惡搞女王
    有名英雄紀念碑
    河上音樂會
    “零碳”2016年
    伊曼紐爾學院的午餐
    與美國學者賭臺灣未來
    東方著作出版難
    低調紀念福島戰爭
    牛津印像
    令人失望的“巴赫合唱團”
    牛津自然歷史博物館
    拉什迪封爵
    黃種人入侵劍橋
    英國人知錯認錯
    夜半造訪的女朋友們
    “激情自然”
    宴會:形式大於內容
    學者轉戰酒吧
    拌綠色先鋒的國際忽悠
    大學無需“申博”
    退耕還灘
    劍橋人的中國緣
    大學教師的收入情況
    學院與大學的關繫
    劍橋學生不凡的就業觀
    年輕人被剝奪選舉權
    英國人看回歸後的香港
    Microsoft’Word:正版還是盜版?
    中英學者交流難
    莎拉波娃的吼叫(上)
    莎拉波娃的吼叫(下)
    七月
    讓人大跌眼鏡的戴妃紀念會
    走向普選的香港
    不合邏輯的“重婚”
    圍繞“超女”的風雲際會
    古典學家的劍橋緣
    環保:英國人總是指責他人
    醉醺醺的迪斯科
    對希臘羅馬的認知應當轉變
    劍橋大學的衰落
    “拉什迪事件”再起波瀾
    福樓拜審判
    BBC"逍遙”音樂節
    英國人對世界知之甚少
    劍橋大學為何院弱校強?
    混亂的大學圖書館
    在倫敦逛書店
    陳舊校園網帶來驚喜
    不關心時事的英國人
    英國人的“恐歐癥”
    “社會邪惡”何處覓?
    “卑微”的聖埃德蒙學院
    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
    英國社會的世態炎涼
    失業並非丟臉
    鴉片戰爭以外的“鴉片邪惡”
    英國人不知道鴉片戰爭
    約翰的帝國情結
    “西男東女”還是“西女東男”?
    從福爾摩斯到裡伯斯
    八月
    狀況不佳的伊利大教堂
    失業者遭受巨大壓力
    華人進入東南亞的客觀效應
    劍橋情場的弱肉強食
    現代化並非一蹴而就
    關於欲望的對話
    黑人男子為何討白人女子喜歡?
    斯巴達是“極權”國家?
    作為“小三”的安娜
    公德:外國人與中國人的比較
    山寨版“拉鏈門”
    女人多多益善?
    古典音樂的危機
    “朋友”太多,活得太累
    尼克松/毛澤東秀
    書評:英國與中國比較
    與弗吉妮亞·伍爾夫相會
    伍爾夫夫人與僕人換位
    用鼻子聞印度音樂
    “戴安娜周”
    “天堂”變“地獄”?
    不列顛博物館的中國瓷瓶
    印度的測驗熱
    反進化論的美國人
    健忘的猶太教右派
    大打的印度民主
    鬥狗與托狗
    “勢利鬼”奈保爾
    中國音樂能否走向世界?
    九月
    不會電腦的銀行職員
    程序民主 英國人心靈粗陋
    印第安人仍受壓迫
    作為部落的丹麥
    混血的“中華民族”
    “純粹”的民族並不存在
    “文化”一詞應該慎用
    一心一意當中國人
    可疑的“身份”概念
    英國的問題:自由太多
    融合乃世界大勢
    莎劇:為人民服務的戲劇
    地球科學博物館
    中國人享受的特殊待遇
    神創論與進化論可以調和
    媒體的壞德性
    “洋大人”與“晚清官員”
    英語繫“內幕”
    凌淑華與布魯斯伯裡小組
    徐志摩與英國知識人
    徐志摩的英國崇拜
    “睪丸節”狂歡
    落後的劍橋體制
    海外中國人境況何以不如印度人?
    “公司”:東南亞的華人共和國
    海外華人身份問題
    關於德裡達的對話
    中西交流仍面臨巨大難題
    人口控制:全世界都得感謝中國
    男女平等需更上一層樓
    青少年自殺率高
    徐志摩、羅素與中國革命
    個人“炭卡”
    我們仍與孔子、柏拉圖同時代
    英國學術也量化
    後殖民時代的跨種族正義
    控制性欲需出奇招
    慈善資本主義:利乎?弊乎?
    十月
    兒童肥胖問題
    占星術、天文學、教會
    在劍橋和倫敦打的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初來乍到
    上午10點左右到達劍橋市中心。
    學友曹山柯教授(廣州大學外國語學院)來巴士站接我,隨即乘出租車來到彌爾路一帶的住處。房東已在那裡等候,給了我們房門鑰匙。在網上找到的房子其實很小,隻好將就住幾天,再換一間大一點的。
    讓人感到高興的是,整個劍橋市居然看不到一幢摩天大樓。全市最高建築——劍橋大學校圖書館——不過十五六層高。這與國內大城市人口密集、高樓林立、交通擁堵,形成了鮮明對比。街道大多較窄,八九米至十幾米寬不等,與國內大城市動輒六七十米甚至一百米寬的“大道”相比,讓人感到親切。彌爾路上商店餐館鱗次櫛比,下班回家路上就能購物,很是方便,也分散居住,驅車去大老遠超市購物的美國生活模式相比,也更人性。
    但看上去草地有點枯黃。大約很久未雨。街道路面有點破敗,房子也嫌老舊。雖然屋子裡大多很舒適,但比之國內成片新住宅區雨後春筍般撥地而起,畢竟是另一種氣像。
    不過這裡環境保護之好,決非國內城市能比。春日陽光下,樹木枝繁葉茂,處處綠草如茵,野花綻放。去英語繫的鄉間小道上,目睹成群的奶牛,腳踏久違的牛糞。
    去英語繫必須越過“康河”。因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而在中國廣為人知的“康河”,其實是一條七八米寬的小河,看上去很平庸,水也顯得不那麼干淨(並非因污染,而因有機質含量高),說不上漂亮。但因環境保護得很好,再加這裡人口“素質”高,河裡及河岸草叢中有很多野鴨、野天鵝和其他鳥兒在嬉戲,一點不怕人。看見一隻天鵝狂追一艘行駛中的撐蒿船(punt),這應該是船上遊人總用食物討好它們的結果。
    見識了三一、國王、克萊爾、聖約翰等老牌學院(劍橋大學有三十二個學院),其古老的石牆建築大多四五層樓高,有哥特式尖頂。外牆角落和邊緣,黑綠色的青苔清晰可見,昭示那裡邊有悠久的歷史。各學院大多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圍住中央一塊草地,僅就此格局而言,頗似北京四合院,但大得多,房子質量也好得多。
    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國王學院。它著名的教堂高聳入雲,配套建築群之間的寬闊草地也修剪得極為整潔,這與劍橋城略嫌破敗的市容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不用說,國王學院是劍橋最富有的學院之一(各學院財政相對獨立於大學,也相互獨立),財政十分寬裕。作為一個老牌名校,每年光是校友捐贈的就有很大一筆錢,再加其他收入來源,國王學院不說富可敵國,至少在全英國同類實體中是數一數二。據說,在英國的所有非國有法人中,女王排名第一,第二第三就是劍橋大學的三一、國王之類學院了。
    4月20日星期五
    變為女兒的兒子
    在彌爾巷(Mill Lane)一間擁擠的大學辦公室辦了工作證(兼有身份證、借書證和其他功能)後,來到康河邊一草地上略事休息,之後步行至曹山柯住處喫晚飯。
    曹山柯的房東老太太是猶太人,很友好,也很健談。她有個兒子,從牆上照片上看約三十歲,帶著一個五六歲的女兒,仍然與她同住。讓我萬分詫異的是,明明是兒子,房東卻老是說“她”這樣,“她”那樣的。“為什麼您兒子是‘她’?”我忍不住問,“他是一個變為女兒的兒子,”房東毫不遲疑地回答。
    傍晚去ASDA超市購物,有幸見到她那在超市工作的兒子/女兒。他/她身著一件不太合身的滌綸黑色連衣裙,抱著與前女友所生的女孩,全然一副家庭主婦的派頭。大家不約而同地叫他“薩莉”。“薩莉”是一個常見的女孩名,我又很好奇。“您女兒在叫‘薩莉’之前叫什麼名字?”我問。“叫‘大衛”’,她說,“是十年前改名為‘薩莉,的。既然兒子執意要當女兒,那就隨她去吧。”顯然,房東並沒因兒子選擇了當女兒而跟她過不去。
    4月20日星期五
    紅玫瑰、白玫瑰、薰衣草
    所住房子以劍橋標準衡量,不大也不小。上下兩層共五個房間,樓上樓下由一個陡且窄的樓梯聯接起來。樓上樓下各有一個洗手間。客廳比國內常見的四居室套房客廳小得多,隻有十五平方米左右。
    房齡較老,估計至少有六十年。但狀況並不算差,再加上房東最近將內部簡單裝修了一下,或者說油漆了一遍,所以十分適合人類居住。有一點,是國內一般住房無論如何比不上的,那就是後花園。由於地處市中心,花園寬度隻有六米左右,但長度竟達二十米以上。太過狹長了一點,但在這裡很常見,左鄰右舍每家每戶的花園都是這種長條形狀。
    主人或房客似乎從來不打理花園,顯得有點雜亂。有好幾叢灌木,其中一叢正盛開著白花,樹叢下草地上覆蓋著厚厚的一層落英。草相當茂盛,齊膝深了,也沒人修剪。一面園牆上倚靠著四五輛自行車,是從前房客留下的。其中二輛隻能算自行車殘骸。一輛隻剩下一幅車架子,另一輛隻剩下一個輪子。遠端靠牆處還有一個破舊長沙發,也是前房客扔掉的。這是垃圾,本該由房東處理,可能因運走得花一筆錢,房東便不管了。花園裡靠房子一端有一個小棚屋,塞滿了雜物和工具。
    無論如何,對房友們來說,花園還是飯後的一個好去處,尤其是當兩大叢高高的白玫瑰和紅玫瑰開花之時。除了紅白玫瑰,還有三叢薰衣草,已能見得到密密麻麻的小花蕾。房友約翰說,要等到6月下旬,薰衣草纔會開出淡紫色小花來。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1980年代在愛丁堡逗留多年,1990年代又在哈佛校園獃過一年,但都沒有寫下堪稱“日記”的文字,回想起來很是可惜。這次來劍橋(2007年4—10月)不同,一開始就打算把所見所聞所想紀錄下來,既為了紀事,也為了與讀者分享。
    1870年代以降,我國留洋者數量巨大,其中很大一個比例是人文學者,然而他們在西方國家所見所聞,尤其是與西方人交往的細節,鮮有被記載下來的。如果從魏源寫《海國圖志》算起,國人有意識地認知西方文明,已有一百六十多年時間;如果從容閎攛掇清政府選派幼童赴美學習算起,中國人正式出洋留學已有一百三十多年歷史,但為什麼鮮有把所見所聞詳記下來的?原因很簡單:用西方語言讀書並非易事,拿西方的學位甚或出“成果”更是困難,當然也可能因其他條件限制,即便很願意寫,也寫不成。這次來劍橋不同,幾乎可謂一身輕松,沒有拿學位的壓力,也沒有出“成果”的負擔,雖然仍有一個非“國家項目”在研,卻並非火燒眉毛,必得立馬“結項”不可,而可以悠著做,或僅僅搜集好材料,回國以後慢慢寫,因此有了從未有過的從容,不僅能想到寫日記,而且能做到堅持不懈,幾乎一天也不落下。
    《劍橋日記》雖然是日記,寫作手法卻不同於一般日記。
    一般日記主要是記事,而《劍橋日記》除了記事,還有對事件、人物、學術會議甚至個人對話的寫實主義細描。既然專門從事英語文學和文明研究,做這種工作應該是分內之事。職是故,不妨把《劍橋日記》看作一種“田野考察”,一種社會人類學意義上的田野考察,其考察對像是一個個活生生的英國人,尤其是劍橋的英國人。
    另一點不同在語言方面。《劍橋日記》顯然不像詩人徐志摩的文字那麼抒情,也不像其他寫劍橋的文字那麼學術,而用的是一種近乎大白話的風格。我以為這種風格有助於打破學術與普通讀者之間的區隔。如果說連宋明儒者也知道用大白話在普通人中傳播新思想,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為什麼仍要蜷縮在像牙塔內,擺出一副高不可攀的架勢?更重要的是,大白話有助於消除劍橋、英國乃至整個西方在中國人心中的距離感和神秘感,有助於客觀、準確地認知劍橋、英國乃至整個西方。
    最後一點不同,是每則日記都有標題,甚至有多個標題。這麼做,不為其他,隻是為方便讀者。
    有若干處講到一些英國人對外部世界沒有興趣,甚至可以說既沒有動力也沒有能力去了解外部世界,結果自然是愚昧無知。但這並不等於當今英國已一無是處。事實上,今天英國人值得中國人學習的地方仍很多。《劍橋日記》對此是有交待的。
    2011年2月28日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