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大夏書繫·優秀教師的成長邏輯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574-832
    【優惠價】
    359-520
    【作者】 莫國夫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7602296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76022964
    版次:1

    商品編碼:13575036
    品牌:ECNUP
    包裝:平裝

    叢書名:大夏書繫·教師專業發展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1-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24
    字數:208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莫國夫


        
        
    "

    編輯推薦

    寫給正在努力上進的教師!剖析優秀教師的成長秘訣,描繪專業發展的成長地圖!

    ☆特級教師莫國夫基於自身30餘年的教育經歷,給予一線教師專業、靠譜的成長建議。
    ☆著眼於教師專業發展,從教育的常識、課堂的邏輯、思維的力量、讀寫的習慣、成長的自覺等五個方面,剖析了優秀教師的成長邏輯和秘訣,描述了教師專業發展的成長地圖。
    ☆教師、教研員、培訓專家的三重身份,讓作者對於教師的專業成長有著更為深刻的體驗和獨到的見解,能夠切中一線教師的真實需求。
    ☆基於作者自己的教育實踐和教育觀察剖析教師發展,不空談,成長建議帶著實踐的溫度,可復制、能遷移。

    編輯推薦篇章:
    序言 寫給正在努力前行的老師
    P16 今天,我們需要怎樣的教育
    P61 課堂“安全感”為什麼如此重要
    P162 一線教師成長的四大戰略
    P189 給新入職教師的六條成長建議

    內容簡介

    特級教師莫國夫基於自身的成長歷程和從事教師培訓的經驗與教育觀察,從堅守教育的常識、研究課堂的邏輯、相信思維的力量、養成讀寫的習慣、擁有成長的自覺五個方面,剖析了一線教師成長為優秀教師、走向卓越所必須具備的專業發展素養,釐清了優秀教師的成長邏輯。這是一本寫給所有不甘於平凡、正在努力上進的老師的書,有助於一線教師堅定教育勇氣,明晰專業發展的路徑,重建自身的精神宇宙,規避誤區少走彎路,激活成長自覺快速成長。

    作者簡介

    莫國夫,浙江省紹興市教育教學研究院師干訓科主任、小學語文教研員,正高級教師,浙江省特級教師,長三角學科專家,浙江省名師網絡工作室主持人,課堂深度學習倡導者。獲聘人教社統編教科書培訓專家、多地高校及師訓機構國培計劃培訓專家,浙教版小學語文統編教科書“快樂讀書吧”叢書總主編。在各類專業雜志發表文章近200篇,在全國各地講學數百場。

    目錄

    序言寫給正在努力前行的老師001

    第一章堅守教育的常識
    成為教育常識的捍衛者003
    為什麼說教育似農業008
    沒有一段生命應該為未來犧牲011
    以可能性看待兒童成長014
    今天,我們需要怎樣的教育016
    網絡時代的教育重塑020
    教育需要真實的守望022
    教育細節也需要真實024
    微笑是成人世界對學生最好的示範026
    相信閱讀的力量029
    我們為更美好的教育而來037

    第二章研究課堂的邏輯
    一線課堂的困境及生成邏輯041
    重建課堂的教育哲學044
    如何讓“學習邏輯”引領“學科邏輯”047
    課堂深度學習的底部邏輯及完整意義050
    課堂深度學習的發生可能053
    真實完整的學習歷程及意義056
    課堂的關鍵是激活,而不是控制058
    課堂“安全感”為什麼如此重要061
    課堂深度學習中的傾聽關繫改進064
    課堂深度學習中的社群文化建設068
    教師傾聽的課堂意義071
    課堂深度學習中“被動的能動性”理解073
    讓教學朝向精準075
    課堂教學的“靜默”之道081
    從“鹽的故事”到一線課堂的理解088
    重建課堂的研究範式090

    第三章相信思維的力量
    教師真實成長的行動思維095
    教師發展中的思考力098
    教育需要理性思維的砥礪102
    教師學習中的理性思維運用104
    專業學習要有還原思維106
    以跨界思維拆除“學科本位”的藩籬108
    學科研究現狀的批判性思維觀照111
    學科教學要有底限思維113
    課堂理解中的“黑匣子思維”116
    學科教學研究的基本思維118
    “學生研究”的思維邏輯122

    第四章養成讀寫的習慣
    教師學習應以閱讀為基礎129
    拯救教師的專業閱讀132
    作為成熟讀者的使命139
    專業學習的“第一性原理”144
    文學照亮我們庸常的生活146
    為什麼要堅持寫作148
    寫作是思想凍土上的春耕153

    第五章擁有成長的自覺
    什麼是教師的真實成長159
    一線教師成長的四大戰略162
    做更有專業素養的教師165
    成為堅定的自我學習者168
    堅持專業學習的現場主義170
    堅持成為專業生活中的反思者172
    堅持成為長期主義者174
    如何面對一次專業生活的挑戰177
    基於問題取向的教師知識學習180
    教師持續研究的價值及其他183
    從“優秀學子”到“優秀教師”有多遠186
    給新入職教師的六條成長建議189
    為微小的改進努力194
    做時間的主動管理者197
    未來教師的U盤化生存200
    理解未來課程與教學的趨勢203
    朝向未來的名師形像206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成為教育常識的捍衛者
    常識是本質的,也是簡潔的。生活世界的復雜往往讓我們忘卻了常識的存在,以至於黑格爾認為:所謂常識,往往不過是時代的偏見。
    一位有更高專業追求的老師,需要有一定的哲學思維。這能幫助撥開教育現實的迷霧和幻像,不斷抵達教育的本質去思考“教育何為”。
    在教育的本質之源,我們能見到教育常識的彙聚,比如“基礎教育的本質是為人的一生發展打下基礎”這樣的常識。完整的教育纔能塑造完整的人。
    在我們行動的時候,需要經常想起這些樸素的道理與知識。它們不隻是用來思考的形而上的概念,更應是行動的路標和邊界。譬如分數很重要,但是隻追求分數的教育就是殘缺的教育。
    蘇格拉底說:未經審視的人生,是不值得一過的。我想在此套用一下:未經常識審視的教育生活,是缺乏專業尊嚴和體面的。
    在一個眾生喧嘩、熙熙攘攘的教育的時代大超市裡,擁抱教育常識,能讓你良知清明,盡力遠離躁郁迷茫和肆意多動的陷阱。
    在我有限的認知裡,教育者都需要邁越常識、技術和藝術這三級層階。我們渴盼“教育是一種藝術”的境界,並以此來滿足我們對於教育工作所有美好的想像。但請不要忘記,教育常識是其無處不在的背景,技術是教育骨骼般的支撐。認識不到這一點,所謂的教育藝術隻是一場缺鈣的虛無,是在冰冷教育現實面前自我滿足的烏托邦。
    無論在哪一個時代,教育常識都是需要時時提醒,不斷溫習和咬牙堅持的。
    30餘年的教育工作經歷,讓我在不斷的思考和實踐中,形成了對於教育常識的五個認知,供大家參考。
    一、教育首先是科學,其次是藝術
    這個觀念源於被稱為中國基礎教育“活化石”的呂型偉先生,呂先生是出生於我們紹興市新昌縣的教育家,曾任上海教育學會的會長。他有三句廣為傳播的教育名言: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於奉獻;教育是科學,科學的意義在於求真;教學是藝術,藝術的意義在於創新。在教育領域,遵守科學和規律,是教學藝術的基礎和保證。
    我之所以要把這個問題放在第一個講,是因為在我們的基礎教育,特別是課堂領域,我們往往對“課堂教學藝術”趨之若鹜,而對其中的學理追問、科學實證則選擇屏蔽和無視。特別是腦科學、認知科學、神經科學已經如此迅猛發展的當下,我們更要秉持教育的科學,不斷尋找它的規律。
    陳靜靜博士領銜的上海學習共同體研究院倡導的“焦點學生完整學習歷程觀察和關鍵事件分析”的課堂觀察範式,就是教育的科學性思維的成功運用。觀察者通過觀察個體學生學習的全過程,收集與學習相關的完整證據,分析具體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關鍵事件,形成學習行為解釋的證據鏈,發現個體學生的困境與需求,以實證分析促進教師對教學行為的反思與重構。
    我們從中可以發現,這與以往課堂討論以觀察者的經驗為主導截然不同,因為講究實證,講究完整證據鏈解釋,學生學習的“黑匣子”被進一步打開了。
    二、學校以課堂為中心,課堂以學習為中心
    學習有兩種:一是“有教之學”,我們可稱之為“教學”;另一種是“無教之學”,我們可稱之為“自學”。無論是“有教之學”還是“無教之學”,其歸結點都在於學生的學習。今天我們在課堂中的所有努力,其實最終都是為了讓學生擁有強大的自我學習、自我迭代的能力。今天的課堂,我們的終極追求是培養未來自我驅動的、可持續的終身學習者。
    事實上我們在一線的老師很清楚,這些常識常常遭遇蒙蔽。我想特別說明:課堂教學隻有一個命題——那就是“學生如何學會更好”。再沒有其他。
    今天的各種課堂研究,其實都是在尋找“學生如何學會更好”的路徑。
    這樣的追求應當更加激烈、更加純粹!
    三、教育的目的不是課程,而是兒童
    我的職業身份是小學語文的教研員。近年來,我越來越覺得學科教研員或是我們一線老師眼中的學科專家,往往有一種天然的衝動,認為自己的學科是最最重要的。對學科的忠誠非常可貴。這是我們做好學科教學工作的必要前提。但這樣的思維慣性也會帶來一些風險,比如我們在教學中往往會過多地關注本學科知識本身,而忘記學科教學的本質是“用學科育人”。我們還經常有意無意地高估本學科在育人繫統中的作用。這樣的例子有很多:語文學科專家把“得語文者得天下”這樣的雞血口號奉為圭臬;科學學科專家認為科學最重要,因為“科學推動人類進步”;數學學科專家說數學最重要,因為“數學是人類思維的體操”……
    在基礎教育的課堂領域,這種對學科的過度忠誠,恰恰是對兒童的不負責任。學科專家和學科教師一定要有教育思維,看到教育的底部是兒童的全人發展。
    我是語文教研員和語文特級教師,但我還是要說:語文學科再重要,也隻是兒童認知和精神世界中的一塊拼圖而已。
    一場好的課堂學習,我個人覺得從學理上看,無外乎三個維度。一是合適的教學內容,二是合適的教學路徑,三是好的課堂文化。PCK(學科教學知識)是學科專家的專長,但包括我在內,我們太多的學科專家還遠沒有成為“學生學習的研究專家”。尤其是在課堂文化和學習生態的重塑上,我們的認知繫統需要迭代升級。
    我還想表達的是學科專家和教育學專家需要更多地對話,更多地以“兒童學習研究專家”的名義為一線的課堂改良把脈出方。
    四、教師是依靠完整的人的形像工作的
    教師作為專業人士,需要教學技藝的日益精進,需要“工匠精神”的堅持,但好的教學要依靠技術,又不能隻憑技術。
    美國教育家帕爾默在《教學勇氣》中寫道:“最好的教學不能降格到技術層面,而來自於教師的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
    這大概就是東方哲學中“術”與“道”的關繫。好的教學,源於教師的內心景觀。
    若隻把教學作為謀食生存的職業,教師的教學行為會嚴重地扭曲和偏離。我們更須警惕的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許多曾經具有教學勇氣的老師激情消退、心靈失落。
    教師是依靠一個人的完整形像工作的。這是區別於其他職業最大的不同。教師的精神氣像會無一例外地投射到學生身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好的教育必然來自好人。
    五、教師優秀的專業水平是一種高尚的師德
    當我們討論高尚師德的時候,一定要把教師優秀的專業水平凸顯出來。不要人為地把高尚的師德與優秀專業水平放在平行的兩個維度。教育現場中,不乏老黃牛般勤勤懇懇“毀人不倦”的事件和場景。
    優秀專業水平的核心標志就是不斷追問和尋找“學生如何學會更好”。30餘年的職業生涯,讓我越來越強烈地感覺到:教師隻有因學生學得更好纔會有專業的尊嚴和體面。努力讓學生接受公平而又高質量的教育,尤其在課堂上讓學生學習得更好,這就是我們一種高尚的師德。在當下的中國教育界,再也沒有比這件事更迫切的了。
    以上五點是個人對於教育常識的認知。之所以寫出來,是為了和關心教育的同仁一起探討:我們該如何做,纔能讓問題重重的一線教育變得更好?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寫給正在努力前行的老師
    我是一名教研員和教師培訓工作者。從教30餘年,在日常的工作中,我總能有幸遇到一些努力上進的老師。他們對於教育教學的問題總是充滿著興趣。他們有時也對成長環境和未來感到失望、迷茫。他們渴望成為更好的自己,更好地為學生的成長服務,實現一生為師的價值。見到這樣的老師,我總會想到年輕時努力的自己。
    1990年,我從浙江省諸暨師範畢業,被分配到家鄉上虞縣(現紹興市上虞區)一所簡陋的農村完小,那年我纔18歲。30餘年光陰轉眼已逝。浮名之下,我個人專業學習和發展的經驗與教訓,或許有了可供參考的一代教師成長的樣本意義。尤其是我32歲時入職紹興市教育局教研室,成為小學語文教研員後,帶教了一大批出色的年輕教師,在與他們相處的過程中,我對優秀教師的成長有了屬於自己的一些思考與實踐。
    思維決定行動的方向。對於每一位立志成為優秀教師的老師,我強烈建議堅持學習的“長期主義”,隨時吐故納新,建立起匹配教育新時代的思維框架,幫助我們擺脫各種低層次的勤奮和努力。這同時也是給學生的最好的示範和榜樣!
    這本書中的文章,主要源於近幾年的學習和思考。尤其是2020年疫情期間,在書齋中得以靜心思考教師專業成長的各種問題。本書能得到“大夏書繫”的關注和厚愛,恰是教師發展中“長期主義”和“慢變量”的作用的生動體現。
    每一個優秀教師的成長,是諸多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面對這個未來已來的時代,教師群體的專業化生存需要得到重新審視。這是教師發展轉型升級、主動對接時代的第一步。
    2019年新春,我撰寫的《寫給2019年教師的建議》曾經被許多媒體傳播。在即將正式閱讀本書之前,我推薦您先讀讀下面的相關內容,和我一起審視和勾勒我們教師的專業化生存的圖景:
    一、自由在高處
    在低頭忙碌奔波中,記得不忘努力抬頭,記得不忘努力伸長脖子看書、看世界。如此,方能解開思維之鎖,解開心靈之鎖。
    登高方能望遠。學著拓展自己的認知邊疆,學著跳出自己狹窄的生存環境,站在更高的維度去審視、理解我們的職業和自己的一生。
    教師可能更需要有思維和心靈的自由。這樣的自由首先來自你自己的登攀。因為自由在高處!
    二、警惕優勢反制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這樣的優勢成就了現在的你。事實上我們大都已經習慣於享受著這樣的優勢,覺得眼前的一切理應如此。但世界遠非如此簡單。我們其實很清楚,有陽光就會有陰影。你的優勢成就了你,但其實也制約了你另外的可能性。
    所以,請警惕自己的優勢!
    警惕我們通過努力帶來的優勢成為我們繼續前進的羈絆和囚籠。
    面對復雜的世界,擁有這樣雙向的復雜性思維,會讓我們多些謙卑,有時會讓我們果斷拋棄或刷新自己的存量,果斷割掉自己越來越沉重的“生命長尾”。
    如此,每一天我們會多一些黎明的感覺!
    三、至少讀透一本好書,直到它影響你的思維和思想
    現在已不是幾千年秩序穩定的農耕社會了。變化始終都在迅速展開。這樣的變化讓我們一方面享受著無比的便捷,另一方面也承受著無比的焦慮。我們害怕自己落伍,害怕自己錯過,害怕自己不合時宜。
    那就閱讀,在閱讀中尋找生命的坐標,尋找生命和志業的確認感。
    無論世界如何變化,讀書都應當是知識分子的基本生活方式。
    成人的讀書並不貴多。除了專業的藏家,擁有很多的書,現在已經不是件值得炫耀的事情了。我本人確認我有一半的書已經可以處理掉了。除了占據空間,它們已沒有其他不可替代的存在價值。
    生命有限,我們要和一些更好的東西打交道。一本專業的好書,首先源自業內的公認。反復讀,讀懂、讀透一本好書,直到它影響到你的學術話語和專業思維。
    它可能無法帶給你直接的名利,但智力與思維躍升的愉悅,就是對虔誠學習者的最大獎賞。
    四、擁有專注力,就是擁有這個世界的稀缺資源
    無論是成人還是學生,專注力都是最重要的學習品質。我們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教材中有兩篇經典童話,一篇是《小貓釣魚》,另一篇是《小猴子下山》。現在我們面對的誘惑已遠多於故事中的小貓和小猴。我們現在三心二意的頻率和速度也遠非小貓和小猴可比。
    人類創造了互聯網,互聯網業也重塑了人類的思維和思想。便捷、遊離和無邊界已經成為我們的潛意識。可以說,專注力已經越來越成為這個時代的稀缺資源。
    現實中的確有一些斜杠牛人,在很多領域都能左右逢源,把一個人生生活成了一支部隊。但作為普通人,我還是相信術業有專攻。
    專攻就需久久為功,把職業、事業和志業統一起來,在行業的細分領域找到自己的值得努力的方向,扎根三五年,不斷積累打磨自己專業的核心競爭力,逐漸形成個人的專業標識度。
    其實考察所有的斜杠牛人,全都有從一個點起步的勤奮和艱辛。
    用一輩子做一件普通的事情,努力把這件事情做到極致,做到無懈可擊。這可能已經成為這個時代最稀缺的美德。
    這樣的專注力和行動力,換種說法,就是“匠人精神”。
    老師需要有一點“匠人精神”!
    五、好的想法要努力做出來
    這幾年,我一直學習明代大思想家王陽明先生的心學思想。特別是讀了其追隨者日本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更是體認到“知行合一”的要義。“一”即“一體”,故“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終”。世人習慣於說多做少。按照王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的思想,你所知道的如果無法做出來,那隻能說明還是未知。
    行動與認知,行動是第一位的。理論與實踐,實踐是第一位的。這對於教育領域流行的空頭主義有著極強的糾偏作用。
    在不確定中行動,在行動中去尋找確定性。中國的改革開放就是“摸著石頭過河”的最好榜樣!
    很多專業上的思想與方法,如果方向是對的,就馬上嘗試。如果等你什麼都想明白了再做,你將永遠也不會去做。
    所謂現場有神靈,就是指持續行動,靜待從量變到質變。
    六、學到的一切知識都需回到現場
    你看到的知識並不是你學到的知識。你學到的知識並不是真正屬於你的知識。
    所有的知識,如果不解決你遭遇的問題,如果不和你的精神發生共振,如果不穿越你的生命,看似美麗,卻將會迅速脫落。
    所有的學習,都要賦予知識更多的意義。讓知識回到現場,是實現知識轉化和發展最重要的途徑!
    七、所有碎片化知識都可核聚成新的知識與意義
    我們身處一個信息無窮豐富和雜亂的時代。每天讀讀微信,徜徉在碎片化知識的海洋上,我們會很舒適,但我們終將一事無成。
    我們每一個人面對的世界說到盡頭是一個整體,它具有更加完整的意義。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個遇到的最小的知識,都有它的背景和可以吸附的更多的知識。
    學習的本質就是不斷地尋找聯繫和融通。看似相關或者看似毫無關繫的知識聯繫,會讓知識衍生出新的知識,衍生出全新的意義。
    八、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身體
    從來沒有脫離開身體的工作和學習存在。我們不僅為專業而來,更是為更好的自己而來。
    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這些年來我對教師成長的思考,你可以繼續往下讀,我相信一定會有一些篇章能夠和你的生命發生共鳴!
    最後順祝老師們在各自崗位上勇猛精進,事業有成!同時也感謝這個世界所有帶給我生命啟發、照亮我認知黑暗的人們!

    莫國夫
    2021年9月12日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