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尼采:其哲學沉思理解導論/雅斯貝爾斯著作集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948-1376
    【優惠價】
    593-860
    【作者】 卡爾·雅斯貝爾斯魯路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7601756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76017564
    版次:1

    商品編碼:13034337
    品牌:ECNUP
    包裝:精裝

    叢書名:雅斯貝爾斯著作集
    開本:32開
    出版時間:2021-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83
    字數:480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卡爾·雅斯貝爾斯,魯路


        
        
    "

    內容簡介

    《尼采:其哲學沉思理解導論/雅斯貝爾斯著作集》共分三大部分:尼采的生平、尼采的基本思想和尼采在其生存整體性中的思維方式。雅斯貝爾斯對尼采的生平、思想和思維方式進行了整體性的評述。在介紹尼采思想時,雅斯貝爾斯未拘泥於尼采本人的思想,而是根據作者自己的哲學思想,對尼采做了多方面的總結,闡述了自己對尼采思想的理解。讀者在書中不僅可以看到尼采本人的思想精華,還可以領略到另一位思想大師的對尼采哲學思想的詮釋,這正是《尼采:其哲學沉思理解導論/雅斯貝爾斯著作集》區別於其他論述尼采著作的獨特之處,它為我們展示了雅斯貝爾斯筆下的尼采思想輪廓。

    作者簡介

    譯者

    魯路,男,漢族,1965年生於北京,中學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校德語班,本科攻讀德語語言文學專業,碩士與博士研究生期間攻讀德國哲學專業,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博士學位,曾在海德堡大學、弗萊堡大學、柏林-勃蘭登堡科學院作訪問學者,先後在原中央編譯局翻譯、研究和文獻信息部門工作,發表多篇中外文學術論文及中文著作,出版多部學術譯著,主編一套學術譯叢,現為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

    目錄

    導論
    對尼采著作的理解
    理解取決於理解者的本性
    第一部 尼采的生平
    概況
    思想發展過程
    友誼與孤寂
    患病
    結局
    第二部 尼采的基本思想

    第一章 人
    導論:不滿足於人
    人的存在狀況
    自我創造的人(道德)
    尼采對人的鞭策性描繪

    第二章 真理
    科學真理與哲學真理
    闡釋性理論:真相與生命
    無限的求真意志的激情
    理性的解體
    超越性思想突破中的真相

    第三章 歷史與當今時代
    尼采借以洞觀歷史的諸形式
    歷史意識的生命意義
    當今時代

    第四章 大政治
    導論:大政治的含義
    尼采對政治現實的洞察
    對有可能的未來的憧憬
    大政治的使命
    大政治與哲學

    第五章 對世界的闡釋
    世界是闡釋性存在
    尼采的新闡釋(強力意志)
    作為純粹內在性的世界

    第六章 臨界與起源
    導論:基本問題(神正論)
    起源於“諸種狀態”的存在
    致思存在時的肯定態度
    尼采的神話學
    第三部尼采在其生存整體性中的思維方式

    第一章 尼采如何理解其思想及其自身
    生命與認識
    對邏輯思維方式的意識
    傳達的可能性
    尼采是如何意識自己的

    第二章 我們如何理解尼采
    對尼采的批判之路
    趨向純粹此岸性的意志
    新的哲學沉思
    對尼采的吸收

    正文注釋
    年表
    著作與遺著寫作年表
    生平
    解說
    人名索引
    事項索引
    譯後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尼采:其哲學沉思理解導論/雅斯貝爾斯著作集》:
    考察他1880年以及隨後幾年的思想轉變,其方法既不在於將其歸入醫學範疇,也不在於概括那些“可疑的征兆”,而僅僅在於依照時間順序做比較。我們要考察的,不是這些現像本身,而是它們是否剛剛出現,都有哪些以前沒有的現像出現了,這些現像在心理上、思想上是否無法根據以前的現像來理解。
    我們做闡釋的出發點,就是準確依照時間順序去閱讀時得出的整體印像。在讀者獨立研究尼采並遇到問題時,喚起讀者得出這種印像,並通過尼采的個別表述與事實情況,引導讀者得出這種印像,就是我們做闡釋的意義所在。與此相反,沒有任何證據似乎可以從個別情況中令人信服地得出結論說,某種疾病在此起到了作用。而總體印像的意義卻在於,它——在現今的研究可能達到的認識中——指出了那無法證明的、卻是可能的、即使不是必然的東西。對於我們理解尼采的生平來說,在研究中令人激動的一個基本問題是,這一思想轉變(1880至1883年)意味著什麼,它是否是一個純屬內在於意識的思想發展過程,抑或是超出思想之外的生理性(即原則上可為自然科學認識的)因素中的什麼東西,它帶動尼采的創作達到巔峰。隻是由於以前根本不存在方方面面的新思想這一緣故,它同時使得尼采不可完全理喻.並且由於某些陌生之處或許難以溝通這一緣故,它令尼采同讀者保持距離。在大量可資比較的表述中,這些都是事實,有一些表述可以分享出來:
    1880年1月,他還為死亡意識所支配(“我想我已做完了自己畢生的事情。當然,我就像一個去日不遠的人一樣,似乎還有如此之多的話要說。在任何一個沒有痛苦的時刻,我都覺得自己如此地富有思想!”[1880年1月16日致妹妹的信])。而此刻,他的自我認識的方式、他對生命的體會、他那無所不及的基本情調都產生了一種巨大的轉變。
    他在瑪麗恩巴特地區寫道:“在最後的日子裡,我總處於一種不可遏制的高漲情緒中!”(1880年8月2日致加斯特的信)“我根本無法控制自己。有一次,在森林裡,一名從我身旁走過的男子使勁盯著我:在這一瞬間,我感覺到,我的臉上肯定流露出光彩四射的幸福神情……”(1880年8月20日致加斯特的信)他在熱那亞寫道:“我病得不輕,但情緒比往年同一時期要好得沒法比。”(1880年12月25日致妹妹的信)他在西爾斯一瑪麗亞地區寫道:“從來就沒有一個人是與‘意氣消沉’這個詞無緣的。那些猜出我更多畢生使命的朋友們認為,我即使不是最幸運的人,無論如何也是最勇敢的人……此外,我儀表堂堂,由於長期旅行,肌肉近乎士兵的肌肉一般,腸胃等均一切正常。考慮到我的神經繫統要承擔大量活動,它是非常出色的,既精密又強壯。”(1881年7月中旬致妹妹的信)“我感覺強烈,令我時而緊張、時而大笑……我在漫遊時痛哭……這是激動的淚水,我引亢高歌、胡言亂語時,眼前展示出全新的景像,這是我先於所有人看到的景像。”(1881年8月14日致加斯特的信)他在熱那亞寫道:“在熱那亞這裡,我既高傲又幸福,這完全是多利亞派的風格!抑或是哥倫布的風格?在英伽登地區的漫遊途中,我為極大的幸福而歡呼雀躍,並洞悉到未來。而在我之前,尚無人勇於洞悉未來。至於我能否完成自己的偉大使命,則不取決於我,而是取決於‘事物的本性’。相信我,我如今達到了全歐洲及其他一些地方道德沉思與道德研究的頂點。或許有朝一日,連雄鷹都要畏縮地向我仰視。”(1881年11月29日致妹妹的信)
    這些情緒高漲的瞬間穿插在境況不佳的一日又一日、一周又一周之間。但是,這種好壞不同的境況完全不同於以往。舊病雖未消失,但他身體上的痛楚卻好於1879年那時的情況。他在1882年講道(致艾瑟爾):“就主要方面而言,我可以說自己已經痊愈,至少正在痊愈。”這句話是在他情況較好的瞬間寫下的。而在隨後的幾年,他從沒有停止過抱怨病癥與自己的眼睛,尤其是身體好壞隨天氣而變這一令人痛苦的情況。從這時候起,他患病與無病的不同情況讓位於另一種他更為投入感情的不同情況,即他時而情緒高昂地、有創作力地體驗生命,時而在壓抑沮喪的星期與月份裡陷人可怕的悲觀情緒。與此相應的是,在1876至1880年間這一段思想“荒蕪”的日子裡,尼采絕沒有陷入動搖不定的狀態,而是感到自己思想獨立。當時他隻是對身體不抱希望,等待死亡(這些年間,他有意識地做到思想深遠、從容不迫、無拘無束、不偏不倚,他深深地感到如釋重負)。與此相反,1881年以後,他纔形成無中生有以及反過來有變為無的思想轉折。自1881年起,他不僅歡呼雀躍地把握那神聖的肯定性,而且在無法把握時,便因要有所把握的必要性感到絕望、受盡折磨。他從未出現過穩妥、和平的心態。這種起伏不定的心態是非同尋常的。他回顧這些年時寫道:“內心動蕩不寧的極端情況可怕地貫穿在最近幾年之中。”(1887年12月14日致福克斯的信)
    尼采在這一時期的書信證實了他後來所記述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頭三卷是在10天左右寫就的,是對他那種聞所未的亢奮情緒的實質所做的一個概括。繼這三卷之後,便是時間長久得多的寫作階段了,它充滿無以慰藉的空虛與傷感。這種內心狀態如果可以清楚地表露出來的話,尼采稱之為靈感。對於這種心態的深刻秘密,他做了如下描述: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這一版是跟第一版沒有什麼變化的重印本。
    本書試圖整理尼采哲學的內容,抵制迄今接受尼采思想的各代人均帶有的重重誤解,抵制這位瀕臨瘋狂的人在自己做的摘錄中給人留下的種種歧義。應當消除假相,顯現這位或許是迄今最後一位偉大哲學家的先知式熱忱。
    我這本書意在做出一種詮釋,其實際意義與此書束筆時的那段時光無關。但是,在1934年至1935年的那一段時光中,這本書同樣意在針對那些納粹分子——納粹分子曾將尼采解釋為自己的哲學家——喚醒尼采的思想世界。這本書取材於幾次講座,在做這幾次講座時,一些聽眾聽懂了我援引尼采的話:“我們是流亡者。”在這本書中,我刪去了這條引文,也刪去了尼采偏愛的那些關於猶太人的語句。所有這些引文,此時我都沒有補上,因為它們對於此書的意旨來說是無關宏旨的。本書應當在資料方面同樣保持原樣。
    原定有一章收集多條引文,以證實尼采那些自然主義式的和過激的措辭均流露出他的瘋狂,其帶來的結果和一番毀人的描述相等。出於對尼采的尊敬,我將它刪去了。誰像本書意在傳授的那樣理解了尼采,這些旁枝末節便從誰的面前消失得無影無蹤了。誰要是在意這些段落,抓住它們不放,或者甚至拘泥於這些段落,被它們牽著走,誰就還不夠成熟,無權閱讀尼采的著作。這是因為,尼采的生命與思想的內容是如此之宏大,以至於誰要想分享它,就會遠離尼采一度落入其中的那些迷誤。這些迷誤甚至會在詞句上為納粹分子的野蠻行徑提供素材。由於尼采事實上不可能成為民族社會主義哲學家,所以民族社會主義後來便對他保持緘默,不予理睬了。
    我這本書是一氣呵成地寫就的。關於它的各種意旨,固然可做些擴充和增益,但這樣似乎就帶來一個危險,即這一已然部頭很大的著作也許會失去其體裁形式。新寫一部補卷或從頭到尾重新起草寫出一部完整的書,或許比改寫這部舊書要好。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