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那雙小腳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重慶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342-496
【優惠價】
214-310
【作者】 徐軍新 
【出版社】重慶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890999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重慶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8909990
版次:1

商品編碼:12405012
品牌:重慶大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8-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72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徐軍新

    
    
"

編輯推薦

從“綁個花線過端午”的喜悅,到“飯場”想起“豆花泡馍”的美好;從“嘿吆嘿吆的老油坊”裡出來時的開心,到“送病”時的虔誠;從那個“喫五谷想六谷”的“雞蛋娃”喜歡“一烙二擀三拌湯”的滋味,到那個“喫五谷想六谷”的“傷食”貪喫者,對“鼕至餃子”的向往……等在文中活靈活現,或纏綿鄉情,或感懷傷時,或追憶童趣,或慨嘆人生。
《那雙小腳》讀來親切、溫暖、樸實,如暖暖鄉音流淌在耳畔。文字會給人一份溫暖、一份關切,也給人一份不舍、一份感悟和思索。

內容簡介

《那雙小腳》用外婆的那雙小腳作為標題,表達出作者對外婆的深厚感情。全書分為夢回鄉關、依稀那人、記憶深處三部分,回味鄉村生活,敘說家鄉的人物、風情、民俗。比如《二月二,驢上料》《清明前後,點瓜種豆》《人歡馬叫飼養處》《桑葚熟了》《想起豆花泡馍》等,都是我們那個年代出生的人所熟悉和經歷的情形,讀來親切,溫暖,樸實,如暖暖鄉音流淌在耳畔。

作者簡介

徐軍新,生於1974年。陝西鳳翔人。1999年畢業於西北師範大學中文繫。文學碩士。現居甘肅酒泉。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性喜自然.好翻雜書,偶有閑語。屬之以文。

目錄

夢回鄉關
西府年俗
驢上料的二月二
春分會,會春風
清明前後,點瓜種豆
綁個花線過端午
嘿吆嘿吆老油坊
人歡馬叫飼養處
刀鋸斧鑿說木匠
一烙二擀三拌湯
搖椿樹
挪屋
送病
丟板
飯場
依稀那人
雞蛋娃
那雙小腳
三伯
滿朝八爺
幾個伙爺
連枷
雨生百谷
記憶深處
牛籠嘴驢障眼
我家的棒槌
喫五谷想六谷
饑餓最好喫
荠菜開花紅艷艷
洋槐花
桑葚熟了
八月十五月兒圓
豆花泡馍
喝杯奶茶
傷食
九九八十一
迎來六一
做個夢
說說戲
楊絳歿了
大合唱
閑話教師節
書包
社中那些事
通渭人家的講究
後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那雙小腳》:
西府年俗
西府是古鳳翔府的別稱,現在泛指寶雞及其周邊部分地區。西府是秦腔發源地,其方言保留有很多古老的發音,是最接近於周禮之雅言、國語的語言。西府的年畫、剪紙、草編、泥塑、社火臉譜等民間藝術相當瑰麗,單是西府過年前後的民俗,就有說頭。
“臘八臘八,凍掉下巴。”“臘八”這一天處在數九寒天,冷纔正常。早晨,家家戶戶都要按照習俗煮上一鍋“臘八粥”或“臘八燜飯”。關中不產大米。集體所有制時,旮旮旯旯的地邊種一些耐旱的谷子、糜子,打一些小米、黃米,用來熬成稠稠的臘八粥,喫起來油洛洛的。包產到戶後,就不見種谷子、糜子的了。一個是種的人家少,麻雀糟蹋得厲害;再一個,谷子、糜子得人用連枷打,費事得很,而且產量沒法與玉米比。大米是外地人拉到門口,人們用小麥、玉米換的,金貴,也喫不慣。不管怎麼說,摻有紅小豆、花蠶豆、黃豆、白豆、花生、紅棗、核桃仁的,不論是小米的,還是大米的、玉米糝子的,不稀不稠的臘八燜飯,在三九寒鼕,熱熱乎乎的一碗,糊糊嘟嘟地下肚,人舒坦得沒法說。小孩愛喫甜的,那就先盛出一碗加一勺白糖;大人再滴油加鹽,加蘿卜絲、菠菜絲、蔥花,花花綠綠的,看著就香,更甭說喫了。
臘八燜飯不光家中大人、娃娃要喫,還要給牲口喂一些,在門上、牆上、樹上抹一些,都享用享用,圖個吉利。最後還要留一碗,在臘月二十三祭灶時喂給灶王爺,讓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
“過了‘臘八’,天長一權把。過了年,天長一椽。”“臘八”後,白天慢慢變長,最寒冷的日子就要過去了,熱熱鬧鬧的大節“年”也要來了。“臘八”後年集就算開了。人們因為喫撐了,大概是故意喫“憋”的,糊塗了腦子。不管是哪一種,臘八飯“憋”糊塗了人們。平時儉儉省省、抖抖索索、一個錢掰開當兩個花的人也逢集趕集、見啥買啥:添置幾件衣服,買一把粉條,割一塊肉,揭對聯、請神仙,一樣也不能少。準備過年!
在民間諸神中,灶神的資格算是很老的,在夏朝就已經是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論語》中就有“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的話。先秦時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為祀灶、門、行、戶、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說為門、井、戶、灶、中雷;或說是行、井、戶、灶、中雷)。
在西府灶王爺的畫像中,灶王爺官名叫“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最是嚴肅:頭戴紫冠,身著黑紅相間的長袍,拱手坐在宮殿中,表情肅穆,旁邊有兩個小廝伺候,腳下雞鳴狗吠。在年集上請灶王爺是有講究的。攤主一般要問買家的大門朝向,比畫著,要使貼好的灶王爺像腳下的雞往內刨、狗往大門外吠;如果反了,寓意來年家裡不安穩,會出是非。有講究的人家專門在廚房建造一個神龕,普通人家貼在鍋灶上方的山牆上,釘一個木板做成祭盤,天天頓頓讓灶王爺享受人間煙火。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徐軍新散文集《那雙小腳》即將付梓,頗為他高興。
文如其人,軍新亦然:真誠,樸實,嚴謹,低調。
我所認識的徐軍新有一個很好的治學習慣,就是在平目的教學活動中,能夠以琢磨之理來反復求證自己的觀點。在日常生活中,好讀勤學,筆耕不輟,20多年來日積月累,終於集章成冊,有了這樣一本精心篩選的作品集。他志存高遠,常與前輩、同事、文朋詩友們切磋、請教,不斷發現和糾正自己的不足。這種謙虛、自覺和糾偏的過程,也是成就其讀書創作夢想至關重要的修養和品質。
教無定法,學無止境。教與學,讀與寫,不論教學還是文學,最終都可歸為藝術。藝術始於技而歸於道,在由技進道的過程中,除了深入而全面地掌握這種技法外,更在於綜合修養的積累和提高。軍新一直在努力中完善著自我。
首先,說說軍新其人。他出生於20世紀70年代,陝西鳳翔是他的老家,後來到了酒泉。不一樣的風土人情和生活體驗,與一樣的鄉村歲月和美好記憶,讓他感悟頗多。離開家鄉求學、工作,但是對家鄉的思念和對鄉俗、鄉音、鄉情的熟稔,使他把這種情感慢慢地訴諸筆端。20多年間,他一邊教學,一邊讀書寫作,這位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並沒有滿足自己的學識。潛心閱讀,使他眼不蒙灰塵;悉心作文,讓他胸不沉渣滓。按他自己謙虛的話說,是“性喜自然,好翻雜書,偶有閑語”。
再說說軍新的作品。的確,他讀書好學,積累了許多篇什。有部分作品曾經我手,見諸報端,所以我對他的文字還是有些了解的。他的文字,不與媚俗隨波,不為甜熟趨時,不以聲色娛情,一心忠於自己的信念與價值,沉下心來,抒寫家鄉的風土人情、自己的童年記憶。比如《二月二,驢上料》《清明前後,點瓜種豆》《人歡馬叫飼養處》《桑葚熟了》《想起豆花泡馍》等,大部分文字都是我們那個年代出生的人所熟悉和經歷的,讀來親切、溫暖、樸實,如暖暖鄉音流淌在耳畔。
從“綁個花線過端午”的喜悅,到“飯場”想起“豆花泡馍”的美好;從“嘿吆嘿吆的老油坊”裡出來時的開心,到“送病”時的虔誠;從“喫五谷想六谷”的“雞蛋娃”最喜歡“一烙二擀三拌湯”的滋味,到那個“喫五谷想六谷”的“傷食”貪喫者對“鼕至餃子”的向往和“夢裡不知身是客”的體會……鄉規俚俗、人情風土、童年經歷,樣樣都被他寫得活靈活現,或纏綿鄉情,或感懷傷時,或追憶童趣,或慨嘆人生。
總之,在軍新的文字裡穿越,會給人一份溫暖、一份關切,也給人一份不舍、一份感悟和思索。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