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鐘天緯集/明清科學家文集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市場價】
2737-3968
【優惠價】
1711-2480
【作者】 薛毓良劉暉楨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1318898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13188984
版次:1

商品編碼:12356398
品牌: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包裝:精裝

叢書名:明清科學家文集叢書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8-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85
字數:691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薛毓良,劉暉楨


    
    
"

內容簡介

《鐘天緯集/明清科學家文集叢書》是晚清著名洋務人士鐘天緯現存的文稿及函電稿的彙編,大多未公開刊發。其文稿多為格致書院課藝答卷,借鋻西方經驗,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提出中國由弱致強的發展之道。尤其是以文化視角剖析中西所以強弱的根源,是研究中國晚清思想史的重要參考資料。其後期所著教育文稿及章程,實為創新中國基礎教育之嗃矢,也是研究中國基礎教育史的重要史料。函電稿以與盛宣懷往來信函居多,盛宣懷急切需要了解的漢陽鐵廠的建設情況,以及盛宣懷欲辦的鑄銀錢、創辦礦務學堂、創辦南洋公學等幾件大事,也都有較詳細的反映。因此,本集對於盛宣懷的深入研究也有重要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薛毓良,男,1949年生。中學高級教師。著《鐘天緯傳》,主編《金山縣教育續志(1986年-1997年)》《金山建區十年教育資料長編》《朱涇花燈》等。

劉暉楨,女,1942年生,鐘天緯孫女鐘圓芝之女。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門診部主任醫師。1965年北京中醫學院畢業,1979年入中醫研究院,獲碩士學位。1981年起任中醫古籍出版社編輯,1988年起在中醫研究院醫史文獻所致力於中國醫學史主要是中醫近代史的研究。編輯出版醫書37種,參加撰寫、整理、點校醫書23本,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敘錄30篇。

目錄

卷一 刖足集內篇
刖足集序
代擬稟李爵相裁撤機器局條議
與李茂纔夢菖論開礦書
寄英國籌鴉片煙論
減私租論
讀金少愚征士雜著書後
奉委勘視利津海口淤沙節略八條
議復機器局事宜開具節略
賽珍會論庚辰辛巳
綜論時勢庚辰辛巳
代擬復粵督稿庚辰辛巳
代擬奏請續派官生來洋肄業折庚辰辛巳
代擬致駐俄劉參贊庚辰辛巳
代擬稟李爵相稿庚辰辛巳
開鐵路置電線論庚辰辛巳
論處置高麗庚辰辛巳
論結納日本
與程禧芝書庚辰辛巳
與某君書庚辰辛巳
格致之學中西異同論

卷二 刖足集外篇(上)
晉豫賑荒末議戊寅三月
中國創設鐵路利弊論丙戌鼕
中國鐵路如何取道為便論
輪船電報二事應如何剔弊方能持久策
策題三篇丁亥秋
出洋茶利防弊策
經營海軍船塢策(一)戊子秋
經營海軍船塢策(二)戊子秋
經營海軍船塢策(三)戊子秋
挽回中國工商生計利權論(一)戊子夏
挽回中國工商生計利權論(二)戊子夏
論北方邊防戊子鼕
前題戊子鼕
救荒備荒策己丑年
飼蠶法則(一)
飼蠶法則(二)己丑夏
上李傅相條陳日本兵事甲午七月
論目前日本兵勢甲午九月
兵事五大弊旦
論北洋防務軍務八條乙未二月
募捐義餉以興義兵啟
擴充商務十條
與程禧之書
中西格致源流論
西學古今辨
格致說
據公法以立國論
公法不足恃論
文論
……
卷三 刖足集外篇(下)
卷四 刖足集外附錄
卷五 時事刍譯
卷六 三等學堂
卷七 格致課藝
卷八 函電
卷九 雜編
卷十 附錄
後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鐘天緯集/明清科學家文集叢書》:
如《談天》等書是也。此可謂天學之最要已。
一日地理學。地為流質所結成,其始極熱,漸冷漸縮而漸堅,地殼漸結成凸凹之形,則山川是已。地中火質有時發洩,則為地震,亦有裂為火山火井者。地既外冷而內熱,則入土百尺,即加熱若干度,深至十裡,則金石皆镕矣。地球既繞日而行,則因南北而有寒暑,因向背而有晝夜,因吸力而有潮汐,因冷熱而有風颶,皆一理為之相生者也。就地面言之,則區為五大洲,分為百餘國,有山川以隔風氣,有江湖以資灌輸;就地內言之,則有五金煤鐵各礦,土石層累而成。西人識別礦產,即就逐層土石以驗之,而地之寶藏盡出。近所翻譯者,如<地理全志》上下編、《地理備考》《地球說略》《萬國輿圖》《地學指略》《瀛寰志略》《海國圖志》《地學淺識》《金石識別》《開煤要法》《井礦工程》《寶藏興焉》等書。其於地理、地輿、地質三種,言之纂詳。此則言地學之要也。
一日氣學。氣分兩種,有空氣,有蒸氣。空氣者合養氣、淡氣而言之,環地球外,皆有空氣包羅。蓋即天地氤氳之氣,所以生育萬物者也。人物皆處空氣之中,如魚之遊泳於水中。人物四圍受空氣所壓,故骨肉停勻,若一離空氣,則百脈僨張,氣喘欲死。凡室中生煤火,則空氣為其逼走,人無空氣呼吸,即奄然欲斃,俗謂之中煤毒,其實乃無空氣之故也。不獨無空氣足以殺人,即空氣少亦足致病。凡舟艙、監獄,室小人多,往往致斃。西人有空氣筒之制,抽出空氣,則納以鳥獸而立斃,燃以火藥而無光,或擊鐘無聲,或錢毛並落,皆其驗也。至若蒸氣,則每水一立方寸,化氣一千七百倍,藉汽之漲力,代人力之用。故西國凡百機器,皆以汽力運之。如火輪舟車、紡織機器,皆以汽為之行動,汽之為用大矣哉。西人創為寒暑風雨等表。輕氣球,空氣槍,則空氣之力也;汽機、鍋爐、汽罨等物,則蒸氣之力也。翻譯者《汽機新制》《汽機必讀》《汽機發軔》等書,皆言氣學之要也。
一日水學。水為輕、養二原質所成,以電氣化分,仍還為輕、養二氣質,而水即涓滴無餘矣。若復以電氣還原,則氣質仍為流質。故順之則就下,搏之則過山,蒸之則化汽,壓之則傳力,其用無窮。西人因創為水輪、水碓、水龍、吸水筒、壓水櫃、蒸汽機、自來水諸法,民生利賴愈宏。蓋水性就下,因地心有吸力,水必順下而流。水性平流,設有兩櫃,各距數裡,而以鐵管相通,則此端水高一尺者,彼端亦高一尺。地形之高下,以水測之,西國則有水平之制。物性之輕重,以水為衡,西國則有水平之器。水可借力,如大小兩筒,其底相通,則壓其小筒之水而大筒之水即上升,如大筒徑逾十倍,即增力十倍,此近日壓水櫃之法。凡放炮、起重、壓鐵,無不賴以傳力。如《博物新編》《格致入門》等書,皆詳載其制。此亦水學之要之。
一日電學。萬物日在電氣之中而不覺,電氣亦伏於萬物之內而無形。大而人發,小而貓皮,粗為玻璃,細為火漆,皆電氣之易見者也。人心亦有電氣,道家謂之三昧火,而西人謂之腦氣筋①,司一身之知覺運動,全賴腦氣筋為之覺察也。物類中之電,則分兩種:一為干電,以攝鐵摩擦而生,如電光燈,即用此法;一為濕電,則以白鉛炭精,代精鋪銅片之用,一經硝強水,而電氣生焉,如電線通訊,即用此法。至照相亦初用濕電,近已改用干片矣。西人謂今之電學,初起機緘,將來深究精微,必愈出愈奇。不但如得律風、電光燈、水雷、電(氣)[報]而已也,或用電氣行車,或用電氣交戰,較各種西學,最無涯岸。然其端則仍中國發之。中國以琥珀拾芥,西人因之推究其理,名之琥珀電氣。近所譯者,如《電學>一書及《電氣鍍金》《鍍鎳各法》。此則電學之要也。
一日化學。中國以金、木、水、火、土為五行,而西人則分為六十四原質。原質者,即純一獨立之質,挺生於天地之間,而不與他質相雜者也。原質之中分為三類,有實質,有流質,有氣質。三者可遞相變易,亦可互相還原。天壤間品彙庶類,千變萬化,皆由此原質而成。有化分化合之異。其化合之故,全藉愛力相攝,而必得熱、火、光三種,則變化更速,自有此學,大之足以品察萬類,小之足以剖析毫芒,直探機,而使凡人得窺位育之作用。其功豈可與采丹煉汞者同日語哉。西國學校,童蒙即習其書,是以重視化學,為民生切要之圖。近來譯出西書,如《化學鋻原》《分原考質》《求數》②及《化學初階>等書。其於西人之精蘊,略已(該)[賅]備,謂非化學之重哉?
一日重學。力有動靜,動者遇力而靜,靜者亦遇力而動。兩力相抵而止,兩力相並而前。西人機捩之學,胥本乎此。蓋力之為用廣矣。顧論力之根源,肇始於太陽。由是而星月之相攝有力,地心之吸動有力,波濤之摧壓有力,風氣之鼓蕩有力。水蒸汽則有漲力,火生熱則有焚力,以及電有傳力,物有化合之力,皆力之大較也。西人因創為助力借力之器,於是一發之力,可引千鈞,一夫之手,能移萬石。爰考其制,則分為七類:一為杠杆,二為輪軸,三為轆轤,四為斜面,五為螺絲,六為齒輪,七為尖劈。凡造鐘表之擺錘,器具之機簧,無不藉此七種而為之。近來翻譯者有《重學>一書,其餘附見於《格致入門》等書,不勝枚舉。此重學之要也。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鐘天緯,字鶴笙,1840年出生於江蘇松江華亭縣亭林(今屬上海金山),1900年病逝。他在世的一個甲子年,正處於晚清70年間。晚清70年,是一段極不尋常的歷史,是一段中國激蕩於前所未有的時代巨變中的歷史,也是中華民族的覺醒史。鴉片戰爭使國門被迫打開,迫使中國放眼世界。如何學習西方文明成果,走中國富強之路,成為有識愛國之士迫切探求的命題,並形成了一股推動中國近代化的歷史潮流。鐘天緯是這股潮流中的一朵浪花,他的一生,是探索中國走富強之路的一生,是一位有思想、有貢獻、有影響的歷史人物。
鐘氏始祖是汴梁人氏,隨宋南遷到臨安,後又遷到江蘇松江的陶宅(今屬奉賢)。到了明代,有鐘公宇淳,萬歷五年進士,授遂昌令,後升遷至南京兵科給事中。又傳數代,至清初有鐘望山,其長子鐘君美、次子鐘明海遷到亭林,都以耕讀傳家。至鐘梓軒時,家業非常興旺,成為“一鄉之冠”。鐘梓軒即鐘天緯的曾祖父。祖父名泰交,父親於蕃,字及甫。鐘及甫生育五子,鐘天緯排行第二。鐘天緯父親、兄弟在太平天國年間戰亂中先後患疾亡故,母子相依為命。
鐘天緯少年失學,壯歲折節讀書,26歲始入邑庠。30歲成婚,娶南彙竹岡(今屬奉賢)李氏,嶽丈李花卿是明代進士李待問後裔,積學大儒,精通詩文。1872年,33歲的鐘天緯經友人介紹人附設於江南制造局的上海廣方言館就學,英文受教於美國傳教士林樂知,經學受教於漢學大師俞曲園。鐘天緯勤奮好學、學業優秀,深得包括徐建寅在內的制造局各級官員及師友的賞識。
1875年,徐建寅受命創辦山東機器局,剛從廣方言館畢業的鐘天緯應邀赴山東任職。1880年春,經徐建寅推薦,被駐德公使李鳳苞招募赴德,1881年8月因病回國。在德國的將近兩年時間,是鐘天緯一生中重要的經歷。他遊歷歐洲各國,深入考察西方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領悟到中西“強弱所由分”的根本原因是文化差異,因而主張中國若要富強,必須文化革新。這一認識既深刻,也十分超前,在當時以“中體西用”為主導思想的環境下,他的主張一般不被理解,更不被朝廷所重視。
1882年,鐘天緯被聘人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譯館,與傅蘭雅、羅亨利等翻譯西方政治、經濟、科技、軍事等書籍,編輯《西國近事彙編》。1884年,向格致書院山長王韜建議,開設課藝,以興聲氣,①並親自應課,撰寫了大量見解獨到的文章。上海格致書院課藝,實即一個時務大論壇,在社會上產生了強烈的反響。格致書院課藝自1886年起,前後9年共46次,有數千人次參與,鐘天緯是其中的佼佼者,屢次名列前茅,②也因此得到盛宣懷的賞識。
1888年起,協助盛宣懷創辦煙臺礦務學堂、物色西國礦師、設計鑄造銀錢、勘估利國礦產等事。1889年底,張之洞移鄂督途經上海,經王韜、盛宣懷等竭力舉薦,次年春鐘天緯離滬赴鄂,入幕張府,協助勘礦、辦理漢陽鐵廠等事務,任自強學堂監督等職,1894年1月辭職返滬。在鄂三年多,始終保持與盛宣懷的聯繫,詳細通報張之洞在漢陽鐵廠的建設和經營狀況,認為張之洞管理不善、用人不當,斷言挽回漢陽鐵廠困境非盛宣懷莫屬。
1894年春,經盛宣懷推薦赴天津,在紀事書局任職。5月,隨李鴻章校閱海軍。不久,甲午戰爭爆發,撰文主戰,分析日軍可能進攻的若干策略,並逐一提出對策措施,但未引起高層重視。11月,受盛宣懷委托,起草《募捐義餉以興義兵啟》,發往上海慈善,請其發動募捐,後因朝廷決定派員議和,義賑之事遂罷。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後,鐘天緯回滬,創辦“申江雅集會”,結社論政,與張煥綸、宋恕、孫寶瑄、康有為、梁啟超等都有交往,在變法方面反對康有為主急激進,而主張“宜緩不宜驟,宜因不宜創”。
1896年,創辦上海三等學堂(也稱上海三等公學、滬南三等公學等),創設新法教授,主張普及教育。手訂章程,自編教材《蒙學鏡》12卷(後修訂為6卷)。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