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人民郵電出版社
    【市場價】
    320-464
    【優惠價】
    200-290
    【作者】 姜勇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ISBN】978711521318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ISBN:9787115213181
    版次:1

    商品編碼:10746885
    品牌:人民郵電出版社
    包裝:平裝

    叢書名:高等職業教育“雙證課程”培養方案規劃教材·機電基礎課程繫列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0-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47
    字數:560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姜勇


        
        
    "

    編輯推薦

    《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全面繫統地講述了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的基本知識,全書配有大量精美的立體效果圖以及操作步驟圖表;圖例傳統經典,貼近工程實際;理論知識注重實用,突出繪圖和識圖能力的培養;全書采用了我國最新頒布的《技術制圖》與《機械制圖》國家標準及與制圖有關的其他國家標準。

    內容簡介

    《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依照我國最新頒布的《技術制圖》與《機械制圖》國家標準編寫而成。全書分為機械制圖和計算機繪圖兩部分,其中機械制圖部分共有11章,主要內容包括制圖基本知識與技能、正投影基礎、基本立體、立體表面的交線、組合體視圖、軸測圖、機件的基本表示法、標準件與常用件、零件圖、裝配圖及其他圖樣;計算機繪圖部分共有6章,主要內容包括AutoCAD繪圖環境及基本操作,繪制和編輯線段、平行線及圓,繪制及編輯多邊形、橢圓及剖面圖案,書寫文字及標注尺寸,零件圖及裝配圖,打印圖形。與《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配套使用的《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習題集》同時出版。
    《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與配套習題集可作為高職高專、成人高校機械類、近機類專業機械制圖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機械工程領域技術人員的參考資料。

    目錄

    上篇 機械制圖
    第1章 制圖基本知識與技能 2
    1.1 常用繪圖工具的使用 2
    1.1.1 圖板 2
    1.1.2 丁字尺 3
    1.1.3 三角板 3
    1.1.4 圓規 4
    1.1.5 分規 4
    1.1.6 鉛筆 5
    1.2 制圖的基本規定 5
    1.2.1 圖紙幅面和格式 5
    1.2.2 比例 7
    1.2.3 字體 8
    1.2.4 圖線 9
    1.2.5 尺寸注法 10
    1.3 幾何作圖 13
    1.3.1 等分線段 13
    1.3.2 等分圓周和作正多邊形 13
    1.3.3 斜度和錐度 14
    1.3.4 橢圓的畫法 15
    1.3.5 圓弧連接 16
    1.4 平面圖形的畫法 17
    1.4.1 尺寸分析 17
    1.4.2 線段分析 18
    1.4.3 繪圖方法和步驟 19
    1.4.4 尺寸標注 20
    1.5 徒手畫圖 22
    第2章 正投影基礎 24
    2.1 投影法 24
    2.1.1 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24
    2.1.2 投影法分類 25
    2.1.3 正投影的基本性質 26
    2.2 三視圖的形成及其投影規律 26
    2.2.1 三視圖的形成 27
    2.2.2 三視圖的投影規律 28
    2.3 點的投影 29
    2.3.1 點的三面投影 29
    2.3.2 兩點的相對位置 32
    2.4 直線的投影 34
    2.4.1 直線的三面投影 34
    2.4.2 各種位置直線的投影 35
    2.4.3 一般位置直線的實長及與投影面的傾角 37
    2.4.4 直線上的點 40
    2.4.5 兩直線的相對位置 41
    2.5 平面的投影 43
    2.5.1 平面的表示法 43
    2.5.2 各種位置平面的投影 44
    2.5.3 平面上的直線和點 47
    第3章 基本立體 48
    3.1 平面立體 48
    3.1.1 稜柱 48
    3.1.2 稜錐 50
    3.2 回轉體 51
    3.2.1 圓柱 51
    3.2.2 圓錐 52
    3.2.3 圓球 53
    3.2.4 圓環 54
    3.3 柱體 55
    第4章 立體表面的交線 57
    4.1 截交線 57
    4.1.1 截交線的基本性質 58
    4.1.2 平面立體的截交線 58
    4.1.3 曲面立體的截交線 59
    4.2 相貫線 68
    4.2.1 相貫線的基本性質 69
    4.2.2 利用積聚性求作相貫線 69
    4.2.3 利用輔助平面求作相貫線 71
    4.2.4 相貫線的特殊情況 73
    第5章 組合體視圖 74
    5.1 組合體的形體分析 74
    5.1.1 組合體的組合形式 74
    5.1.2 組合體表面的連接形式 75
    5.1.3 組合體的形體分析法 76
    5.2 組合體三視圖的畫法 77
    5.2.1 形體分析 77
    5.2.2 確定主視圖 77
    5.2.3 畫圖步驟 77
    5.3 組合體的尺寸標注 78
    5.3.1 基本體的尺寸標注 79
    5.3.2 截切、相貫體的尺寸標注 79
    5.3.3 常見簡單形體的尺寸標注 80
    5.3.4 組合體的尺寸標注 81
    5.4 讀組合體視圖 83
    5.4.1 讀圖的基本要領 83
    5.4.2 讀圖的方法和步驟 84
    5.4.3 補畫缺線與第三視圖 87
    第6章 軸測圖 90
    6.1 軸測投影的基本知識 90
    6.1.1 軸測投影的形成 91
    6.1.2 軸間角和軸向伸縮繫數 91
    6.1.3 軸測投影的特性 91
    6.1.4 軸測圖的分類 92
    6.2 正等軸測圖 92
    6.2.1 軸間角和軸向伸縮繫數 92
    6.2.2 平面立體正等測圖的畫法 93
    6.2.3 回轉體正等測圖的畫法 94
    6.2.4 組合體正等測圖的畫法 97
    6.3 斜二測圖 98
    6.3.1 軸間角和軸向伸縮繫數 98
    6.3.2 斜二測圖的畫法 99
    第7章 機件的基本表示法 101
    7.1 視圖 101
    7.1.1 基本視圖 101
    7.1.2 向視圖 103
    7.1.3 局部視圖 103
    7.1.4 斜視圖 104
    7.2 剖視圖 105
    7.2.1 剖視圖的概念和畫法 105
    7.2.2 剖視圖的種類 108
    7.2.3 剖切面的種類 110
    7.3 斷面圖 114
    7.3.1 斷面圖的概念 114
    7.3.2 斷面圖種類 115
    7.4 其他表示法 117
    7.4.1 局部放大圖 117
    7.4.2 簡化畫法 118
    7.5 第三角畫法簡介 121
    第8章 標準件與常用件 123
    8.1 螺紋 123
    8.1.1 螺紋的形成 123
    8.1.2 螺紋的基本要素 124
    8.1.3 螺紋的規定畫法 126
    8.1.4 螺紋的種類和標注 128
    8.2 螺紋緊固件 132
    8.2.1 螺紋緊固件及其標記 132
    8.2.2 螺紋緊固件的畫法 133
    8.2.3 螺紋緊固件的連接畫法 134
    8.3 鍵、銷連接 139
    8.3.1 鍵及鍵連接 139
    8.3.2 銷及銷連接 141
    8.4 齒輪 142
    8.4.1 直齒圓柱齒輪 143
    8.4.2 直齒圓錐齒輪 146
    8.4.3 蝸輪蝸杆 148
    8.5 滾動軸承 149
    8.5.1 滾動軸承的結構和類型 149
    8.5.2 滾動軸承表示法 151
    8.6 彈簧 152
    8.6.1 圓柱螺旋壓縮彈簧各部分名稱及尺寸關繫 152
    8.6.2 圓柱螺旋壓縮彈簧的規定畫法 152
    8.6.3 圓柱螺旋壓縮彈簧在裝配圖中的畫法 153
    第9章 零件圖 155
    9.1 零件的作用與內容 156
    9.2 零件的視圖選擇 157
    9.2.1 主視圖的選擇 157
    9.2.2 其他視圖的選擇 160
    9.3 典型零件的視圖選擇 160
    9.4 零件圖的尺寸標注 163
    9.4.1 尺寸基準 163
    9.4.2 尺寸標注形式 164
    9.4.3 合理標注尺寸應注意的問題 164
    9.4.4 常見孔的尺寸注法 168
    9.5 典型零件的尺寸標注 169
    9.6 零件圖上的技術要求 172
    9.6.1 表面結構表示法 172
    9.6.2 極限與配合 177
    9.6.3 幾何公差 182
    9.7 零件工藝結構 186
    9.7.1 鑄造工藝結構 186
    9.7.2 機械加工工藝結構 187
    9.7.3 零件圖上圓角過渡的畫法 189
    9.8 讀零件圖 190
    9.8.1 讀零件圖的方法和步驟 190
    9.8.2 看圖舉例 191
    9.9 零件測繪 193
    第10章 裝配圖 197
    10.1 裝配圖的作用與內容 197
    10.1.1 裝配圖的作用 197
    10.1.2 裝配圖的內容 197
    10.2 裝配圖的表達方法 198
    10.2.1 裝配圖的規定畫法 199
    10.2.2 裝配圖的特殊畫法 199
    10.3 裝配圖的尺寸和技術要求 203
    10.3.1 尺寸標注 203
    10.3.2 技術要求 204
    10.4 裝配圖中零、部件序號和明細欄 204
    10.4.1 裝配圖的零、部件序號 204
    10.4.2 裝配圖的明細欄 205
    10.5 裝配結構的合理性 206
    10.5.1 接觸處結構 206
    10.5.2 便於裝配、拆卸的合理結構 207
    10.5.3 防松結構 208
    10.5.4 密封裝置 208
    10.5.5 其他結構 209
    10.6 畫裝配圖的方法與步驟 209
    10.6.1 了解和分析裝配體 210
    10.6.2 分析和想像零件圖,確定表達方案 210
    10.6.3 畫裝配圖的一般步驟 211
    10.7 讀裝配圖 213
    10.7.1 讀裝配圖的基本要求 213
    10.7.2 讀裝配圖的方法和步驟 213
    10.8 由裝配圖拆畫零件圖 215
    10.9 部件測繪 217
    10.9.1 測繪前工具的準備 218
    10.9.2 了解測繪對像 218
    10.9.3 拆卸零件和畫裝配示意圖 219
    10.9.4 繪制零件草圖 220
    10.9.5 畫裝配圖 220
    10.9.6 畫零件工作圖 222
    第11章 其他圖樣 223
    11.1 展開圖 223
    11.1.1 平面立體的表面展開 225
    11.1.2 可展曲面的表面展開 226
    11.1.3 展開應用舉例 228
    11.2 焊接圖 230
    11.2.1 焊縫的圖示法 230
    11.2.2 焊縫符號 231
    11.2.3 焊縫的標注方法 234
    11.2.4 焊接圖示例 236

    下篇 計算機繪圖
    第12章 AutoCAD繪圖環境及基本操作 240
    12.1 了解用戶界面及學習基本操作 240
    12.1.1 AutoCAD用戶界面 240
    12.1.2 調用命令 242
    12.1.3 選擇對像的常用方法 243
    12.1.4 刪除對像 243
    12.1.5 撤銷和重復命令 243
    12.1.6 取消已執行的操作 244
    12.1.7 快速縮放及移動圖形 244
    12.1.8 窗口放大圖形、全部顯示圖形及返回上一次的顯示 244
    12.1.9 設定繪圖區域大小 245
    12.2 設置圖層、線型、線寬及顏色 246
    12.2.1 創建及設置機械圖的圖層 247
    12.2.2 控制圖層狀態 249
    12.2.3 修改對像圖層、顏色、線型和線寬 249
    12.2.4 修改非連續線的外觀 250
    第13章 繪制和編輯線段、平行線及圓 251
    13.1 繪制線段的方法(一) 251
    13.1.1 輸入點的坐標繪制線段 251
    13.1.2 使用對像捕捉精確繪制線段 253
    13.1.3 利用正交模式輔助繪制線段 254
    13.1.4 剪斷線條 254
    13.1.5 延伸線條 256
    13.1.6 上機練習——輸入點的坐標及利用對像捕捉繪制線段 257
    13.2 繪制線段的方法(二) 257
    13.2.1 結合對像捕捉、極軸追蹤及自動追蹤功能繪制線段 257
    13.2.2 繪制平行線 259
    13.2.3 打斷線條 260
    13.2.4 調整線條長度 261
    13.2.5 上機練習——用LINE、OFFSET及TRIM命令繪圖 262
    13.3 繪制斜線、切線、圓及圓弧連接 263
    13.3.1 用LINE及XLINE命令繪制任意角度斜線 263
    13.3.2 繪制切線、圓及圓弧連接 264
    13.3.3 倒圓角及倒角 266
    13.3.4 移動及復制對像 267
    13.3.5 旋轉對像 268
    13.3.6 上機練習——繪制圓弧連接 270
    13.4 綜合訓練——繪制三視圖 270
    第14章 繪制及編輯多邊形、橢圓及剖面圖案 272
    14.1 繪制多邊形、橢圓、陣列及鏡像對像 272
    14.1.1 繪制矩形、正多邊形及橢圓 272
    14.1.2 矩形陣列對像 274
    14.1.3 環形陣列對像 275
    14.1.4 鏡像對像 276
    14.1.5 上機練習——繪制對稱圖形 277
    14.2 對齊、拉伸及縮放對像 278
    14.2.1 對齊對像 278
    14.2.2 拉伸圖形 279
    14.2.3 按比例縮放圖形 280
    14.2.4 上機練習——利用旋轉及對齊命令繪圖 281
    14.3 畫斷裂線及填充剖面圖案 282
    14.4 關鍵點編輯方式 284
    14.5 綜合訓練——利用編輯命令繪圖 285
    14.6 綜合訓練——繪制剖視圖 286
    第15章 書寫文字及標注尺寸 287
    15.1 書寫文字的方法 287
    15.1.1 創建國標文字樣式及書寫單行文字 287
    15.1.2 在單行文字中加入特殊符號 289
    15.1.3 創建多行文字 290
    15.1.4 添加特殊字符 291
    15.1.5 編輯文字 292
    15.2 標注尺寸的方法 292
    15.2.1 創建國標尺寸樣式 293
    15.2.2 創建長度型尺寸 295
    15.2.3 創建對齊尺寸標注 296
    15.2.4 創建連續型和基線型尺寸標注 297
    15.2.5 創建角度尺寸 298
    15.2.6 直徑和半徑型尺寸 299
    15.3 標注尺寸公差及幾何公差 300
    15.4 編輯尺寸標注 302
    15.5 上機練習——插入圖框、標注零件尺寸及表面結構符號 303
    第16章 零件圖及裝配圖 305
    16.1 傳動軸 305
    16.2 轉軸支架 308
    16.3 蝸輪箱 311
    16.4 由零件圖組合裝配圖 313
    第17章 打印圖形 315
    17.1 打印圖形的過程 315
    17.2 設置打印參數 317
    17.2.1 選擇打印設備 317
    17.2.2 使用打印樣式 317
    17.2.3 選擇圖紙幅面 318
    17.2.4 設定打印區域 318
    17.2.5 設定打印比例 320
    17.2.6 調整圖形打印方向和位置 321
    17.2.7 預覽打印效果 321
    17.3 打印圖形實例 322
    17.4 將多張圖紙布置在一起打印 323
    附錄A 極限與配合 327
    附錄B 螺紋 332
    附錄C 常用標準件 335
    附錄D 常見結構 344
    附錄E 常用材料 346
    參考文獻 348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職業教育是現代國民教育體繫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纔強國戰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教育部《關於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中也明確提出,要推行“雙證書”制度,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使有職業資格證書專業的畢業生取得“雙證書”。
    為配合各高職院校積極實施“雙證書”制度工作,推進示範校建設,中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和人民郵電出版社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聯合向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申報了《職業教育與職業資格證書推進策略與“雙證課程”的研究與實踐》課題(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科研規劃項目,立項編號225.753)。此課題擬將職業教育的專業人纔培養方案與職業資格認證緊密結合起來,使每個專業課程設置嵌入一個對應的證書,擬為一般高職院校提供一個可以參照的“雙證課程”專業人纔培養方案。該課題研究的對像包括數控加工操作、數控設備維修、模具設計與制造、機電一體化技術、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等多個專業。
    該課題由教育部的權威專家牽頭,邀請了中國職教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及有關行業的專家,以及全國50多所高職高專機電類專業教學改革領先的學校,一起進行課題研究,目前已召開多次研討會,將課題涉及的每個專業的人纔培養方案按照“專業人纔定位一對應職業資格證書一職業標準解讀與工作過程分析一專業核心技能一專業人纔培養方案一課程開發方案”的過程開發,即首先對各專業的工作崗位進行分析和分類,按照相應崗位職業資格證書的要求提取典型工作任務、典型產品或服務,進而分析得出專業核心技能、崗位核心技能,再將這些核心技能進行分解,進而推出各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與雙證課程,最後開發出各專業的人纔培養方案。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