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5G無線增強設計與國際標準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人民郵電出版社
【市場價】
1336-1936
【優惠價】
835-1210
【作者】 劉曉峰瀋祖康王欣暉魏貴明高秋彬徐曉東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ISBN】978711554403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ISBN:9787115544032
版次:1

商品編碼:12961914
品牌:人民郵電出版社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20-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81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劉曉峰,瀋祖康,王欣暉,魏貴明,高秋彬,徐曉東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本書由IMT-2020(5G)推進組多位組長,信通院、華為、中興、大唐、中國移動等3GPP國際標準技術負責人及高 級專家聯合撰寫。
·推進組王志勤副組長為本書作序,華為、英特爾等多位專 家推薦!
·本書對5G R16國際標準進行了深度解讀。5G R15標準力求以zui快的速度產出“能用”的標準,滿足5G多方面的基本功能。5G R16標準將推動5G從“能用”到“好用”,不僅增強了5G更好地服務行業應用的能力,還兼顧了成本、效率、效能等因素,使通信基礎投資發揮更大效益。通過這些增強技術,5G的網絡可以提供1毫秒以下的一個極低的時延,可靠性也將達到99.9999%的一個量級。
·本書是《5G無線繫統設計與國際標準》的升級版,第 一版出版10個月,發貨量已經突破一萬冊,深受讀者喜愛。而且輸出到了4個國家,並入選了2019年“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

內容簡介

5G無線增強設計與國際標準 主要介紹了5G無線增強技術及相應的國際標準化內容。其中,包括5G車聯網技術、5G非授 權接入技術、大規模天線增強技術、終端節能技術、超高可靠低時延(URLLC)技術、接入增強技術(包括非正交多址標準化過程的介紹)、多連接及載波聚合增強技術等。本書不僅對這些關鍵技術進行了介紹,還對這些技術的標準化過程及標準化方案進行了詳細分析。 本書適合從事移動通信研究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從事移動通信工作的工程師及希望了解5G相關情況的專業人士閱讀。

作者簡介

劉曉峰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主任級工程師,北京郵電大學博士,IMT-2020(5G)推進組國際合 作組、5G與AI融合研究任務組組長。多項國家重大專項負責人,多次榮獲CCSA國際標準一等獎。

瀋祖康
華為無線標準部部長,3GPP標準技術專家,3GPP TS 38.212編輯人。清華大學本科,美國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博士。

王欣暉
中興通訊無線標準總經理、副總裁,東北大學碩士。3GPP TSG GERAN副主 席,CCSA TC5副主 席。多次榮獲CCSA國際標準一等獎,全球擁有授 權專利超50項。
魏貴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標準所無線與移動研究部主任,曾兼任TD-SCDMA專家組、TD-LTE工作組辦公室主任,長期從事移動通信技術標準、產業組織和發展策略等研究工作。

高秋彬
教授級高工,清華大學博士,大唐移動3GPP國際標準高 級技術專家。2014年獲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青年科學家獎,2019年獲中國專利獎金獎。

徐曉東
中國移動3GPP國際標準技術專家,3GPP RAN副主 席,東南大學博士。

目錄

第1章 5G無線增強設計概述
1.15G無線增強設計概覽3
1.25G無線增強關鍵技術總體設計思路4
第2章接入增強
2.12步隨機接入10
2.1.1基本原理及應用場景10
2.1.2整體流程12
2.1.3MsgA PRACH14
2.1.4MsgA PUSCH19
2.1.5功率控制23
2.1.6MsgB設計26
2.2非正交多址35
2.2.1基於比特級處理的多址標識38
2.2.2基於符號級處理的多址標識39
2.2.3其他多址標簽設計44
2.3小結46
第3章增強多天線技術
3.1增強信道狀態信息反饋48
3.1.1基本原理48
3.1.2碼本結構49
3.1.3碼本參數指示52
3.1.4CSI丟棄以及碼本子集約束56
3.1.5端口選擇碼本59
3.1.6UCI上報59
3.2增強波束管理60
3.2.1基本原理60
3.2.2降低開銷和時延60
3.2.3SCell波束失效恢復65
3.2.4L1-SINR68
3.3多點協作傳輸68
3.3.1基本原理68
3.3.2S-DCI方案70
3.3.3M-DCI方案75
3.3.4URLLC增強方案78
3.4上行滿功率發送82
3.4.1基本原理82
3.4.2Mode 0方案83
3.4.3Mode 1方案84
3.4.4Mode 2方案86
3.5參考信號增強87
3.5.1基本原理87
3.5.2基於CP-OFDM波形的PDSCH/PUSCH的DMRS增強87
3.5.3基於DFT-s-OFDM波形的PUSCH/PUCCH的DMRS增強88
3.6小結89
第4章定位技術
4.1概述92
4.2NR R16定位技術介紹94
4.2.1NR E-CID定位技術94
4.2.2NR DL-TDOA定位技術95
4.2.3NR UL-TDOA定位技術96
4.2.4NR Multi-RTT定位技術98
4.2.5NR DL-AoD定位技術100
4.2.6NR UL-AoA定位技術101
4.2.7NR RAT混合定位技術101
4.3定位測量值102
4.3.1UE定位測量值102
4.3.2基站定位測量值105
4.3.3定位測量值的取值範圍和分辨率107
4.3.4定位測量值質量指示107
4.4下行定位參考信號108
4.4.1DL PRS設計109
4.4.2DL PRS配置115
4.5上行定位參考信號119
4.5.1上行定位參考信號設計119
4.5.2上行定位參考信號配置124
4.6物理層過程126
4.6.1下行物理層過程126
4.6.2上行物理層過程129
4.7定位協議架構和高層定位過程133
4.7.1定位架構133
4.7.2定位功能概述136
4.7.3定位過程137
4.7.4定位安全139
4.7.5廣播定位輔助數據140
4.8非RAT相關定位方法143
4.8.1概述143
4.8.2A-GNSS143
4.8.3大氣壓力傳感器定位144
4.8.4WLAN定位144
4.8.5藍牙定位144
4.8.6TBS定位145
4.8.7慣導定位145
4.9定位性能145
4.10小結147
第5章終端節能技術
5.1概述150
5.2技術原理152
5.2.1PDCCH監聽減少152
5.2.2時域自適應節能155
5.2.3頻域自適應節能156
5.2.4天線域自適應節能157
5.2.5無線資源管理測量節能157
5.3DRX優化159
5.4輔小區休眠行為161
5.4.1輔小區休眠行為引入161
5.4.2輔小區休眠行為狀態轉換163
5.4.3DRX激活期內輔小區休眠行為指示163
5.5節能信號設計164
5.5.1節能信號功能165
5.5.2節能信號傳輸信道166
5.5.3節能信號DCI格式170
5.6跨時隙調度節能技術171
5.6.1跨時隙調度節能技術原理172
5.6.2跨時隙調度節能技術流程172
5.6.3跨時隙調度節能方案指示173
5.7最大MIMO層數自適應節能技術176
5.8終端網絡協同177
5.8.1釋放偏好上報177
5.8.2配置參數偏好上報177
5.9RRM測量放松178
5.10小結179
第6章V2X
6.1NR V2X總體架構和設計183
6.2NR V2X同步機制185
6.2.1NR SLSS設計185
6.2.2NR S-SSB結構設計186
6.2.3NR PSBCH內容設計187
6.2.4S-SSB資源配置189
6.2.5Sidelink同步優先級設計190
6.3物理層結構191
6.3.1時頻結構191
6.3.2資源池配置193
6.3.3PSSCH195
6.3.4PSCCH195
6.3.5DMRS198
6.3.6PSFCH199
6.3.7AGC201
6.4物理層過程201
6.4.1HARQ過程201
6.4.2功率控制206
6.4.3CSI反饋207
6.5資源分配208
6.5.1模式2資源分配過程208
6.5.2模式1資源分配過程212
6.6小結215
第7章5G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增強
7.15G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增強綜述218
7.25G URLLC R16標準化設計220
7.2.1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增強220
7.2.2上行控制信息反饋增強228
7.2.3物理上行數據信道增強231
7.2.4上行免授權傳輸增強239
7.2.5下行半靜態調度增強245
7.2.6上行終端間復用248
7.2.7上行終端內不同業務復用254
7.3小結258
第8章接入回傳一體化(IAB)
8.1概述261
8.2IAB網絡架構及協議棧261
8.2.1網絡架構261
8.2.2協議棧265
8.3物理層設計269
8.3.1IAB節點發現和測量269
8.3.2IAB節點隨機接入271
8.3.3IAB同步定時273
8.3.4IAB資源復用275
8.4IAB承載映射及路由280
8.4.1承載映射280
8.4.2路由283
8.5IAB拓撲管理286
8.5.1IAB節點啟動286
8.5.2IAB節點遷移290
8.5.3IAB節點無線鏈路失敗292
8.6其他294
8.6.1流控294
8.6.2低時延調度296
8.6.3LTE路徑傳輸F1-C數據299
8.6.4IP地址獲取301
8.7小結302
第9章5G免許可接入設計
9.15G免許可接入設計整體考慮305
9.1.1免許可頻段監管規則305
9.1.2免許可接入頻段及部署場景306
9.1.3免許可接入頻段物理層設計307
9.2免許可接入標準化設計317
9.2.1初始接入信道及信號設計317
9.2.2下行信道及信號設計320
9.2.3上行信道及信號設計325
9.2.4信道接入過程設計328
9.2.5初始接入過程增強334
9.2.6HARQ增強335
9.2.7預配置增強339
9.2.8大帶寬增強341
9.3小結342
第10章5G雙連接和載波聚合
10.1背景344
10.1.15G CA344
10.1.25G MR-DC345
10.1.3MR-DC和NR CA增強的R16立項內容345
10.2NR CA增強346
10.2.1不同子載波間隔的跨載波調度/CSI-RS觸發346
10.2.2異步CA349
10.2.3減時延350
10.3MR-DC增強354
10.3.1NR-DC上行功率控制354
10.3.2上行傳輸增強355
10.3.3減時延360
10.3.4降開銷366
10.4小結367
參考文獻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