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良序的公共生活何以可能:基於唯物史觀視域的考察 [How Can a We
    該商品所屬分類:圖書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市場價】
    750-1088
    【優惠價】
    469-680
    【作者】 崔麗娜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619626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ISBN:9787516196267
    版次:1

    商品編碼:12544705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How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9-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39
    字數:216000

    正文語種:中文
    作者:崔麗娜


        
        
    "

    內容簡介

    建構公序良俗的社會公共生活秩序是大勢所趨。然而,在這個“世界圖像時代”,處於社會碎片化的過程中,置身公共生活領域,我們成為無所依托、無家可歸的“異鄉人”。在現實中,這些問題以各種“社會病態”的面相呈現著公共生活異化的狀況。如何重構一種具有普遍約束力的道德行為,來規範良序的公共生活秩序,在道德的有效性與正當性中尋求平衡的張力,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也是一個亟需解決的現實問題。
    在這一現實際遇下,如何重構現代“公共生活”的“規範基礎”,尋求並構建化社會格局的“身份認同”和“共同體價值”,已成為重要的理論課題。於是,在唯物史觀視域中,理解“公共生活”並探尋社會主體應該追求什麼樣的公共生活,什麼樣的公共生活纔是好的公共生活,這是我們當下必須面對並且回答的問題。
    針對這一時代問題,崔麗娜經過長時間研究,完成了博士論文——《良序的公共生活何以可能——基於唯物史觀視域的考察》,後來又經過認真反復的修改完成《良序的公共生活何以可能:基於唯物史觀視域的考察》。
    《良序的公共生活何以可能:基於唯物史觀視域的考察》在唯物史觀視域下,深入地探討了良序的公共生活何以可能,這是馬克思主義社會哲學、政治哲學的基本問題。全書主要探究了以下五個層面的問題。
    其一,通過對“公域”與“私域”、公共生活與私人生活的內涵與外延的界分,提煉出公共生活的特征。在此基礎上,嘗試梳理了西方歷史上公共生活學理發展脈絡,理清從古希臘城邦到中世紀時公共生活的變遷,明確近代資產階級到現代公共生活的歷史演進過程,著重闡述了洛克、盧梭、馬克思、哈貝馬斯、阿倫特、羅爾斯關於公共生活的主要觀點。

    作者簡介

    崔麗娜,女,1977年生,河南鄭州市人,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繫,獲哲學博士學位,師從郭湛教授。現任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主要從事公共哲學、文化觀和歷史觀研究。主持和參與國家、省、廳級課題多項,在《東嶽論叢》《教學與研究》《河南社會科學》《雲南社會科學》《廣西社會科學》《寧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1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目錄

    導論 良序公共生活的可能和現實

    第一章 公共生活理論基礎和歷史圖式
    第一節 公共生活的界分及其闡釋
    一 “公域”與“私域”的界說及其意義
    二 公共生活的內涵與外延
    第二節 公共生活的特征
    一 公共生活的主體是普遍的他者
    二 公共生活是協商性、對話性的活動
    三 公共生活是遵循公共倫理的交往活動
    四 公共生活是基於公共理性的交往活動
    五 公共生活:以追求公共利益為基本目標的生活領域
    第三節 公共生活的歷史圖式
    一 西方公共生活歷史檢視
    二 中國傳統文化對“公”的論說

    第二章 公序良俗: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第一節 社會秩序的涵義及其發展
    一 社會秩序的涵義
    二 社會秩序的發展
    第二節 社會秩序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一 社會秩序是社會存在的規範
    二 社會秩序是社會發展的條件
    第三節 社會轉型過程中社會秩序的問題分析
    一 社會秩序制約社會進步
    二 社會秩序阻礙個性發展
    第四節 社會的本質與社會的有序化需求
    一 公序良俗對維持正常社會秩序的功效
    二 公序良俗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三 公序良俗是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必要前提
    四 公序良俗是國家現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
    ……

    第三章 中國公共生活的全景式剖析
    第四章 中國公共生活危機的生成機理
    第五章 當代中國社會公共生活的合理化建構

    結語 在反思中追問轉型時期公共生活秩序建構
    參考文獻
    後記
    查看全部↓

    精彩書摘

    《良序的公共生活何以可能:基於唯物史觀視域的考察》:
    在歷史唯物主義視域下,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繫的總和,社會是人們交互作用的產物。可見,人是構成社會的基素。人存在的群體形式是自然歷史過程。早在未進入人類社會之前,童年時代的人作為“過渡時間的生物”,基於生存的需要,便以群體的形態存在了。那時,一切都因襲動物的習性,群體的秩序也靠動物的習性維持。然而,人是社會的政治動物,也是社會性的生物,人類的群居生活,完全是一種社會本能。
    群體性生活是人類進行生活生存的基本要求,主要是由於人生存的最初階段,社會生產力極低,唯有群居,在群體的作用下,纔能夠實現人類自身對其生活的基本要求,人類纔能夠滿足生存需求,例如抵御野獸的侵襲,獲取生活所需的食物,同時還要進行繁衍生息。漸漸地,隨著人類群居生活的日漸豐富,隨之產生了人類生活的社會性,人類與動物界的區別亦更加明顯。
    可以說,人類起初的群居生活主要是為了滿足物質需要,並且在這種情形下,漸漸形成了社會組織。隨著人類群體生活的發展,為了滿足生存和發展,人們開始進行相互間的交換,與此同時,人類在這種社會生產實踐中,實現了對自然條件的改造,同時也提高著自身素質,使其具備了良好的社會認知能力,從而產生了文化,一定意義上,可以認為文化是一切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總和。
    從構成社會的基本因素的交互作用和實質內容出發,馬克思給社會下了一個深刻的定義,指出:在生產關繫中,無論是特殊的、還是歷史的,其本質均是完成生產與交換,從而實現人類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的形成。①馬克思的社會主要是從社會經濟結構角度出發的,其中包含著生產承擔者、自然關繫與人與人之間的關繫,不同生產關繫的總體便是社會。
    馬克思主義注重從物質生產以及生產關繫方面來分析社會,這與以往的社會學家、思想家、政治學家和法學家區別開來。社會是人們在生產活動中交互活動的產物,無關其形式與緣由。社會關繫主要是指各種生產關繫的總和,在這種總和的關繫中便構成了人類社會。此時的社會位於一定的歷史發展階段,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獨特性。為了實現對社會本質的全面把握,要明確社會存在與發展的原因,社會存在與發展,主要是生產關繫的發展滿足不了生產力發展之需要,這種滿足,以社會變革為主,從而在解決生產力和生產關繫矛盾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的發展。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在發展過程中,從事著不同的實踐活動,在不同的實踐活動開展過程中,人類活動的基本目的便是生存;而要想生存,就必須對社會中的不利條件加以改造,讓生產關繫適應生產力發展,以此實現對世界的改造。在這一長期的歷史過程中,人類具備了改造自然的能力,該能力便是社會生產力。但人類的欲望是無限的,而資源是有限的,因此,二者存在根本的衝突,為了促進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便產生了人類社會的生產關繫。
    在人類對各種資源進行獲取過程中,每個人在社會中的地位不同,並且因為在生產關繫中所處的地位差異,從而導致了貧富差距的出現,社會的不穩定,也是因為貧富差距的原因,處於統治階級地位的人為了獲取更多利益,對資源進行著索取,此時,急需社會秩序的建立,在此秩序下,人們對資源的獲取規則將更加明確。社會秩序不僅規定著個人利益與共同利益對資源獲取的規則,同時還協調著個人利益與共同利益中人們之間的關繫。
    ……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在唯物史觀視域下,“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像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繫的總和”。在人類改造自然和改造社會的歷史過程中,在日益豐富的交往實踐方式下,公共生活已經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主要生活樣態。公共生活作為人類社會生活的一種形式,公開性是其突出的標志,而這種公開性也是公共生活與私人生活最根本的區別。“公共生活處於公共領域中,介於國家與社會之間”,具有鮮明的多主體性、開放性、互利性和透明性。
    自20世紀末以來,隨著後工業化進程的到來,出現了領域融合的趨勢。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之間的界限開始變得模糊,尤其是在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之間出現了廣闊的中間地帶,呈現出公共生活私人化和私人生活公共化的現實圖景。當代中國社會正在經歷從“熟人社會”向“陌生人社會”的轉型,原有規範和調節“熟人社會”的道德機制受到削弱,而規制和調節“陌生人社會”的道德機制尚在建構和完善之中。
    在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經濟大潮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日漸頻繁、多,公共領域的場域隨之不斷擴大。而當下中國正處於社會深度轉型期、發展加速期、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公共生活領域的結構性分化以及由此伴生的普遍性規則的解體,為個體尋求自我的發展提供了契機與空間。在這一歷史進程中,社會公共生活由於既有結構秩序被打破,新的合理完備的公共生活秩序尚處於孕育和建構中,既有的社會公共生活必定會出現某種失序。與此相應,必然會有一種由無序向有序過渡的內在壓力,同時,一種合理、良好的社會公共生活也要有一個生長、發育和完善的過程。
    建構公序良俗的社會公共生活秩序是大勢所趨。然而,在這個“世界圖像時代”,處於社會碎片化的過程中,置身公共生活領域,我們成為無所依托、無家可歸的“異鄉人”。在現實中,這些問題以各種“社會病態”的面相呈現著公共生活異化的狀況。如何重構一種具有普遍約束力的道德行為,來規範良序的公共生活秩序,在道德的有效性與正當性中尋求平衡的張力,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也是一個亟需解決的現實問題。
    在這一現實際遇下,如何重構現代“公共生活”的“規範基礎”,尋求並構建化社會格局的“身份認同”和“共同體價值”,已成為重要的理論課題。於是,在唯物史觀視域中,理解“公共生活”並探尋社會主體應該追求什麼樣的公共生活,什麼樣的公共生活纔是好的公共生活,這是我們當下必須面對並且回答的問題。
    針對這一時代問題,崔麗娜經過長時間研究,完成了博士論文——《良序的公共生活何以可能——基於唯物史觀視域的考察》,後來又經過認真反復的修改完成此書。該書在唯物史觀視域下,深入地探討了良序的公共生活何以可能,這是馬克思主義社會哲學、政治哲學的基本問題。全書主要探究了以下五個層面的問題。
    其一,通過對“公域”與“私域”、公共生活與私人生活的內涵與外延的界分,提煉出公共生活的特征。在此基礎上,嘗試梳理了西方歷史上公共生活學理發展脈絡,理清從古希臘城邦到中世紀時公共生活的變遷,明確近代資產階級到現代公共生活的歷史演進過程,著重闡述了洛克、盧梭、馬克思、哈貝馬斯、阿倫特、羅爾斯關於公共生活的主要觀點。相應地,作者還從價值性的、領域性的“公”、超越性的“公”三個維度,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對“公”的論說。
    查看全部↓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